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之香菱外传 > 第82章 对联
    这一日黑山村住在村头的王二狗如往常一样在田间劳作,猛然抬头看到两个身穿蓝布长袍的壮汉并排走进了村子。这二人看着就是吃公家饭的,难道又有什么差役要来了?正诧异着,后面又有两人走来,一样的衣着打扮,一路谈笑着走了过去。

    黑山村近来被官府烦的不行,今个保长来,明个里长来,有时候甚至县太爷都来亲自坐镇。来了还要瞎折腾,要各家各户的门楼子都改成统一样式。这不知道是哪个傻瓜抖机灵想出来的,村里农户贫富不均不说,这门楼儿又要木工又要瓦工,还要去买一式的瓦片,一时半会的怎么能完成?后来还是乌庄头出来求情下话,那官儿想“这偏僻旮旯里那人也不一定就会来,让这些泥腿子准备了不过是以防万一,哪里会有这么多万一呢?”因此,也就恩准了不改,但是要求沿路的门脸儿都刷上石灰,道路沟渠都修缮齐整了,乌庄头连忙千恩万谢应承下来。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双方各退一步,不管是大国外交,还是邻里纠纷都遵循一样的道理,古人诚不我欺也。

    眼见一对对蓝衣壮汉经过,二狗心中疑惑,但他们不来滋扰自己也是念佛了,哪里还敢过问?稍顷再无异状,便丢开不做理会,安心给自己的庄稼锄草了。

    这时沿着笔直的官道又走来主仆二人,那青年公子一路走来兴致颇高。眼见黑山白水,石墙茅舍,甚是清净。又见各门各户都贴有春联,不免上前细看。此时距离春节过去不远,门上的春联还没有被雨淋日晒得过分厉害,还是可以看出字迹的。

    这公子地位尊崇,平常最爱诗词歌赋,尤喜联句赋诗这种风趣雅事,一路行来,已经打好了一首诗的腹稿了。

    再看这对联,“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一派地歌颂平安喜乐,富贵祥和,正和心意。又见那字体清秀平和,娴雅婉丽,显然出自女子之手,见字思人,必定是个标致的美人儿,不免春心萌动起来。又看下一家“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接着又看几户人家,大体相似全是出自一人手笔,心中雀跃,只想要见一见这女子。

    猛然来到一户门前但见上面写道: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但觉杀伐戾气扑面而来,作者胸中似有百万雄兵,一副横刀立马的英雄气概,岂是等闲之人?再看笔迹,和前面一样仍是那女子的清秀字体。

    此户不管住着何人,必然是要调查清楚了。老者上前拍门,里面却是住着一个目不识丁的剃头老汉,畏畏缩缩,不知所谓,室内陈设一望而知,此人绝非作者。问此对联是何人所写,那老汉似乎吓得傻了,张嘴结舌,说不出话来。

    这其实是香菱一时兴起的恶作剧,因为黑山村的理发师傅老实木讷,为人谨小慎微,最是胆小怕事,便故意把石达开为理发店作的一副豪气干云的对联写了给他。其实大家都不懂得,只是自娱自乐一下,留待时日,终会被雨打风吹去。

    再说乌庄头,看到这里有情况,赶紧赶过来解围。

    乌进孝善会察言观色,知道这公子来头不小,毕恭毕敬地上前请了安。

    “此地叫做黑山村,是宁国府的宗地,小老儿现替主家代为管理。”言毕垂手在一旁站着,等着问询。

    “宁国府?是贾家吗?”

    “小老儿的主人是原宁国公之孙现任三品威烈大将军。”

    “喔…”那公子含糊一声,没再继续说话。

    “这对联是何人所写?”稍顷,那公子问起了对联。

    “年前府里出来一位姑娘在村子里住着……”见问到春联,乌庄头赶紧把香菱的大名报上,更把香菱夸成一朵花,这贵公子也是个风雅人,和咱们的女状元能不能对上眼呢?

