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 正文 80. 信任 姜宁动情地说:“我一直信你。”……
    终夏给了她什么

    姜宁下意识攥紧了手, 却连终夏的手指一起攥住了。因为端了药碗,终夏的手指被焐得微烫。

    而被她攥住的另一件东西触手生凉,形状似乎像个

    药瓶

    她又一怔, 看终夏。

    终夏反捏了捏她的手,示意她先听林平媳妇说。

    姜夫人的反应比平常慢了好多。

    人在发懵。

    更动人了。

    “老爷已经请韩大夫给看过了, 人没大事。”

    林平媳妇昨晚大半夜被叫起来送荷香回西小院,办完了回房,几乎脑袋才沾枕头, 就又被这事叫起来了, 一直忙到现在都没歇。

    她心里骂荷香,回话的语气却平稳“老爷本想亲自和太太说这事, 因突然报上定南府地动, 老爷紧急去和诸位大人们商议赈灾。说若太太没空闲, 等老爷回来了再议不迟。”

    一起床就多了一桩事, 姜宁倒没怨言。处理地动重要。这时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林如海晚处理一会, 赈灾的粮食钱款晚一刻到,定南府说不定就会多死几个百姓。

    “地动严重吗”她问。

    “听得不算特别严重。”林平媳妇忙回。

    不算特别严重, 那就是比较严重了。

    看来, 中秋佳节,林如海又要忙几日了。

    正好,她现在也没心情庆祝中秋“团圆”。

    绯玉和黛玉都不在家,算什么“团圆”。

    姜宁把疑似药瓶的东西又塞回了终夏指尖, 用口型对她说“一会再给。”

    等下她要换衣服,这东西被丫头们看见,她们虽然不会问,但既然是终夏这般机密给的, 还是不要被人发现为好。

    终夏拿回了药瓶,她热热的手也抽了回去。

    姜宁下床穿衣梳洗,让林平媳妇细回“荷香什么时辰上吊的谁最先发现的”

    她是真没想到荷香会寻死。

    不过,她当然没有任何类似“内疚”的心情。连云坠那时,她也没“愧疚”过。

    人不是她买来的,昨夜也不是她选了人又不要。“寻死”这个决定,也不是她做出来的。原身虽然死了,是一时大急大怒,情绪激动没缓过来,生生被大伯和堂兄气死的,若能熬过那一段,就算真被卖入贾家,也不会寻死。云坠也没有寻死。

    就算她“冷血无情”好了,她只是稍稍觉得有点麻烦

    这事若传出去,林家被说“苛待奴才”还好,可别有人议论是她心怀嫉妒,逼死了人。

    那可真是冤枉死她了。

    林如海你害人不浅啊

    幸好家里有仪鸾卫,不用请外头的大夫,人也救回来了。

    吃过饭去看看她,再决定怎么处理吧。

    林平媳妇细说“荷香约是今晨三点一刻上吊,踢倒绣凳立刻惊醒了同屋住的兰香,兰香立刻喊人,一起把她解下来了。奴才三点三刻过去,看荷香只是脖子被勒出了印子,嗓子有点哑,别的全没事,便没惊动老爷和太太,等老爷起了才报上。”

    她凑近姜宁“请太太恕奴才冒犯老爷知道后,脸色快比大厨房的锅底还黑了,到底叫了韩大夫去看。韩大夫给开了两剂养嗓子的药,也说全没事,一点症候都不会有。老爷严令不许外传,谁敢私下议论,直接打板子撵去庄子上,永不许回来。”

    姜宁想象了一下,真被林平媳妇的形容逗笑了“老爷的脸黑如锅底,你赶过去的时候,脸黑不黑”

    林平媳妇叹道“都是奴才办事没周全,没看好她,让老爷太太烦心了。”

    为了维护林如海作为“老爷”和“一家之主”的尊严,遵从本时代的秩序,姜宁不能对管家下人们直说这事大部分是林如海的责任。

    她安抚林平媳妇“我知道,你必然尽力劝她了,这事原也怨不得你。昨儿没歇好罢”

    正巧夏鸿端了燕窝来,姜宁笑命“我不吃了,快拿给你娘吃去今儿放你的假,不用伺候我了,孝顺孝顺你娘。”

    林平媳妇忙谢恩,笑道“她跟着主子,哪还说得起孝不孝太太折死我了”

