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走了两个星期,码字的时候手疏了不少,不知道有没有人。国庆假只有三天……先看着吧!
回首往事(中)
接下去发生的事情,大致都可以参考诸多神话、远古历史,比如为了追逐时间,他将自己的学术、知识都传授给了他们,建立图腾,统一部落,创立八卦,教导渔猎、驯兽等。主要还是教导他们如何自己去看懂古罗传承,也有将自己系统上的学识交给了他们。
也正如唐星洲说的那样,那个时候,他出去了两次,第一次是看到了两个较好的部落族长,也没有看走眼。第二次带回来了公孙轩辕与烈山神农……原因便是那时候,他们对付了接触了古罗罗天魔族传承的九黎部落的蚩尤受伤了,需要来此疗养。
古罗魔族,很久之前,朱宏在一开始见面何天鸿时就提过,他从典籍中了解的魔族,也就是罗天魔族,是一群奇形怪样的不同人样的物种,天生爱吃精、血、肉,而那时他们大的暂时还打不过,所以只好拿原同类开口。
那个蚩尤也算是天赋异禀,将古魔族传承悉数都拿了去,可惜生不逢时,若是以他那种形态,毫无节制的混乱下去,对那时的人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劫数。
这种局面,身为同类的伏羲自然看不下去,毕竟万生万物,若是没有生的意念,怎会活在这个世界上?对自己而言,对他人而言,对野兽而言,皆是如此。
若我有能力,自然也不会甘愿自身会因为这等事情而毁灭。
无奈,他也只好继续出面教导两个弟子,也聚道凝神,创造出各个天地法则的形象,也就是所谓的神仙,总之他就是以各种方法助了他们一次。可即便如此,人魔大战中,他们两人也依然重伤,只是在外面继续处理好一些内务之后,相继回来疗养……疗养的方式,便是缩回成孩童,一边疗养,也一边继续修炼。
可却不想,他们两个相继离去天罗,来到仙山之后,继承了他们名号的第二代公孙氏与烈山氏又展开了一场大战,以伏羲、古罗传承,御兽化术,展开内乱,使得原先被九黎部落扯开的破口子变得更大。
那时,他也无奈,为了补充因战乱而损失的能够到达极限的基本元气,伏羲也暂时停止了向外界逐渐输送能够明了万物的智慧与传承,他本人也化身再出,继续指引,顺便带回了两个弟子的家臣,令外界与他们两个都修养一阵,同时自己也在实践中反复反省,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那个化身便是女娲,也是他妹,是他分裂自身灵气,继而结合阴气制造出来的,那段时间负责暂时统御,形成了短暂的母系社会,以方便他多做观察,总结出规律,好方便日后整理。而娲皇也在之后退隐,日后负责专门收尾、修补天地秩序与人文法则。
之后的事情也没有夏朝、商朝之类的。最多也就维持到了尧、舜、禹,那三个人身上,那三个人现世是朱宏离开后的那一段时间,之后都因为劳累过度而死了。
而在他们之前,也就是在朱宏走之前,则就是有着两个圣帝皇脉的子孙,相继出面,分别安稳各个部族,送去了他们内部所研究的技术、理论,共同探讨,接连治理。
也就是在那段时候,可能更是之前,外界已经小有成效的道门也发觉了这个地方,开始逐步以所谓飞升的方式进入这里,这也导致了朱宏第二次闭关出来之时,则必须开道讲法,对外说明许多有的没的,令人烦的东西。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不论说多少,他们都要求人再说一点……他们没脑子吗?自己不会想吗?”
“是,所以一向我行我素的老友先行离去,这也导致了所谓的道庭内部的秩序崩裂,他们不知道为什么需要人来管教,这也着实是令我无奈的事情,我教导他们的也只有理、法之术,怎无奈会出现上下强弱权术之法。这与我预料之中的初衷并不相同。依稀记得轩辕与神农那一代的鼎盛神思。现状着实令我迷惑。后来才想通,这或许就是坏之劫。”
导师与绝对权威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人人不同,因人而异直至大同小异,最后全部一致。
“那个时候,我走了,就是那五个毛孩儿来顶替我的?”朱宏微微疑问。
伏羲正面答道:“是,他们为了维持道庭清净之地的安宁,不得不相继出面倾泄大道以维持安定,大道本为我等产物,也并无对他们造成何种代价,不过他们倾泄的大道却使得人相继争夺,而他们的大道终究是属于他们本身的产物,因此这也使得他们修为受损。”
朱宏叹了口气,无奈道:“也行,不懂得疼,也就不知道是哪里出错了!”
