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末之交趾大帝 > 第六十七章 荀彧郭嘉
    荀彧暗自叹息之余,旁边突然传来一声酒嗝,荀彧眉头一皱,神情不满的望去。

    只见在荀彧身旁,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一袭青衫,头束纶巾,面向清癯,眼神顾盼间仿佛能看透世间沉浮,总体来说给人的第一映像就是饱腹经纶的学士。

    但要多看几眼就会发现,这名男子一袭青衫,却是衣衫不整,上身半敞开来还能看到里面的内衫,眼神顾盼间却是一直在打量着周边的婢女,一脸轻佻之色,再加上手中提着酒壶,身子半倚在案几上。

    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修边幅,放浪形骸的浪荡公子。

    “奉孝,你今日来此就是为了喝我府上珍藏多年的酒吗?”荀彧一脸不满的看着郭嘉。

    楞谁也想不到这厮一大早跑到自己的府上,原以为是有什么重大事情要告知自己,哪想到招呼也不打一声就直接去了自家的地窖。

    看守地窖的家丁一见郭嘉,立马心领神会,直接提出两坛珍藏多年的佳酿交给郭嘉,郭嘉满意的点点,然后兀自开始自斟自饮起来。

    “好酒,好酒,香口怡人,烈劲十足!”

    郭嘉仿佛没有听到荀彧的话,眼神微眯,自言自语,随后再次举起酒坛,却发现坛内已经见底,不由大声喊道:“来人啊,再给我拿两坛酒来!”

    “奉孝!”荀彧脸色一沉,语气不善道。

    自己心中本就烦闷,偏偏郭嘉还不识趣的在自己身边晃悠,要不是两人相交莫逆,荀彧早就开始赶人了。

    郭嘉仿佛这个时候才注意荀彧的不满,把手中的酒坛随后一放,晃晃悠悠的站起身,歪着嘴,醉醺醺道:“既然主人家不欢迎,那奉孝就告辞了!”

    说着,郭嘉竟然真的向外走去。

    荀彧脸色一怔,看着郭嘉的背影,眼神一阵闪烁,道:“奉孝,你今日来此到底是出于何意?”

    郭嘉脚步一顿,头也不回道:“文若,有些事情总是要放下的。”

    荀彧闻言,脸色瞬间一变,一脸沉重道:“是主公要你来的?”

    郭嘉不置可否道:“不,我只是来你府上喝酒的。”

    荀彧目光复杂,心中已经明白郭嘉的确是受曹操之命来劝慰自己的。

    因为衣带诏一事,荀彧这几日来托病不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荀彧不满曹操的行为。

    曹操心中也明白荀彧这样做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果是其他人曹操早就将其拿下,押往廷狱审讯了。

    但是荀彧乃是曹操心中最为倚重之人,曹操并不希望因为这件事导致荀彧对自己的离心离德,因此才让荀彧最好的挚友郭嘉,专程前往荀府对荀彧进行一番劝慰。

    而作为荀彧最要好的挚友,郭嘉自然清楚荀彧的坚持。

    荀彧一生,都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而曹操这次的行为已经违背了荀彧的初衷,两人之间虽然没有闹开,但已经有了一道细微的裂缝。

    所以,想要荀彧放弃汉室,放弃刘协,那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为什么,郭嘉到了荀彧府上之后一句话也不提,因为根本没有提的必要,他只要在这里坐上一会儿,喝一会儿酒后再回去,就算是完成了曹操交代的任务了。

    荀彧看着郭嘉的背影,目露感动,两人相交这么多,彼此间都知根知底,因此有些话根本不用明说,如果说了反倒会破坏两人的友情。

    “奉孝……”荀彧嘴巴蠕动,但最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好了好了,我要走了。”郭嘉不耐烦的挥挥手,“都到晌午了,我还得去凤仪楼……不是,我还要赶回家吃饭呢!”

    就在郭嘉刚要踏出院子之际,一道身影匆匆忙忙的进了荀府。

    郭嘉认识此人,乃是担任朝中尚书郎的严象。

    严象没想到会在荀彧的府上见到郭嘉,微微一愣,随即拜见道:“见过祭酒大人!”

    郭嘉也是轻轻拱手一拜:“严大人!”

