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权宦 > 第一百零五章 紫阳观
    所有的人几乎都有来历,比如某某姓张,祖父当过知府,父亲当过主事。再比如某某姓钱,父亲是杀猪的,祖父是杀狗的,往上追溯十八代,曾有女性当过皇后……

    人与人结识,最先希望知道的便是对方的名字,然后便是对方的家世。

    白玉京也有来历,从他曾祖父起,老白家便世代为农,一直到他这一代,总算是几代良善,出了他这么个人才。

    他是白家的骄傲,千万资产,虽然跟李嘉诚比不了,但在他们乡镇周边范围内,他绝对算的上有头有脸。

    可惜……

    回到明朝之后的白玉京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除了知道有个道士师傅,知道本体叫陈墨,算是龙门派一系的弟子,剩下的便一无所知。

    他不止一次听别人提到,他那便宜师傅羽化之日,“异香阵阵,三日不绝”,这在他心里无疑给他那便宜师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再然后,他没少让紫阳道长背锅,什么金丝熏啦,显微镜啦……居然没有一人表示奇怪。

    这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道士,被他塑造成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世外高人,偏偏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表示质疑。

    难道紫阳老道长真的很厉害?

    陈墨的父母又是谁呢?真的只是老道士无意中收养的孤儿?紫阳观中,会不会留下什么线索呢?

    因为有心事,所以晚饭白玉京只随意的吃了几口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至于那些得知他“回到”易州,从而赶来巴结的官员士绅们,自然便由冯国华和唐顺之他们负责招呼了——地位高了便有这样一个好处,白玉京只需要和颜悦色的和他们打个招呼,一杯酒不喝都没人敢说他什么。

    热闹了一个多时辰方散,这还是众人知道厂公累了,需要休息的前提下,不然怕怎么也得喝到三更才算完。

    白玉京根本就没脱衣服,只是躺在床上假寐,直到夜深人静,整个驿站彻底安静下来之后,这才起床出了房间。

    “厂公,要回紫阳观么?”张红光忽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声音不高,却显得有些兴奋。

    “你小子居然没喝多?”白玉京有点儿诧异,紧接着又问:“谁跟你说我要回紫阳观的?”

    “顺哥儿说的。”张红光嘿嘿笑道。

    紧接着唐顺之便从黑暗中走了出来,借着从门内透出来的烛光,一双眸子亮晶晶的,虽什么都不说,稚嫩的脸庞上却满是期待之色。

    白玉京不是不想去紫阳观,而是害怕跟别人一起去紫阳观,他可是紫阳观紫阳道长唯一的弟子,若是连紫阳观在哪儿都不知道的话,那可就真的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你怎么知道我要回紫阳观?”

    唐顺之腼腆一笑,说道:“先生怕是有一年多没回紫阳观了吧?今日路过怎么也该回去看看,至于为何白日不去,弟子琢磨,恐是近乡情怯才对!”

    “近乡情怯?”白玉京点了点头,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是啊,确实是近乡情怯啊!”

    “弟子也想跟着先生去看看,正好也去师公灵位前祭拜一番,还求先生允准。”唐顺之深深的躬下身去。

    张宏光紧接着说道:“卑职更得去了,好保护公公的安全!”

    “还有我,这种好事儿怎么能少得了本姑娘呢?”

    得,合着大家伙都没睡觉,就等着我行动。

    白玉京无奈的苦笑了起来。

    “别人呢?还有谁没睡觉呢?一起站出来吧!”

    “杨恒那家伙早就打起呼噜来了,至于别人应该也已经睡着了。”妙青笑嘻嘻的说道,紧接着催促:“别等了,赶紧出发,再耽误会儿天都亮了!”

    “罢了,既然你们都这么好奇,索性就带上你们吧!”

    白玉京真拿他们没办法。

    叫上一名执勤的驿卒,白玉京便领着另外三个好奇宝宝摸黑离开了驿站。

    果然有人对于他找向导的事情表示了怀疑,但他沉默不语,妙清也就懒得再问了。

    后世时白玉京对易州城可一点儿都不陌生,可惜不是后世。

    易州城破败不堪,城中大部分是军营,百姓不过几百户,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拥堵的车流,若非环绕四周的城墙,其规模甚至赶不上后世的一个乡镇。

    这些都是入城时见到的情况,夜色笼罩下的易州城益发的静谧,也益发的陌生。

    不知谁家的狗最先叫起来的,再然后,直到南城门,一路之上狗吠不止,所以远远的便听城楼上有人吆喝:“什么人?”

