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河西与武 > 第三章:都口山人 一
    当使团到达扁都口重山之前时,已经离大汉都城长安1000多公里,十几天的星夜兼程,众人早已疲惫不堪,到达扁都口驿站时,已经是傍晚。

    “大家在这里歇一晚,备足水与吃食,明天一早出发”

    张骞话音未落,众人便一轰而散,驿站的驿长与堂邑父站在张骞左右。

    “张大人辛苦了,请随我来”驿长迎着张骞来到一处屋舍,堂邑父与随从紧随其后。

    驿长点亮了屋子里的灯,一张贴在墙上的黄皮子地图,显露在众人眼前。

    驿长将油灯凑近地图对张骞说道:“张大人请看,这便是我扁都口的地图。”

    张骞盯着黄皮纸上的地图,不禁皱眉,地图只标注了扁都口地貌与关隘,此外,匈奴人所在地却一无所知,近年来,大汉与匈奴作战节节败退,没有地形图无法排兵布阵,占了一大半原因,张骞刚到驿站时就提出要看地图,因为他知道地图的重要性,可眼前这地图却十分让人失望。

    “扁都口又叫大斗拔谷,两山夹峙、峭壁摩天,一水中流、波浪汹涌.盛夏时节,沿峡一行,如历四季,六月飞雪,不足为奇。此峡不仅有峭壁湍流,还有连天的牧草、芬芳的野花、肥壮的牛羊、悠扬的牧歌,此峡是南通河煌、北达甘凉的险关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驿长见张骞没有说话,自顾自的为张骞介绍道。

    张骞望向堂邑父:“你以为如何?”

    堂邑父漫步走向地图前,双眼紧盯着地图,一时间无人说话,张倩知道这第一步必须要走好,必须要选择好路线,而眼前这个从西域而来的人就是选择路线的最佳人选。

    “大人请看,这是扁都口驿站,继续,沿大路向西就是大斗阵峡,从峡内经过,必定引起匈奴骑兵的注意。”堂邑父指着地图说:“以我之见,我们,不走峡谷内,而从峡上横穿而过。”

    张骞还未开口,驿长连忙说道,”万万不可,这片山林很少有人涉足,尽管里面四季可见,可山林瘴气大容易迷失方向,更别说最近四月的天气很容易起大雾,一旦在山中迷失方向,便很有可能被困山里从此出不来,匈奴骑兵,也不敢轻易的,越过这天然屏障。”驿长并不知道张骞此行的目的,他只是将自己所知道的告诉张骞。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堂邑父留下来。”张骞吩咐众人离开,留下来堂邑父。

    “从此处进入山林,你有几分把握?”张骞指着地图很郑重的问道。

    “五分”堂邑父说。

    张骞眉头一皱,此行风险太大,稍有差池便会功亏一篑。

    “坐”张骞在椅子上坐下,吩咐堂邑父坐下,随手倒了杯茶。

    “你今年年岁几何?”张骞问道,茶杯举在手中,双眼看着茶杯。

    “二十八,”堂邑父答。

    “打过仗?手上了可有人命?”张骞问道。

    “打过仗,手上人命以百计。”腾一副面无表情地答道,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杀人夺命眨眼之间,他并不在乎。

    张骞看着茶杯的眼睛突然看向堂邑父,对堂邑父郑重的说道,“我要你安全的把所有人带出,你可办得到?”

    “愿尽力一试!”堂邑父站起身,驿长推门而入。

    “大人,晚饭已经备好。”

    “好了,都退吧!”张骞吩咐道,众人退出房门。

    天已经黑尽,星星出现在夜空,边关繁星很漂亮,比起长安的星星明亮许多,使团的一百多随从已经睡去,堂邑父坐在窗台前若有所思,今夜的星星很明亮,让他想到了河西走廊上的故乡,如今在脑海中魂牵梦绕的地方,就在这扁都口的葱郁丛林外,风吹起,卷长的头发扬起,他的眼神充满着回忆的美好。

    张骞也睡不着,站在油灯前一遍遍的审查着地图,风把油灯的火苗吹动,张骞望着窗外的星空的同时,堂邑父也看到了楼层上亮着的灯火,两人同时对着天空若有所思。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