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江夏郡,沙羡。
沙羡,作为一条长江下游隘口,可直通江夏郡郡治西陵县的重要关镇,在这里屯驻着三千江夏水师,用来防备长江东岸,占据江东六郡的孙氏军阀。
因为这一道边防至关重要,江夏太守黄祖不仅在此地布置了强兵,还特别委派了自己的亲信大将张硕来镇守。
然沙羡虽然属于军事重镇,且时常爆发战端,但这里也聚集了许多落户的百姓,常年繁衍下来已经有两千余户,七千余人,每家每户凡有青年男子,都会主动应征,加入江夏军,当担起保卫沙羡的重任。
李儒从南阳一路东行,来到江夏郡,沙羡。
经过一番盘查之后,李儒进入镇中,眉眼望去,人烟稀少,能看到的只有老人妇孺。
接下来,李儒开始到处转悠,看起来没有任何目的,但凡事经过一个摊铺,李儒都会不经意的看下每个摊铺前的幡子。
最终,李儒停在一间茶摊前。
丁氏茶摊。
从名字上看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李儒一边打量着正在收拾茶碗的六旬老者,一边自己找了个位子坐下。
茶摊的主人,也就是六旬老者发现来了客人,脸上立马堆起笑容,擒着一块布巾,颤颤的来到李儒面前,躬着身子,笑容满面道:“客官,要喝点什么?”
李儒微微看了他一眼,道:“你这里有什么?”
老大爷笑着道:“小老儿这里有青茶,黑茶,还有特制的姜茶,客官要不要来上一份?”
李儒闻言摇了摇头,道:“除了茶,这里还有什么?”
老大爷一怔,脸上露出疑惑之色,问道:“不知客官要喝什么?”
李儒淡淡的道:“可有鱼汤?”
老大爷眼神一敛,收起笑容,道:“不知客官是要长江水里的鱼,还是黄河水里的鱼。”
李儒道:“我不要长江水里的鱼,也不要黄河水里的鱼,我只要西凉湖里的鱼。”
老大爷闻言身躯陡然一颤,看着蒙面的李儒,小声道:“阁下是?”
李儒缓缓的从怀中露出一块牌子,上面刻着一个鸠字,赫然是李儒在宛城从贾诩手中取来的牌子。
老大爷看到这枚令牌,表情动容,再看了下四周,空旷无人,旋即小声道:“阁下,请随我到舍中。”
李儒点点头,站起身,跟着老者一起到了屋中。
一入屋内,老大爷便立马朝着李儒施礼道:“在下丁硕,见过大人。”
语气有力,举止有度,完全看不出老者之前的年老体迈之态。
“丁硕?”李儒微微点了点头,看了下四周的环境,显得十分陈旧,道:“你来此几年了?”
丁硕毫不迟疑地答道:“算上今年,已有十一载了!”
“十一载了!”李儒叹道:“这么多年了,心中可有怨念?”
“在下不敢!”丁硕慌忙的低下头道。
李儒摆手道:“无妨,相国已死,董氏覆灭,尔等都成了孤魂野鬼,心有不平也是正常。”
说完后,李儒心里又是一叹,当初董卓在洛阳挟持汉帝,控制百官,独断专权,虽然风光无限,但内心也害怕各地诸侯会起兵反他,因此便让李儒组建了一个部门,部门的名字为“鸠”,其主要目的是监视各个地方的刺史,太守,将军。
一旦这些地方长官行为异常,或者是对董卓把持朝政的做法有所不满,董卓便会在第一时间得知,并且做出相应的部署。
部门里的所有成员都是西凉军中的退伍军人,并且对董卓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因此这个部门并不被外界所知,且保密程度就连董卓身边的亲信将领都不知晓。
然而董卓迁都长安之后,自认为能雄踞关陇,再加上中原诸侯之间矛盾重重,相互征伐,因此便起了懈怠之心,开始贪图享乐,醉生梦死,以至于当初成立的鸠部门被抛在一边,不闻不问。
但是李儒却没有放弃这个部门,作为实际的操控者,李儒认为这个部门如果运用得当,绝对是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利刃。
因此李儒耗费了绝大多数的精力去打造这个部门,久而久之,这个部门就成为了一个地下组织,其规模之宏大,架构之精密,人员之配置,完全覆盖了大汉的各郡各县,几乎无孔不入。
而如今董卓死了,李儒就成了唯一知道这个组织的存在。
不,还有贾诩,当初李儒预感灾祸将至,便把组织的存在和能够调动组织人力资源的令牌交到了贾诩手中。
“大人,不知你来此地所为何事?”丁硕问道。
李儒道:“我从宛城的负责人那得到消息,说杨将军尚存活于世,并且隐姓埋名在此,所以特来一见。”
丁硕点点头,他知道李儒口中所指的杨将军是何人,并且他也知道这位杨将军现在在哪。
“杨将军正在沙羡的江夏军中,化名为羊凉,担任曲长一职。”
李儒点点头,转身刚要离去,却是听吴硕问道:“大人可是要去见杨将军?”
李儒道:“正是。”
丁硕道:“大人,江夏军营戒备森严,大人这番打扮,难免会让人引起怀疑,甚至会招来麻烦。”
李儒回身看着他,知道他还有话说。
丁硕道:“大人,在下初来此地之时曾收留过一流浪儿,并且认他为干孙,此刻他已经成年在东门任职,大人可先去东门寻他,再让他带你前往江夏军营面见杨将军。”
李儒略微思忖,缓缓点头道:“如此也好,不知你那孙子叫什么名字?”
丁硕答道:“他叫丁奉。”
……
洛阳,东门。
一支正要出行的使团停留于此,穆顺也在使团之中,因为身份低位排于末尾,此刻正埋着头,脸上揣满了心事。
“小子,这次出门要记得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惹是生非,遇到危险一定要先跑。”一旁,郭嘉对着一名背着包袱的衣冠少年嘱咐道。
这少年正是郭奕,五官端正,眉目清秀,观其轮廓倒是和郭嘉有六七分相似。
但不同的是郭嘉给人的感觉是放浪不羁,低雅庸俗,郭奕倒是规规矩矩,一脸的恭谦之态,不免让人心生好感。
“紧尊父亲教诲,此次出行,孩儿一定多看多问多学,立志成为像父亲大人一样博学多才,才华横溢之人。”郭奕朝着郭嘉恭恭敬敬地说道。
郭嘉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朝着还在等候的使团看了一眼,随即又对着郭奕小声说道:“别忘了你这次去交趾的目的。”
郭奕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很明显是已经忘记了郭嘉当初交代的事情。
郭嘉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要不是因为人多早就动手了。
“你个臭小子,怎的记性如此之差,这次去交趾你要是不带个几十斤的日南啤酒回来,就不要认我这个爹了。”。
郭奕愣愣的看着郭嘉,半晌才反应过来,一脸正经的拱手道:“紧尊父亲大人教诲!”
郭嘉:“……”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