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京出门很少坐轿,他更愿意骑马,只是今日出门时下着点小雨,所以便选了轿子。
这年头的轿子跟后世的轿车差不多,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轿子这种东西最初兴起于汉朝,普及于宋朝,等到了明朝中叶,便连中小地主出门也“人人皆小肩舆,无一骑马者”了。
作为一种重要的代步工具,和后世的轿车一样,除了代步以外,最大的作用便是彰显身份与地位。
亮轿先不说了,单说有帷子的,和官员衣服相同,八品以下绿呢轿衣,五品到七品,青呢轿衣,一品到四品红色轿衣。抬的人数也有规定,京官三品以上者在京四人抬,出京可八人抬。三品以下者在京只可二人抬。至于平民,只可用杂色轿衣,二人抬,逾制者重罪。
内廷品级与外廷不同,正四品已是顶级,身为太监,白玉京是可以乘坐四人抬绯红轿衣轿子的,便八人抬也没人说他——刘瑾柄国时期十六人抬轿子也是坐过的,连御史言官们都不会拿这种事儿说事儿。
但看多了《康熙微服私访记》的他出门不爱前呼后拥,坐轿自然也尽量选普通的来,不过是一顶褐色轿衣的二人抬小轿,单从外表,根本就看不透他的身份。
不然的话,借别人天大的胆子也没人敢点他那顶绯红轿衣的官轿。
刚出门便见刘四蛋带领手下番子扭了几名汉子过来,他们也穿的便衣,并未穿番子的服饰。
被抓之人应该都是附近街面儿上的泼皮,为首之人五短身材,一颗光头锃明瓦亮,短衣襟,敞着怀,胸口一片黑乎乎的护心毛,配着他满脸的横肉,一看就不是什么善类。
“怎么没带个金链子?”不等刘四蛋开口,白玉京就忍不住问道。
光头被问懵了,迷惑不解的望着眼前的俊美少年,咧嘴一笑:“老子要是有金链子还何必出来过这种刀头舔血的日子,早特娘的搂着小娘子……”
“少他娘的啰嗦,说,谁让你点火烧的我家少爷的轿子?”刘四蛋恶狠狠的抬脚在光头的膝弯处踩了一脚。
光头“噗通”跪倒,倒抽着冷气,面上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哥们儿,下手轻点儿成不?听你们也是京师的口音,四下里打听一下,我凶僧常八爷也是有名有号的人物,失手被擒算老子倒霉,大不了赔你们个轿子便是,如此辱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咱们虽打不过你们,你们的亲人……”
“你大爷!”白玉京断喝一声,抬脚就蹬在了对方的鼻子上,但听“咔嚓”一声脆响,便见那常八鼻血喷涌而出,鼻梁骨已是断了。
见此情形,四周看客们顿时倒抽起了冷气,万万也没想到这个文质彬彬的少年出手居然如此的狠辣。
“这人是谁啊?怎么这么狠,就不怕八爷报复么?八爷手下可是上百号弟兄呢,还跟五城兵马司的萧大人是拜把子兄弟……”
“不是猛龙不过江,适才没瞧见么,少年那几个手下身手多利索啊,不定是哪个高官的子弟呢。”
“京师那几个有名的官家子儿咱们都认识,这少年可瞧着面生的紧,偏还是京师的口音,别是宫里头出来的吧?”
……
人群指指点点,小声的议论着,常八倒也硬气,用袖子狠狠擦一把鼻血,梗着脖子便骂:“日你娘的兔儿爷,踹的老子好,有本事你就弄死老子,不然老子肯定不会放过你!”
“骂的好!”白玉京居高临下冷冷的盯着常八,却没有再次动手,而是背手说道:“有本事你待会儿别求饶……给我打,打到他说出幕后主使是谁为止!”
那刘四蛋他们本就憋着一股气,白玉京话未说完他们便一拥而上,也不拣地方,对着常八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常八硬气的很,一边挨打一边痛骂,就是不求饶,更别提招认什么幕后主使了。
“常八爷真是条汉子!”梅园里几个姑娘站在二楼的栏杆处指指点点。
“我倒是更喜欢那个出手狠辣的年轻人,瞧他倒背着手那样子,真是渊渟岳峙,长的肯定也十分的英俊。”
“你这臭丫头,不是刚攀上了个恩客么,缠绵了数日,还没喂饱你么?”
“别提那个银样镴枪头。”
……
隔壁也在议论着下边发生的事情。
以诗会友,经白玉京那么一闹,诗是会不下去了,宴席却仍旧未散。
杨恒最先听到楼下的动静,早已下楼,妙清却没离开,慵懒的靠在栏杆上,一边听着隔壁的议论,一边笑吟吟的看着下边的动静。
王志强站在离她三尺多远的地方,没敢靠的太近,幸灾乐祸的笑道:“烧的好,看这小子还嚣张,不就多喝了点儿墨水儿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再厉害也是个下人……”
“我说王少爷,听您这意思,奴家怎么感觉这事儿跟您……”
“怜花姑娘可别瞎说,我可是一直在这儿坐着呢,倒是你们曾经出去找过杨夫人和那小子,真要怀疑,倒好像比本少爷更有嫌疑吧?”
怜花一笑不语,并未点破王志强的跟班曾经数次进来跟他小声交流的事情。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算明知道下边的事情是王志强做的,她也着实有些欣赏吴长生,却也知道这其中还掺杂着王杨两家的矛盾,不是自己所能掺和的。
常八她知道,出了名的混不吝,偏生还是个硬骨头,估计吴长生很难从他嘴里问出什么,再过不了一会儿,常八那结拜大哥萧远山估计就该来了,就算有杨家的面子,那萧远山却也不是好相与的,最好的结果估计就是常八白挨一顿打,烧轿子的事情也白烧,双方各认倒霉。
让她诧异的只有两点,第一,吴长生跟杨少夫人不是已经离开了么?怎么到现在了还在?第二,那吴长生瞧着倒是文质彬彬人畜无害,怎么出起手里如此狠辣?
肯定不是杨府书童这么简单,看杨少夫人和他之间的站位就能看出来,只是,他到底是谁呢?
远处快马如雷,行人纷纷避让。
怜花知道,五城兵马司的东城指挥使萧远山到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