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演义
第五章
张树声拜谒周公庙
董凤高结拜龙潭寺
鼎足功收一炬红,
半壁江山效死忠。
红花周屯仰春雨,
白杨石墓啸秋风。
寥廓星空静悄悄,
浩荡长江水匆匆。
英雄儿女今何在,
埋玉深深惜此中。
这首诗是张树声拜谒周公庙时,回想那家事国事时,愁苦万分,感慨万千,即兴而作。
周公山位于合肥之西,三国东吴名将周瑜幼年时在此读书,后人为纪念周瑜,故以“周公“为山名。山顶原有周瑜庙,内塑周瑜像及其坐骑白马。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周公山有周瑜庙,周瑜读书处“。山东南面有周瑜洗砚池,池广丈余,池水清澈可鉴,周瑜勤奋读书,洗砚池是最好的佐证。山西麓有村,名蒋家湾,为周瑜幼年同窗,后来成为一代名将蒋干的故里。周公山南麓花子岗还有周瑜屯兵的圩堡遗址,后人再次建有寺庙,为周屯寺。
张树声,字振轩,合肥西乡张老圩人。自幼聪明好学,为书院廪生;出生富裕人家,父亲张荫谷与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有学谊之交。俗话说,树大招风。不知是何缘故,近段时间,民间传说张家藏有三国名将周瑜的宝剑——公瑾神剑。因此,招来一些灾祸。
一日,张树声正在家中读书,家丁张文保来报,一群官兵要老圩子里借口水喝,领头的说他名叫章守智,张树声一听到这个名字,心头一惊,这章守智是个捕头,声名狼藉,无恶不作,喜欢敲诈百姓钱财,玩弄美女,今日到来,必定没安好心。
张树声道:“文保,快去备些茶水,放上顶好的茶叶,款待这些官兵,不得怠慢。”
张文保道:“大大人,你又发善心了,这些官兵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你热情招待,只怕惹祸上身。以前就遇到过官兵在圩子里偷盗、要钱、喝酒、赌博的事情......”
张树声道:“我张家乃书香门第,怎能怠慢上门的客人?快去!”
张文保见大大人收敛笑容,不敢犟嘴,一边吩咐下人们,准备良茶;一边通知大老爷张荫谷,做好心理准备,随机应酬。张树声还有八位胞弟,张家九兄弟,个个文武双全,因此,紫蓬山区流传,张老圩子,是九龙攒珠地。不是动乱年代,那个敢到张老圩子来胡作非为?
张树声毕恭毕敬,过来迎接章守智,帽子歪戴的捕头毫不客气地坐到客厅上檐。
章守智道:“大大人,久仰大名,果然家财万贯啊——其他人都给我退下!”
张树声道:“章大人一路幸苦,快快品茶。”
章守智道:“大大人,说话直截了当,今天来贵府,是想借一样东西——”
张树声道:“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章守智道:“大大人,我是个粗人,你不要与我吟诗做对子。”
张树声道:“您今天来寒舍,难道不是借茶吗?”
章守智道:“不是借茶。”
张树声道:“章大人,我们张老圩子,招待尊贵的客人,就是香茶。”
章守智道:“大大人,兵荒马乱的,你家的传家之宝,还是让我来替你保管吧。你要知道我专门管治安的。”
张树声道:“古人云‘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章守智道:“你不要狗头上长角——装佯(羊)。”哗啦一下,拿出随身携带的短刀。
张树声道:“大人,你越说我越糊涂,我真的不知道您在说些什么。”
章守智道:“交出你家的——公瑾神剑。”
张树声道:“我家没有公瑾神剑?我家哪有这种东西!”
章守智道:“今天,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否则,死路一条!”