伏羲并没有因为朱宏的反应而表现出感情之灵的态度,反而一笑道:“是,他们在自己从幼孩儿变得白发苍苍少年的枝茂根老时,也察觉即便是相继出面延缓自身亏损不是长久之计,可自己也丝毫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以化老之术,试图提醒他们,五人也是有大限的。”
朱宏“呵呵”了一声,悉料道:“结果后来又不知道谁传出,模样越老,修为越精纯的说法。却没人提点开道讲法是在泄露大道。”
伏羲笑着皱了眉头,说:“说来也并不奇怪,他们有些抢占了一点山头,开宗讲道时,却无自觉的死守大道,同时也无自觉的索取大道。嘴上也对人说着我们正在做着的修行。行,却又不同于我等的修行与修炼。”
朱宏摊了摊手,表示不清楚,也不关我事,问道:“接着呢?”
伏羲接上下文,道:“倾泄自身修为,虽是无奈,却也是心甘情愿之举,道庭也因此逐渐的重新安宁,大都是他们开道之果。他们也因此开创了冲虚元盈之道,过往修为固然流逝,可也明悟了治理苍生元气之道法,修为逐渐回升,祸福相依,成果显著。”
朱宏点了点头,不知道是肯定这个过程,还是接受这种结果。
一个话题疑惑的结束,另一个话题开门见山的说出。
“公孙与烈山两人化幼形态大概就是凝身回体之法进行疗伤的吧!”
“是也,可若非有精纯充沛之道气提供,此法也不能成,也多亏那时好友并没有外出走动,使得他们根元早日康复,不然我等可就无奈了!”
“可还是折损了吧!是我离开的太早,使得他们还未康复完全,不然也不会变成那副模样。”
“老友说笑,幼少壮老,生老病死本就是万物生长的法则,修炼修行也并非忤逆此道,自然常态,何须挂怀。”
“老友,你转移话题的本事比起我近期认识的一个少年要差太多。”
伏羲正经道:“我说的都是实话。”
朱宏摆手道:“我也只是随口一说,就算他们要求补偿,你们还能指望我能拿出什么来?”
说罢,两人又都异口同声的笑了笑,伏羲的化身不知何时处理好瓜果点心,送了上来。
两人插科打挥一阵子后,继续说着正题,而那个绿衣童子竟然站在一旁,站着睡着了,娲氏做好这些后,游到一边,缱绻着身子,打了一下哈欠,也睡了下去,难得的露出了少女怜爱恬静的一面,或许将冷静的忧郁放下之后,他们自然就会是这幅模样了吧!
接下去的事情,自然就是在说外面的事情,也就是圣道,现今天罗的社会系统逐步形成。
圣道七城的雏形,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许久,可人们在反复的争斗与发明中自我内耗,导致他们在这百万年间停滞不前,一直做着相同的事情。
而那时,即便是伏羲,他也不清楚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够让他们……明悟。
在伏羲眼里,他们的天赋人生都是相等的,即便是野兽,或是诡类四怪,亦或者是他自己与人。
每一个人都有着与他相同的潜力、力量,甚至有可能还强于他,却始终不明白该如何生存。一人、两人、三人、所有人都是如此。他有时还甚至怀疑这种无能无力的感觉是他骄傲自大所形成的假象,还是说他并不理解,或者是他们之间的道路并不相同?可不论是放任他们,还是引导他们,皆是无法取得的可预料的毁灭之路,万物轮回,天地轮转,也不应不留人一条生路。狗急了也会跳墙,自以为是的玉石俱焚。
“那就当它是假的,将它当成一盏梦,吹息即灭吧!”朱宏喝了口茶,抬起头,一脸正经的对他说道。
“活在当下,才有过去与未来,甚至现在。这是老友的信条,不是吗?”
朱宏含笑,以淡淡的笑容,认真应对道:“活在当下,只能是自己的事情,我们能够相助他人,不过是虚妄,站在顶峰,也不过是妄想……”
朱宏本来还想继续说下去,但似乎因为想到了什么,却不能在往下说了。
伏羲点明道:“这种话你好意思在【太和上帝】面前说吗?”
朱宏眼神微微飘忽,看似有些心虚的解释道:“这句话就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他对自己的无能自嘲,你敢信?”
