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风波
及至第二天,由明人使团带来的风波,依旧在整个阿姆斯特丹流行,人们争先恐后的讨论整个使团,衣裳服饰,说话动作,以及关于明帝国的一切。
清晨,作为面包铺的老板,卡尔德马格斯一如既往地推开他的木门,支起摊子。
他的面包铺是整个阿姆斯特丹有数的大店,雇佣着两个厨师,六个伙计,从早忙到晚,每天接待的客人不知凡几。
最令他自豪的,莫过于那一块窗口大小的玻璃,花费了他三十个荷兰盾,从门外就能看到可口的软面包。
这是吸引贵族们最好的方法。
至于那些自由民,能进来买几个黑面包就不错了。
他小心翼翼地用毛巾擦拭着,不时地哈着气,格外的珍惜。
“该死,托马斯,你这个懒货,你但凡有磨坊中的驴一半的勤快,我早就开了分店了。”
这会儿,卡尔德马格斯才见到赶着驴车而来的儿子,上面有两袋小麦粉。
这小麦也产自他们家磨坊。
托马斯抱怨道“老爹,我起的比驴还早,就为了给他喂食,磨小麦,哪里不勤快。”
“呸,昨晚上又去那群坤女快活了,别以为我不知道。”
卡尔骂道“虽然咱们是商人,但祖上也是贵族出身,怎么能去找那样的女人”
“你但凡诱惑一个贵妇,既能快活,保不住还能骗点钱来呢”
托马斯白了其一眼,自顾自地卸下小麦,赶着驴车离去。
不过,他还是扭过头来,对着自己的父亲道“老爹,昨天我快活的时候,听那些女人们说,最近股票尤其的火爆。”
“香料、丝绸,东印度公司,都可能要大涨”
听到这话,卡尔眼珠子一转,立马就反应过来“没错,明人来了,这些公司指定要暴涨,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
他迅速的转过身,从店铺之中带出来一袋银币,至少有二三十块荷兰盾。
“你守着店,等几个伙计来了再走。”卡尔忙不迭地吩咐着,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扭着屁股向着股票交易所而去。
“我就知道,多嘴干嘛。”托马斯恨不得扇自己一个耳光。
早在中世纪时期,尼德兰地区就是欧洲的粮食中心,当时阿拉伯帝国征服北非,开发金矿需要大量的粮食。
荷兰将欧洲的粮食集中,然后运往西班牙此时为阿拉伯殖民地的直布罗陀,再转去北非,从而赚得第一桶金。
待到西班牙成为殖民地大国,开采到的大量黄金和白银,泰半进了荷兰人的口袋。
于是在1602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第一个股份制公司东印度公司。
在1613年,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成立,让荷兰奠定了欧洲金融中心的位置。
及至1780年至1785年,英国为了报复荷兰支持北美,发动了第四次对荷战争,将欧洲金融中心转移到了伦敦。
这是英国在失去北美后最大的补偿。
所以,美国所谓的独立,基本上是英国自一打三,荷兰、法国、北美。
殖民地能值几个钱哪有金融中心来的重要。
所以英国对于北美放弃的很是果断。
股票交易所占地不大,只能容纳千余人,木制的建筑完全抵挡不住里面的喧嚣。
刚来到门口,想要交易的人已经排成了长队。
五个窗口完全不够用。
在黑色的木板上,粉笔写就的股票价格,几乎是转眼即变。
许多渴求股票的价格,在不断的拍。
卡尔瞅着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价,每股达到了五十荷兰盾。
一英镑等于十荷兰盾
要知道,阿姆斯特丹的中产阶级,家庭教师,一年也不过三百荷兰盾,这是他两个月的薪水。
而在前两天,东印度公司也不过是十荷兰盾罢了。
“上帝,这是我一周的净利润了。”
卡尔嘟囔着,然后扭着肥胖的屁股,挤进了队伍之中。
在队伍旁边,几个保安盯的仔细,排队是小偷们最猖獗的时候。
“先生,您要买哪支股票”
此时并没有什么股票经纪人,只有一个个的售卖和抄写员。
“东印度公司,我要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抱歉先生,东印度公司大家都在求,如果您非要买的话,必须要高出市价。”
男人瞥了一眼黑板,建议道“您可以给出五十五枚荷兰盾。”
“好。”卡尔咬着牙道“我要十股,如果有人想卖的,您去卡尔面包铺找我。”
留下地址,他刚想离去,但瞥见那拥挤的人群,立马就改变了主意。
看这种情况,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一股难求,根本就没有人想卖。
“我有20股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每股八十荷兰盾,您帮我挂售。”
“先生,你想卖吗我可以直接给你。”
这时,身后一位衣冠楚楚的男人,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当然”卡尔也笑了。
两人在股票所得见证下,达成了交易,也奉上了一定比例的交易金。
一大袋子的荷兰盾,让他喜出望外。
扭头他就存进了不远处的阿姆斯特丹银行。
一直想买进的股民们,都在笑话他是个傻子。
卡尔则自我得意“一群傻瓜,落袋为安,如今明人来到荷兰,那么转眼就能把生意做到了荷兰。”
“到时候,东印度公司岂不是利润大减”
回去的途中,手握大笔荷兰盾的他,想去往成衣店做一件衣裳犒劳自己。
刚跨进店门,入眼处则是几件奇装异服。
其宽松的,根本就不像衣裳,比裙子还不如。
“这是”卡尔疑惑了。
“先生,这是阿姆斯特丹最近流行的明式衣袍,您瞧瞧这用料,一件能够顶得上平常衣服的两件。”
裁缝笑着介绍着,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别看它松松垮垮的,但在明国,其实贵族们的衣裳。”
“您想想,那些普通人哪里敢用两件衣服的布料来做成一件”
“这倒是。”卡尔露出思考。
“您再看看这腰,这腿,绝对能够遮掩一切缺点”
不知不觉,自认为贵族出身的面包铺老板,就提着一件明式衣袍离去。
