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黑金帝国 > 第173章 达赫拉大公
    西撒哈拉地区的战局所发生的戏剧性的转折几乎让所家们跌碎了眼镜,谁也没有想到,在战事发生之后一败涂地的摩洛哥军队竟然在不到五个小时里,就出乎意料地彻底扭转了战局,不但守住了西撒首府阿尤恩,而且一举歼灭了的西撒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击毙波利萨里奥阵线的主要领导人穆罕默德-阿齐兹和马哈富德

    到9月25天亮的时候,气势如虹的摩洛哥军队正沿着海岸公路和哈姆拉干河乘胜追击,分别以两个团的装甲部队为先导,全力追剿西撒人阵的残兵部队。与此同时,前一日被赶出迈特马尔法格城外的五万多摩洛哥军队也卷土重来,从南面堵住了西撒溃兵主力的撤退路线,将近八万人的西撒人民解放军和民兵部队被合围在迈特马尔法格城外的沙漠地区。这八万人在沙漠里苦战半日,一无炮火支援二无空中掩护,无奈之下最终只好投降。

    从阿尤恩以东撤退的西撒人阵部队只有大约不到三万人,此时已是群龙无首,弹尽粮绝,在摩洛哥军队的追击下,沿着几条干河仓惶撤离到阿尔及利亚西部边境地区,但是,不同于以往,这次他们再也得不到阿尔及利亚人的收容和保护了,迎接他们的,只有阿军的装甲车和重机枪。

    ……

    对于西撒哈拉战事所出现的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国际人士所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摩洛哥方面早就料到了西撒人阵的进攻,先前的败退只不过是为了诱敌深入、围而歼之,是为了彻底消灭西撒人阵地战术而已。正是摩洛哥先前的一触即溃。使西撒人阵放松了警惕,结果掉以轻心的西撒人阵却在阿尤恩城下全军覆没。不得不承认,摩洛哥军队确实打了一场令世人瞠目的漂亮仗,创造了当代战争史上的一个经典战役。

    不过穆罕默德国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是罗伊-菲勒爵士和他麾下格林集团的帮助,这次别阵,就是阿尤恩是否能守住都是个未知数。尽管菲勒爵士在此之前曾经客观上给予了西撒人阵一定的资助,但在关键时刻却向摩洛哥提供了决定性的帮助。

    如果没有菲勒爵士所透露的关于西撒人阵的兵力部署情报和向阿尤恩发起总攻地具体时间,如果不是他成功地劝阻了布基纳法索总统迪达继续向西撒人阵提供支援。如果不是他说服了阿尔及利亚方面拒绝接收西撒人阵的残兵败将,这场战事就不会赢得这么彻底的胜利,甚至,是否能够胜利也未知晓!

    再加上格林集团所承诺的对摩洛哥数十亿美元的大规模援助性投资,穆罕默德国王和马苏里首相等摩洛哥高层人士就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不把这位菲勒爵士视为摩洛哥历史上最亲密的外国友人了。

    “亲爱的爵士,您就忘了过去的那些不快吧,”穆罕默德国王满面春风地对周奕说道,“要知道,在狡猾的敌人面前,没有人不会上当。别说是您,就是我们经验丰富的总参谋长也差点儿上了他们地当!不是吗。赛迪德将军?”

    “啊,当然!”摩洛哥总参谋长赛迪德将军面带惭愧地说道,“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卑鄙狡猾的家伙地确差点儿就成功了,如果不是菲勒爵士……”

    “行了,将军,”周奕端起酒杯,笑吟吟地说道,“您和国王陛下这么说只会让我感到更加内疚的。”

    “您完全不必如此,爵士!”马苏德首相在一旁说道。“对摩洛哥人来说,您永远都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让我们干一杯吧!”

    周奕举起杯子,说道:“尊敬的国王陛下,请允许我向您表示祝贺。祝贺您使伟大的摩洛哥王国的版图在一夜之间增加了超过一半的面积!”

    “不是超过一半,只是将近一半,爵士。”穆罕默德国王笑着说道。“而且,我相信大家都明白,在这增加的将近一半的面积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成绩得归功于您!”