张树声道:“章大人,那是民间传说,如果我家真的有那把宝物,我们拿的是大清政府的俸禄,吃的是大清政府的皇娘,以德报恩,早就会把宝物交给皇上了。”
章守智一把抓住张树声,想作为人质,然后指挥手下人,以搜查长毛贼为名,搜寻公瑾神剑。
就在此时,五大人张树屏,跳了过来,使出晴空霹雳腿,右起一脚,章守智的短刀当啷一声坠落地下;左起一脚,勾住章守智的脖子,向后收敛,把那章守智压在自己的两腿之间。
章守智抓住张树屏的脚腕,爆发出惊天能量,双臂张开,迅速画出一道直线,张树屏身子往下一挫,极速降落,一声闷响,坐在地下。
章守智连翻三个跟斗,如竹笋茁壮向上,以为张树屏腿骨已经被他拽断,正要得意,就见张树屏一个鲢鱼打挺,保持了平衡,就旋转得如风车一般向自己靠近,还没来得及抵挡,又被他双腿夹住了脖子。
待两道模糊的武斗身影稳定下来,张树声一看,原来五弟树屏坐在章守智肩上,紧紧掐住他的脖子。
张树声道:“五弟,章大人,和我开开玩笑的。”
面对攻势凌厉的张树屏,章守智的趾高气昂消失殆尽,因为,自己在他一个人面前已经不堪一击,何况张家共有六个兄弟,所以,受到张树声话语的启发,借驴下坡,灵机一动,极速转折,道:“是啊,大大人,我只不过和你开个玩笑,这是什么意思啊?”
张树声道:“哦,不好意思,您和我比试武功,五弟以为您欺负我,过来拉架的。五弟,快快快,让章大人起来,赶快向章大人道歉。”
张树屏道:“不好意思,章大人,误会误会,起来吧。”
章守智道:“没事,没事,五大人不知道嘛,俗话说,不知者不怪也。俗话说,不打不成交嘛。俗话说,打出来的江山,骂出来的主顾。。”
张树屏从怀里掏出一个元宝,悄悄地塞给章守智,道:“章大人,这点银子拿去和兄弟们到酒店里喝酒吧。”
章守智道:“不要不要,别客气。”可是那手把元宝攥得紧紧的......
这种事情发生过后,没三日,一群地痞把圩子包围了。领头的名叫柏耀琏,差遣手下人送来一封书信,内容是要张家交出公瑾神剑,否则,把张家杀个片草不留。
张树声见人多势众,忙去找父亲张荫谷商量对策,张荫谷道:“上次是你和树屏取胜于章守智,这次就看老三树珊得了。”
张树屏道:“三哥,你的金蛇闪电鞭,大显神威,一定能打败这些长毛贼。”
张树声道:“五弟,不可轻敌啊,这次是柏耀琏,他糊涂胆大,心狠手辣;不像章守智偷偷摸摸寻找借口敲诈老百姓的官兵了......”
张荫谷道:“我是在让老二树珊策划,你们休要开口。”
张树珊道:“我看地痞已经把圩子围得水泄不通,足有两百人,而我们不足百人,力量悬殊太大,不可硬拼,”
张荫谷道:“那将如何?”
张树珊道:“第一,是稳住敌人,不让他们破圩子,送些银两让他们走人。第二,要去搬救兵,里应外合。第三......”
张荫谷道:“第三怎么样?”
张树珊道:“第三,不知说了,你会不会骂我。”
张荫谷道:“说来听听。”
张树珊道:“拿一把普通的宝剑,冒充公瑾神剑打发他们。”
张荫谷含笑点头道:“老大树声说说,你看这三个主意,那个是上策?”
张树屏抢过话头,道:“我看第二可取,我去大王岗圩子大表哥解先亮家搬兵,里应外合,打他个落花流水。”
张树声道:“不可搬兵,不可,柏耀琏私通土匪,报复心很强,打了这群毛贼,会引来更多毛贼,我们不能天天搬兵打仗吧。”
张荫谷道:“那,到底用第几个方案?”
张树屏道:“我知道了,知道了,让我说。”
张荫谷道:“老五说吧。”
张树屏道:“第一和第三结合起来,这是上上之策。”
张荫谷点了点头......
柏耀琏被糊弄走了,一家人心弦还绷得紧紧的,柏耀琏要是识破膺品宝剑,又是如何疯狂来反击呢?这是一个缓兵之计啊!谁知雪上加霜,这天半夜,一伙来自紫蓬山架勾湾的土匪,又过来抢劫。土匪们七嘴八舌地叫嚷着,说有个蒙面人告诉他们,张家又个稀世宝物公瑾神剑,价值连城,今天他们就是来索取的。
张树声道:“哪个蒙面人?”