朱宏很干脆的承认道:“不敢。”
两人接着调侃了一会儿,继续说回正题——
大致就是接下来伏羲在感觉到人灵的生机又重新恢复之时,为了短暂的保持住这段生机,在人仙之极公孙、烈山一脉清闲的时候,派了一些天赋较高的小孩子出去。
也就是最少在两万年前,以【炎黄之路,神农开道,轩辕圣行】为主要方针,云阳玄嚣与乾荒高阳,还有神农一脉炎居、节并、祝融等,相继出世。神农一脉负责开阔人道,也就是将民生发展逐步开展成接近【道】这一层次,不论是衣、食、住、行、医、术、法、理、农、市、工、商,基本都是神农一脉经过研究后,逐步开展并发展出来的。
而轩辕一脉,自然就负责整顿好民生,将民生的发展实际作用化为现实。他们相继当了人族圣王,将那时人族发展引导至最高鼎盛。
期间甚至还发生了神农一脉的某人不服,与乾荒高阳争夺圣王之位,导致天柱坍塌,导致娲皇补天、立天的事情……不过这些都是他们内部的小事,无伤大雅,最后还是平和收场。
而在人族发展鼎盛后……
伏羲本以为如此,在人们有能力抗衡自然,无病无灾之时,他们就能够追寻着大道,得求更高境界之时,他们却在原地懈怠……不,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是……消化、休息会更为恰当一点,用了千年时间消化、休息。
可就是在此,他们逐渐……失去了。伏羲他不想用腐烂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同类,因为若是要这么说的话,那他岂不是也在腐烂之中,这种过度的谦卑,暂时还不太适合他。
有人腐烂,有人在反抗腐烂、腐化,可不论是何方,都是在腐化,而他却无法告知他们这一点,因为他知道,这一点如果不是他们自己明白的话,是没有用的。
看着一些被酷刑处死或隐居山林的人就明白了。
真正能够明了的,也明了自己无能为力。不明了的,醉生梦死、慷慨激扬、随世沉浮。
而腐烂过后,自然就是崩坏,接着反抗、暴力、战争、起义。
是伏羲的路错了,还是他们的路错了?
轩辕之孙,高阳年少轻狂,性情冷酷,却也火热暴烈,继云阳玄嚣定下方圆治理之策,百鸟朝凤,云天祥瑞,开荒沃土,开创圣道雏形之后。高阳乾荒规划九州,选举德行能人,便于治理,后为了平定外祸,御驾亲征,使得内部无人制衡,导致九州内乱。之后再平定九州内乱,无奈以杀伐圣姿再造七城,统一圣道之后,人族的现状依然没变。
这也使得一向高傲的高阳先后否定了自己,后来否定了人族……这也是造成他现在恣睢性格,狠厉本性的原因——人族没希望了,不让他们感受到环境的恶劣,他们是不会懂得任何东西的,他们不懂,不论炎黄政策做的再多,也不会有丝毫成效。既然不懂反思,那就将人生、未来交给一个绝对正确的人手上。
于是,他改变以往圣德做法,以圣贤手段、道隐治世、绝对君王之姿统治圣道。要么他们给他乖乖听话,要么自己自生自灭,既然选择了臣服,那便不容许有丝毫差错,他不会有,他们也不会有。
苍生成器,唯帝永持……
最后他被轩辕与伏羲联手带回。外界在他离去后,有过一段时间的安宁,后来又再次陷入暴乱。
甚至后面玄嚣孙辈,高阳侄辈的青阳帝喾,为平定内乱而死,苦怨难平,在伏羲的帮助下化为妖物帝俊,带回教养,百年的修身养性之后,承接伏羲之前无为的治理之法,借予河图洛书,也就是外面的龙马与白龟。以两者为令,负责平定人族外在威胁,任由内部事态自然发展。
做完这些之后,他也退隐去了,目前清闲,是北疆雪原深处的四国领袖,也是虎豹熊罴,这四种怪、兽、妖类的统帅,也具有部分日月的控制权。朱宏要是最后乘船离去的话,可以顺道去看看他。
帝喾的死亡也使得伏羲进一步怀疑是不是自己选择的道路错了,是他太着急了,手段也不够极端?但他的行动已经十分平缓了,为长久生养之策,再缓一点的话,人族被消灭就会是注定的事情了。而手段如果再持续发展下去的话,便会向玄嚣一样的治理方式靠拢,违背了他的初衷。
这一系列成果使得伏羲不得不再次陷入沉思,持续的不闻不问与不管不顾显然不是正常的方法,而在管制方面,他也贯彻了自己的道路,明确了治理、教化之术,照理来说,轩辕那一代能够做到的大同盛世,没理由在这几代做不到,少数人能够做到的道德伦常,没理由多数人做不到。
或许有人做到了不同的道路……比如蚩尤,但他站在了伏羲的对立面,但如果不阻止蚩尤,让人间持续混乱的话,那坏乱不就是今后人灵世间的主旋律?他能够理解这种做法与感受,以及最后的结果——通往混沌与毁灭。但理解不等于放纵,可行也不代表正确,正确也不会替代道理。
难道真是自己做错了?伏羲不会为阻止蚩尤而后悔,但实际成果使他不禁对自己怀疑他们这一脉是否真要避世撒手,任由混沌发展,让人族陷入永无止境反复的安平与混乱之中,直至毁灭?
还是说,他暗中助人的举动本就是高处统治的根本,使得后人相继赴此举后尘?
朱宏听完老友的心诉之后,无言沉默。
现在,即便是道深如伏羲,也是停住了脚步,长时间内,应该无法再为大道盛世而思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他们自是清楚。即便以他为首的圣极人仙一脉才能再高,天生圣皇,再怎么维持盛世,一旦离去,最后也一定会崩毁,然后继续坠落一尺,而因为人仙道脉的主张,他们却又不得不离去,让他们自行发展,明悟天地大道。来来往往,反反复复……他们不过只是延缓了下坠的时间与脚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