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权宦 > 第四十六章 罪己诏
    男孩儿的力量还是太小了,沉重的木头让他脖子上的筋都冒了出来,白玉京想,若是搁在平日,他一定搬不动这么沉重的木头吧?

    “快来帮忙!”

    招呼一声,白玉京叫来两个番子,一起帮着小男孩儿把那根沉重的木头扔到了一旁,又将下边的木头瓦块清理了一部分,终于露出了一角粉色的衣裙。

    “找到了,找到了,都过来!”张红光兴奋的叫道,番子们一拥而上,很快就将压在女子身上的木头瓦块清理干净,男孩儿早就控制不住扑了上去,一边用力晃动着女子的身体一边叫着:“娘,你醒醒啊娘,你快点睁开眼睛看看我啊,娘……”

    其声如同杜鹃泣血,一声声敲打在众人的心上,所有人都低下了脑袋。

    是的,女人早就已经没了呼吸,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只有小男孩儿还不愿意相信。

    不远处另外几个番子又发现了男孩儿的父亲,同样也没了呼吸。

    男孩儿终于承受不住同时失去双亲的巨大打击而昏了过去,白玉京把他抱了起来,沉默的上了马,用十分平淡的声音吩咐:“把尸体抬上,等他醒来之后再找地方厚葬吧!”

    白玉京不想再继续转下去了,他忽然发现哪怕自己如今身居高位,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之前,能够做的事情仍旧很少。

    他忽然特别的怀念起后世来了,后世或许有诸般不好,但灾难来临的时候,永远都有那么一大批身穿绿色衣服的人不惧艰险,不离不弃,没错,他们那就是军人。

    这年代的军人可不成,不趁火打劫就不错了,指望他们救人救灾,实在比登天都难。

    任重而道远啊!

    白玉京一行回到东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大雨仍旧没有停止的意思。

    男孩儿早就已经醒了过来,只是却一言不发,仿佛已经傻了一般。

    白玉京知道这是由于他所承受的打击太过巨大所导致,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恢复过来。

    将其先安顿到东厂,叮嘱人好好照顾,又吩咐高忠继续参与救灾之后,白玉京冒雨赶回了皇城。

    见到朱厚熜的时候天色已暗,发现对方居然跪在大雨中,连雨衣都没穿的时候白玉京吃了一惊,匆忙冲上丹墀,不管不顾的拽住他的袖子往大殿里拽,同时不客气的呵斥旁边的黄锦和谷大用等人:

    “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陛下若是淋出个好歹来老子非把你们活剐了不可!”

    黄锦谷大用暗骂,朱厚熜则苦笑着道:“不怪他们的白伴伴,是朕一定要如此的。”

    白玉京的力道太大,他根本就挣不开。

    “内臣理解陛下的心思,只是如此的话,除了有很大的可能将您自己淋坏以外,对于灾情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帮助。”

    “谁说的,朕正在祈求老天开恩,赶快让大雨停下来呢,朕想只要心怀至诚,老天一定能够听到朕的恳求的。”朱厚熜认真的说道。

    白玉京从他的眼睛里发现了真诚,忽然松开了他的袖子,躬身道了个肥喏,诚恳的认错:“对不起陛下,是内臣太着急了,还请陛下恕罪。您说的对,只要咱们心怀至诚,上天一定能够听到咱们的祈求的。”

    说罢,他再次躬身:“请陛下继续,内臣愿随骥尾,一同祈请苍天。”

    朱厚熜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袖,转身走回到适才所跪的位置再次跪倒在地。

    白玉京跟在他的后边,跪倒在地,认认真真的默祷:“老天啊,如果您真的存在的话,请您开开恩,饶恕您的子民罢!”

    大雨一直下了两天两宿,事实证明,上天对大明百姓并没有多少眷顾。

    当然了,按照儒家的理论,这样的罪过最终会归到皇帝的脑袋上去,于是雨还没停的时候就有人上疏朱厚熜,说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雨,完全是因为他违背伦理,逆天而行的结果,这样的奏疏在第三天雨停之后达到了高峰,迫于群臣一面倒的舆论,朱厚熜不得不在登基不足四个月的情况下,对天下臣庶下达了第一份罪己诏。

    而这一切,在白玉京的记忆中并未出现过。

    当然了,他对这一段的历史真的谈不上精熟,就算原来的历史上便有此事,隐藏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里,他根本也很难看到。

    白玉京并不纠结这个问题,他所看到的是,臣子与皇权之间的争斗,因为这场天降的大雨,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臣子一方倾斜。

    他甚至不无恶意的猜测,当城外那些百姓们大雨当中打着冷战的时候,说不定多数的官员正在对雨高歌,弹冠相庆。

    比起政治上的胜利,老百姓的死活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他很难判断这两日朱厚熜每日跪拜上天之举到底有几分真实又到底有几分作秀,想来兼而有之,他只知道,相对于那些百姓来说,朱厚熜最恨这场大雨。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所以再虔诚的跪拜也没有效用,当白玉京无奈的认清楚这个事实的时候,他没有再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勇敢的站了出来。

    他一共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让夏氏和吴氏沈氏一同出面,以玉熙宫的名义捐赠了纹银二十万两,专门用来帮助受灾的百姓进行灾后重建,同时张贴布告,许诺只要是受灾的商贾,都可以凭借官府的认证凭据,到惜薪司衙门借贷低息的资金,利息低至一成,全部资金由玉熙宫提供。

    第二件,在征得了朱厚熜同意的情况下,他亲自冒雨带领全体东厂人员赶赴受灾的现场,对受灾百姓提供救援,治疗,赈济等一系列的帮助。

    当然了,后者是以皇命的名义进行的。

    至于前者,朱厚熜虽然敏感,对于前朝皇后博取名声的行为却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忌讳。

    当然了,由于此次受灾人数太过巨大,仅仅这些还不够,所以他在朱厚熜下罪己诏的当晚,趁着夜色离开玉熙宫,赶到杨廷和的府邸,第一次敲响了杨府的后门。

    而这个时候,杨廷和的书房气氛热烈,蒋冕,毛纪,毛澄,等一干杨系中坚,正把酒畅言,欢庆大礼仪以来第一次最大的胜利。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