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权宦 > 第二十四章 求见陛下
    白玉京一直想不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清时代,人们都看不起商人,但他知道,这种看法绝对是不对的。

    他希望让自己的手下都富裕起来,这当然也是一种拉拢的手段,目前来说,好像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他的指点下,做买卖肯定能赚钱,但人们宁愿要鱼,却对能够捕鱼的渔网视如敝履。

    赵振宇的问题更是让他感到可笑,东南不是已经开始有资本主义萌芽了吗?

    假如他的记忆没有出现偏差的话,为什么还有人问出如此愚蠢的问题呢?难道现如今的人们还不明白,财富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么?

    比如说刀耕火种的时代,一亩地只能产一石小麦,但经过科学育种,科学种植,产量提高了一倍,那多出来的一倍不就是创造出来的嘛。

    同样的道理,原本只能养一只老母鸡,每天只能拿到一枚鸡蛋,但是一亩地多打了一石麦子,除了供人吃饱肚子之外,又能多养十只鸡,每天多拿十枚鸡蛋。再然后,多出来的鸡蛋除了人吃以外,还可以卖钱,买地,买良种……

    当白玉京发现连高忠这样有见地的人都对赵振宇的这个问题毫不惊讶时,他便觉得自己有必要给这几个自己最信任的人上一堂经济课了。

    当然,他不是专业学经济的,讲不出特别高大上的道理,只能用浅显易懂的比喻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是财富的本质告诉他们,能不能听懂,就全靠他们的悟性了。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时间不停的给他们解释,所以说完上边那些话后,也不管他们听懂了多少,他便直接离开了东厂。

    他先去了一趟梅园,这次不是听戏,而是看一看赠送火柴的效果。

    效果很好,怜花眉飞色舞的告诉他,最近两天的客流量比往常起码提高了两成,收入却提高了不下三成,还当场推给了他两千两的银票,算是对他的感谢,又定下了五百包火柴,愿意以每包火柴一两银子的价格收购。

    “为什么姐姐,你好像不傻吧,这种火柴我们对外不过才卖五十文一包吧,一两银子能买十多包了。”

    怜花笑了,像只漂亮又狡猾的狐狸,媚眼如丝的翻了白玉京一眼说道:“不可能白给你们这么高的价格的,奴家是有条件的。”

    “你说。”

    “很简单,奴家希望你在以后你们卖出去的每一包火柴上都印上我们梅园的名字和地址,若是厂公您能再为咱们梅园赋诗一首,奴家愿意再现在这个价格之上再提三倍,同时承诺,每月最少买您五百包火柴,怎么样?”

    这不就是广告么?

    白玉京被怜花超前的商业思维惊的目瞪口呆,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感觉如今的商业还处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阶段,恐怕没有人愿意为了自己的生意付出广告费用,这下好,被一个女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好吧,那咱们就按商业规则来。

    “只能三个月,三个月过后,如果有人出的条件比你优厚,我有权利改印他们提供的内容,当然,价格也将恢复到常人的水平。”

    “不行,最少一年,一年之后……”

    “四个月……”

    “不用这样你长一个月我抽一个月的,半年,这是我的底线。”

    “好,成交,取纸笔来。”

    “干什么?”

    “签订契约,按约办事。”

    怜花妙目一亮:“好,稍等!”

    很快有人送来纸笔,白玉京略一琢磨就开始动笔,很快草拟好了一份合约交给怜花过目。合约是后世的模样,甲方白玉京,乙方梅园掌柜怜花,下边规定了双方需要遵守的内容以及一旦违约之后需要付出的代价,最后,白玉京还玩了小花样试探,加了句“本合约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

    怜花很快看完,笑吟吟的抬头看了白玉京一眼,指着白玉京弄鬼的那句笑道:“这句话必须得删掉。”

    好吧,白玉京不得不承认,对方果真是个商业上的天才,他忽然动了挖墙脚的心思,暗暗琢磨,到底该怎样次才能把这个美少妇从徐光祚手里挖过来呢?

    合约签好已是中午,怜花请白玉京吃了一顿午饭,没喝酒,只是听了段儿小曲,所以用时不多。

    离开梅园后白玉京又去了趟火柴厂,六七十号工人正在紧张的忙碌着,杨恒背着手来回转悠,不时对某个人说些什么。

    没被杨恒发现,所以白玉京也没有打搅他,见一切正常,便悄悄的离开了。

    回到紫禁城已是酉时。

    白玉京没有直接回玉熙宫,而是直奔乾清宫求见朱厚熜。

    “白伴伴,你来的正好,听说今日你使出了雷霆手段,将东厂上下彻底整理了一遍?”求见很快得到允许,朱厚熜手拿毛笔正在书案前写着什么,见白玉京进来后马上搁笔,笑着站了起来。

    “陛下的消息好快啊。”白玉京笑道,紧接着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

    “免礼罢,又没外人……早就该整顿整顿他们了,朕一直想提醒你,想不到你先到做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陛下既然容许内臣继续署理东厂,内臣自然不敢尸位素餐。”

    “看来你总算是从皇兄宾天的悲痛中恢复过来了,很好,都说你有大才,不过从前的你确实有些太过暮气沉沉了,咱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就该朝气蓬勃,干劲儿十足嘛!”

    “陛下说的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知怎么,白玉京就冒出来了这么一句。

    朱厚照轻“咦”一声挑了挑眼眉:“说的好,简单的一句话,却有醍醐灌顶的功效,都说白伴伴貌若潘安才比子健,果然名不虚传啊。”

    “陛下谬赞了。”白玉京客气了一句,心中暗道了声惭愧。

    朱厚熜并未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主动转移了话题:“对了,你对高超弹劾你这事儿怎么看?你肯定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他在奏疏中说你有不臣之心,朕觉得他纯属污蔑,正要找杨廷和商量一下,准备让他回老家养老去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