    姜宁让丫头们摁着林平媳妇坐下吃燕窝。

    等林平媳妇吃完,她也穿戴好了,饭也摆上了桌。人回“凛二爷和妙玉师父来给太太请安。”

    姜宁“叫进来吧。”

    昨晚她没去书房闹得全府皆知,林如海大半夜丢下“新人”跑回来,却更让人想不议论都难了。

    她现在在全家人眼里是个什么形象

    “不用亲身去拦,也能让老爷抛下新鲜热乎的年轻姑娘跑来的夫人”

    只怕更要人人说林如海对她情深了。

    幸好绯玉不在家,不然还不知怎么气呢。

    上午十点,不早不晚,姜宁直接吃中午饭,和俩孩子说“我有事,老爷前头也有事,不知什么时辰办完,你们想留就留下,嫌没趣就带足人出门也好,不用等着我们。”

    两人当然听说了昨晚的事,不好直接问姜宁好不好,一进来却都先看她面色如何。

    宿醉后的姜宁的确比平常憔悴了两分。

    “婶娘只管忙,我在这里守着,有人来回事,我就按例办了。”妙玉只能这般表达关心和担忧。

    李世凛却卡住了。

    他会的东西,有什么是能直接帮上二姑姑的吗

    管家他练练也能上手,可妙玉师父已经说了

    “世凛和师父们出去,把我的马溜溜吧。”姜宁看出孩子的为难,主动给找了个活干。

    李世凛垂头“是。”

    二姑姑给他这活,更像是让他出去玩的。

    李世凛颇为丧气地走了。

    姜宁心里热乎乎的。

    被人关心的感觉可真好。

    吃完饭,姜宁直接去西小院,把家事放心交给妙玉。

    看着姜婶娘笔直如昨的背影,妙玉心中犹疑

    连林世叔这般情深意重,因无子,都会另起他心,世间真的能有从一而终,不生二心的男子吗

    虽说李家父子便都无妾,那是因家中不缺子嗣

    想什么呢

    妙玉重重掐了自己一下,几乎疼出眼泪。

    李二爷他

    已经定了亲了。

    安乐院西小院。

    姜宁颇为无语地看着荷香。

    荷香跪在她面前,哭得满面是泪,不住表忠心加央求“奴婢绝对不会僭越了太太,求太太再让奴婢见老爷一面”

    她头发蓬乱,只穿着中衣,声音沙哑,因脸蛋生得好,这副样子并不显得多难看,反而有几分楚楚可怜的美。

    姜宁却一点没有往日怜惜美人的心。

    她已经连续两次让荷香先起来,梳梳头发洗洗脸,把衣服穿好,有什么话慢慢说。荷香却死也不起。

    怪不得林平媳妇路上才吞吞吐吐“荷香摸不准是撞到头了,有些发癫,嘴里胡沁什么,太太可别认真动气伤身。”

    姜宁觉得她说得对。

    短短不到一刻钟,荷香已经把车轱辘话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

    虽然荷香没直说,姜宁也早就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

    她觉得,“老爷”昨晚选了她,又丢下她不管,一定是“太太”嫉妒不能容人。只要她在这里求动“太太”,让“老爷”明白“太太”不介意她,“老爷”就会回心转意,重新宠爱她。

    姜宁

    五分钟前,她就放弃跟荷香讲通道理了。

    这姑娘怎么听不进去人话啊

    荷香的身世和云坠很像,和她也有相似之处。可她怜惜云坠,却真的没办法对荷香产生任何正面情绪。

    姜宁“闭嘴。”

    她真的听够了,包括荷香自述身世可怜她也听够了

    好吵啊

    别念了

    她总感觉脑袋又疼起来了。

    姜宁吐出的这两个字又冷又硬,荷香禁不住浑身一抖,伏在地上,不敢再说什么。

    太太果然容不下她果然容不下她

    她见不着老爷,是不是是不是要完了

    姜宁才不管荷香在想什么,会想什么“你并不是林家买来的,原是祖大人送的。看在老爷同僚情面上,家里已经额外宽待你们。昨夜之事,只是老爷叫了你去服侍,又没动你,送了回来,你就这般上吊寻死,哭天喊地,难道是林家哪里苛待了你”

