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在北宋当名医 > 30.第 30 章 香饮子
    许黟心无旁骛地进屋, 守在外面还想看热闹的人们疑惑不解,这王家人怎么这么快走了也没有争吵声传出来还有许小郎能认得下这口气

    人群里,李济藏在里面缩头缩脑窥探着, 他本身长得就不高, 这会做出这幅模样, 瞧着贼眉鼠眼的。

    “这位老哥,许家这是遇着什么事了哩”他小声地问前面的人。

    被问话的人扭头看他, 见是个熟面孔,便道“你不知道呀, 这许小郎今天被人退亲了,那退亲的人说许小郎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就别想着娶媳妇”

    李济一愣“”

    他听闻过许黟定亲了, 没想到定的是个大户人家。

    “那黟许小郎他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李济激动问道。

    “瞎说什么呢, 我看许小郎不读书后, 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旁边另一个人出声,他就是之前说王家怎么退亲的人, “我看那家人就是个好高骛远的,这瞅着就不是个好亲事, 断了也罢。”

    旁边有人揶揄“你该不会是相中许小郎了”

    “嘿,我倒是想哩, 可也得出得起嫁妆。”

    “要我说,许小郎就没稀罕这门亲, 看他对王家的态度, 好似早就知道会来退亲了。”

    “看着是那一会事欸,世事无常呐,许家这一年里够多灾多难的。”

    说话的老婆子摇了摇头,没再继续留着说闲话。

    其他人还在继续小声议论, 李济竖着耳朵听得更玄乎了,他念着孙大夫还在等着他回去,不敢多待,但又想知道更具体的细节,思来想去,免不得耽误了时间。

    等回到杏林馆里,又被孙世童给批评了一番。

    “去了这么久你就得了这消息那跟许小子要不要开医馆有什么关系”孙世童可不想听这些没用的八卦,这李济也恁没用的。

    但内心里知道这事后还是挺高兴,好呀好呀,看那小子吃瘪,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他没表露出来,狠狠地敲打李济哪里做得不好,训完,就让他去后院刷洗泡药的木桶。

    李济面露苦色地低着头跑去刷桶,他觉得自己快待不下去了

    进到诊堂里的孙世童心情没好到哪里去。

    近来,济世堂出了一款可以治消食的药丸,取名为陈氏消食丸。

    消食丸的出现,很快引起盐亭县其他几家医馆的重视,先不说这消食丸的药效如何,光是不需要煎服,也无需融化与水里服用,就大有不同了。

    也不知出自哪位医师之手,一时之间,竟比西街仙鹤馆卖的妙手丸更加受欢迎,吃过的人都说效果好。

    孙世童喊药童去买了一包回来,花了他二十文。

    价格倒是不贵,只闻着这药丸药香十足,外表光泽圆润,大小正正好,可以直接含服吞下。

    他心中犯嘀咕,莫非真有说的那么好

    近来天气闷热,日光灼人,孙世童的胃有老毛病,时常吃饱后腹胀不舒服,还口吐嗳气,都说医者不能自医,他给自己开的药方,吃着效果了了。

    今日,他早食吃的是羊肉馅的烧饼,食多过肥,肚子一直难受到现在。

    看到这带着药香的消食丸,想着服下后是否有效果,可真如那些百姓说的那般好。小小消食丸,他可不信。

    一颗药丸下肚。

    等待了一炷香的时间,孙世童没有觉得自己的肚子好受多少。

    他不屑想,果然是那济世堂吹嘘出去的,这么一颗小药丸,怎么会有那么好的效果嘛。

    他安心下来,嘴里哼哼着小曲,吹得两瓣山羊须翘了翘,盘算着这么好的事,他杏林馆怎么能不参一脚。

    有妙手丸,有消食丸,那他就做救命丸,肯定能卖得好价钱。

    孙世童做着美梦,不知不觉间,肚子不胀了,胸口不闷了,整个人舒爽起来

    他身躯一顿,腹胀好了

    想着他就只吃了这消食丸,别的药丸药汤都没有吃,心头惊慌,右手给自己左手诊脉。

    这不诊不知道,一诊吓一跳,他的脉象康健,腹胀已全消了。

    孙世童“”

    这消食丸真的有好效果

    他心慌慌,想喊着李济去探查一下,查一查这消食丸到底是哪个医师做出来的。

    盐亭县姓陈的医师,也就妙手馆里的陈大夫,陈大夫要是制出消食丸,定不会拿去济世堂卖去,断不会是他。

    既然不是老大夫,便就是其他人了。

    可盐亭县没有另外一个陈大夫呀。

    许黟还不知消食丸已在县城里传开,他一脸沉郁地盯着还是冰水的陶罐。

    几十斤硝石,还不能制出三斤冰块吗还是说他制冰的环境不对。

    他回想当年看过的实验,精准的仪器设备,一流的老师,当时的场景已经模糊,却还记得,老师只拿了一包粉末状的硝石,制出来一管冰。

    所以,还是环境和比例的问题

    许黟意识到,他还是鲁莽了,古法制冰一直都存在于古书里,他以为会很容易就做出来。而事实上,古时候夏日储存的冰,大都是靠凿冰法,在冬日里冰封的河流上面,凿出来方形冰块,储存在冰窖中,用稻草包裹密封,到夏天时,取出来还是冬天储存时的样子。

