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635章 亲王的烦恼
    “周守均”

    张儒林提起架势,拍下了惊堂木。

    “这里是都察院,不是你的军帐,我是奉旨审案,你如此狂妄无礼,莫非是藐视圣上”

    周守均正要答话,却被沈进勋摁了回去,后者遂上前答话“张御史,当年我等是奉旨讨贼,却被污蔑军纪败坏,贱淫掳掠无恶不作”

    “此事关乎圣德,周副千户赤胆忠心,维护声誉一时激愤,还请见谅”

    张儒林可以拉虎皮做大旗,沈进勋这叫以其之道还之彼身。

    眼下都是为了皇帝,那么接下来案子怎么审,还得各自设法来掰扯。

    沈进勋声音洪亮,且是有理有据,引来外面围观众人喝彩。

    “好样的”

    “说得好”

    张儒林一时被噎住,全程他一直在调整心态,支撑自己不被负面情绪干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平叛是为宣扬王化,解黎民百姓于水火”

    “尔等若还顾念圣德,就不该放任下属杀人放火,贱淫掳掠”

    没等张儒林说完,周守均再度怒斥“污蔑,污蔑,你这是污蔑”

    张儒林本在酝酿情绪,被周守均横加打断,此刻自是怒不可遏。

    “肃静,你若再敢扰乱公堂,本官将施以国法”

    抛开“军纪败坏”这些扯皮的事,单只扰乱公堂这一罪名,是可以凭此直接问罪。

    杖责或掌嘴,可以直接宣判。

    周守均也是过嘴瘾,从最开始热血上头之后,他现在也逐渐冷静下来,自然明白处事要懂变通。

    “周老弟好样的”

    “别怵他,看他能怎么办”

    本想着顶两句就撤,可听到外面众人声援,周守均也只能继续“硬”下去,否则就太没面子了。

    “肃静我天生就这么大嗓门,难道这也有错”

    “本官是奉旨审案,你若”

    张儒林再度被打断,只见周守均取下乌纱帽,语气强硬道“老子怕你小小御史有能耐你就把爷们拉出去砍了”

    这番话,再度引来一片喝彩声,给周守均带来了更大底气。

    而一旁的沈进勋,则是感慨现在年轻人胆子大,这特么可是在都察院大堂,眼下更是“三司会审”的场合。

    看了眼周守均,沈进勋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今天自己或许没机会露脸。

    “朝廷律法森严,莫非你以为砍不了伱”

    张儒林语气森寒,这一刻他真的动了杀机,如果可以他是真想弄死周守均。

    “你想要杀我”

    见周守均恶狠狠说完这句,沈进勋就知这小子又要发狂,下一刻前者就把手中乌纱帽扔了过来。

    才把帽子接住,沈进勋就看到了周守均扯开衣裳,挺着胸膛向着前面冲了去。

    “老子这条命,跟着十三爷在战场上,已经死过好几回了,有种你就来杀”

    周守均确实有硬的资格,他的身上有七八处伤口,都是近两年征战一线所留。

    看着杀气腾腾的周守均,张儒林虽是坐在高位,此刻只感觉无比胆寒。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何刑部大理寺推脱,为何都察院的同僚躲避,原来是这些人早料到了这一情况。

    他原以为是美差,却没想到是坐到了火山口,一个不慎就可能被吞噬。

    可张儒林也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退路,否则就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来人”张儒林站起身来呵斥。

    现场陪审的官员,各大衙门加起来有近二十人,此时就轮到他们惊讶了。

    姓张的这家伙真要用强

    那周守均是什么人是此前西北之战的功臣,其父还袭着二等子的爵位,在军中人脉广路子多。

    最关键的是,这位背后是有襄王撑腰,收拾他等于是跟朱景洪硬顶,几乎是十死无生之局。

    这个道理,周守均当然也清楚,所以此时他一点儿不慌。

    让张儒林尴尬的是,他喊了之后没有人回应,于是只能拍来了惊堂木又喊了一声。

    “来人”

    到这里,外面当值卫兵无法装聋,只能进来了两个人。

    “此人咆哮公堂,藐视法纪,给我打二十板子”

