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屏幕画面中海滩上的场景,指挥室里的人们只能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两架古巴空军的F-16战机。
美国人当然做梦也没想到,美国原装的F-16战机会落到古巴人手中。如果能够有机会查一下这两架飞机的批号,美国人就会知道,这两架飞机是属于多年前出售给委内瑞拉的那批二十二架飞机中的两架,型号是F-16/B,1988年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出厂,然后直接交付给委内瑞拉空军。
在近几年里,委内瑞拉空军相继购买了一批苏-30和幻影-2000等新型战机,以取代原先的主力机种F-16。不久前,在格林集团的帮助下,委内瑞拉空军采购到了一批梦寐以求中的米格-31战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空军的力量。作为代价,格林集团只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把那些瘫痪在机库里不能动弹的F-16全部以百分之二十的价格转让给古巴空军。
查韦斯原本与卡斯特罗就是志同道合者,相互之间以兄弟相称,查韦斯本人也在几年前就曾经威胁过美国,要将这些暂时不能动弹的F-16无偿赠送给古巴。现在既然周奕提出这个要求,并且还愿意替古巴出钱购买这些几乎已经报废的战机,查韦斯也就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当即表示同意。
于是就在关塔那摩发生爆炸的当晚,全部拆散后的18架F-16由八万吨级的“克丽奥佩特拉”号趁乱悄悄运进了古巴港口,并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被迅速运至早在几个月前就秘密设立的装配工厂。而关塔那摩的爆炸在很大方面也正是为了掩护这次秘密的转移行动。正是由于关塔那摩的爆炸,美国人根本没有心思去查看古巴港口的动静,因此直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委内瑞拉方面也为此做了大量的掩饰工作。设在库奇韦罗的“飞机修理铺”里面实际是正在进行米格-31的装配工作,但是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把那几架能飞的F-16在“修理铺”里面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地折腾,然后再煞有其事地进行什么修复后的试飞,在外人看来,似乎真的有一批损坏的战机被重新修复好,美国人也真的以为他们掌握了F-16的维修技术。
与此同时,周奕又让杰瑞安排了两个人,经过整容之后持着伪造的Rll-Ry公司两名高级职员的护照,假装秘密地潜到委内瑞拉来,然后又故意安排一名打入哈里-霍金斯密探中的内线,告诉哈里去约克蒂庄园的别墅里窃取两人的资料。
美国人的确上了当,而且还不止一个方面。首先是对委内瑞拉最新采购的MIG-31一无所知,其次是对英国产生了严重怀疑,以至英国首相布朗与美国几乎翻脸,第三,对古巴空军已经得到十八架二手F-16战机一事毫不知情。
而得到飞机的古巴人几乎同时也从周奕那里得到了所有F-16的维修资料和悄悄运抵的零配件。这些零配件都是分散在世界各地进行加工的,没有一家加工厂商知道这是F-16的零配件。那些资料都来源于周奕的那个神秘资料库,就是那部包涵上亿兆信息的手机。周奕在那些资料里偶然地发现了全套F-16以及其它各型当今世界先进飞机的设计、制造和维修的详细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任何一个具备中等以上加工制造业水平的国家都能够轻松地完成F-16以及类似机型的配件生产和维修任务。
所以,当美国特种部队侵入弗拉明戈监狱准备营救哈里-霍金斯的时候,四架已经完成装配一直处于秘密待命状态的F-16就受命起飞,直扑弗拉明戈监狱所在的小岛,出乎意料地打了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F-16战机在击落两架直升机之后,对着散布在海滩上的特种部队又是一阵狂扫,然后向着西北方向扬长而去。等到美军战机赶到时,只看见躺在海滩上的十几具特种部队士兵的尸体和向着他们拼命招手的幸存者。但遗憾的是,原本担任掩护任务的美军战机无法在海滩上降落,只能眼睁睁地丢下那些绝望的士兵飞回母舰。
十多分钟后,两个连的古巴陆军和两百名全副武装的民兵从这个岛的另一侧登陆,逐步包围了突击队员所在的海滩。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但是面对人数众多的古巴正规军和训练有素的民兵,这些特种部队的士兵也无法抵挡,剩余的二十几个人逐步败退到监狱的建筑物中躲藏起来,依托监狱建筑继续奋力顽抗。
此时,“小鹰”号上的指挥室里已经沉浸在一片沮丧的失败氛围里。杰西请示上级是否应当派人予以增援,得到的答复却是按兵不动。美国政府毕竟不想就这样挑起战争,更不愿意在这种时候发动攻击。
半个小时后,弗拉明戈监狱的战斗终于结束了。五十名参加此次救援行动的“海豹”特种部队官兵中有三十二人阵亡,八人负伤,十人被俘。现在,这次援救计划的制订者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地点采取了一次错误的行动!
