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花说明情况之后,方占元觉得方云鹭说的确实有道理。在国难当头之际,既然颜子佩捐献新婚嫁妆为自己挣得了面子,如果因为陈氏、刘氏和郝金花出手太寒酸,把刚刚到手的面子丢了,真是有点太亏了,反正自己有的是钱,捐点就捐点吧!
不过,对于方云鹭提出捐2000块现大洋,方占元还是不舍得的,思考一下之后,决定捐500块现大洋。他刚把500块的数字告诉郝金花,就听到听筒里传来了掌声。以方占元的诡计多端,一猜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既然掌声能够从大门口一直传到后院客厅,说明大门口肯定发生了大事,极有可能是方云鹭自作主张,替他喊出了2000块的数字。
一想到这些,方占元就心疼不已,2000块现大洋,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当即吩咐郝金花赶快到大门口去看看怎么回事,为了不至于漏出马脚,还让郝金花马上通知管家,先拿500块现大洋出去顶着点。
于是,郝金花放下电话,急匆匆跑出客厅,让管家赶快取钱。然后,一溜小跑穿过中跨院、前院来到了大门口。一听说方云鹭果然喊出了2000块的数字,当即感到心疼不已,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故作喜悦的告诉众人,管家正在拿钱出来,然后,又转身跑回后院客厅,告诉方占元,方云鹭确实已经喊出了2000块的数字,问方占元怎么办?
“唉!这个死丫头,还真是拿老子的钱不当钱,真是气死我了。”
“老爷,您别光生气啊,到底给不给啊?”
“唉!既然鹭鹭都喊出去了,不给也得给了,给吧,给吧!”
有了方占元的指示,郝金花连连点头称是,挂掉了电话,吩咐管家带人继续搬现大洋,无比心疼的看着2000块现大洋被捐了出去。而方占元呢?挂了电话之后,先是一阵长吁短叹,埋怨方云鹭不知道心疼他的钱。再想想,既然已经这样了,钱都已经拿出去了,再说什么也晚了,自己劝着自己,心情也就慢慢平复下来,准备晚上回去好好训训方云鹭。
在裕兴,夫人带着上千民众,意气风发的继续游行;方占元因为捐出了2000现大洋,眉头紧皱的心疼不已。在省城,李冠魁还在继续开会。
上午的会议,韩主席首先宣布了平型关大捷的喜讯,与会人员纷纷起立鼓掌。之后,韩主席分析了一下当前战况,并对日军的下一步动向进行了预测。韩主席判断,日军在攻陷保定、沧州之后,一方面会向石家庄、衡水等地发动进攻,一方面会分兵南下直指山东。日军的进攻目标,必定是地处鲁北的德县,只要打开了山东的北大门,日军将会一路南下,直指黄河天险,集结重兵威胁省城。
另外,根据情报显示,因为国军统战部发起了淞沪会战,陷入双线作战的日军,海军主要兵力被牵制在了淞沪战场上,原定的由海上进攻青岛的计划被推迟了。所以,即将向山东发起进攻的日军,就只剩下北路一个方向。
根据这样的预判,韩主席决定,调动大部分兵力北渡黄河,利用各种有利地形层层设置防御阵地,从日军进入山东开始,展开积极防御,尽最大的可能,阻止日军南下,确保省城的绝对安全。希望可以把日军南下的铁骑,阻挡在山东境内。
之后,韩主席根据山东北部各地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作战部署,命令各地方守军,配合主力部队,打一场热血保卫战。借着平型关大捷的东风,给予日军沉痛打击,让日军看看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气节。
随着韩主席一道道命令的下达,各地方守军司令、各主力部队长官纷纷起立领命,踌躇满志的表示,一定坚决执行韩主席的命令,一旦日军兵犯山东,必将据守山东各地,浴血沙场、诛杀日寇,挡住日军南下的铁蹄。
会议从早上开到中午,匆匆用过午餐,会议继续进行。布置完防御任务之后,韩主席让各地方守军司令和各主力部队长官,发表一下各自对山东防御的看法。韩主席表示,可以畅所欲言,进行广泛讨论,帮他出谋划策,怎么才能更加有力的打击日军。
既然韩主席让大家说,大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绝大部分与会人员,对韩主席的作战部署都无意见。所表达的观点就一个,作为一个军人,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他们一定严格执行命令,和日军血战到底。
既然是广泛讨论,自然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56军74师师长李汉章认为,鲁北地区地处平原,地形、地势上无险可守,如果在黄河以北和武器装备、机动能力占优的日军正面交战,对我军极为不利,必将遭受重大损失。
李汉章向韩主席提出建议,把主力部队布置在黄河南岸,派出部分兵力北渡黄河,协助各地守军阻击日军,迟滞日军南下的铁蹄、边打边撤。然后,据守黄河天险,和日军展开决战。如果黄河天险还挡不住日军,那就撤到泰安,利用泰山天险和日军长期周旋。
听了这样的建议,韩主席没有发表看法,让大家继续发言。眼看韩主席没有表态,既有人发言表示支持,也有人发言表示反对。说着说着,就轮到李冠魁发言了,李冠魁站起身来环顾四周,先看了看大家,然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冠魁认为,要想挡住日军南下的铁蹄,或者尽最大可能迟滞日军的推进速度,韩主席的防御部署无疑是最合理的。如果不能在日军兵犯山东之时,给予迎头痛击,打击一下日军的嚣张气焰,我军士气必将更加低沉。一旦河北全境失守,日军的主力部队集结到山东境内,必将长驱直入,不出十天,就能打到黄河北岸。面对飞扬跋扈的日军,即便有黄河、泰山天险,士气低沉、兵无战心的我军,也必然无法阻挡日军南下的铁蹄。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