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957章 103厂
    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房间。

    李建昆眼皮抖动几下,遂抬起一只手,遮挡住橘红色的光线,缓缓睁开眼睛。

    几乎意识刚一回归,他便续想起、昨晚折腾得他半宿没睡着的那个问题

    会不会适得其反

    钟灵的那句“我恨你”,仍然回荡在耳边。

    越想越不安。

    李建昆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下来,麻利洗漱完,套上衣服,走出房间。

    来到廊道里。

    却见昨晚钟灵入住的那间客房,房门大开,一只木扫把柄从里面伸出半截,不停晃动。

    李建昆还以为刚才眼睛出了毛病,再次看向手腕。

    没错,七点刚过。

    “阿姨,这房间里的人呢”他踱步走过去。

    “哦,你说那个漂亮姑娘啊,早走了,有一阵儿喽。”

    李建昆暗叹口气,本想找钟灵再正儿八经地谈谈。

    现在看来,她并不想再见他。

    不辞而别

    戳在廊道里也不知发呆多久,直到金彪走出房门,发现他,过来摇晃几下,才把他摇醒。

    “走了”

    金彪瞅瞅阿姨打扫好后,正敞气通风的那间客房。

    李建昆点点头,没有说话的心情,转身向自己的客房走去。

    “别多想,钟姑娘好着哩,过几天就消气了。”

    李建昆斜睨过去“你知道个屁,这次怕是好不了啦。”

    “雾草你到底把人家姑娘怎么了”

    李建昆“”

    两人不知道的是,李建昆的客房对面的房门后面,有只大眼珠子,透过猫眼瞅了一早上。

    事实上,昨晚也瞅了半宿。

    这会儿偷偷窃笑。

    铁西区。

    距离市中心不远,交通便利。

    黑色伏尔加缓缓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二面是密密麻麻紧挨着的厂区,都有些年月,透着一股历史的斑驳和厚重。

    见李建昆左顾右盼,很有兴趣的样子。

    陈亚军将车开得东扭西歪,像是车辆失控似的。

    路上的车流实在不多,与这么多工厂,形成强烈的反差感。

    铁西区在计划经济时代,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也曾无比辉煌过,但在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弊端已明显显现。

    李建昆此刻想的是

    不知道103精密锻造厂的状况如何。

    对于他此行的目的而言。

    状况越差,倒越有利。

    “喏,喏,这里这里”

    金彪指向窗外。

    吱

    也不知他俩哪搞的这辆伏尔加。

    表皮看着还挺新,实际上里面全是老古董。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陈亚军抡着方向盘右拐,靠近一扇合拢的锈迹斑斑的大铁门。

    旁边的门岗亭内,有个手摇蒲扇、穿着白色两根筋的大爷走出来。

    “哪方面的”

    “特区的合资企业。”

    像是什么接头暗号

    “哦”

    大爷诧异,接过李建昆隔着车窗递出去的介绍信,拉远到肚皮上瞅起来。

    是的,介绍信。

    尤其是到这类老单位来,人家不认人,只认这玩意儿。

    信没问题,大爷却有几个问题。

    李建昆还不能不当回事。

    这年头,机关单位看门的大爷,多半是在本单位工作一辈子的老同志。觉得自己仍能干点事,不愿待在家白拿退休工资,爱厂如家

    不吹不黑。

    “你们特区企业,大老远跑我们厂来干嘛”

    “谈点业务。”

    “你们”

    看见大爷憋着一股笑,李建昆问“不行吗”

    “我说小伙子,对不住,这千里迢迢的,恐怕要害你们白跑一趟,我们厂啊,不可能和你们做业务。”

    “为啥”

    大爷将蒲扇举过头顶。

    李建昆下意识昂头望去,只看见锈迹斑斑的大铁门上方,有个锈迹斑斑的拱形门头,上面焊着“103精密锻造厂”几个掉漆严重的红色大字。

    大爷骄傲道“甭看这门头有点旧,那也是面金字招牌”

    “明明是红字。”陈亚军从驾驶室探过头来。

    大爷瞪他一眼,懒得鸟他,望着李建昆继续说

    “伱们外地人不熟悉,可以去打听下,103工厂出品,那代表着什么。”

    大爷一边说着,一边竖起大拇指,一句话做一次动作

    “五五年,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在大连造船厂下水,有相当一部分精密零部件,我们厂造的。

    “五六年,我国第一架新型喷气式战斗机,在沈阳诞生,我们厂是零部件的供应主力。

    “年,造大型军舰,我们厂”

    李建昆几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该说不说,那确实牛批。

    吴主任虽然拽,但诚不欺我。

    “和我们厂合作的那都是什么单位”

    大爷突然压低声音“好多名字都不好提。

    “你们可以自个儿去想。

    “撇开这些不谈,许多方面涉及到秘密。

    “所以你们一家合资企业,想和我们做业务,没戏的。”

    李建昆本想开门下车,大爷正好堵着门,遂递过去一根华子

    “大爷,您有所不知。

    “我们企业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们还刚承接了两个国家级项目呢。”

    大爷狐疑“啥项目”

    陈亚军又探过头“你这老头,告诉你你能知道赶紧开门吧。”