    香菱却不知道她的一个玩笑,给自己带来了大麻烦。这也是文人自古以来的毛病,喜欢在不懂的人面前卖弄,享受鹤立鸡群的虚荣。把自己的心思用春秋的法子,删头去尾地表露在懵懂的大众面前,既埋怨他们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让自己挖空心思一番做作全付之流水,又害怕万一被人看穿了,把真实心意暴露出来,在人前露底。

    其实满心希望的还是能被人看透吧,所谓的知己不就是如此吗?好比时髦女人的衣裳,既要吸引人来看,又要遮住不让看,这度的把握也只有女人才能做好。

    那人跟着乌庄头,直往香菱住的贾府别院而来。离开大路,左右的石墙依旧是石墙,不再是粉刷得如同女人化了浓妆的脸,歪斜的篱笆看着也亲切自然,一时诗兴大发,随口吟哦道:

    山店诛茅亦易成,居民火种复刀耕。

    孳豚处处牢堆石,防虎家家栅树荆。

    粗粝聊安衣食计,逍遥且免市廛征。

    前驱俞骑休呵谯,正欲穷檐悉隐情。

    乌乌庄头听了便手舞足蹈地赞叹起来,“小老儿家里也请有先生,整日里之乎者也,咿咿呀呀,不知说些什么,听了公子的诗,浅显直白,即使我老汉不识字,也能听得懂,把我们农家的事说的这般有趣,可见真正懂的人绝不故弄玄虚,只有不通的半吊子才云里雾里地故意让人听不懂。”

    这话把那公子拍的浑身通泰,原来他平时最爱白居易,以其语句通俗浅白,虽老妪亦能详解。现在这老儿显然不识字,却隐隐地把自己和白居易比肩,可见是自己的诗是真的做的好,和那些人臣恭维献媚自然不同。

    话说此时香菱和榛儿两个正在树下纳凉,两人商量着摘个西瓜解暑。洗了个西瓜放在小方桌上正准备切,忽听得乌庄头的声音:“菱姑娘在吗?给你带来一位贵客。”

    二人连忙出来见客,见乌进孝领着主仆二人,那公子华服宝带,富贵逼人,形容清癯,气度高华,让人不敢直视。跟着一个身着蓝衫的老者,身材枯瘦矮小,但见那老者双眼一扫,精光一闪而过,香菱不由地打个冷战,仿佛被毒蛇盯上一般。这感觉转瞬即逝,再看那老头时不过是个亦步亦趋,紧跟主人身后的普通老奴罢了。

    “这就是贾府的菱姑娘。”

    “这位是……”乌进孝说不下去了,一直竟没敢问这公子姓名。

    “我姓高,名天赐。”

    高天赐,有点熟悉,是红楼梦中人?还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香菱有点闹不准了。

    “一路走来,口渴的紧,还请叨扰个西瓜解解渴。”那人看到院子小方桌上的西瓜,眼热起来,直接开口要吃。

    “哎呀,都不要干站着了,进来先吃片瓜解解署。”香菱连忙招呼。这么几个人一个瓜似乎不够,让榛儿再去地里选一个来。

    入得院子,香菱因为双身子不方便坐,乌进孝态度谦卑也不就坐,那老奴当然也不会坐的,居然就那公子一人大马金刀地坐了,挥手示意,那老奴抽出随身的银刀,咔擦一下,西瓜一分为二,老奴又拿出随身的一把银勺子呈给公子。看来这是要吃独食啊!众目睽睽,你吃得下去?

    那公子却脸不红心不跳,搬起半片西瓜,勺子在瓜心一旋,就挖下一块来,送入口中,又沙又甜,吃得啧啧有声。

    稍顷抬头,见香菱和乌进孝都盯着他看,“怎么?是否我吃瓜与普通人不同?”

    “的确不一般,别个吃瓜,先将西瓜分切成片,瓜心瓜瓤均匀分配,分而食之。”

    “我吃瓜先瓜心而后瓜瓤,可知我吃的每一口瓜都是所有瓜中最好的。”

    “非也,你吃的每一口瓜都较前一口淡,前景越来越糟,如何还有好的心情?”

    那人闻言不禁对香菱刮目相看,稍顷又问道:“普通人呢?”

    “普通人分而食之,有甜有淡,有瓤有子,是瓜本该如此。”他喜欢说普通人,咱就随他说。

    “你爱对对子?我这有个上联,你且对对看:

    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东放”

    这个对子,这个对子,啊,这是乾隆皇帝出的绝对啊。

    啊,啊,啊,这个人是乾隆!

    我怎么这么傻,高天赐!他早就告诉我了“他叫高天赐!”

    这唯我独尊的气派,这独尊独享的习惯,就差开口说朕了,我怎么就这么蠢!

    现在怎么办,我还骂他是独夫吃独食,还说他没有希望,前景越来越差!

    我可以穿回去吗?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