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天狼 > 第50章 民族魂一
    接连三章的民族魂,写得比较辛苦,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加上自己的一点浅薄见解。说心里话,资料的整理比写书辛苦很多,鲁迅先生是我钦佩的民族斗士;虽然有很多人品论他是无病之流,但我不这么认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丑恶被鲁迅先生借题发挥?难道是他们做得很好?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不时的进行自我批评,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莫大焉。

    可惜,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

    欢迎各位指正,提出自己的看法,言归正传,故事继续。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

    1924年7月的古城西安,在历经了连年兵荒匪乱之后,早已失去了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和气派,只有那还算壮观的古城墙还能让人想起它曾经的辉煌。

    “呼啦啦。”任从云一口喝掉碗中的胡辣汤,看着大街上走动的人群和兵痞,心里不由自主的臆想:如果西安是我的地盘?如果我在这里建立一支部队?如果由此辐射华夏。。。。。。。

    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如果,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大小军阀势力的目光死死的盯着这里,此时统治西安的军阀刘镇华,窃据着陕西省督军、省长两大权位,号称“兼座”,拥有军队高达五万之多。

    天狼军区区三千人的微弱力量,跳进陕西,估计被啃噬得连渣子都不会剩下。

    任从云不是那个盗墓的孙“大帅”,纠集了一帮农民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时代的军阀并不是像后世书上描述的那么愚蠢,相反,个个都是人精,能在乱世崛起,屹立不倒,其能力可见一斑。

    “咦?”任从云的眼角看见临座食客举着的报纸一角,发现了一个简体的“狼”,繁体字狼的艮字上一点是一横,也许是狼字的特别意义,他心里莫名的跳了一下:“这个时代的人怎么会写简体字。”

    “这位先生,可否借报纸一观?”任从云朝着那名食客一拱手,开口道。

    “拿去吧,唉,我华夏的文化难道真要泯灭了吗?发个报纸都是错字连篇。”食客年龄看起来有四五十岁的样子,一阵感叹,将报纸递给了任从云。

    接过报纸的任从云看清楚了报纸上的另外七个字,猛然站起,脑海中如同万雷轰鸣。

    “少爷。”正在吃喝的小天和黑牛见到少爷的样子,大吃一惊;飞快站起,右手伸往腰间,犀利的眼神四处乱瞄。大有一言不合,拔枪射击的架势。

    “这。。。。。”递报纸给任从云的中年人眼睛一亮:“这两个看着人蓄无害的年轻人怎么会这么恐怖?难道是?”转而又摇了摇头,似乎是否定了什么。

    “我的兄弟!”他的双眼情不自禁的流下两滴滚烫的热泪:“我不是一个人来得这世界,太好了。”

    深感力量不足的任从云,闻知了兄弟们的消息,如何能不激动?目光微微一扫,对二人说道:“小天,黑牛,通知弟兄们,立即出发,前往上海。”

    “这位小兄弟,你我可否一谈?”中年人从任从云身上感受到一种气息,很奇怪,很微妙;同时他非常想知道,明明是几个错别字,对方为何如何激动,难道说是自己孤陋寡闻,不认得字?好奇心害死猫,他也不例外。

    “这位先生,我现在有要紧的事情去办,后会有期。”任从云一刻也不想耽误。

    “一句话而已。”中年人很执着,对报纸上的错别字耿耿于怀。

    “先生请指教。”任从云看了看手上还拿着人家的报纸,暗呼一声惭愧。

    “年轻人,我的眼睛告诉我,你认识这几个字?不要说谎。”中年人身上出现了一种莫名的气质,让任从云心里感到一阵好奇,这是文人特有的骨风。

    “在下任念祖,先生何人?”

    “周树人,南方人。”中年人报出的名字对于饭店中其他人来说都可能很陌生,但是任从云听了以后,双眼发光。前世的孩提时代,鲁迅的小说记忆深刻。长大以后,更是深入的研究过此人,认为其的文章对时事的见解一针见血,崇拜不已。如今得见真人,哪里还能镇定自如。

    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其《呐喊》《阿Q正传》最是经典,后世无人不晓,连小学生都能朗朗上口。

    任从云凝视着对方,搜寻记忆中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的影子。

    鲁迅的样子: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非常慈悲。

    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

    据说他拍照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这样!”

    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国,又非常的摩登,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配他的,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

    瘦瘦的身体,黄里带白的皮肤,似乎如同大病愈初的病人一样脸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神炯炯有神。

    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没一根是耷拉着的,都那么长,头顶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须——浓密极了,而且极其像隶书的“一”字。

    “不错,果真是此人,大文豪,民族魂,天助我也。”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