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6年,在欧洲,罗马舰队在西西里海域大败迦太基舰队,击沉敌舰30多艘,俘获64艘;
公元前256年,在中国,10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互相攻伐。这一年是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王五十一年,魏安釐王二十一年,韩桓惠王十七年,赵孝成王十年,齐王建九年,楚考烈王七年,燕孝王二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卫元君十年。
秦国灭亡了西周公国。周朝最后一任天子周赧王崩,周朝灭亡,只剩下东周公国瑟瑟发抖……
秦国又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斩首四万韩军。秦国再次攻打赵国,占领二十余县,斩首九万赵军。燕国攻占了赵国的昌城。韩、魏、楚三国共同救援赵国,大败秦军。韩国从秦国夺回了应邑。
卫元君是魏安釐王的女婿,背靠着魏国艰难生存,卫国如同是魏国的县邑。鲁国在楚国的攻打下,也在瑟瑟发抖……
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这一年,秦政3岁了,项籍的父亲还没有出生。
刘邦的出生过程和很多婴儿的出生一样,平常无奇。但是,在司马迁的描写下,刘邦的出生却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大致意思是,刘邦的母亲刘媪曾经在大泽湖畔休息,梦中和神相遇;天色晦暗,雷电交加,父亲刘太公去寻找她,看见一条龙盘旋在刘媪身上;不久,刘媪怀孕了,便生下了刘邦。
司马迁编造的这个神话有些拙劣,以至于后世老有人怀疑刘邦是不是他父亲的亲生儿子。也难怪,神话中出现了刘媪、蛟龙与太公三个人物,与捉奸现场颇有些相似,字里行间仿佛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恶意和嘲讽,那是一个丧失了尊严的男人最后的反击与报复。
如果我们把眼光投向《史记》中的其他章节,便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殷本纪》曰:“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殷人神话的来源是《诗经·商颂·玄鸟》,原文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司马迁的演绎下,殷人祖先契的母亲简狄与两个朋友一起洗澡,姑且不论这两个朋友的性别,一只黑色的燕子丢下了一枚鸟蛋,简狄拾而吞之,便生下了契。神话的现场似乎没有男性,大概和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习俗有关吧。
《周本纪》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大致意思是: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喾的正妃;姜原外出到郊野,看见一个巨人脚印,心里欣然爱慕,想去踩它一脚,一踩就觉得身子振动像怀了孕似的;满了十月就生下一个儿子,姜原认为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个狭窄的小巷里,但不论是马还是牛,从他身边经过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于是又把他扔在树林里,正赶上树林里人多,所以又挪了个地方;把他扔在渠沟的冰上,有飞鸟飞来用翅膀盖在他身上,垫在他身下;姜原觉得这太神奇了,就抱回来把他养大成人;由于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
周人神话的来源是《诗经·大雅·生民》,原文是“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也就是说,没有儿子的姜嫄去祭祀上帝,祈求除去“无子”的灾难,到野外却踏到了上帝足迹的大拇指,内心感到喜悦,马上就怀孕了。通过对比两处记载可知,司马迁并没有进行多大的发挥再创作。但是,如果我们进行恶意猜测与脑补的话,既然姜原想要得到儿子,为什么在生下儿子后反而要抛弃?莫非是她的丈夫认为这个儿子……当然,神话就是神话,岂能过度解读!
关于刘邦出生时的神话,还有两则与司马迁的记载截然不同,现列举如下:
《史记正义》引《春秋握成图》云:“刘媪梦赤鸟如龙,戏己,生执嘉。”又引《帝王世纪》云:“汉昭灵后含始游洛池,有宝鸡衔赤珠出炫日,后吞之,生高祖。”
《史记索隐》又据《春秋握成图》以为“执嘉妻含始,游洛池,生刘季”。
综上所述,刘邦诞生的神话有二种:第一,刘邦的母亲梦到“赤鸟如龙”围绕着自己嬉戏,便怀孕了;第二,刘邦的母亲到洛池游玩,有宝鸡衔来了一颗红色炫目的珠子,吞食后生下了刘邦。
这两个神话比司马迁创作的版本高明多了,至少不会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历史长河中,不仅刘邦出生时有神话传说,后世的很多帝王也有类似记载,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比如隋文帝杨坚出生时,《隋书·帝纪第一》记载:“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该神话的编造者为了增加真实性,还引入了一个第三者——“尼”,让其作为杨坚神奇的见证者。请注意,这是尼,而非僧!这些记载几乎把杨坚描写成了一条真龙!
再比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作为刘邦的崇拜者,给自己起了一个汉名叫刘亿,《辽史·本纪第一》记载:“初,母梦日堕怀中,有娠。及生,室有神光异香,体如三岁儿,即能匍匐。祖母简献皇后异之,鞠为己子。常匿於别幕,涂其面,不令他人见。三月能行;而能言,知未然事。自谓左右若有神人翼卫。虽龆龀,言必及世务。”他的母亲因梦见“日堕怀中”,于是怀孕,生下耶律阿保机时,室内有“神光异香”,一出生便“体如三岁儿”,立即能够匍匐前行。这不禁让人想起周人祖先后稷和汉武帝出生时的神话。由此可见,辽人的想象力太匮乏了,不会独立创作,只会从史书中抄袭,然后糅合到一起。
再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刘邦的另一位崇拜者,《明史·本纪第一》记载:“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朱元璋的母亲怀孕时,“梦神授药一丸”,放在手中发着光,吞下去,忽然醒了,发现口有余香,等到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室”;出生的这天夜晚,多次有光芒产生,邻居们看见了,还以为着火了,急忙过来救火;到了朱元璋的家里,红光消失了,却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这段的描写与众不同,不落窠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看出编造者确实下了一番心思!
类似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这些所谓的神话仅仅是一种宣传而已,任何过度带有恶意的解读都是不正确的。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