    她说这些只为了先敲打荷香,省得放出去了乱说,败坏林家的名声。

    荷香抬头,嘴唇微动,想说什么。

    可看到太太嘲讽的神色,她的话又被吓回去了。

    若不是太太勾走了老爷,她昨夜得宠,以后便不必再做丫头的活了

    姜宁“虽说林家从不作践下人,可家有家规,无事生非的,就该罚”

    林平媳妇领着众婆子喊“罚罚打打”

    荷香吓得都有些瘫了。

    姜宁“不看在你差点儿没了命,我可怜你,你又是人家送的,我岂能饶过你我懒得和你多说,今日索性连身价银子也不要你的,直接放你走。你来之前有的东西,和你在这里做成的衣服,可以收拾了拿走,余下所有留给别的丫头使用你想嫁谁,林家再不管,你想做姨娘,也尽可找官媒自卖自身,只以后别说是林家出去的人”

    这时代衣服布匹也是硬通货。她心里有数,林家每季给二等丫头发的衣料都至少价值一两。

    “给她收拾东西,送她去府衙门口”姜宁喝命。

    荷香很明显恨她,她没必要烂好心,让林平媳妇跑去嘱托官媒,给她找个好前程,还额外赏她嫁妆云坠和落梅她都没赏荷香想要的荣华富贵,林家是给不了了,看她出去后运道怎么样吧。

    来了快半年,荷香领了六个月月例,是六吊钱,她花了差不多,只剩下三四串和几个零散的。

    姜宁看了无奈,让别收这几个钱了,有百个钱,好歹在外面还能吃几天饭。

    林家包吃包住包穿,二等丫头分例中一顿饭有一荤一素一汤,主食管够,胭脂水粉日用品全会发,连擦牙的青盐和厕纸都发

    她在哪花了这么多钱

    林平媳妇知道太太最不喜什么,忙主动回道“荷香常吃点心,常让二门上的小厮带新鲜玩意儿,价钱都公道,没人坑她的。”

    姜宁行吧。

    所有衣料,除了昨日新发的,她都做成衣服了。

    姜宁让把厚实料子给她半匹,棉花也给她包上些,倒是收拾出了三大包。

    她戴的首饰,包括头钗、手镯、戒指、耳坠,全是林家发下的,姜宁让留了一对银手镯,余下全部收回。

    韩毅给开的药,姜宁让都带上吧。

    “送她去罢”她到最后也没给荷香一个好脸。

    真把东西全撂给她,她也不会记得林家的好处,不如留下几成,再加冷言冷语,她心里还知道厉害。

    姜宁揉了揉额头。

    一双熟悉的手伸了过来,替她按摩穴位。

    姜宁贴住终夏,问兰香“荷香夜里上吊,用了你的白绫”

    兰香忙跪下“是。但荷香姐姐还在我箱子里放了一对手镯和一根簪子,并不是白拿”

    突然被点名,她心里没有很怕。

    太太往日带她们宽和,她都知道

    荷香看不懂太太的善心,她能看懂

    姜宁“那是她该给你不然不真成偷了她使了你的,我补给你。”

    吩咐“去拿两匹素缎给兰香,要颜色清雅合适的,给她做衣裳穿”

    立刻有人去了。

    兰香忙磕头谢恩

    姜宁让再赏兰香十两银子,嘉奖她救人一命。余下救了荷香的,人人赏一个月月钱,让把荷香上吊的白绫烧了,给兰香挪个新屋子住,把这间房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看人人谢了恩,屏气垂首,她想再警醒众人两句,又觉得没必要林如海不折腾有这事吗直接回去了。

    太太出了门,西小院里才人人松了一口气。

    芸香凑到兰香身边,不无羡慕“你算走运太太一赏就是两匹缎子,一会来了,也叫我们摸摸。”

    荷香一走,兰香还有新屋子住了,就她自己一个屋还得了十两银子,都是一年的月钱了

    惠香推推芸香“姐姐别乱说,你想一睁眼就看见人上吊了姐姐胆子那么小,早就吓晕了。”

    兰香是快高兴晕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以后天天给菩萨上香,求保佑太太长命百岁,富贵平安。”

    姜宁半靠在终夏怀里,把终夏给她的小玉瓶举了起来,对着阳光看。

    她说要清清静静歇一会儿,只让终夏给她按一按,众人都退出去了。

    终夏便重新把这个玉瓶给了她。

    “这是做什么的”姜宁的心“砰砰”直跳。

    终夏手下按着姜宁的穴位,知道她的激动,轻笑“就是夫人最想要的。”