老裁缝待其走后,忙不迭地转过身,对着身后吼道“马尔,你个笨蛋,赶快去做东方袍,多做几件,咱们快卖完了。”
与此同时,关于明国的一切,受到了整个阿姆斯特丹市民的追捧。
昔日被抢购的马可波罗游记,再次被兜售一空。
几个去过东印度公司的水手,大放厥词地述说着见闻;传教士们聚拢一起,商议着传教事业。
至于贵族和商人,则不断的交流,如何扩大对大明的商业往来。
这时候,垄断整个亚洲贸易的东印度公司,不只受到了追捧,同样也受到了许多贵族们的抨击。
谁让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候,股票流通的不多,许多贵族根本就没上手,等到想上手了就没机会了。
垄断,自然要遭受他人的打击。
此时,奥兰治亲王府。
16岁的威廉三世,也听闻到了这件事。
身边的贵族小伙子们不断议论着东方传闻和新奇故事。
“这样一来就,过几年荷兰的财政怕是会更上一层楼了。”
某个亲王拥戴者叹道。
威廉三世的眼眸,也不由得黯淡了几分。
即使他还年轻,但权力却早已侵蚀他的大脑,从小就与他密不可分。
祖传的权力没了,一群拥戴奥兰治家族的贵族们自然不甘,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似乎注意到了亲王殿下的不开心,一个俊朗的贵族道
“听说在东方,大明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教宗都由其任免,即使是权臣,也只能匍匐在他的脚下。”
“这才是真正的君主”
威廉三世心中感慨,
一股来自东方的飓风,在整个欧洲大陆登临,葡萄牙,西班牙,英格兰,法国,荷兰,这些欧洲强国都是大明的影子。
对于近在咫尺的意大利半岛来说,这则消息可不怎么美妙了。
随着三十年战争结束,天主教国家迫于财政压力,不得不对信教进行妥协,教皇的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缩减。
至此,教皇国的势力范围,也在进一步的缩减。
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在1655年继位,由于亲眼目睹了三十年战争,故而其不得不接受宗教和解。
也因局势的逼迫,他的思想相较于前任,更加的开阔和自由。
例如,其继续允许耶稣会传教,同时延续利玛窦规矩。
不过,思想上的开明,只是为了维护权力而已。
在涉及到詹森主义强调教廷权力在公议会而非教皇时,他就一如既往的举起了权力大刀。
如今,伴随着这股东方飓风,被压入档案室的耶稣会消息,也不得不再次被提起。
东方皇帝要求凡其国内的主教,必须要由皇帝任免。
这对于教廷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传教事业如火如荼,但丧失了主教任命权,这样的事业还有要的必要吗
而且这样会不会被传到欧洲,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
对于日趋衰落的教廷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但对于许多真心传教的人来说,扩大主的羊群,这就是最大的贡献。
区区的主教任命权,又算得了什么
支持这部分的,自然是耶稣会教士。
因为在东方传教的主体就是耶稣会。
大明皇帝再怎么任免,也不过是在耶稣会中折腾,肉依旧在碗里,只不过用筷子取代了教廷的刀叉而已。
“教宗冕下”
亚历山大七世坐在舒软的椅子上,身旁一杯热气腾腾中的热茶,荡漾着迷人的清香。
他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新约,阳光照射他的脸上,一切都是那么的虔诚和神圣。
一群前来拜访的主教们,对于教宗的私底,自然了解颇深,不像普通信众那样盲目,但对于其权势,却不得不低下头来。
教宗在选拔之前,红衣主教是老大,而一旦被选出来,教宗就是当之无愧的主导人。
更何况这位亚历山大七世,是前教皇保罗五世的曾外孙,家学渊源,在教廷中势力庞大,接班也就顺理成章了。
什么天主教不准娶妻
放屁,私生子的事哪有妻子
“嗯”
等待了好一会儿,主教们才看到教宗合拢的圣经,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大家有什么事吗”
面对一群白发苍苍的红衣主教们,即使是教宗也不免有些压力。
“冕下,东方人已经抵达了欧洲,其使团已经常驻荷兰,恐怕不久后他们就会来到罗马了。”
为首一人,满脸的褶皱,白发稀疏,略显佝偻,但脸上却满是忧虑
“主教一事,必须要有个结果了
”
“这是绝不可能”
亚历山大七世此时如同一只受惊的野猫,眼神中迸发出犀利之色“这事关教廷权威,我绝对不会答应的。”
“冕下,那么拒绝的话,就要接受结果了。”
这时,一位耶稣教的主教道“东方的势力已经抵达了菲律宾,与东印度公司比邻,到时候整个东方教团将会彻底的失败。”
“教廷在东方,也会失去一切的影响力。”
“耶稣会上百年来,上千位传教士的辛苦,将会彻底的失败。”
听到这,亚历山大七世犹豫了。
东方传教世界虽然带不来什一税。但却能带来教廷强大的影响力。
同时,他也会失去耶稣会的人心。
要知道,加入耶稣会的传教士,基本上都是一些老顽固,脑袋一根筋,除了传教什么也不怕。
其在西班牙、葡萄牙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一个不好甚至会动摇教廷教廷在两国的威望。
要知道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可是隶属于国王的,为了捞钱和巩固权力,宗教裁判所对于主教也不会限免。
欧洲所谓的宗教裁判所,尤其是西班牙,不过是假借教宗的名义,为国王中央集权和敛钱而做罢了。
巧了,犹太人被迫害最深。
越有钱越危险。
“让渡一些权力可以,但不能全让。”亚历山大七世做出了妥协。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