    而硝石,也就是火硝,开始时候是用来制作鞭炮的,明清之前的管制并不严,因而会制冰的百姓都是靠一代代口语相传,从不让外人知晓。

    但大多数市井里,茶馆里卖的香饮子,都是少见冰块,用的是冰水降温。

    能制冰的手法不多,还都不可示人,许黟想找个人探讨一下,都不知道要找谁。

    日头渐渐挪到头顶上,照得背阴的墙面也热乎乎的,许黟临时想不到好的主意,就把浸在上面的小号陶罐捞起来,再将大号的陶罐搬到太阳底下,让它里面的水自然晒干。

    水晒干后,底部会重新结出硝石,那个时候,他再想新的办法。

    小号陶罐里的冰水倒了可惜,许黟打算用来做香饮子,可他不会做,就抱着陶罐去找隔壁的何娘子。

    敲了敲门,都没有人来开门,反而是陈娘子的房门打开了,她朝着许黟喊“黟哥儿,何娘子不在家呢。”

    许黟顿了下,问她“陈娘子,你可知道何娘子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早些时候去洗衣裳,看见她带着吃食去送秋哥儿上工了,快的话也要酉时了吧。”

    要傍晚才能回来,那时候这冰水恐怕变成常温了。

    陈娘子看了看他抱着罐子,也不晓得里头装的是什么,便笑着问“黟哥儿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若是信得过我,可跟我说说。”

    经上次那事后,陈娘子许久没和许黟打招呼了,不是在气许黟,而是心里一时半会过不去那坎。

    当时脑子拗不过来,觉得是许黟气着陈二旺,才不愿意给他看病的。

    后面她想了许久,渐渐觉出许黟话中道理,可那会许黟经常不在家,她一个妇道人家总不好主动去找小郎君说话。

    “是我这有一罐冰水,想着别浪费制成香饮子喝,可我手艺不精,怕做出来不好吃,就想着找何娘子。”

    许黟说着,陈娘子的眼神微微亮起。

    陈娘子喜然道“我会做呀”

    许黟“嗯”

    “黟哥儿怕是不知道,我还在闺中的时候是帮我爹爹卖饮子的,用的虽不是冰水做的饮子,但法儿是一样的。”陈娘子忆起以前的事,笑着说。

    许黟听着这话,就知道陈娘子愿意帮忙了,他把罐子放到地上,在袖口处掏出十几个铜钱。

    “陈娘子可否帮我做那香饮子,我可以给工钱,只要陈娘子不嫌弃。”

    陈娘子见那十几个铜钱,心儿痒痒,却也理智“哪里要花这么多工钱,你放心等着,我做好给你端过来。”

    她只拿了十文钱,其余的都推回给许黟,抱着那一罐子冰水回屋去。

    屋里的陈二旺看到她回来了,哼哼道“去做了什么,耽误这么久才回来”

    说完就看到她怀里的陶罐,“哪里来的”

    “要你管”陈娘子瞪他一眼,“你都在家里躺着一个月了,就不愿动身去找活做,是觉得家里还有闲钱养懒汉不成。”

    “我又不用你养,花的都是我以前挣的钱。”陈二旺说得理直气壮,怼完又躺回到榻上。

    陈娘子对他无话可说,抱着陶罐去到灶房。

    许黟只出了一罐子冰水,其余的材料都要从她这儿拿,她才厚着脸皮多拿了几个钱。

    香饮子的做法太多了,陈娘子先泡了一壶茶,用冰水冷却降温,再丢入秋天晒干的桂花,做成简单的桂花饮子。

    还有芝麻花生面饮子,芝麻花生炒熟碾碎,再炒一把面粉,炒出香味,用热水冲开,撒上芝麻花生碎,淋一勺蜜糖水。隔着冰水冰镇凉了,便可以吃了。

    时间短,食材有限,她只做了这两款香饮子,灶房里便已飘满香味。

    屋里躺尸的陈二旺嗅到香气,腾地一下起来,披着松松垮垮的长衫,就来灶房里找陈娘子。

    “好你个败家娘们,背着我在灶房里偷吃好的,什么还做了香饮子你哪里来的钱买的冰水”陈二旺先怒了,夏天的冰水有多贵他可是知道的,那得花多少钱呢。

    他一边心疼银子,一边眼神勾勾地馋着那香饮子,伸出手就想要夺过。

    陈娘子脸色瞬间冷下来,急声道“这可不是咱家的,是许小郎交代我做的,你要是吃了,我看你拿什么去交代。”

    陈二旺听到“许小郎”这三个字,愣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陈娘子顺手把香饮子放到篮子里,不让陈二旺碰到。

    她缓了缓脸色,解释地说道“我开门时碰巧看到许小郎,他想找人做香饮子,我便接了。”再看陈二旺那馋鬼样,她扯了扯嘴角,“你要是想吃,拿钱来我给你买去。”