土匪头子大老混子道:“你不要问是谁,他是江湖大侠,我们的朋友,没饭吃的时候,他总是及时赶到救援,他是我们的恩人。”
张树声道:“公瑾神剑,已经被柏耀琏拿走。”
大老混子道:“蒙面人看过,那是假的,可是那些长毛要去三河打仗,没工夫找你们算账。”
张树屏道:“蒙面人到底是谁,和长毛也有瓜葛?神秘啊!看来章守智也是受他指使,是谁?”说着飞出壕沟,使出看家本领——晴空霹雳腿,把土匪打得人仰马翻。
张树珊练武多年,没有实战,面对土匪,满心垂涎。挥舞金蛇闪电鞭,猛然在大老混子身后延伸而出,旋即往后一收,狂风和疾雨同时爆发,那大老混子被鞭子困得严严实实。
猛然往左一拉,大老混子如大树被狂风连根拔起,悬在空中;朝右一摆,大老混子飘到壕沟水面的上空。张树珊一个放弃用力,鞭子松弛,大老混子噗通,重重地掉到壕沟里,沉入水底。
蒙面人又出现了!
刀如旋风,搅住了张树珊的鞭子,用力往怀里迅速一收,一瞬间,鞭子绷紧,即刻化作了一根坚挺如钢的棍子,张树珊只感到一股强劲雄浑的力量,牵制自己,无力反击。
大老混子冒出水面,土匪们赶紧救援,张树屏想要阻止土匪救援,蒙面人突然松手,转身击打张树屏,为大老混子争取时间;那张树珊失去鞭子拉力支撑,反倒向后踉踉跄跄。
大老混子爬上壕沟埂,蒙面人一把把他拽到马背,向山林逃去。张家兄弟无不诧异。张树声追望蒙面人,眼中尽是疑惑不解,这种疑惑,敲击着所有的张家人,这个蒙面人到底是谁?他到底要得到什么?
想着近日家中发生的事情,张树声跪拜三国周郎,道“国破山河依旧在,不见周郎英姿来。为国捐躯浑不怕,华夏沃土铁骨埋。我张树声,虽是一介书生,却忧国忧民,国家中用我,我定当精忠报国,危难之时以身殉国......”
与其同时,在大潜山南麓,同样有一群后生,龙潭河畔的龙潭寺里,学那三国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永结同心,报效国家。
年龄最大的是人董凤高,家住龙潭河畔的董大圩子,是南宋学者董铢的后裔。此人气宇轩昂,仪表堂堂,英俊潇洒,人称赛潘安,不管走到哪里,都光彩照人,吸引人眼球,都要回头多看几眼。
传说龙潭河一带,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有些女人见过董凤高,回家再看丈夫,原来是个粗鲁丑陋之人,不免生气,道:“人家董凤高眉清目秀的!猫看到都不想走路了。看你长的啥样?歪瓜瘪枣!”
男人道:“龙配龙,凤配凤。你不也猴头鳖颈,狗看到你都想呕吐。”
女人道:“你去重找个美女呗。”
男人道:“你不成了寡妇了吗?”
于是男人和女人打了起来......
那年十七岁,董凤高跟着村里人,去了古镇三河卖山货、中药材。在二龙街,他挑的担子碰着一位铁搭一样高大的姑娘,姑娘怒目圆睁,张口欲骂人,对着董凤高一看,见他一张俊俏的脸蛋,光彩迷人,转怒为喜,赶紧向家跑去。
一会儿,过来一位绅士模样的人,主动与他搭讪道:“请问这位学生,家住哪里,姓甚名谁?”
董凤高见识陌生人,没有理睬,谁知那人一把拉住他的手,道:“我是三河善思药房的掌柜。名叫单四爷。”
董凤高摇头道:“听说过三河善思药房的单四爷家财万贯,不过,这个与我有什么瓜葛呢?。”
单四爷道:“快到我家喝茶、歇息。”
董凤高道:“谢谢你的好意,我还要回老家龙潭河呢。”
单四爷道:“去家里坐坐,耽搁了你时间,我会给你补偿的。”
几个同伴见单四爷慈眉善目,语言诚恳,就怂恿道:“凤高,去吧!老爷也是一片好心,谁让你长得一表人才呢?”
董凤高犹犹豫豫地去了,到了家中,董凤高才知道,富豪有个五大三粗的女儿,号称三河扇子丫头,要招他做上门女婿,他吓得夺门而逃......