    “东厂办差!”张红光纵骑当先,边说话边摸出了自己的腰牌。

    很快有人打着火把从城楼上下来,验明腰牌的真伪之后,急忙招呼人开城门。

    “平时守卫的就很严密吗?”出城之后白玉京好奇的问那驿卒。

    驿卒小心翼翼的说道:“回厂公的话,这个也分情况,边境安稳时就松一点,不安稳时就紧一点。这不,前天瓦剌使团在塔崖驿被一伙山贼打劫了,道台陈老爷亲自带兵赶去相助,可惜晚了一步,整个使团死了个精光……”

    “都死了?”白玉京的眉毛皱了起来。

    “听说就正使一个人摸黑跑了,找了一天一宿也没找见,不过倒是在紫荆关下边的悬崖峭壁上发现了战马的死尸。”

    白玉京望向张红光:“厂里怎么没收到消息?”

    问罢才想起来自己离京的时候正是瓦剌使团遇袭的时候,那塔崖驿就在紫荆关下,离易州将近百里,适才那驿卒也说事发后搜寻了很长时间,自己得不到消息也属正常。

    另外,他根本就不相信什么山贼的说法。

    高双义曾经又和张富源接触过,目的应该就是玻璃聚光器。

    虽然后来兖必里克得到了那匹玻璃马,降低了对玻璃聚光器的渴望,但寿宁候哥俩肯定不会这么想,那两个掉进钱眼儿的家伙,是不可能放弃这种得好处的机会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兖必里克想必也不会拒绝再得到一件玻璃聚光器。

    这件事情,十有八九跟紫荆关副总兵许昌乐有关,他和张鹤龄张延龄哥俩是堂表兄弟,沾太后的光,年不过四十,便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成了紫荆关这一战略重地的最高军事主官。

    “要卑职说啊厂公,管他那么多干嘛,瓦剌人都死光了才好。”

    张红光大咧咧的说道,白玉京一想也对,反正瓦剌现在势弱,就算哈根死了也没啥,量他们也不敢来找大明的麻烦,遂一笑置之,不再理会这个问题。

    城外易水滚滚,东流而去,水势很大,从桥上经过,能够清晰的听到“哗哗”的水流之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据说当年燕太子丹就是在这里送走了荆轲,再往南走不远,就有一座荆轲塔,里边据说供奉的是他的衣冠。”

    白玉京有些感慨的说道,后世的时候,荆轲塔前边建了一个广场,他没少带着孩子去玩,如今故地重游,忍不住就有些伤感起来。

    “不过是个莽夫而已罢,瞧你这感慨的样子,莫非还很羡慕不成?”妙清可不知道白玉京的心情,不屑的坐在马背上说道。

    “一诺千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听着好像很鲁莽,但唯有此,方算顶天立地的汉子,难道你喜欢那种平日里花言巧语,一到关键时刻跑的比谁都快的?”

    “就是,还是厂公说的有道理,男子汉大丈夫,就该知恩图报……”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唐顺之接过了话茬儿,正是崇拜英雄的时候,冷静如他,听妙清诋毁荆轲,也有点儿忍不住了。

    “懒的跟你们争。”妙清“驾”的一声挥了挥马鞭,纵马向前冲去。

    白玉京说那驿卒:“跟着她点儿,她不认路。”

    驿卒闻言急忙也加快了马速。

    天气不错,上弦月斜斜的挂在西方的天空上,一条笔直的官道向南延伸而去,清冷的月辉之下,如同一条白色的带子。

    身后水光荡漾,白玉京特意回头看了一眼,这才夹了夹坐下白龙驹的腹部,不疾不徐的向前而去。

    顶多五里,妙清跟那个驿卒等在一个岔路口,见白玉京和唐顺之张红光过来,抱怨了句:“你们也太慢了吧?是回你的家,又不是去别的地方,莫非还害怕不成?”

    说着打马便又冲上了岔路,这次驿卒不用吩咐便跟了上去。

    挺好。

    又行了足有十多里路,其中有大半都是山路,最后,终于可以看到一棟黑乎乎的建筑出现在视线当中。

    妙清和那驿卒早就已经停在了那里,应该便是紫阳观了。

    白玉京的心跳莫名的加快了速度,他下意识的放缓了马速,离着还有很远一段距离的时候就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松开马缰,任由白龙驹随意走动,自己则紧紧盯着月光下的紫阳观。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好像听到有人在呼唤他,可是当他仔细倾听的时候又没了声音。

    他有种直觉,这个夜晚,应该不会特别的普通。

    正门紧闭,走到近前,白玉京用力一推,门轴发出“咯吱”的声音,在这个寂静的夜里,听的尤为清晰。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