    陈二旺“我是钱多得没处花了”

    他才不想吃哩。

    一碗就要好几文,他才不是许小子那败家的玩意。

    想到早上偷看许家被退亲,退回来的过门礼有好几样好东西,许小郎肯定是拿这笔钱去买冰水了。

    “你一个妇人,可不能学这种败家的坏习惯,香饮子多贵,还不如一口散茶好喝。”陈二旺回屋之前还不忘叮嘱。

    陈娘子“”

    她又不是大手花钱的人。

    不过当着陈二旺的面,她没再说什么,提着篮子转身出门。

    许黟在晒药材,看到陈娘子过来了,赶紧去开门。

    “做好了”瞥眼看到她提着的篮子,他微微吃惊地问。

    陈娘子笑笑“可不就做好了,家里有的东西不多,我只给你做了桂花饮和芝麻花生面饮子。这两种呀,桂花饮爽口解热解渴,后面的面饮子能吃饱,可以拿来当午食。”

    她娘家有规矩,手艺传男不传女,即使她知道几个做饮子的方子,却不能开个铺子,或是摆个摊。要不然,她也想学那些抛头露面的娘子,在外面大大方方的做生意,不在意外人的指指点点。

    许黟谢过她,接过篮子一打开,闻到勾人馋虫的香味。

    桂花能温肺化饮,止疼散寒,做成桂花饮后,同样有止痰润喉的效果。许黟每次下山回县城里,遇上了都爱点一碗吃。

    他打开一看,发现陈娘子做的有小半罐,喝整天都喝不完。

    再去看另一碗类似糊糊状的饮子,上面撒着熟芝麻和花生碎,闻着香甜香甜的,带有一丝麦子的焦香味。

    “陈娘子好手艺,看着真是不错。”许黟很惊喜,没想到他家左邻右舍,都是会做吃食的。

    加之何娘子和陈娘子的为人都不错,待他也很好,顿感自己还挺幸运的。

    陈娘子抿嘴,莞尔笑笑“不过寻常手艺,还是比不过外面卖的饮子。”

    许黟已经舀了一碗桂花饮喝着,冰凉凉的带有桂花香气的茶水顺着喉咙入肚,整个人都舒爽了。

    他评价“与外面卖的没差别。”

    划算下来,价格还要更便宜。

    这么多他一个人喝不完,便问陈娘子喝不喝,“实在太多了,放久就不好喝了。”

    冷饮子当然是要冰凉的时候才好喝。

    陈娘子愣了愣,没想到许黟会如此坦率开朗,和别的小郎君完全不同,丝毫不会拘谨。

    许黟要是知道她在想什么,肯定会笑出声。

    他前世可是有二十多岁,面对三十出头的陈娘子,都是把她们当成前辈的身份看待,自然没有少年郎的扭捏羞怯。

    没一会儿,陈娘子提着装有一半桂花饮的篮子,晕乎乎的回了家。

    第二天,许黟照常出门挖草药。

    南街石井巷住着的百姓们,在闲聊八卦的同时,也各自忙碌着。

    农忙时节到了,南街的百姓出门时间提前,天边未亮时,下地干活的人就已经出门了。

    农忙时最怕的就是下雨天,百姓们都祈祷着老天别下雨。

    刚祈祷完,早晨还是大太阳,晚上天就阴沉沉了,吓得不少百姓们跟着心慌慌。

    好在直到第二天、第三天,天都是晴朗的,热辣辣的太阳悬挂天边,晒得人头晕眼花,看远处的景物都是泛红的。

    许黟戴上草帽,腰间挂着一葫芦,里面装满水,口渴就拿下来喝几口。

    他和同行的人闲聊,说着近来县城可有什么趣事。

    其中一人就说起前两天发生的事“你们可知东街鑫家”

    鑫家

    鑫盛沅他家吗

    许黟眼睛余光看向那人,听着他继续说,“那鑫家不是在东郊有一个跑马场嘛,两天前就在跑马场办了一场游玩会儿,结果有个小官人在他家跑马场骑马,给摔了”

    “这”

    “人没事吧”许黟问。

    那人摇摇头,说他也是听别人说的,“好像是折了腿骨和肩骨,听说这位小官人本打算参加明年的科考,这下子伤成这样,肯定是去不成。”

    “那小官人的家人带着一帮仆从去鑫家算账,昨日鑫府外面,围了十几个护院的,就怕有人翻墙跑进去。”

    “衙门不管”

    “能怎么管鑫家的娘家三舅爷在京都做大官的,另一户人家有个在潼川府当通判的二大爷,咱们知县大人哪家都惹不起哩。”

    “还不如让他们私下解决了,好过把这事闹到公堂上。”

    “”

    一路聊下来,许黟还是不知道,这鑫家,是不是鑫盛沅他家。

    他问了那人可知道,那人也是含糊其辞,说都是他在东街当差的衙役表哥喝醉酒说的,具体他可真不知道。

    许黟“”

    算算日子,邢岳森和鑫盛沅两人好像要放旬假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