    “真有这样神奇的药”姜宁转过脸问。

    终夏竟然明白她的心。

    终夏,竟然主动给了她。

    “有。”终夏知道,自己不是因为得到了姜夫人的惊讶而高兴。

    她是为姜夫人的惊喜而高兴。

    “夫人放心。”她手上仍然不疾不徐给姜夫人按着头脸肩颈,“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药从制出来后,便无他人知晓,夫人是第二个。”

    她很清楚男人有多在意子嗣。子嗣对天家男子更是无比重要。

    这药交上去,她至少会小升一级,可也会引来无穷杀身的祸患。

    她还不想死。

    姜夫人不必怕她泄密。她也清楚,姜夫人更不会透露给第三人知晓。

    她经过谨慎的思考才决定拿出来。

    但她知道,姜夫人不会在意她曾犹豫过,计较过得失与安危。

    姜夫人也是同样的人啊。

    “多谢你”姜宁觉得无论说什么,都不能将她感激的心情表达完整。

    她把只有成人指肚大小的玉瓶收在贴身荷包里,翻过身,直视终夏的眼睛“多谢你给我想要的。可你想要的,我只怕给不了你。”

    是她多想吗

    如果是终夏,她可以试着

    但那要在和林如海解除婚姻关系后。

    不全是道德在限制她,是她还要为绯玉保有一个能对她全心付出的父亲。

    终夏即便是天子暗探,七品仪鸾卫,论起权势,也完全不能与林如海相较。

    林如海一封密折,就可以要了终夏的命。

    她不能害了终夏。

    终夏凝视着姜夫人澄净的双眼。

    然后,她笑问“夫人在说什么我竟然听不懂。”

    她摸到姜夫人的荷包“这药最好完整吃下去,其次用水,再次用茶,最次用汤羹,绝对不能用酒。里面有三粒,一粒便能起效,但重复服用,不会对身体有损伤。”

    姜宁明白了“不能用酒,余下掺杂的东西越少越好。”

    “是。”终夏掰正姜宁的身体,继续按揉她的肩膀。

    “夫人要不要和我学些医术,毒术”

    “能学吗”姜宁又想回头了,却被终夏按住了脑袋。

    可姜宁真的好兴奋

    她曾想让绯玉和终夏学两手,都怕终夏会的是“不传之秘”,没好意思提

    “当然能。让林大人折子上提一句便是。林大人曾中剧毒,夫人爱夫心切,愿学医毒,不是一段佳话”

    林如海要亲去定南府监督赈灾,来回大约一个月,下午就走。

    他在前面和众人商议了一个时辰,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早渴得喉咙冒烟,回到正院他说完要出门,先端起姜宁的茶喝完了,又连喝三杯。

    他喝的比丫头倒的都快。

    姜宁已经摸到人口册子,给他安排跟去的人“老爷先走,带着东西的人随后赶上。”问“这回还带世凛去吗”

    林如海想了想“罢了,让他安生上学罢。我不在家,家里也须得有他才好替你办事。”

    姜宁“也好。”

    就算李世凛只是个十六岁没成婚的少年,还是她的晚辈,走出去也比她更能“主事”。

    他们之间更大的问题还没说明白,就不在这等事上掰扯浪费时间了。有世凛在家里,她确实更方便些。

    “老爷先吃饭再走”姜宁看正是午饭时间。

    “吃了再走。”林如海回答。

    姜宁便让上饭。林如海吃,她办事。

    天气还不算很冷,灾区必有疫情,别的都可以少带,大夫和药材不能少。还有秋衣冬衣,也要多装几件一车。

    仍是林平带四十个男仆小厮跟出门。总督府二百亲卫,一百跟他出去,剩下的一百,巡逻布防还要重新安排。

    林如海要把苏风留下“我带走韩毅,苏风留下,我安心些。”

    韩毅便是男仪鸾卫里的七品。

    在所有被派到林家的仪鸾卫中,他医术毒术仅次于终夏,跟黛玉去的盛月不大会毒,要排第三。

    姜宁“苏风跟老爷去就是了,我有终夏呢。”

    林如海筷子一停“也是。”

