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的学术, 主要是申韩之术、黄老之术。可以说,当时的“百家”,主要表现为这二者。
诸子百家申韩之术、黄老之术
他们之前通过弹幕区探讨, 现在对各家的代表人物, 基本都已经有所了解。
这“申韩”, 应当指的是
“申不害”与“韩非”。
这两位法家的代表人物。
至于这“黄老”,其中的“老”应该是指道家的“老子”, 但是这“黄”又是哪位
相关学派的人,则是一眼便知。
“黄”指的是黄帝。他们这一流派, 将传说里的黄帝与老子尊为创始人。
申不害“”
其实他的学说, 也受到黄老之学的影响。
这里将“申韩之术”与“黄老之术”放在一起, 在这之中,应当也有一定的渊源吧。
韩非也静静地看着天幕。
他们法家的思想流传至汉朝,并且占据一定地位, 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足为奇。
除了道家、法家、儒家之外,诸子百家众人的脸色, 都有点不太好看。
“百家”, 就指这两家
不能吧
两家,你叫什么百家啊
钱穆在国史大纲里说“惟汉室初尚黄老无为, 继主申韩法律”,“无为”之实则为“因循”。因此汉初制度、法律一切全依秦旧。
战国晚年申韩一派的法家思想, 遂继黄老而为汉治之指导。
诸子百家原来如此,难怪啊。
因为崇尚“黄老”的无为而治, 所以干脆直接“因循”了秦朝的制度、法律。
众“”有点东西。
居然是真的照抄秦朝。
他们隔空喊话道家老子、庄子。这种情况, 真的算得上是“无为而治”吗
秦始皇也同样有点茫然。
你们居然这么随意的吗虽然朕的制度和法律很不错,但这种操作也是朕万万没想到的。
秦始皇你们开心就好jg
“汉承秦制”,朕觉得还行。
然则“罢黜百家”, 是否便是针对“申韩之术”与“黄老之术”呢
汉武帝一生重用酷吏,显然应当不是要将“申韩之术”作为罢黜的目标。
于是,便剩下黄老之学。
不过,汉武帝并不是要针对黄老之学里“尊主卑臣”的立场,要罢黜的则是另有所指。
汉武帝“”
诸子百家对天幕已经司空见惯,萌新刘彻还在一头雾水,瞠目结舌地看着苍穹。
目光在苍穹与小型光幕之间游走。
汉武帝刚才已经通过了秦始皇的好友申请,也在小型光幕上看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但是,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神迹
汉武帝又看着天空,久久不能言语。
在那九天仙神的述说之中,竟然似乎是在讲他的事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惊诧之余,随身的屏幕,震动了一下。
居然是秦始皇,给他发来了消息。
汉武帝
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啊
与此同时,天幕所说的“申韩之术”与“黄老之术”的相关人士,也注目于天际。
申不害挠头jg
看来我们的主张,还是蛮受欢迎的啊。
韩非原来没有要罢黜“申韩之术”啊,原来要罢黜“黄老之学”啊
老子清静jg
在某一时空里,老子在周都久居,看见周朝衰微,于是就离开了。
关令尹喜,请求他勉强留下一本书。
老子看了看迢遥的天际,在那里出现了以他的知识、也无法理解的光幕异象。
他在著书之后,还是离开了。
此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天幕的画面与述说,依然还在继续,但没有人知道,老子最终去往了哪里。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隐匿声迹、不求闻达。
老子的内心,毫无波澜。
汉初的政治上,首先崇尚的是黄老之学,其特点是“无为”,实质是“因循”。
这一点引发了弹幕区一些关于道家、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诸如此类的探讨。
他们不关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加在意的是
能够通过天幕,与古今之学者沟通的机会。
很多人隔空喊话老子,想要与之交谈。
天幕上很少看见老子的出没,而庄子却是偶尔地便会出现,与诸子百家一共闲聊。
庄子大家好
庄子善于行文措辞,他的语言汪洋浩渺、纵横恣肆,大多都是随心率性之言。
然而,对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他们这些道家的代表人物,似乎都没有多少在意的。
庄子崇尚也好,罢黜也好。
正如昔日楚威王听闻庄子的贤能,派遣了使臣携带丰厚的礼物、来迎接聘请他
还许诺他,做楚国的宰相。
庄子说“我宁愿在小水沟里愉快地游戏”
千金确实是厚礼;
卿相确实是尊贵的地位。
但是祭祀天地的牛,被喂养好几年、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牵进太庙里去当祭品之后。
它即使是想要做一头孤独的小猪。
也无法实现了。
他并不愿被国君束缚,同样也终身不仕,不会去做官,以此愉悦自己的心志。
庄子啊呀。
所以说,我们不会像儒家反应那么大的啦。
儒家“”
庄周你等着
这家伙,之前就写一些渔父盗跖胠箧用来诋毁他们孔子学派。
还喜欢攻击、驳斥儒家和墨家。
即便是当世的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
儒家哼,你这狡猾善辩之人。
像是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是凭空虚构,完全没有事实作依据
在天空飘过零星的弹幕之时,天幕也在继续讲述“汉初的申韩之术与黄老之学”。
后来,才采取法家的申韩之术。
其实
申韩之学、黄老之学,两者间拥有着匪浅的关系。他们的契合并非偶然,而是存在着深刻的内在机理上的关联。我们甚至可以说,申韩之学、黄老之学,有时候就是一个学说的两个方面。
申不害确实。
韩非没毛病。
申不害的学说,原本就是“本于黄老”,而以循名责实为主。他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之后,在韩昭侯那里做宰相,将韩国治理得很好。
政治清明、军队强大。
韩非也是爱好刑名法术学问,他的学说理论基础,也来源于黄帝与老子学说。
有人在弹幕里提出
你老师荀卿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你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你的学说来源于黄老之学
韩非有问题:
首先,汉初的黄老之术,在法律制度上所“因循”的,便是秦代的申韩之术。
其次,申韩之学的代表人物,实际上也是深谙黄老之学的。譬如“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子也有解老喻老传世。
至此,天幕述说了“汉初的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则有些灰心落寞了,敢情“罢黜”的“百家”并不包含他们
枉我们真情实感地,隔空喊话汉武帝半天
汉武帝本帝,在看见诸子百家在天幕上刷起的弹幕之后,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难怪他们之前都在喊他啊。
原来,是因为自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情吗以至于诸子百家都沸腾了
汉武帝看着自己私信里的无数小红点。
刘彻“”
他还没弄明白,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在死后的世界跟他对话吗
而且他们为什么都这么熟练啊
刘彻流下了萌新的泪水。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