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 32.羊肉小笼包 安阳小富婆。
    罗娘子牵了史如意的手, 兴致勃勃地带她来前头店面探看。

    几日不见,这铺子却已上上下下变了个样。

    支摘窗朝外支开,冬季的暖日从外头斜进来, 望着便觉光明亮敞。

    门前挂一个灯笼, 上头剪纸红底, 贴的“祥和如意”四个字。

    墙面刷成了浅白, 左边檀木色的架板嵌着墙列成几排,最顶上摆一只插了腊梅的陶瓶, 由白到黑棕, 点缀几点沁润的红,深深浅浅的颜色堆叠几层, 煞是好看。

    下面几排搁着圆形竹匾, 里头装的花点, 不用惯常的油纸托, 或选素瓷碟子,或摘了嫩绿的叶片来盛着。

    远看,还当是漂浮水面的一朵朵小荷。

    右边设了两张小桌,桌上备了茶具, 供客人稍事歇息, 品尝点心之用。

    墙上挂一幅狸猫钻花丛的宣纸画,史如意走近一看, 发现落款“花花”两个大字, 还按了红色的爪印。

    罗娘子看她驻足,忍俊不禁, 解释道“是婆婆画的。”

    画完和公公吵了几架,一定要挂到前厅墙上来。

    罗娘子看着,觉着这画倒给铺子添了几分活泼的生趣, 便悄无声息地站到了她婆婆那一边。

    史如意在店里踱了几圈,有些不可置信。

    她只是和罗娘子就屋子摆设比划了几次,没成想她特地请了工匠来,每日卖完点心,就闭门修缮。

    未料仅日的功夫,罗娘子便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处处都显出巧思雅致来。

    史如意感动地握住罗娘子的手,“从前让罗姐儿进大厨房,真是太委屈你了。”

    各人禀赋不同,明明是做掌柜的料,却回后厨当点心师傅,和灶台互相折磨了这麽久,想来也是令人唏嘘。

    又说,“日后罗姐儿别进后厨了,这铺面可半点离不开你。”便放过那些石磨蒸锅罢。

    罗娘子板起脸瞪她一眼,到底没忍住,“扑哧”一下笑出来。

    “现下厨房有如意你和公公管着了,我进去做什麽”

    难不成进去献丑麽。

    罗娘子环顾四周,手指颇为眷恋地从木桌上抚过。

    她实际上并不爱做点心,这前堂一柜一椅,才是她的天地。迎来送往,实惠让利,人情周到,都得了梁婆婆的真传。

    之前把自个儿逼急了,日日关在大厨房苦练,关了几年也没练出什麽名堂来。

    有时候罗娘子想,是不是老天爷也听见她心头的绝望,才遣了如意来

    看着那么小的一个女娃娃,却救活了整个祥和斋甚至救活了公公和她。

    如今的祥和斋,四面都宽敞,她的心也是亮堂的。

    罗娘子做事这般可靠,史如意把心收回肚子里,高高兴兴地当起了“甩手师傅”。

    点心铺子的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

    虽说是“限量限购”,有些熟客腆着求上门,说家中亲朋来访,正愁这点心呢也不好直接把人赶出去不是

    忙不过来时,香菱也会跟来帮忙。

    香菱做点心的手艺和罗娘子差不多,但生火上蒸笼这些却是在大厨房做惯的,干起活来利索极了。

    她在村头乡下长大,是个自来熟的,很快便和祥和斋几人打成一片。尤其是花花,尾巴都快被她撸秃了,见到香菱,喵都不喵一声,翻墙就跑。

    月末算账本时,罗娘子往她怀里也塞了张银票。

    香菱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史如意托了腮,逗她,“你便收了罢,现下铺子赚钱呢。”

    史如意这话不假,虽说商贾身份轻贱,但这帮人也是最富得流油不过。

    罗娘子算术极佳,把账本摊给史如意看了,上头字迹秀丽工整,每笔进出账都清楚明白。

    她们这花点走的都是高端路线,一竹盒子点心卖二百四十文,上下两层,拢共八个。每日限量卖掉二十份,那就是四贯多钱。

    就算刨去开店成本,这一月下来,也有差不多百两进账

    发了,发了

    史如意捧着账本,乐得合不拢嘴,十足十的一个小财迷。

    罗娘子要把属于史如意的那份银两给她时,史如意却摆摆手,拒绝了。

    “铺子如今刚起步,日后需要用到的银两还多着呢。

    索性如意和娘亲现下也无甚太大支出,我的那份,罗姐儿便先一同替我收着吧。”

    罗娘子怔了怔,不同意。

    “如意你信得过姐儿,我心里高兴

    但这银两,毕竟还是握在自个儿手里才趁手。”

    她另有一层顾虑没说,这父母兄弟,干起活来总能往一处使力。当情中掺了钱的铜臭味,好好的人心却也能变禽兽,为了几两银子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数。

    史如意只得把家中遭过贼的事情与她说了。

    “这贼人是谁,如意至今未有头绪

    白日头家中无人,银票就算锁在箱子里也不能让人放心啊。”

    罗娘子这才点点头,接过那张银票。

    “那我另起个账本,替你记着,你们娘俩若是有需要,随时来找我拿。”

    史如意笑着应了,罗娘子转头,又从匣子里摸了个荷包过来,递给她,眼里满是关心。

    “这里头装着五两碎银子,拿回去用。

    之前也未听你提起,如意你们家遭了贼,平日吃穿可紧张了”