    言罢,张儒林抽出令箭,恶狠狠朝地上扔了去。

    左右已经无路可走,在张儒林看来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说不定还有意外之喜。

    令箭掉到地上,两名卫兵面面相觑,没有立即开展行动。

    “本官的话,你们没听见”张儒林呵斥。

    他在逼迫两名卫兵,而周守均也瞪着这二人,现场气氛越发剑拔弩张。

    “何至于此,张大人何至于此”沈进勋上前开解。

    “周副千户只是说话直了些,并无藐视公堂之意”

    “你也看见了,他为大明立过功,他为圣上流过血,难道这还不能证明他的忠诚”

    “所谓军纪败坏之事,完全是无稽之谈,张大人切莫轻信”

    有了沈进勋来打圆场,现场气氛总算被降了温,刑部和兵部的人总算能安坐了。

    在兵部侍郎王修的示意下,两名卫兵麻溜的退了出去。

    “我再说一遍,审案就是审案,都客客气气的说话,把事情说清楚也就行了”

    王修老成持重地位崇高,他这番话周守均倒听进去了,现场气氛就更趋于和谐了。

    这一对比,更显出是张儒林没事找事,使其处于不利局面。

    “王大人所言极是,审案就是审案,其他无关的都不能掺和进来”

    说话的人,是坐在张儒林身侧的陪审官,此人也是甘肃的监察御史,参与了此番弹劾之事。

    这家伙为官时日更久,经验要丰富得多,此时便是在借力打力。

    顺着王修的话,这人接着说道“与本次过堂无关之人,应当隔绝在外勿使其扰乱视听”

    “所以在下一位,应当关上外门”

    这话一出,外面就又闹腾起来了,一個个都说这是要动私刑,他们绝不能坐视不管。

    “本官奉旨审案,此间事宜全听我来处置,现在我命令把门关上”

    扯到是奉旨审案,外面的卫兵便不敢耽搁,于是动手将大门给关上了。

    而被隔在外面的将领们,一个个虽是闹腾得厉害,可没一个人敢上前阻拦。

    只因所有人都明白,发发牢骚是可以的,但若有冲击部院之举,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

    门被关上,审案还在继续,张儒林痛斥周守均二人之罪行,并摆出了一系列收集的证据。

    周沈二人则是拒不认罪,咬死了这是污蔑和构陷,导致审案根本推不下去。

    这边交锋正烈时,襄王府内朱景洪却很放松。

    此时他坐在凉亭内,看着前方几个女孩子在打闹,其实也包括作为王妃的宝钗。

    除了襄王府的女人,迎春探春惜春也在其中,她们乃是受邀而来。

    在当下这节骨眼儿上,把太子妃的娘家人请到襄王府,这其实是在向外传达两家很亲密。

    太子想从朱景洪身上榨好处,令其与朱景渊斗得水火不容,而眼下则是朱景洪想反榨太子。

    “王爷,刚传来的消息,那张儒林把周守均下狱了,沈进勋则是判了闭门待参”

    听到余海的禀告,朱景洪微微点头。

    他是准备要出手,但眼下火候还不够。

    要等受委屈的人变多,且这些人越发愤愤不平时,再出手才能收获更多感激。

    这样做很功利,但确实更有好处。

    “老六啊老六,你把他们得罪光了,该叫我如何谢你”朱景洪心中依然在笑。

    在他思索之时,几个女孩子已经跑远,这时一道羞怯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十三爷”

    转过头去,果然是迎春到了身边,手里还拿着一柄团扇,此刻遮住了半张脸。

    迎春胆小而社恐,撇下众人主动找上朱景洪,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自我。

    “迎春姑娘,你近来可好”

    第一句就是关心,让迎春心里暖暖的,暗道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此时她看向朱景洪的目光,是不加掩饰的一往情深,流露的是此刻最真挚的感情。

    “迎春姑娘”

    “我一切都好”

    “你们不是在一块儿玩吗难道她们撇下了你”

    “是我没跟上她们”迎春连忙解释。

    点了点头,朱景洪笑着说道“看你气色,比起以往倒好了许多”

    “听从十三爷教诲,这些天在家静心理气,心里便安稳了许多”

    所以还是在感激朱景洪,二者如此倒也是相得益彰。

    他二人就这样闲聊了一阵,直到一众女子嘻嘻哈哈回来,迎春才主动的拉开了距离。

    迎春向来木讷,此刻低着头缩在一边,所有人都没太在意她,唯有宝钗多看了她一眼。

    与众人说笑了一阵,宝钗便让她们各自玩去,自己则是坐到了朱景洪的身侧。

    左右无人,她便问道“情况如何”

