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桃花观主 > 10、公输与桥
    “说起来,你我虽未曾谋面,却也算是故人,想要听我说一个故事吗?”

    “洗耳恭听。”

    “你听说过龙吗?”

    张渔歌闻言神色一动,他想起水里的妖怪们曾经提起过,说这大河里有一条龙王。

    但他却不曾放在心上,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龙是什么,又哪里会去关心什么龙王呢?

    “传说中,龙有九似,祂的角像鹿,头像驼,眼像兔,耳像牛,项像蛇,腹像蜃,鳞像鲤,爪像鹰,掌像虎。

    祂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

    这便是龙,真龙。”

    张渔歌平静道:“你见过?”

    公输摇头:“没见过。”

    但他又点点头:“虽然没有人见过,但确实是有的。”

    “你怎么知道?”

    “因为传说中那条真龙陨落了。

    正是龙气洒落天地,所以世间才有了万千的龙种。

    据说龙种只要度过三灾八难,便有可能蜕变成真龙。

    而我,便见过一条蛟龙,活着的蛟龙。

    据说那条蛟龙距离蜕变成真龙只差一步。

    于是它便聚万川之水,御泽行浪,波漫十府,若是万川入江,自然蛟游大海,水到渠成。

    当是时,正值惊蛰。

    二月二,龙抬头。吸水于西北,天欲倾,水倒流。”

    张渔歌叹道:“壮哉!”

    公输摇摇头,“可惜,它终究还是功亏一篑。”

    “为何?”

    “波漫十府,杀生六十万,伤稼八百里,人怨沸腾。”

    张渔歌闻言切齿:“该杀!”

    “你说得对。”公输点头,“当时便有一位大修行者,一桩子敲死了那头龙。”

    张渔歌放声大笑:“背上匣中三尺剑,有蛟龙处斩蛟龙!快哉快哉!当浮一大白!”

    公输却满是怅然:“蛟龙浑身是宝,即便是一条死掉的蛟龙也是一样。利令智昏,我便是就此入了樊笼。”

    他叹了口气:“正是那钩上食味美,贪享失自由啊!”

    张渔歌眉头皱起,“什么樊笼?”

    “帆海者不知山,驾陆者不知水。

    谤毫末者不知天地之大。

    审小音者,不闻雷霆之声。”

    公输看着张渔歌,眼底却泛起怜悯:“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

    他伸出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一条怒江,蜿蜒八百里。

    一座高山,入云八千丈。

    日月,是那蛟龙的双眼。

    繁星,是那蛟龙的鳞片。

    河流,是那蛟龙的血液。

    峰峦,是那蛟龙的筋骨。

    风云,是那蛟龙的气息。

    雷霆,是那蛟龙的吟啸。”

    公输面上有惊叹和敬畏,他双手一环,成了一个圆。

    “至于这天地,是那蛟龙的龙珠!”

    张渔歌身形一震,恍然动容。

    公输自嘲的笑了笑,“八百年了!就连那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世人也只知它的名,又哪里知道它之所以叫怒江,是因为一条走水的蛟呢?

    八百年风雨,该死的死,该灭的灭,该成为传说的成了传说,真正知道真相的,又有几个呢?”

    公输叹了口气:“本来我虽久困樊笼,但时日久了,寻不到出处,我的修行也无法更进一步。我就想着终老于此方天地也未尝不可。

    终究不过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但是五百年前,发生了一件事。

    也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方天地是有缺口的。”

    他的目光遥遥望向西方,那里伫立着一座入云八千丈的山。

    张渔歌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天柱山?”

    “正是天柱山。”

    “那你?”

    “你是想问,既然找到了缺口,为什么还会留在这里?”公输接过话头,面上全是苦涩,“因为天柱山上有人。”

    “什么人?”

    “道人。一个镇压蛟龙的道人,他便是这个世界的守门人。”

    “你是说,那个一桩子楔死蛟龙的道人?”

    “当然不是他。对他来说,这方天地可能也不过是个玩物。他能打死那条蛟龙一次,自然就能打死两次,何谈什么镇压呢?”

    “等等,那条蛟龙还没死?”

    “死了。连眼睛都成了太阳了,自然是死了。但是却没死透。那条龙也是天纵之才,它肉身被毁,本是死劫,却被它化作修行化龙的一难,以气存身,成了这八百里怒江的龙王。”

    “这跟你建桥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打不过天柱山上那个道人,想要出去自然便只能另辟蹊径。所以,我要炼一件法宝。”

    “桥?”

    “是啊,正是桥。”公输伸出一只手,手心里浮现一座娇小玲珑的金桥,泛着豪光。

    “你看这桥,它弯弯如虹,只要两个支点,任你沟壑纵横,山高水远,只需那么一架,天涯通海角,天堑变通途。

    我萌生这个想法之后,便采天上虹光作骨,但只有骨架不行,太虚,只能称作宝,却没有法。

    于是我行千山,走万水,每到一处地方,便建一座桥。

    这些桥,不能假于他人之手,只能我自己来,几块砖,几块石,几截木,相互盘结,便成了一座桥。

    开始的时候,手还生,而且还要跟那些山精水怪打交道,慢,慢,太慢了。而且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到底要建多少座桥,才能让这法宝生出法意来。

    没办法,只能熬。就这么走走停停,不知过了多久,不知那些桥下流过多少水,也不知那些桥上走过多少人,我的虹桥终于生出了法意。

    也是那个时候,福至心灵,我终于知道,我得建够九百九十九座桥,我这法宝才算圆满。”

    “这是第几座?”

    “九百九十九。”

    “九百九十九座桥!便是九百九十九条性命!”

    “没那么多。”公输摆摆手,“刚开始跟那些山精水怪打交道,听话的便留着,不听话的便宰了。

    虽说我初心只是为了炼宝,但建桥本就是功德事,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可惜,到了后来,也许是宰的水妖太多,江里的那条龙王不乐意,他动了怒,桥塌了好多。

    没办法,我打不过他。而且我这法宝能成,本就借了那龙王几分气运。他不在乎,我却不敢得罪。

    其实话说回来,即使法宝能成,我也没有把握一定能从那个道人眼皮底下逃出去。

    我只能等一个机会。

    五百年前,龙王水淹天柱山,没有成功。

    当时他说五百年后,卷土重来。

    我等的便是这个机会。

    五百年,足以使沧海化桑田。

    眼见着五百年之期将至,这次不成,我怕就等不到下一个五百年了。

    打不过道人,得罪不起龙王。

    从那以后,我再建桥,便只能在桥头设一借魂桩,本来便是人走的桥,自然要用人来守。

    至于你父亲,我确实记不得了。

    不过,磨子河上的那座桥应该还立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