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末之交趾大帝 > 第六十六章 民心归附
    距离林邑国大军入侵日南郡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这段时间里,日南四县已经一切恢复了正轨,官府开衙,商铺开业,百姓重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如意硬要说与之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日南郡的凝聚力提升了。

    从前,日南诸县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交流不深。

    但如今,日南四县政通人和,军备统一,一方有难,三方支援。

    这些自然要归功于韩风,作为目前日南郡的最高统治者,韩风这一段时间来可谓是劳心劳力。

    先是跟林邑国国王方面的使者进行俘虏交涉一事,获得了五万斤黄金,再加上从林邑国大将军长史那敲诈来的一万斤黄金,总共加起来就是六万斤黄金。

    六万斤黄金啊,有了这么多钱什么事干不成。

    韩风第一件事就是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只要是入伍之人均能得到一两黄金,作为半年的饷银。

    一两黄金啊,这可是一户人家一年的花销,可以说募兵令一下,日南四县顿时间掀起了一片报名热潮,数不尽的壮丁,农夫挤在县衙门口,红着眼睛,梗着脖子,争相报名。

    短短三天时间,四县便募得了五千民壮,这五千民壮韩风统一编制,由卢容县的老兵担任他们的屯长,什长,再由项飞统一管辖。

    其实要说到带兵,韩风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是陆勉。

    项飞武艺虽高,但没有统兵的经验,直接上任难免会有不足之处。

    反观陆勉,在淮南地区统领袁术麾下十万精兵,经验老到,治军有方,再加上本人也是能征善战,武艺高强,乃是一员名副其实的统兵大将。

    但是这样一员统兵大将,在西卷城战事结束的第二天便卸下了军职,孤身一人返回了卢容城。

    其间,韩风费劲了口舌挽留,但陆勉依旧不为所动,毅然选择向韩风辞行。

    韩风没有办法,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这瓜也不是他能强扭得动的,无奈之下,韩风虽然同意了陆勉离去,但还是保留了他的军职,以期待有一天他能回来。

    募兵之事解决完之后,接下来便要处理农耕种植之事。

    日南郡地处交州,而交州之地又被称之为不毛之地,蛮荒之地,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再加上地势崎岖,高岭纵横,很大程度上已经局限了农业的发展。

    但好在交州有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背靠大海。

    交州七郡,其中有五个郡与海为邻,靠海为生。

    日南郡就是五个郡中的一个,基本上日南郡的四个县城,都是面靠大海建立的。

    这也导致日南郡以东方向的土地都连结大海,土地受海水滋润,土壤极为肥沃,耕种起来也不费力。

    韩风与郡中官吏商讨之后,决定在每个县的沿海之地各划出一块土地来,设屯田区,进行土地开垦,挖掘水渠,种植水稻。

    地点选好了,接下来就是人力方面的问题,韩风直接提出军屯制度。

    郡中兵力除了戍守边境以及每个城邑配置基本的守军之外,其余兵马分成四部,分别驻扎在新开垦的屯田区周围,置军营,每一部兵马除了日常操练之外,还得进行水稻耕种,自给自足。

    为了更好的管束和加强士兵耕种的积极性,韩风在每一部都设立典农都尉一名,典农都尉主要负责屯田区的规划,监督,生产和收成。

    每年的粮食收成,郡府在清点完毕之后,会取出三成分发给屯田的军士或者是他们的家属,这样一来,屯田的士兵尝到了甜头,自然会更加卖力的进行耕种,那么每年的生产量和收益也将会逐步提升。

    韩风的军屯说立马得到了所有官吏的认可,屯田治自古就有,但是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也就是到了现在,北方的曹操因为粮食紧缺的问题,大力兴办屯田,并且还是以民屯为主,军屯尚未成型。

    解决完农耕之事,韩风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不用为军队远征作战,粮食补给的问题上发愁了。

    军事,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事,保证了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两大棘手的问题,在韩风手中不到半个月就得到完美解决,使得韩风在西卷城的地位更加稳固,不管是郡中官吏还是县下百姓都已经把韩风当做了日南郡的领袖,就算是韩风取日南郡太守虞国而代之,他们心中也多半不会抵触。

    郡府,就在韩风准备歇一口气的时候,一名上客突然拜谒,使得韩风不得不起身相迎……

    豫州,许都,东汉王朝政权的所在之地。

    此时的许都,上空是万里无云,阳光明媚,但给城中之人的感觉是阴云密布,让人压抑的喘不过气来。

    回想昨日,一场宫廷政变,当权者血腥残酷的镇压手段,汉天子悲恸哀嚎的凄惨画面,仿佛历历在目。

    朝臣们闭户于家中,有的心惊胆战,生怕被这场宫廷政变所牵连,有的暗自嗟叹,目露忧思,有的义愤填膺,恨不得将贼首斩于宫门之下,但一想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脚步最终还是停留在自家的门槛前。

    荀府,荀彧面向东方,也就是皇宫方向,一脸的忧愁无奈之色。

    自从四年前,曹操以奉天子之名把汉帝刘协接到许昌之后,所有人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朝臣们心思各异,明哲保身,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们,一个个喊着匡扶汉室的名号,但又有谁把汉室放在眼里,最让荀彧失望的还是曹操。

    原本,荀彧以为曹操忠君爱国,乃是匡扶天下,复兴汉室第一人,但哪想到在这忠贞爱国的皮囊下,曹操有着跟别人一样的狼子野心。

    衣带诏事件,可以说把曹操心底最真实的东西表露了出来,也让荀彧看清了曹操最真实的一面,那一刻,荀彧恍如遭到了晴天霹雳,全身上下都充满了伤痛。。

    现如今,朝局尽皆掌握在曹操手中,荀彧只希望曹操能够适可而止,不要真的做出大逆不道的僭越之事。

    因为真到了那一刻,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唯有已死向天下明志,表达自己对汉室的忠诚之心。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