    心头暗怪自个儿疏忽,罗娘子自得知如意自小没了爹,娘亲一个人拉扯她长大,便总对她有一分格外的怜爱在。

    史如意摇摇头,虽然她娘温妈妈的积蓄都被洗劫了,但有太太曾氏贴补银子下来,加上她卖点心,零零总总赚的也不少。

    真算起来,她们娘俩并不缺钱,反而比从前还要宽裕许多。

    现下每月又多了祥和斋这笔进账,她身家剧增,都快成安阳小富婆了,

    罗娘子知晓史如意不是那等随便逞能的,放下一半心来,低声道“这官人府邸森严,不是外头小贼敢进的,我估计这贼多半就是府里的人。

    这贼人既然盯上你们家,有一便有二,不如你们娘俩故作高调些,也好引蛇出洞”

    史如意认为罗娘子的话有道理,但是要高调,往哪高调去

    她亲娘温妈妈性子最温吞和善不过,要她去其他婆子面前吹牛,莫说温妈妈做不出来,史如意自个儿想想,都打了个哆嗦,觉着这场景诡异得很。

    难不成真要她学杏果,买上两身新衣裳,成日里满院子地晃荡要是高调太过,入了太太曾氏的耳朵怎么办。

    怎么恰到好处地“露财”,也是个难题。

    前些日子下了两场大雪,这几日,倒是日日天气晴好。

    雪后初霁,照得人浑身暖洋洋的。

    史如意在梁翁那学了揉面团的绝活,今个儿早膳,打算给二少爷云佑露一手。

    她想起上回送到院子里去的羊舌签和奶皮子,也不知云佑吃得好不好。

    自从大少爷云璋写信回来,说归家要考校弟弟功课,这些日子,云佑自觉跟着西席念书习字,不敢有丝毫懈怠。

    史如意学点心、整铺子,自个儿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论起来,二人确实有好久未见了。

    还怪想念的。

    史如意选了稍带些肥的羊肉,和香葱姜片一块儿,剁得细碎打匀。

    生火,下油锅,先热酱汁,再往锅中倒入一半的肉馅。

    这还是史如意上辈子,从一个专做面点的老师傅那儿学来的,那师傅和她爷爷是多年的交情了,不然也不会舍得将自个儿的秘方告人。

    这汤汁小笼包,精华全在里头那一口热乎的肉汁。

    如果这肉馅不炒,小笼包蒸出来便没有那股子香味。如果全部炒熟,蒸出来馅是散的,成不了凝实的一团,美味也少了一半。

    用温水和面,左手转动面团,右手手掌揉面。

    有梁翁这位严师在旁鞭策,史如意如今揉面团的动作已经很熟练了,她就算闭着眼睛不看,都能感觉出手下面团的状态来。

    羊肉小笼包新鲜出炉,香喷喷,热乎乎,一个个小巧玲珑,刚够一口的量。

    小笼包上头捏了几个花褶,举起底下肚子一看,里头的肉汁渗出来,把松软的面皮染成了褐酱色。

    晶莹透黄,薄而不破,露出一点油脂的丰润,是故意勾着人去尝呐。

    史如意用两根手指捏了一个小笼包,小口吹着气。

    先在包上咬出一个“小天窗”,把汤汁吸出来,吹凉了面皮,一口送到嘴里,越嚼越香,回味无穷。

    吃这小笼包极容易烫到舌头,但即使被烫了也还是爱吃。

    其实要史如意自个儿来说,这汤汁小笼包,她还是最爱那肥美的猪肉馅的,猪肉相比羊肉,肉质更柔软,汤汁更鲜香。

    只是此时人大多认为猪是“污秽之肉”,只有底下老百姓才吃。

    士大夫之流自诩清贵,都偏爱牛羊,对于猪肉做的吃食,是万万不愿碰的。

    做完小笼包,顺手做一碗姜撞奶。

    将水牛乳煮沸,趁热倒入装了姜汁的瓷碗之中,不到片刻便凝结了。

    动作要快,手不能犹豫耽搁,牛乳与姜汁在一瞬间完美融合,才体现出这“撞”字的奥妙来。

    味道香醇,甜中带了一丝姜汁的微辣,冬日里食用,最是暖胃不过。

    自从史如意开始管二少爷云佑的吃食,宝源和紫烟得她嘱咐,每日清晨都赶了车,去郊外农户家进了新鲜的水牛乳回来。

    这时候的人早膳都惯用白粥送小菜,肠胃是清淡了,营养却跟不上。少年人正是长身子的年纪,多用肉蛋奶才是正经。

    她每日变着花样给云佑做肉和蛋,这牛乳却都是会固定来上一碗的。

    好在云佑也都配合,她这般说,他便这般听了。

    反正史如意对吃食总有自个儿的一套理论,也不知是她都是从哪听来的,说起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云佑仰头,乖乖地喝尽那碗牛乳,喉结上下滚动,绯红的唇瓣边染了点亮色,在日光下直晃人眼。

    史如意也忘记了自个儿那时在想什么,只记得她鬼使神差地伸出手,甚至没拿巾帕,食指微曲,在云佑的唇角勾了一下。

    云佑顿一顿,不可置信地放下瓷碗,抬眼看她。

    “”

    于是史如意也僵住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