    大爷勃然大怒,蒲扇挥过来,像是挥刀似的。

    李建昆赶紧将陈亚军的脑瓜推回去,让他闭嘴,遂对大爷说

    “863计划。”

    “哟863计划你们企业承接了两个项目”

    大爷思忖两秒后,说“行吧,你们有资格进去,进门沿着右边直走,喏,看到那个三层楼没有,到那儿停车,行不行的,你们和厂领导谈吧。”

    轰

    大铁门打开后。

    陈亚军一脚油门将车蹿进去

    “真几把能装,我差一点信了,就这”

    他抬起一只手,透过前挡风玻璃,指指窗外左右。

    李建昆没好气道“闭嘴吧你,别坏我事。”

    厂区内环境确实很差,多半是那种古老的苏式建筑,水泥路面坑坑洼洼,还有不少地方是夯土路。

    耳畔静悄悄的。

    建筑物外也看不见几个人。

    像是停摆了似的。

    然而,这并不代表人家曾经没辉煌过。

    大爷说的那些个光辉史。

    这年头一般人是不敢拿出来吹的。

    反过来一想,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第一架新型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竟诞生于一家条件如此简陋的工厂。

    不免令人心生感慨和敬意。

    门岗大爷说的三层楼,是这家厂子的行政楼,楼内倒是该有的部门都不缺。

    不过,没看见一名职工在干正事。

    喝茶的喝茶,看报纸的看报纸。

    被一名职工领着去见领导的路上,金彪小声说“他们厂明显没事干嘛。”

    冉姿表情古怪“职工们也不急。”

    “有啥好急的。”

    陈亚军搭话说“厂子虽然破,规模也不小,像这种大型企业,有专项资金扶持和补贴,别说工资不会少他们半分,指不定奖金还照发。”

    冉姿苦笑摇摇头,不过没再说话。

    “那是以前。”

    李建昆扭头瞥他们一眼,用眼神示意他们别再多嘴。

    见到一位厂办主任。

    知道和他聊不出个所以然,李建昆用说话的艺术,使得前者又领着他们去见“老厂长”。

    就是陈亚军和金彪打听到的、在103厂一言九鼎的邓云友。

    此人倒不像东北人。

    身材瘦小,长条脸,头上和脸上有一层薄薄的花白毛发。

    不说话时嘴巴始终抿着。

    不苟言笑。

    从面相来看,性格固执而倔强。

    听完李建昆的来意后,邓云友沉吟道

    “863计划在铁西区这边也传开了。

    “就算是这样,按你说的,你们企业承接的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材料这两个项目。

    “设备你们要搞这个的话,我们可没义务配合。”

    果然不好打交道

    李建昆摸出华子,想上前递烟,邓云友制止道“戒了。”

    李建昆也没抽,将烟盒塞回裤兜,遂坐回墙边的木艺沙发上,望向窗台边五屉桌后面坐着的邓云友,说

    “邓老厂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您老是懂的”

    “这个你不用同我说,我对你们不了解,无从判断真假。”

    邓云友打断他道“如果你们还承接了863计划中的设备方面的项目,我绝无二话,这样的国家级重点工程,我们一定积极配合。

    “但现在这个情况,恕我们爱莫能助,有些规矩不能坏。”

    李建昆“什么规矩”

    “我们厂一直承接的是军工方面的制造任务,好比863计划这样的重点工程。

    “合作的也都是这方面的企业。

    “三十多年来,从无例外。”

    李建昆微微皱眉,某些荣誉,已致使这些人产生了一种病态的骄傲。

    邓云友人老成精

    “你可能会认为我们很傲慢。

    “但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们厂时时刻刻准备着,接受国家分配的重要任务。

    “不能因为和你们开展业务,因小失大。”

    李建昆看不出喜怒说“冒昧地问下,贵厂多久没有接到这样的重要任务了”

    砰

    邓云友将刚拿起来的大茶缸子,扽在红漆剥落严重的五屉桌上

    “就算十年接不到一个任务,我们的宗旨也不会变”

    李建昆心里忽然五味杂陈,凝视着陈云友说

    “老厂长您不会不知道,军转民七九年就开始了,这总是重点计划吧,你们不跟着改改”

    “上面没通知要求我们改。你们根本不了解我们厂,才会说这种话,无论怎么改,飞机、大炮、军舰那是一个国家的底气,永远不可能丢掉”

    邓云友说完这番话,已没有再交谈的兴趣,示意带李建昆他们过来的厂办主任,送客。

    李建昆气不气不知道,他并未表露出来。

    哼哈二将、富贵兄弟,甚至是冉姿,都憋了一肚子火。

    若不是李建昆之前让他们别多嘴,像陈亚军,老早开喷了。

    走出行政楼后,冉姿望向李建昆,有些不解“老板,为什么不和他谈钱,我看这家工厂还挺缺钱的。”

    “像这样的厂子,钱对他们意义不大。”

    李建昆解释道“上面有专项资金扶持和补贴他们,他们创造的利润,也要上缴。

    “而且他们估计也没经手过什么钱,没概念的。”

    冉姿恍然“那、就这样走了”

    “先撤吧。”

    李建昆叹息一声,扫向哼哈二将“让他俩打听情况,只弄到一点皮毛,对103厂和这个邓云友,我们都缺乏了解。

    “回去做做功课再说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