    “呵呵……,陛下,您言过其实了!”周奕笑着说道,“我只不过是弥补了我们地过失而已。”

    “别这么说,爵士。”马苏德首相接口说道,“陛下说得一点儿不错,这次您为摩洛哥立了大功!”

    不等周奕开口,穆罕默德国王又接着说道:“菲勒爵士,为了表示感谢,我已经与元老院商议过,决定册封您为达赫拉大公,并且将达赫拉港以南一百公里的范围赠与您作为大公领地,从今以后,您就是那儿的主人了!”

    周奕听了穆罕默德国王这话,心里一惊,连忙说道:“国王陛下,我非常感激您的加封和赏赐,我无比荣幸地接受您地册封,能够作为您的臣民是我最大的荣耀!但是,我不得不拒绝您地赏赐。”

    “哦?这是为什么?”穆罕默德国王笑着问道,“难道有哪个公爵没有自己的领地吗?或者,您是觉得那片地方过于贫瘠?”

    “不,陛下,”周奕解释道,“实际上,我认为您赐予我的那块地方非常具有诱惑力,也许目前看来还很贫瘠,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里将很快成为一个富庶的城市。”

    “哦,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您拒绝国王陛下的赏赐呢?”马苏德首相问道。

    作为首相,马苏德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国王的这一赏赐而感到惊讶,事实上在他看来,将那片不毛之地赏给这位富可敌国的爵士,实在是个不错的想法:既对王国本身没有什么损失,而且在面子上很说得过去,要知道在当今世界,能够被封为公爵并赐予领地的,恐怕还没有第二个!这样的方式足以答谢爵士了。更

    重要的是。达赫拉以南,包括整个达赫拉地区,

    起遥远的沙漠内地稍微强一些,但跟北部地阿尤恩附来,始终处于非常贫穷落后的状态。如果菲勒爵士——不,应该说是菲勒公爵接受了那片领地,那么毫无疑问地,以公爵的实力,一定可以很快使那个地区发生巨大的转变,到时候。整个西撒南部的经济都将可能被带动起来,这样岂不是省却了摩洛哥政府的很多事?

    谁知周奕却摇了摇头,说道:“很抱歉,国王陛下、首相阁下!我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管理好一块民族矛盾激烈的地区,即使只有几百平方公里,我也没有把握。”

    马苏德听了一笑,轻松地说道:“亲爱的公爵,原来您是因为这个啊。现在整个西撒哈拉都划归了摩洛哥的版图,这个事实已经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了,我们的邻居们对此也没什么意见。您还有什么可担心地呢?再说那儿基本上全都是西撒哈拉的原住居民,根本不存在您所说的民族矛盾问题。”

    周奕皱了皱眉头。他当然知道马苏德心里是怎么想的,但也知道事实并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

    老实说,周奕没想到摩洛哥人会嬴得这么轻松,波利萨里奥阵线的不堪一击实在出乎他的预料。面对这一局面,他心里深为自己当初没有坚决地支持阿齐兹一伙收复西撒而感到庆幸,从事实的情况来看,即使得到格林集团的全力帮助,以波利萨里奥那帮人的实力,要想收复西撒全境也非常困难。

    好在周奕和手下地参谋们正确地估计了双方的实力,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支持阿齐兹一伙收复西撒。在周奕看来。先不说打不打得过,就算凭借格林集团地全力帮助阿齐兹一伙能够武力收复西撒,以他们治理地区事务的能力和取胜之后嚣张跋扈的气焰,整个马格里布地区恐怕至少还得有十年不得安宁。更谈不上结成紧密的联盟了。

    但是周奕也没打算一开始就协助摩洛哥人铲除阿齐兹一伙,如果那样的话当然会很容易,也可以节约至少上百万美元的开支。但问题就在于那样太容易了——太容易解决的事情,摩洛哥人也不会对他以及格林集团有太多的感激,而周奕想要的却正是摩洛哥人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他费了这么大地力气,为的就是取得摩洛哥政府和王室成员的绝对信任,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继续下一步的方案。

    “首相阁下,”周奕蹙着眉头说道,“我知道您是一位经验丰富地外交家,您对整个马格里布地区的事务一定非常清楚。作为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已经存在二十多年了,但令人遗憾的是,联盟地首脑会议中断的时间也几乎和它本身存在的时间一样长!首相阁下,您认为在这样的周边局势下,西撒哈拉地区真的能够从此迎来和平发展的环境吗?”