如今二十二岁了,多少农家勤俭漂亮的姑娘,看中了他,他都果断拒绝。他胸怀大志,不事儿女情长,常常这样感叹:“好男儿当以铁血为国雪耻,安能郁郁久事田间哉!”
一日,在山南嘉善大药房门口,看到高挑瘦削的青年,像一根竹竿鹤立鸡群,似乎一阵风能把他吹倒,周围的人的头只能挨着他的胳肢窝,再矮一点的,只挨着他的腰部。此时他正遭受一群人围攻,瘦子倒也身手敏捷,独树一帜,猿臂长伸,专打围攻人的眼睛,打得眼皮底下的人,四处躲藏,下面但寡不敌众,到底像旗杆挨刀砍了底根,倒下了,被众人压在地上殴打。
嘉善大药房主人章守运道:“三根筋,你找死吧,竟敢到我家闹事?”
三根筋道:“你家药店售卖假药,害死我妈,你们反过来要打我,是何道理?”
章守运道:“你妈患的是不治之症,反过来坏我名声,说我们卖假药。”
三根筋道:“是真是假,把药送到官府检验就知道了。”
章守运道:“你会狸猫换太子。”
说完,又是一阵拳打脚踢。董凤高看不过去,挥拳就向他们打去,三根筋看有了帮手,立即背靠背,防守自卫。一群人恼羞成怒,从家里拿来大刀、棍子、铁叉,蜂拥而至,狠命地打他两。
这时,从人群中窜出两个肚大腰圆的后生,大吼一声,上前助战。一伸手,抓住一个脖子,向后一扔,一道黑影乌地从肩头飞向空中,有跌落下来;再一伸手,抓住一个胳膊,向后一甩,如同对付小鸡一样。
街头正义的百姓,拍手叫好,道:“打得好,药霸子,勾结官府,私通土匪,仗义自己弟弟章守智是捕头,暗地使坏,捣毁山南镇所有药铺,他独家经营假药,不知害死多少人,......”
张守运和那十几个地痞流氓,头破血流,只得狼狈而逃。
三根筋名叫宋先聘,感激万分,把三个恩人请到家里叙话,得知:这相貌俊雅是赛潘安董凤高,那两个肚大腰圆的,是唐四肚子唐殿魁,唐五肚子唐定奎。
四个人语言投机,志向一致。按照董凤高提议去龙潭寺四结义。
宋先聘道:“我还有一位同窗好友丁寿昌,文武兼备,我想邀他一起拜把子,诸位意下如何。”
董凤高道:“兄弟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当然欢迎,不知他的想法如何。”
宋先聘道:“他以教书为生,志向远大,人称龙潭卧龙,一心要报效国家,定会愿意参加。”
四人找到丁寿昌,只见他正在慷慨激昂地朗诵:衰柳灰鹭残阳随,麦笛荒草深处吹。龙潭雾霭愁肠断,独居远乡盼春雷。
董凤高一听,立即吟道:雾锁龙潭不须言,燕子已到书堂前。何必春雷一声响,征帆去棹艳阳天。
丁寿昌闻言大惊,回头一看,见宋先聘带来了客人,放下书忙来接待。董凤高说明了来意,丁寿昌点头应允,五个人立即动手去了龙潭寺。
龙潭寺是掩映在松柏林中,屹立在中阳河畔的千年古刹。龙潭寺里,五人人备了祭祀之礼,焚香跪拜,结为兄弟,犹如五只手指,永不分离,同心合力,报效国家......
董凤高道:“如今长毛蜂起,国无宁日,国家正需要有志之士,我们在家乡筑堡自卫,不是良策,必须投奔远见卓识之士,请他指点迷津。”
老二宋先聘道:“大哥说的对。”
唐殿魁和唐定奎赞成道:“我们听大哥的。”
董凤高道:“我的老师张荫谷,是李鸿章父亲李文安的同学,他的有九个儿子,张家圩子,民间号称九龙攒珠,他的大儿子张树声文武兼备,稳重厚道,也是同窗好友,就去投奔他吧。”
丁寿昌道:“大哥说的正确,我也曾与张树声吟诗作对,他的确才华横溢,哪家老爷子德高望重。”
四点头同意,于是一路奔跑向张老圩子奔去。晌午时分到达,在张老圩子壕沟外,张文保说张树声去了周公山,五人又急忙赶去拜见......
兄弟五人见到了张树声,是怎样一番情景,且听下回分解。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