“这他妈的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杰西上校看着屏幕上从弗拉明戈监狱里举着手走出来的美军士兵,喃喃地说道。
噩梦?
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噩梦还没开始呢!
。。。。。
汹涌的海潮最终被阻挡在了海地东部的科迪勒拉山脉脚下。无法继续向前挺进的海潮不得不寻找别的出路,它们开始转向北面的向风海峡,企图冲过向风海峡进入大西洋海域。
但是在这里,海潮遇到了一些来自大海本身的阻力。在大安德列斯群岛以北,沿着群岛边缘直至佛罗里达半岛,存在着两股海流,一股是安德列斯暖流,另一股是佛罗里达暖流。这两股暖流其实是同一股洋流在不同位置的称呼,实际上都是由于信风和地球自转所引起的大西洋西岸暖流的的一部分。这股洋流的一个分支则穿过向风海峡和莫纳海峡进入加勒比海,形成加勒比暖流,它的流向正好与海啸引发的海潮相反。
从戈伊纳夫湾完成冲击之后回流的海潮再次与后面赶来的海啸大潮汇聚在一起,向着向风海峡出口挤过去,迎面正好遇上穿越海峡进来的洋流。同样受到巴哈马群岛和大安德列斯群岛的挤压,洋流在这里也形成了加速,这对汹涌而至的海啸大潮来说是一股不小的阻力。假如将海啸形成的大潮比喻成一个突然发起冲击的集团军的话,那么与瞬间形成的海潮相比,洋流则是一股绵延数千英里,以整个西大西洋为依托的庞大军团。
持续不断终年流动着的洋流虽然速度缓慢,但力量却显得更为博大、深厚。尽管洋流只能减缓海潮奔涌的速度,依然不能阻止它通过海峡,但费尽气力冲过海峡之后,这股海潮的能量已经损失大半,一经汇入更加广阔的大西洋,则犹如流入大湖中的湍急溪水,瞬间被浩瀚的大西洋所包容、化解。只有一小部分沿着巴哈马群岛和古巴岛之间的狭窄海域,在洋流的推动下向着西北方向缓缓推进。但此时的海潮已是强弩之末,除了形成一次颇为壮观的高潮之外,没有造成更大的威胁,倒是给沿岸的居民和旅游者增添了一道意外的风景。
不过从加勒比海另一个出口涌出的海啸大潮则没有那么引人入胜了。
此时在墨西哥和古巴之间的尤卡坦海峡东南方,几股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强度和性质的海潮汇聚在了一起。最先抵达这里的是源自海啸中心,一路顺风顺水汹涌而至的大潮,这股海潮一路上非但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反而由于洋流和信风的推动而更加强大。它的先头部队已经一鼓作气地冲过了尤卡坦海峡,而后面的大部队则在入口处与另外两股增援力量汇集在一起。
其中一股是从海啸中心向周围扩散开又在北面遭遇到古巴沿岸山脉的阻挡的海潮,另一股是在南面则沿着洪都拉斯湾一直奔袭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尽头的海潮。这三股海潮在原本就存在着的加勒比暖流的推动下,顺利通过了近两百英里宽的尤卡坦海峡,气势澎湃地涌进了宽阔的墨西哥湾,以接近每小时一千英里的速度向着墨西哥湾对岸的美国海岸扑去。
早在几天前美国政府就已经从很多渠道得到了有关火山和海啸的预报,并且成立了专家组对布莱克博士领导的探测小组的报告进行了研究。美国政府临时成立了一个由五角大楼、国土安全部、国家情报总局和灾难救援中心共同组成的机构,对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判断。
作为这一临时机构的领导者,国防部长斯拉姆认为,对灾难即将发生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多方专家的认可,但是对灾难强度的分析显然是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影响,因而做出了言过其实的判断。国防部认为对这次即将到来的灾难做出这种骇人的估计,目的无非是想迫使美国从加勒比海撤回现有的武装力量,解除对古巴的封锁,从而借助这次灾难化解古巴所面临的危机。
另一方面,在墨西哥湾北部拥有大量资源控制权的石油公司,以及费尽心机才得以新近进入该领域的公司,都极度反对布莱克博士等人的灾难预估,因为如果按照那样的估计,他们分布在墨西哥湾的石油钻井平台就不得不暂时停产,有些甚至面临下马。而自从关塔那摩爆炸以来的最近两三周里,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攀升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看上去200美元已经不是什么关口了,也许在未来的几天内就能轻松突破。如果加勒比海上真的开战,那么最终价格会达到多少就没人能够预测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撤离海上油田就意味着眼睁睁地看着大把大把的金钱在自己面前流走一样。