    —

    穆罕默德国王和马苏德首相对这位新晋公爵忽然将话题转到这个话题上都感到有些吃惊,马苏德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公爵阁下,我很欣赏您对问题全盘考虑的思维方式!说到马格里布联盟,我认为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面牵扯了太多周边国家的利益,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清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次西撒问题的彻底解决,将非常有利于联盟的发展。”

    “这么说您对推动马格里布联盟的重新启动很有信心?”周奕抓住话机问道,“我是否可以将您的话理解为摩洛哥王国有意重启联盟首脑会呢?”

    马苏德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说道:“我能够告诉您的是,摩洛哥政府对联盟的发展从未丧失信心。”

    穆罕默德国王此时大概已经听出了周奕话里的意思,于是接过话说道:“菲勒公爵,如果您感兴趣的话,不妨可以转告卡扎菲上校和贝勒卡迪姆总统,我本人和摩洛哥政府,都十分期待着重新回到会议桌前。我知道您和他们两位的关系都很亲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您可以成为在马格里布乃至整个非洲有影响力的人物!”

    国王的话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周奕听罢微笑着举起了酒杯,说道:“如果真能那样。那将是我莫大地荣幸!”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成员国的主要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利比亚在国际社会的态度和地位;二是西撒哈拉问题。随着利比亚在国际社会形像的重新竖立,第一个问题早已解决,而这次摩洛哥成功地彻底消灭了波利萨里奥阵线,也就迎来了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最佳时机。

    如果说在马格里布联盟五个成员国之间需要一位协调者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周奕就是最佳人选。不仅穆罕默德国王是这么看,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上校和阿尔及利亚总统贝勒卡迪姆也是这么看的。

    实际上,就在这次来拉巴特之前,周奕分别拜访了卡扎菲上校和贝勒卡迪姆总统。与他们就联盟的问题深入地聊了聊,想知道在摩洛哥彻底占领西撒之后这两国的看法,没想到竟得到了两人较为一致的态度:将西撒哈拉完全交给摩洛哥控制和管理,是最好地结果!

    不得不承认,在这两位领导人这种开明和爽快的背后,隐藏着格林集团为此所付出的上百亿美元的代价,以及周奕本人为之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如果没有对这两个国家的巨大投资和援助,如果不是通过种种努力与这两位领导人之间建立了极大的信任,即便有了摩洛哥占领西撒全境这一事实,也不会轻易得到这两个国家的首肯。

    对大马格里布联盟来说。利比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是起主要作用的三个国家,另外的毛里塔尼亚和突尼斯在大多数时候基本上都是充当陪客。只要问题不涉及到他们自身地利

    不会故意从中作梗,事实上,这两个国家更希望联盟展,那样的话将更有利于维护他们自身地利益——有兄弟帮忙和没兄弟帮忙当然是大不一样的。

    除了马格里布联盟内部的长期不和之外,一直以来,使联盟未能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部势力的干扰。主要的干扰势力有两个:一个是大洋彼岸的那个世界警察;另一个则是远在地中海另一端的中东小霸王。

    不过,眼下这一大一小两个“霸王”看来都无暇顾忌发生在非洲西北角的事情。

    ……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美国总统麦考利地办公桌上放着一叠新鲜出炉的报告,文稿纸的抬头显示那是几份分别来自于中央情报局和国土安全部的报告。在偌大地办公室里。围着麦考利总统站成一个半圆形的,是助理国务卿、中央情报局局长等一干人。

    “先生们,”麦考利扫视了一眼屋里的几个人,说道。“我不知道你们该从哪儿下手,也不知道你们该采取什么手段、需要哪些人协助,我只知道你们必需把这两起事件地幕后元凶给我找出来!换言之。应当尽快找到一些人,让他们对一百多名美国公民的死亡负责,我说得够清楚吗?”

