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闻明 > 第二十九章 门生故旧
    陈明一行人在有畜力代步的情况下,终于是在第二天傍晚到达了烟台县城。

    “呼!终于安全了!”陈明此时在马车上捏住包袱里的信件,松了口气。这次下南方,陈明本来没有在烟台港口停靠的计划。好在其父亲陈必谦并不知道陈明会在哪个港口靠岸,恰好两个港口他都有门生故旧,并且是可信之人在那里当官,于是便都写了书信,没想到真的还派上了用场!

    一行人来到烟台县衙门口,陈明走上台阶,还没说话便被两名衙役给拦住了。

    “什么人!干什么的!速速离去!县令大人已下堂了!有何冤情明日来告!”

    这段时间海上遇难的人太多了,陈明一行人虽说衣着还算周正,但是那种满面风霜风尘仆仆的感觉却是抹不掉的。到烟台报案诉苦的人还少。不过蓬莱附近几个州县的人都传遍了。前几天的风暴导致南下船只漂没十之七八,大多数都是在蓬莱上的岸。在县衙哭诉的人从早排到晚,这段时间可把蓬莱县令闹的头昏脑涨。

    这烟台的衙役们听说了此时后,正在私底下偷着乐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遇难的人来烟台报案了。

    “这位兄台请了!鄙人姓陈名明,与烟台李达李县令乃是旧交!乃父便是李县令的老师,崇祯朝工部尚书陈必谦!还请二位兄台往内宅通报一二,不胜感激之至!”说完陈明便私下塞了几两银子给衙役,话说的好听,心意也要尽到。

    两名衙役笼着袖子掂了掂银子的分量,两人对望了一眼,心道这人与县令是旧交,又会来事儿。于是便有了决断。

    “原来是陈公子!陈公子稍待!我这就进去通报县尊大人!”说完这个衙役便向衙门内走去,另一名衙役则仍旧拦在门前盯着众人。

    古时候的县衙,一般来说都是,前三进是县令坐堂办公的地方,后三进则是县令起居的地方。

    陈明趁着这段时间便和留守的衙役套起了近乎,问出李县令的喜好。这李达陈明还有些印象,以前没中进士的时候,上京来便是住的自己家,天天老师长老师短的围在自己父亲身边。中进士之后,便突然一下子断了来往,陈明当时也不以为意。可现在想来这其中肯定有内情,可为什么父亲还会写信给他,让他给我提供帮助呢?

    “老师!老师!学生来迟一步!还望老师恕罪!”一个声音从衙门里传来,速度很快。

    “咦?彭山!怎么回事!你不是说我老师来了吗?你竟敢如此大胆,戏耍于我?”一个稍显年轻的男子走了出来,气急败坏的说道。

    陈明这才打量了一下这位李县令,此人身材高大,身穿一身燕居常服,留了一部山羊胡,眉目俊朗且带着一股正气。此刻生气的模样,一股官威便扑面而来。陈明对比了原来他住在府里的模样,心中感慨,官气养人啊。

    “李兄!多年不见依旧光彩如故啊!李兄还记得我吗?”陈明上前躬身行礼道。

    “你是?你是小明!哎呀!多年不见,长高了不少!你父亲呢?是住在城内的客栈了吗?是我孟浪了!居然敢叫老师亲自上门来找我!小明稍待片刻,我这就去换衣备礼,亲自去拜见老师!”李县令兴奋的说道。

    “李兄稍待!父亲并没有来烟台!”陈明急忙打断道。

    “这……”

    “一言难尽!还请李兄书房详谈!”陈明苦笑道。

    李县令看了一眼陈明,然后又向他身后望去,眉头紧锁,仿佛想到了什么不好的情境。不过随即便答应道:“既如此,我们便到书房详谈吧!你的这些同伴一路赶来,想必也疲惫不堪了,先入县衙歇息吧!我这县衙客房常年空置,有的是房间供你们居住!”说完便叫衙役去打理一应杂务去了。

    陈明答谢过后,便让众人跟随衙役安排,而他自己则跟着李县令往县衙后院走去。

    李县令带着陈明来到书房,刚一关门,陈明便从袖子里拿出了其父写给李县令的书信。

    李县令结果书信,看过之后,拍手大喜道:“原来老师竟是假投降!我在刚才还以为老师真的投降清狗了呢!”

    陈明大惊,没想到父亲竟然把这么机密的事情,轻易的就说给一个外人!

    李达看见陈明惊讶的模样,知道他有误解,于是便向他解释道:“当年老师在朝中处境颇不好受!在李某中进士之后,老师怕我因为他的缘故,受到迫害,于是便授意我假意断绝师生关系,以求自保。结果我虽然没受迫害,但也不受待见,在这烟台县待了六年了,三月初老师来信,说要起用我,可惜我的回信还没送过去,崇祯皇帝就已经驾鹤西去了!诶!时也命也!”

    陈明目瞪口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难怪不得!陈明记得那几年家里是不好过,好多父亲的学生都和家里没什么来往了,原来都是隐藏起来了!

    陈明突然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亲的能量了,一个在朝为官三十几年的老政客,其能量绝对惊人!

    “小明!几年不见稳重了不少啊!不像以前总是爱调皮捣蛋,我记得老师以前总是爱拿着一根藤条,在傍晚时分坐在陈府大门的门槛上,等你回家揍你!哈哈哈哈!还是那个时候好啊!大家都无忧无虑的,哪像现在……诶!”李达蔚然一叹。

    陈明摸了摸鼻子,神情有些尴尬,这些人老是爱说我以前的糗事,太不地道了!我以后也要找他的前辈讲他的糗事!

    “老师信里提到你了,对你的评价非常高!老实说,你真的让我刮目相看!既然老师假意委身于清狗,那李某也就不回江南了!李某与老师共进退!说实话,你这几天再不来,过几天我可就挂印归故里了!”

    “确实是运气!如若不是海上遇难的话,我也没想在烟台港靠岸……”

    李达神色一变,急忙追问道:“对了!你不说我都忘了!快给我讲讲你们在海上的经历!看你这个样子,肯定吃了不少苦头吧!”

    当下陈明便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说给了李达听,陈明已经完全信任了李达,毕竟自己父亲竟然连事关自己身家性命的大事都告诉李达了,说明李达这个人是绝对信得过的!

    李达听完之后感慨道:“小明!你真的成熟了很多!总算是不负老师的期望,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这些事情你处理的很好!”

    “李兄!事情已经说清楚,而我时间紧急,我就不兜圈子了!”陈明说到了正事。

    “你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义不容辞!”

    “这次海上遇难,最大的损失当然是琉球国世子牺牲,但是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损失是失去了南下的船只!所以我想要一艘海船,越大越好!只要船,水手不需要了,给你留着,或许你还有用!如果可以的话,我明天就想出发!”

    李达诧异道:“这么急?多住几天不好吗?船没问题!我这有五艘海船,是我这几年积攒下来的私货,四艘广船,一艘福船。福船最大,满载五十人,足够你们使用了!我看你海上遭劫,囊中想必是羞涩了许多,我再给你一千两盘缠,足够你回乡了!”

    “多谢李兄!但我时间真的紧迫,不能在这里空耗时间,还请李兄见谅!”陈明也没推辞李达的赠送,这些都是小意思了,李达是父亲最信任的人,那么今后还要麻烦他更多了。

    “行!国家遭此大难,小明你能有拯救天下苍生之心,李某也就不强留你了!走,我教你嫂子给你整一桌酒席,咱们今晚就不出去吃了!吃家宴!”

    “猪头肉!我要吃猪头肉!”陈明想起猪头肉就流口水。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