因此,尽管有多位成员保留了意见,但在最终提交给白宫的分析结论中,仍然坚持了国防部的看法。
麦考利总统对提交上来的分析报告很满意,他一直担心那些迂腐的专家们会不会强迫自己向国会提出灾难紧急预案,那样的话就意味着必须解除加勒比海地区的战争准备,撤回大部分的军事力量。那样一来他之前费尽心机所做的一切都将付之东流,美国政府也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战争开始前主动撤离战场。这对他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在看到最终分析报告之后,麦考利总统非常高兴地批准了依据这份报告而提出的有限制的灾难预警措施。
根据这份有限制的灾难预警计划,只有靠近海岸的少量居民为以防万一而转移,大部分居民仍旧驻留在原地,海上油田也仅仅是提高了防范级别,并没有组织人员撤离,巨大的钻机仍然在不停地工作,原油和天然气也依然以历史最高产出速度向外喷发。
现在,当位于佛罗里达塞布尔角的观测站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这股冲过尤卡坦海峡的汹涌海潮,并且立刻将信息传送到了位于圣路易斯的美国灾难预防与救助中心之后,白宫知道这次要闯祸了。
几分钟后,墨西哥湾北岸的各个美国城市就已接到了最高级别的红色海啸警报,休斯敦、新奥尔良等城市立即启动了灾难救援预案,大批的沿海居民开始转移,州国民警卫队也立即出动,协助沿海居民紧急向北部撤离。一时间,上千辆军用卡车出现在由海岸地区通往内陆的各条公路上,帮助当地居民紧急转移人员和财物。上百架直升机如同暴风雨前的蜻蜓般在海岸地区和内陆之间忙碌地飞来飞去,紧急转移海岸地区十多家医院里的重病患者和伤员。
但是真正感到焦急万分的是那些石油公司的大亨们。现在他们担心不再是能否抓住这个赚大钱的机会了。
自从上个世纪勘探发现墨西哥湾北部蕴藏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气和原油之后,大批的石油公司开始在这一带海域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从佛罗里达半岛西岸直至新奥尔良,在这个近乎直角的海湾沿岸分布着众多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这些钻井平台提供着全美国三分之一的石油供应量。而现在,这些钻井平台正面临着灭顶之灾。
祸不单行,就在美国南部的城市和乡镇进入紧急状态,人员大批撤离,高速公路被挤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古巴政府向外公布了在弗拉明戈监狱歼灭和俘获五十名入侵美军的消息。
消息一经公布,世界舆论顿时一片哗然。多数国家都对美国在这个时候发动入侵行动大为惊讶,纷纷指责美国政府的这一卑劣的作法。偷鸡不得蚀把米的麦考利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狼狈境地,匆忙间只好抛出一个所谓古巴非法关押美国公民的理由,以此来应付潮水般涌来的国际和国内的指责。
一边是汹涌而来的海啸,另一边却是准备大打出手的疯狂政府,美国民众终于愤怒地爆发了。包括华盛顿、纽约、亚特兰大、新奥尔良、休斯敦、芝加哥、旧金山和洛山矶等在内的全美五十多个城市几乎在同一时间爆发了空前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要求政府立即撤回加勒比海的全部军队。三万多民众聚集在白宫外,高举各式标语,焚烧麦考利的大幅头像,强烈抗议政府的这种趁火打劫和无视人民生死的做法。一些反政府组织也趁乱煽风点火,煽动民众进行各种抗议示威活动,全国到处陷入一片混乱。
仅仅半小时之后,成放射状散布开的海啸大潮前锋抵达了西起科珀斯克里斯蒂东至阿巴拉契湾之间长达两千多英里的海岸线,距离海岸线几十英里范围内的所有钻井平台以及其它海上漂浮物被两层楼高的巨浪依次吞没,一栋外海钻井平台上的房屋被冲下平台之后,居然被汹涌的海潮一路推着翻滚前进了二十多英里,直至最终被推上路易斯安娜州一座农场的小山丘上。
但这还仅仅是海啸的第一攻击波,接踵而至的是速度更快、潮头更高、力量更为强大的三潮叠加的海啸巨潮。
一场真正的浩劫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