    但很快,郭嘉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了严象的手上,准确的说是一坛刻着日南啤酒的酒坛上。

    严象跟郭嘉打了招呼之后,不再多说,直接加快步伐,往前走去。

    郭嘉看着严象急匆匆的背影,眼珠子一转,折返而回。

    荀府的议事厅内,荀彧接见了严象,两人在入仕前便是挚友,且严象能入京师当官也是荀彧向曹操举荐,因为两人见面倒没有多少拘礼。

    “文若,这是吏曹的批章,你看看。”严象把一封批文交给了荀彧。

    荀彧神色有些肃重,自己身为尚书令,总管天下所有的奏事,但不代表所有的奏表都要由自己过目,这样岂不是要活活把自己累死。

    所以一般的奏事都是由各曹尚书,尚书仆射来审批,可行的话就会直接起草上书。

    可如今严象竟然为了一份批章亲自来见自己,显然是尚书台无法下决断,因此才找自己来定夺。

    到底是什么?荀彧心中满腹的疑虑,打开一看,最右边的一列是:交州刺史部日南郡太守虞国亲启。

    虞国。

    荀彧轻轻的念到,似乎对此人有些映像,然后继续往下看去。

    很快,荀彧的脸色变得沉重起来,然后则是一脸阴沉。

    “一个边陲小国,竟然敢侵犯我汉境,着实可恨!”荀彧气咻咻道。

    当荀彧看到林邑国大军侵占汉城,屠杀汉民的时候更是拍案而起,声色俱厉道:“罪不可赦,罪不可赦,林邑国如此胆大妄为,必须要予以严惩。”

    “咦?此子当真了得,竟然凭借数百之兵击败林邑国一万大军。”

    荀彧目露欣赏,道:“虞国要举荐此子当卢容县长?”

    看着最底下的印章,赫然是日南太守虞国的郡印,此外,还有日南郡比景县县长戴允的县章,意味着联名举荐。

    “文则,你如何看?”荀彧把批章放下,抬头看着严象道。

    文则是严象的字,此时严象听到荀彧发问,心中早有答复,道:“虞太守乃江东大贤,贤明富于四海,此子能得到虞太守这般推崇,想来必有过人之处。”

    严象给予了韩风肯定,但顿了顿,又道:“但是此子出身贫寒,如果贸然坐上县长之位,于法不和。”

    荀彧淡淡的点点头,这位名叫韩风的少年确是本领过人,从奏章上看还是一位用兵如神的良将,但是想要入仕,身份是个问题。

    换句话说,在如今的汉朝,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很难入仕的。

    “各地太守皆有察举之权,虞太守既然把此子举为孝廉,那么此子就有了入仕的资格。”荀彧微微的说道。

    严象苦笑道:“确实,但又有一个问题,按照朝廷惯例,孝廉者,需先进入京师担任郎官,以三年为限,合格者才能被外派地方任职!”

    “但我看虞太守的意思是直接给予韩风孝廉的身份,并且立马就任当地县长。”

    荀彧眉头一皱,这件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难是难在如果不走朝廷正常选拔官员流程,难免会对朝廷威信造成影响。

    甚至日后当地官员有样学样,直接委任亲信之人就任辖下县邑,扩充地方势力,就会给朝廷造成严重的颜面打击。

    但要说容易,其实也很容易,交趾距离许都相隔万里,途中崇山峻岭,往来不易。

    再加上地方割据势力横行,战争不断,韩风就算想要从交州来到许都,途中也难免会发生意外。

    如此,朝廷方面考虑到此等因素下,兴许会做出让步,很可能韩风不用进京师进行官员考核选拔,就能直接担任地方县长。

    荀彧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严象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因为此前没有案例,他也不知道此法能不能说服在朝官员。

    就在这时,郭嘉走了进来,在两人诧异的目光中,郭嘉直接走向严象,取过严象放在一旁的酒坛,然后掀开坛口,旁若无人的大口喝了起来。

    “好酒,真是好酒!”

    喝了一口之后,郭嘉兴奋的大叫起来,眼神中神采奕奕,激动的全身振奋。

    严象呆若木鸡,这坛酒可是这次日南郡使者送奏表之余,受虞太守吩咐专门敬献宫廷的。

    因为其酒飘香四溢,且味道与众不同,严象便偷偷取出来一坛送给荀彧品尝。。

    哪想到酒还没落到荀彧手里,就被郭嘉捷足先登了,顿时间,严象气得须发皆起,刚要斥责郭嘉,便听到郭嘉神秘的说道。

    “其实,想要这韩小子直接就任卢容县长,方法非常简单……”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