    泛美2699航班的坠机事件中,共6名是以色列人,152是美国人,另外还有29名其它国籍的人。

    麦考利总统在事发后不到二十分钟就接到了以色列总理勃兰特-奥尔加的电话,正在美国访问的以色列外长布加佩里也在事发之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白宫,向美国国务卿比尔-安德森通报了坠机情安德森与布加佩里同机抵达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亲自指挥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

    美国和以色列在事发之后不到六个小时就成立了一个事件联合调查小组,除了两国的航空管理和事故处理专家之外,小组中还包括了多名CIA和摩萨德成员。

    麦考利给CIA下了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无论如何,就是把地球钻个窟窿也要把事件的幕后策划者给挖出来!

    也难怪麦考利急眼,这眼看着四年一度的大选就要开始,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周之前刚在班加西被炸沉了一艘船,这又被撞下来一架77,你说他怎么能不着急上火?几个月前的关塔那摩爆炸和加勒比海啸事件好不容易刚刚平息下去,尽管从表面上看,在那两起事件之后,麦考利政府的支持率不降反升,但事实上在美国政坛内部,已经出现了对麦考利十分不利的风向。参众两院里面对麦考利总统任期内所取得的成就争论得很厉害,尤其是对他的经济政策和外交策略方面,不仅民主党方面,就是在共和党阵营里也微词颇多,这次大选能否顺利连任,麦考利真的是心里一点儿把握都没有。

    现在,这两起恐怖袭击事件对麦考利来说,既是打击,又是考验,同时,与加勒比海啸事件一样,也是一次机会。如果处理得好,对岌岌可危的竞选局势来说,无异于一次意外的加分。

    美国政坛似乎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差不多历次外来的灾难件,最后都可以转化为对执政者的有力支持,远的有191年的珍珠港,近的有2001年的“911”,那么这次“班加西-特拉维夫”恐怖袭击事件是否会给麦考利带来同样的意外收获呢?

    “班加西-特拉维夫事件”是美国人给这两起恐怖个名称,不言而喻,在白宫看来,这两起事件之间是必然存在联系的,所以,美国人理所当然地将这两起相距仅一周的事件合并在了一起。

    中央情报局果然不是徒有虚名,不到二十四小时,一份内容详尽的报告就放在了麦考利总统的桌上。

    根据CIA怖分子应当与制造特拉维夫撞机事件的是同一伙人,或者,至少是联系紧密的两伙人。有明显的证据显示,制造特拉维夫撞机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臭名昭著的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而据可靠信报判断,制造班加西港爆炸事件事件的幕后元凶,则是在几天前刚刚被利比亚政府军剿灭的“北非穆斯林解放者阵线”。

    有证据显示,这两个恐怖组织之间在此之前曾经有过密切的联系,在过去几个月里来往十分频繁。因此,CIA有理由认为,这是两起有预谋的、精心策划的联合行动,分析下来,班加西港的爆炸事件应该是为特拉维夫的撞机进行掩护,目的是转移美国人的注意力,并且企图嫁祸于利比亚政府,从而制造更大的混乱,为特拉维夫撞机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

    看着CIA那份言之凿凿的报告,麦考利真的很头疼:从他的前任那个牛仔总统开始,反恐反了十几年了,没想到这个世界却越反越恐!关塔那摩被炸和黑水公司的伊拉克事件几乎已经彻底把美国十几年来的反恐政策送入了绞架,新近发生的这两起恐怖事件更是使得白宫雪上加霜。

    他究竟应该怎样对国会做出解释呢?究竟应该怪罪于反恐力度的不够,还是应该对十几年来一直奉若神明的反恐政策重新评价?

    现在,麦考利需要面对的还不仅仅是国会里那帮闹哄哄的政客,更重要的是,他还必需得面对两亿多合众国的选民!

    也有人比麦考利政坛更头痛,比麦考利更头痛的当然就是以色列总理-奥尔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