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一日琉球兵变的善后事,陈明整整处理了七天,三天之前,岛津光久就离开了,带着陈明借箭许诺的一万两银子,志得意满,临走前还嘚瑟不已的邀请陈明,抽时间到他那里去做客。
陈明是打算去找他,报一箭之仇,但不是在他的鹿儿岛,而是在江户!
根据日本的“参觐交代”制度,今年他岛津光久有闲工夫来琉球搞事,那说明他今年是驻守领地,明年则会赶到江户去幕府执勤!
妈的!你在老子这里赚了这么多钱跑了,老子不在幕府将军那里给你上点眼药,老子的陈字倒着写!
……
“今天把你们叫来,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下我们接下来的计划,该怎么做!”陈明坐在下库里的王座上,看着下面的众人,缓缓说道。
下面的几人都是陈明的心腹:夏秋风、高福、苏大海、祁二娘、尚静、察度、思达。
夏秋风不必说,这是他上一世记忆觉醒之后,收的第一个手下,铁杆心腹。
高福是吴又可的高徒,是吴又可听了陈明食腐而生的宏伟大计,赞赏他的大志,这才分发给他的一大助力,这七天里,要不是有高福,陈明不知道要捅出多少乱子!
苏大海虽说才投靠陈明,而且出身不好,但经过七天前的兵变之后,陈明也将他纳入心腹的范畴了!不仅仅是他,还有那些随行而来的那六百海盗们,经过这一战,总算是认可了陈明这个寨主了。当兵的就是这样,为你战斗过,才会认可你!
祁二娘那就更不必说了,都已自荐枕席了,那必然的是心腹!
尚静不仅是陈明的心腹,还是陈明能分享秘密的人,两人的关系,一路从朋友、知己、兄弟、爱人升华而来,早已超越了心腹这二字所包含了含义了!
察度……察度就是个凑数的!陈明到现在也不喜欢察度,不过察度作为尚静的贴身护卫,不是陈明的心腹,却是尚静的心腹!
思达可能是这里面唯一不算是陈明心腹的人了,不过他在兵变当中,立的功不比夏秋风少!这次会议叫上他,也是因为现如今琉球的本土势力,就属他老子思绍的势力最大!他算是代表琉球的本土势力吧!
“公子!现如今琉球大局已定!眼下最重要的事,还是迁徙京畿地区百姓的事!今天刚刚收到的信,老李写给我的!信里说现如今已经有关外的女真人开始往关内迁徙了!估计要不了多久,便会有大批的女真族的家眷搬进关来!而且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百姓和士绅想现在就南下了!现在估计南斗寨已经收留了一大批逃离京畿地区的百姓和士绅了!”夏秋风此刻正坐在一张椅子上,身边还有根拐棍。
“嗯!看来我们得早点到北方去了!对了!思达!这几天叫你统计船只数量,你统计出来了吗?”陈明突然想到这里,对思达说道。
“回禀公子!我琉球现有海船三十又四艘!正在吕宋和暹罗跑船的有十二艘!这十二艘估计在十二月份之前能赶回来!越南的船队马上回来,缅甸的船队刚走,有五艘!估计年前都不会回来了!早先尚丰王发给公子五艘!现在闲置在港的还有十二艘!这些海船都是统一制式,满载八十人到一百人!”思达躬身答道。
也就是说,在十二月清廷发布圈地令前,一共二十九艘船能赶赴北方!再加上自己的那些福船与广船,再找家族拼凑一点,凑个五十艘是绝对没问题的!不过那些福船与广船可就没这么大的载运量了!但是一次性运送个四千人是没问题的!但是这样一次性运送不划算!因为陈明在运送的过程中还有两个中转站!一个南斗寨,一个那霸港!这两个寄送点是有存留能力的!南斗寨估计最多能存留一万人左右,琉球这边至少能存留五万以上!
“现在最关键的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会有多少百姓愿意迁徙!这个要等到老李他们回来报告情况才清楚!第二个是现在东番岛开发到那种程度了!这个还需要问一问勤哥才能知道具体情况……不过这两个问题暴露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祁二娘灵光一闪,“粮食!粮食不够吃!”
陈明摇了摇头,“二娘!粮食不是不够吃的问题!我陈氏宗族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真要全力供应,加上存粮,养活上百万人没有问题!我说的是也是粮食问题,不过是粮价的问题!现如今整个大明朝的粮食都贵!基本上一石粮食要卖到一两银子往上!我们就算一个人一年的口粮是三石,十万人一年就得吃掉三十万两银子!”
“而且我们至少要为迁徙的百姓准备两年的口粮才行!毕竟东番岛不是熟地,还是尚未开垦的荒地!这十万人两年就得花掉六十万两!二十万人就得一百二十万两!除非是你们陈氏家族掏空族里所有积蓄,才有可能供应的出来!所以我们只能另想办法!”尚静接着陈明的思路说道。
“没错!思达!你知道暹罗那边的粮价是多少吗?”其实陈明知道暹罗的粮价,因为他恰好看到过这一时代暹罗粮价的资料,此刻问思达就是想引出这个话题!暹罗也就是现代的泰国。
“暹罗、越南、缅甸这三国的粮价常年都在两钱到三钱之间!其实大明往些年太平年间比这粮价也高不到哪去,就是这些年,连年征战,把粮价抬高了!我知道公子是想到暹罗那三国买粮!可是那三国由于地理位置太好,水稻几乎是两年七熟!结果反而有大片的良田处于荒废状态!他们只需要开垦极少量的土地就能养活他们的国民!我估计他们三国今年能拿出来卖的存量不超过十万石!”思达说道。
陈明脸色一变,他看资料只知道粮价很低,可惜却没料到供应与需求的问题!
“十万石!能省几个钱?最多也就省八万两!就算最低只迁徙十万人,两年的口粮就得吃掉六十万两!八万两,只能是一个零头!”苏大海插嘴道。
“不能这么算!首先迁徙到南方的百姓会自带口粮的,就算他们只带了一年的口粮,甚至是半年的口粮,也能为我们省下很多的钱粮!其次!越南、暹罗、缅甸三国水稻两年七熟,也就是说他们随时可能给我们供应更多的粮食出来!因为他们那里可以随时种出粮食来!而不必像我们这里要等候时节!也就是说,他们能供应给我们的,远远不止十万石粮食!”尚静反驳道。
陈明精神一振,对啊!迁徙的百姓自带一部分口粮,南方三国只要自己开价开的高,大把的农民会去开垦良田来赚银子!
“思达!你马上派快船前去联系去往缅甸的船队,叫他们倒卖完船上的货物之后,赶紧买粮食,把船舱装满!然后沿路散播我们要高价收粮的消息!我决定了!我们出高价!三钱一石!让那些农民觉得有利可图,去开垦荒地,为我们种出更多的粮食!”陈明意气风发道。
“咳咳……公子……那五艘海船装的货物连本带利也就够两千两的样子,最多也就买一万石粮食!还装不满五艘海船……”思达摸了摸鼻子,主要是那些生意太掉价,拿不上台面。
“什么!连本带利才两千两!给我派快船追上他们!叫他们把货给我倒海里!马上驾着空船全部回来待命!老子还以为你们做多大生意呢!连本带利两千两,丢老子的脸!”陈明的纨绔子弟习性又发作了。
“啊?!倒海里?!公子!那可是上好的苏木啊!”思达有些舍不得。
“倒了吧!今时不同往日了!有这五艘船,多运送一次百姓,比那两千两值钱多了!”尚静也支持倒掉。
“喏!”思达只得答应。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