    “周守均被下狱了”

    “你还不出手”

    “不着急,再等等”

    “陛下不管不问,任由老六胡来,就不怕前线不稳”宝钗费解道。

    “首先呢,当下还算盛世,其次老头子压得住”

    端起茶杯,朱景洪接着说道“再则此番受弹劾的人,都是去年初替换下的将官,跟此时在西北作战的是两批人,所以有影响但不大”

    其实他还有话没说,那就是军队内部也有竞争,且不是所有人都有长远眼光。

    点了点头,宝钗又问道“若能翻盘,能否反过来给老六安个戕害功臣的罪名”

    “这倒也不是不可以”朱景洪笑了。

    略微思索后,朱景洪说道“即便伤不了他分毫,但若能将其在都察院中势力铲除,于咱们而言也是大好事”

    宝钗则是提醒道“其中分寸,你可得把握好了”

    “把握不好也无妨,我又不是只能输一次”朱景洪神色轻松。

    在这件事情上,他不再如最开始那般紧张,心里已能接受最坏的结果。

    转眼又是两天时间过去,都察院是审案还在继续,而又有十几名将领被“处置”,或是如周守均那般被下狱,或是如沈进勋那般被勒令闭门。

    一时间,睿王系可谓形势大好,此刻已在府中开庆功宴。

    熬过最艰难的开场后,张儒林审案已越发得心应手,在他看来所谓不可一世的将领,全都不过是外强中干的软蛋。

    在场众人纷纷夸赞,虽然语句精深词藻华丽,但意思跟“好样的”、“精神点”、“别丢分”差不多。

    在睿王连同一众官员吹捧下,张儒林越发信心十足,势要做比干伍子胥那样的直臣,即使粉身碎骨也绝不退缩。

    宴会最后,朱景渊下了指示“明日是最后十人受审,下午直接把案子定死,然后转刑部并呈御前”

    “这些败坏圣德,残害地方的恶徒,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臣定不负殿下所望”张儒林神色肃穆。

    宴会之后,朱景渊回到内宅,却见陈芷正在等他。

    “都走了”

    “嗯”

    陈芷神色凝重道“这次事后,你可就跟老十三撕破脸了”

    “你以为是我不知分寸,欲行险招”

    坐到椅子上,朱景渊叹了口气,无奈说道“表面上看是我逼他,实则是我被他逼到了悬崖边上”

    “我有什么集贤馆市舶司这都是虚的,老十三什么差事都没有,但他却握得了实权”

    这些话,也只有跟同心同德的发妻,朱景渊才能毫无保留道出。

    “这情形,跟十几年前一模一样,当年厉太子和英厄王,是在半夜里被乱兵杀死每每想及此事,半夜里我都睡不着”

    目光扫向陈芷,朱景渊徐徐说道“你信不信,别看现在我把他逼得紧,老十三绝对比我睡得安稳”

    这话陈芷还真无法反驳,本次谈话前她还觉得优势在我,如今看来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站起身来,朱景渊走到书架前,拿起一册书说道“也都怪我,前几年一直盯着老四,却没想到老十三冒起来了”

    “陡然关注才发现他已长成参天大树,如今想要压制何其难也”

    这还不是最让他绝望的,老头子那飘忽不定的态度,才更加让他寝食难安。

    随意翻了两页,朱景渊接着说道“此事的关键,不在于都察院审案如何,而在于老头子的心思”

    “我本来是想借助此事,逼得他那些亲信群起闹事,让老头子看看老十三和他手下那帮人威胁多大”

    叹了口气,朱景渊无奈道“如今看来,这厮还真是沉得住气,到现在愣是没说一句话,任由手下被问罪下狱”

    “事到如今,反倒是我被架起来,惹来军中许多厌恶,逼不得已要行最后一搏”

    所谓的最后一搏,便是指让张儒林给被弹劾的人定罪,如果成功也算削弱了朱景洪的威信,同时还打压了他的势力。

    可若不成,他就只能行“丢车保帅”之举,让张儒林成为本次事件的牺牲品。

    “就不该跟你说这些,我这会子心里倒越发不安了”陈芷面露难色。

    朱景渊再度叹了口气,手中书册他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便将其放回了书架上。

    坐回椅子上,朱景渊扶额道“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恐怕唯有修行有成的高僧,才能真正内心安定吧”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