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权宦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博文广记杨升庵
    白玉京颇有些灰头土脸,不过他脸皮厚,倒也并不觉得如何尴尬,回过神来后,弯腰捡起仍旧在燃烧着的火折子仔细端详,忍不住夸赞了一句:“好厉害!”

    他夸的其实是古代人民的高绝智慧,妙清却好像夸她一般,傲然道:“那是当然,不看看我们正一教是干什么的。”

    说的也是,正一教本就修的是外丹,整日和铅汞硫磺等等各种矿物质打交道,若论对这些东西的了解,当今这个时代绝对无出其右,能够做出类似后世火柴似的火折子其实并不奇怪。

    白玉京只是有点儿好奇,如此方便的东西,为何却没有流行起来呢?这已经算的上是火柴的雏形了啊,稍加发展,后世恐怕就没有“洋火”这个词汇出现了。

    “这芯子上都有什么啊?应该有硫磺和硝石,别的……”抽抽鼻子,白玉京道:“应该还有香料什么的,如此独具匠心,卖的应该很贵吧?”

    “不外卖!”妙清已经止住了笑,闻言干脆的说道,又道:“看你样子好像真不知道我们龙虎山这种火折子,难道你一直都是用的那种用纸卷出来的普通火折子?你这身份……”

    “我入宫时日太短,没见过也很正常吧?”害怕她点破自己身份,白玉京匆忙接过了话茬儿。

    “倒也是,你好像是去年夏天才入的宫吧?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妙清点头,接着又道:“你怎么想起做火折子来的?我奉劝你一句,还是死心吧,就算我将配方告诉你,你也别想指望做火折子挣钱,想买的买不起,买的起的肯定也不和你买。”

    “谁告诉你我要做火折子的?我要做的是一种比火折子更便宜,普通百姓也能买的起,却又比火折子要安全的多的引火之物!”

    妙清的火折子打开盖子一拉就着,明显就是早期摩擦火柴的路数,白玉京想做的却是后世常用的安全火柴。当然了,沾开火柴厂朋友的光,他倒是知道火柴盒上摩擦的地方涂抹的是赤磷,火柴棒上引火点的成分是硫磺和强氧化剂,具体如何提炼这三样东西他却不得而知了。

    这也是他来向妙清求助的根本原因。

    “你想的也太简单了吧?你知道我们这火折子做到现如今这地步用了多久么?起码上百年,就算我愿意帮你,但你觉得你能活这么久么?”

    一直没有说话的杨慎忽然插了话:“《资治通鉴》记载,陈宣帝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条也说,‘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北宋陶谷的《清异录》中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说‘夜有急,苦于做灯之缓,有智者,劈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穂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也就是街面上所售卖的火寸条,白公公很少上街,可能并未见过。”

    杨慎博闻广记的本领白玉京早有了解,此刻听他长篇大论,仍旧佩服的不行。当然了,更让他震惊的还是杨慎所说的内容,虽然是文言文,他却也能听明白意思,说的是早在陈宣帝时期,齐后妃便因为生活困苦而售卖发烛——结合后边的话,他并未认为齐后妃卖的是蜡烛。

    然后那个陶谷的记载,杉条染硫磺,点着之后火焰和麦穗一样,叫引光奴,后来又改名火寸,如今则叫火寸条的,简直就和火柴差不多了。

    老祖宗的智慧果真是深不可测啊,若是让后世那些总觉得古人愚昧的知道了,不定惊讶成什么样呢。

    感慨着,他问杨慎道:“升庵兄,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这些东西早就有了,你不是说有什么发财大计么,若是想做这些的话,我倒觉得小仙姑的话不假,还是趁早死了心的好。”

    妙清听杨慎也附和自己,愈发的高兴,笑道:“没错,真想发财,还是想别的路子吧……话再说回来,你好像也不缺钱吧?”

    “傻子才嫌银子多了咬手呢。”白玉京撇嘴道,接着正色说道:“这些你们就不用管了,你只要给我赤磷和硫磺硝石,我就准保能做出物美价廉的引火之物,到时候挣它个盆满钵满,两位不要嫉妒就好。”

    “行,我等着看你怎么让本姑娘嫉妒。”妙清冷笑说道,不知为何,她就讨厌白玉京这幅胸有成竹的骄狂模样,不就是机缘巧合,偶得帝宠嘛,除了那太极拳还看的过眼,她还真不信关于白玉京的那些传闻都是真的。

    杨慎却迟疑了起来,他比妙清了解白玉京,这事儿虽然听着不靠谱,但白玉京惯好创造奇迹,万一真被他弄出来呢?

    “这样吧白公公,我家下人每个月就要用去不少火寸条,肯定有认识做火寸条的,回头我给你找两个,硫磺什么的,他们肯定也有来路,倒也用不着再麻烦小仙姑了……老实说,要是早知道你来找小仙姑是为这事儿其实根本就不用跑这一趟。”

    白玉京挑眉笑道:“我哪儿知道这些东西不难买啊,还以为只有炼丹的道士才有……成,冲着升庵兄如此相助,日后这生意真要做成了,算你一份儿。”

    “别别别,我可不用,我只是对你究竟能做出什么来好奇罢了,可不是图你回报什么。”

    白玉京嘻嘻一笑:“你不要也行,到时候让三公子来帮我。”

    “你要不怕家父堵上门骂你尽管如此便是。”杨慎笑道。

    眼看白玉京和杨慎你一言我一语,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妙清的脾气顿时又上来了,轻咳一声插话道:“两位也太不把本姑娘放在眼里了吧?不是用不着本姑娘帮忙嘛,本姑娘还偏偏要管这事儿不可,我倒要看看你能倒腾出什么东西来。”

    “果真?”

    “君子一言,快马加鞭。”

    “行,你收拾收拾,待会儿就跟我一起回杨家庄。”白玉京转着眼珠说道。

    “去就去,不就是杨家庄嘛,就是皇宫本姑娘也跟定了你了。”妙清说着转身便走,边走便道:“你等着,我这就去收拾东西。”

    白玉京微微皱眉,这个妙清,瞧她这样子,好像并不知道我是假太监啊,莫非第一次相见时那些话都是诈我的?

    沉吟之间,沉默良久的张璁忽然冷冷开口:“好一个白长生,亏得老夫还拿你当了朋友,顾命辅政,东厂提督,如此贵人居然满口谎言,真是荒唐!”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