    他想起了昨夜那冲击性的一幕。

    可姜妹妹提起终夏的语气亲昵却坦荡,终夏更是泰然,叫他想怀疑都觉得是自己心胸狭窄。

    两人有一会没说话。

    姜宁只管尽快把事安排妥当,别耽误了他去灾区。

    林如海快速吃完了饭,换衣服准备走了。

    “我那里没危险,妹妹真不要苏风”林如海问。

    “我在家里,更没危险了。”姜宁说。

    她给林如海递袍子。

    林如海穿好了衣服。

    “昨晚”他终于凑到姜宁面前。

    “回来再说吧。”姜宁主动环住他的腰。

    林如海紧紧抱住她,想把她揉进骨血里“其实我没有多的话。妹妹,你信我,我再不让你伤心。”

    “老爷”姜宁动情地说,“我一直信你。可我也想过了,子嗣要紧。你也是为了我”

    “只要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地,怎样都好。”她落泪,“我不能给你挑人,你瞧中谁,自己要就”

    她话没能说全。

    林如海深深吻住了她。

    姜宁只能自己给黛玉回信了。

    黛玉学些女红还是很有必要的。以后当家做主,若不清楚不同的衣料分别价值几何,一匹布能做几件衣服,绣一副图需要多少丝线,工具的磨损率多少,那只有被管家们哄骗的份儿。但没必要自己练成当世一流绣娘的水平。做针线是真的费眼睛又费身体。

    若林家真有落魄那天,她宁愿黛玉靠给人抄信写字,卖字卖画为生,也比日日盯着那方寸之间强。

    过年前,她收到了黛玉的回信,随信附了三个非常小巧的荷包,是黛玉亲手给她、林如海和绯玉做的,还有另外一个更显精致的荷包,是给妙玉的,一个扇套,是给李世凛的。给妙玉和李世凛的是晴雯做的,黛玉在信中致歉,她着实没工夫做出五个来。

    林如海日日把女儿做的荷包挂在身上最显眼处。

    姜宁没嘲笑他,因为她也一样。

    估计等绯玉拿到了,也会见了人就说“这是我姐姐做的”呢

    很快,到了姜宁和林如海成婚后,两人团聚的第一个新年。

    去年过年,姜宁还在来兰州的路上。

    林家传统,每逢新年,除夕夜要作诗庆贺,以前都是林如海和贾敏做,姜宁只管吃喝叫好,当个凑热闹的。前年林如海没出妻孝,便没做,去年也没做,今年是一定要做的了。

    今年姜宁也只凑热闹。

    她不会作诗嘛

    天赋点没点到。

    她请林如海替她做了一首,当是她的。

    林如海便做了两首,把认为更好那首署了姜宁的名字。

    他赈灾回来三个多月了,没再提纳妾生子,也没提过继。姜宁也只当中秋前夜的事没有发生过。

    她已经表过态了,支持林如海睡丫头生孩子,他不找是他的问题,和她无关啦。

    世凛和妙玉也各作诗一首。

    林如海给一人挑出了七八处不妥,姜宁却觉得都挺好并且让他不要大过年训孩子。

    多扫兴呐

    管着家,教着孩子,看书练字,画一画美人,学着武艺骑射和医术毒术,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着。

    四月时,绯玉回来了半个月。

    快一年没见,看到黑了一个度瘦了三圈长高了两寸的女儿,姜宁都快认不出来了

    李世凛却要回京去预备婚事了,等绯玉生辰后就走。

    绯玉好容易回来一次,姜宁当然要给她好好庆祝庆祝生日。

    林家也得时不时办个宴,团结一下当地官员。

    绯玉的变化这么大,也正是个亮相的好机会。

    先让所有人都知道,绯玉真的拜了穆夫人为师,并且和金家的孩子一样受教导吧。

    上个月从柳早产了一个儿子,姜宁还送了贺礼过去,恭喜祖家添丁。

    可能是为了报答林如海,祖昌又给林家送了四个美女。

    姜宁只能评价

    你们男人表达感谢的方式可真别致啊

    她去别家赴宴时,总感觉邹夫人看她的眼神阴恻恻的,闪着怨毒的光。

    姜宁倒是不怕邹夫人害她,就是嫌烦。

    可不请祖家也不好请别家,她只能给邹夫人递了帖子。

    邹夫人带了两个女儿来。

    和一年前不同,现在的祖大姐年已十三,模样越发长开了,姿容娇艳,也不似从前那般缩肩低头,不知是不是邹夫人特意培养过,总之,她真正有大家闺秀的样子了。

    席间,祖大姐不见了。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