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京真的有心震一震冯国华两口子的,他不傻,两人的表情虽然掩饰的很好,他却仍旧能够捕捉到细微的蛛丝马迹。
想来也是,他虽然被朱厚熜誉为京师第一才子,但人家冯国华也不是走后门考中的进士,那也是有真材实料的,若非他的灵魂来自后世,学问一道上,还真没法指点对方。
可惜他偏偏是穿越之人。
纵观历史,太多改革失败的先例,比如商鞅变法,比如王安石变法,再比如随后不久的张居正变法,这些变法虽然也能起到一时的作用,甚至为推动历史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改革发起者却没有一个能落下好下场。
商鞅被车裂而死,张居正死后险遭鞭尸,王安石略好一些,却也难逃变法失败,郁郁而终。后来虽然也曾被追封为王,配享神庙,终究昙花一现,被夺王爵,被毁配享的画像。
从这一点来说,目光短浅思想保守的司马光实在算不上一个值得佩服的人。
他们为什么失败呢,按照白玉京自己的总结,那便是这些变法全都是由上而下的,触动到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遭到反抗自然也就无法避免。
想要变法成功,最佳的方法应该是自下而上,潜移默化。就好比水滴石穿,河水改道,最初的时候根本就引不起人的注意,而当人们真正开始留意的时候,所有的变化已经无法逆转。
自从白玉京来到大明之后,其实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做着类似的事情。
比如取暖方法的改进,虽然也算是自上而下,但却并未触及到实权人物的利益——无论是用碳还是用煤,最终的受益者都是惜薪司,这也是普及如此迅速的根本原因。
而其中所涉及到的科学原理,随着用煤取暖的推广,已经不可避免的普及了开来。
玻璃,或者说镜子的制造成功也非巧合,它们的成功,最起码标志着大明冶炼工业大大的向前跨出了一步。
目前虽然还看不到生活因此而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但白玉京明白,这件事情势必会对未来造成深远的影响。
起码朱厚熜因为得了巨大的好处从而对其另眼相看了,朱厚熜虽然从未明说过,但白玉京能够感受的到。
还有显微镜,显眼的好处人们虽然没有看到,但白玉京知道,之所以此次灾情没有爆发瘟疫,最大的功臣其实就是它——由于它的出现,传统的中医正在缓慢的改变其发展的方向。
这里没有贬低中医的意思,也没有崇拜西医的意思,不可否认,两者各有好处,若能紧密的结合起来,方才是医学界未来最好的发展方向。
可惜没有人重视医学,所以,除了谈允闲等少数一些目光长远的医者,以及一些对微观科学感兴趣的人以外,剩下的便都把显微镜当成了猎奇的玩物,也因此,提到白玉京的时候,很少有人将其和显微镜发明者联系到一起,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玩物丧志,白玉京的才华更应该用在别的上边。
显微镜一共制造了四台,一台在谈允闲那里,一台在杨慎那里,还有两台在玉熙宫,其中一台原本在朱厚照手里来着,他死后便又回到了白玉京的手里。
听孙刚说道门曾有人上门找过他,出价千两想让他做一台,被他拒绝了,后来有没有再找过他白玉京就不知道了。
金丝熏已经可以收获了,所以,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孙刚了。
还不够,这些离着白玉京的目标还差的太远。
这也是为何冯国华谈及对教书感兴趣时他很开心的真正原因。
可惜对方好像对他当师傅有点儿不服气。
但不能上来就讲高等函数吧?那非得被两口子当成神棍不可。
白玉京示意两人起来,当先向外走去,想找件什么事情显摆一下。
冯国华两口子不知道他的心思,惴惴不安的跟在他的后边,不时交换一下眼神。
一直走到大门儿白玉京也没发现合适他显摆的事情,正要往回走时,张红光气呼呼的从外边纵马奔驰进了大门。
“厂公,您还不知道吧?鞑靼的使团进京了。”
眼看着张红光利落的翻身下马,白玉京没好气的道:“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我早就知道他们要来了。”
“他们来自然没什么,最可气的是,卑职听鸿胪寺的官员说,他们此次为咱们大明朝准备了三个难题,说什么要是大明上下没有人能答的出来,便得允许他们互开边市,同时,将永福公主下嫁小王子。”
“永福公主不是还没到京师么?”白玉京着实被这消息惊了一下,按照他的记忆,有明一代根本就从未有过下嫁和亲的例子,也没听说过过有番邦使者求亲。
是自己孤陋寡闻了么?
还是受到蝴蝶翅膀的影响,出现了偏差?
对于公主下嫁和亲,白玉京其实并不像某些人那样特别敏感,只要不是被逼无奈就成。
有本事让国家强大到所有外邦女子心甘情愿来华夏借种才是真本事,在这之前,偶尔的一次忍辱负重也并非绝对无法接受。
前提条件是真的卧薪尝胆了,而不是为求偏安,拿女人去换取安定。
女人也是人,也可以为国家牺牲,前提条件是,牺牲的得有价值。
如今的大明好像还不到忍辱负重的时候罢?
达延汗胆子不小啊!
就算从未见过那个所谓的永福公主,白玉京也忍不住愤怒了起来。
“这和永福公主在不在京师无关,这根本就是对咱们大明的羞辱,厂公,求您赶紧去面见陛下,卑职愿领一千马队,效仿昔日汉武之霍去病大将军,直捣蒙元祖庭,活捉达延汗,以报今日之辱!”
“小小一个百户校尉,志向倒是不下。不错,有这心就好,迟早有你出兵放马的机会,现在么,还不是时候!”
白玉京用力的拍了拍了张红光的肩膀,张红光又高又壮,能把他活活装了,情形有些滑稽,却没有任何一人感觉好笑,倒是引来了数声叹息。
白玉京很欣慰,忘战必危,谁说华夏人没有血性来着?
无论是文的还是武的,我们全部不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