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嘘,小心点 > 第一章 庙校 1
    人生在世,头顶天,脚踏地,中间敬父母,亦视为天地。父母在,子女不可逆天,亦不能入地,此法也!

    盆小亮,食至亲肉,入十三层血池地狱,刑期22京6492兆4160亿年!

    盆小亮,挖坟入墓,入十五层磔行地狱,刑期362京3878兆6560亿年!

    盆小亮,光绪亲封正一品威远将军,捉鬼神将,生阴阳瞳,能御日月!

    盆小亮,经营一家棺材铺,取名福寿祥殡葬用品服务中心!

    故事开始:

    黄河流域庶康镇上塬村有一户人家姓“盆”,十分稀有。百家姓里也有“盆”姓,与上塬村这户人家虽字同音同,但二者来历却大相径庭。

    这户人家户主叫盆友田,妻子已亡故多年,与独子盆小亮相依为命,经营一家棺材铺。盆友田本不姓“盆”,而是姓“彭”,由“彭”变为“盆”还要从十五年前说起。

    时年,大旱,中原地区遭了年景,即百年不遇的旱灾。河流干涸,土地龟裂,庄家颗粒无收,老百姓难以果腹。当局欺下瞒上,政府赈灾不利,百姓以树皮草根充饥,艰难度日。呼呼一月时光,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风卷残云般消耗殆尽,病毒肆虐,瘟疫开始蔓延,数以万计的百姓开始了九死一生的逃荒之路。彭友田携妻儿跟随人流艰难前行,随行的还有彭友田的孪生兄弟彭友粮。

    刚开始人们还都抱有一丝幻想,但每到一城都被早已严阵以待的官兵拒之门外,如此几番下来人群开始躁动,爆发了一次冲卡,最终已血流成横尸遍野河而结束。

    慢慢开始有人卖儿卖女,到后来白白送人也没人要,于是互相交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体弱多病因饥饿疾病而亡者不在少数,被随意的丢弃在路边,不远处成群结队饥肠辘辘的野狗蜂拥而来,瞬间就剩一堆白骨。

    一路上举世罕见的人间惨状让人不寒而栗。为了延续血脉,彭友田和彭友粮在一个岔路口挥泪分道扬镳,若侥幸存活下来为了日后相遇约定每年六月在门环上绑一捆小麦秸秆。

    一天晚上,彭友田睡的正香,突然听到一声惨叫,原来几个人爬在他妻子身上胡乱啃咬,彭妻疼的吱哇乱叫,口中忙说:“俺还中,俺还中。”

    一灾民道:“你不中了,你救救俺们吧。”

    彭友田见状捡起一块石头抡圆了砸响一个人的后脑,那人来不及吭一声就身子一软爬在彭妻身上不动了,其他几人也做猢狲散了。不幸的是彭妻脖颈已被咬断,鲜血汩汩流了出来,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

    “你起来,你不能死,你给我起来,听见了吗?”彭友田说。

    彭妻抓着彭友田的手,嘴巴一张一合,却发不出声音来,最后眼睛盯着一旁熟睡的彭小亮,就这样走了。

    这时,彭小亮醒来了,他哭着要妈妈,彭友田谎称妈妈去找二叔彭友粮了。彭友田把彭小亮扛在肩上大踏步向前走去,他的身后彭妻眼睛还睁着,依依不舍。地狱般的黑暗里几十双散发着寒光的眼睛盯上了彭妻尚有余温的身体。

    彭友田很幸运的活了下来,辗转来到了庶康镇上塬村落脚。

    黄河流域历史悠久,多民族融合,十里音不同。彭友田来到上塬村以后因口音不同和当地人产生了交流上的问题。久而久之,“彭”便被念成了“盆”,彭友田也懒得解释。不过,人口普查也将“彭”错当成“盆”,姓氏在社会组成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让彭友田十分生气,同时也觉得丢人,因为他愧对祖宗。至此,彭友田便彻底成了盆友田了。

    盆友田的棺材铺取名福寿祥殡葬用品服务中心。这是独一份的生意,因为通常意义来看挣死人的钱是个不吉利的差事,而传统观念里有逝者为大的习俗,所以即使再贫穷的家庭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太过于吝啬,因此盆友田的生意虽算不上红火,但养家糊口却不成问题。

    盆友田开棺材铺是有自己的考虑,一来他本就是木匠出身,以前也打过棺材,容易上手。二来彭妻当年梗死当街,最后落得尸骨无存是他一辈子解不开的心结。盆友田打的棺材严丝合缝,盛水不漏,已经名声在外。他要让每个魂归极乐的人都能体面的走,他希望每个睡他做的棺材走的人能替他给彭妻捎一句话:儿子长大了。

    时间长了盆友田摸出了殡葬生意的一些门道。冬夏两季气温极冷极热是各种病症的多发季节,拿盆友田的话说这两个季节是老天爷收人的季节,殡葬生意往往比较红火,而春秋两季则相对平淡,往往一两个月也卖不出一口棺材。

    农历二月底,已是万象更新的春节了,忙了一个冬天的盆友田正在门口收拾干枯的绵扫帚。绵扫帚是一种草,形似松柏,能长到一人高,可以用来当扫帚用,也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凡与死人打交道的营生往往都会在门前种植绵扫帚,盆友田也不例外。

    盆友田用铁锹将绵扫帚齐根铲断,冬季被风摇落埋入土里的种子已经生出浅绿色的嫩芽,尽情享受着春日里阳光的温暖。

    “爹,我回来了。”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盆友田的独子盆小亮。此时的盆小亮已经二十岁了,长的端端正正,一表人才。前几日盆友田让盆小亮去联系一些木材,算来也有四五天的时间了。

    “都办妥了?”盆友田找来一根绳子将绵扫帚拦腰绑了一圈,这样用起来方便还不容易散开。

    盆小亮把褡裢从肩膀上摘下来说:“50的涨了两块。”

    盆友田手里的动作停了一下,随即一用力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动,手里的绵扫帚差点儿被他勒断了,嘴里没好气道:“涨了个疯,我看是干不长了。”

    盆小亮叽咕叽咕喝了几口水说:“他涨咱也涨,用不着生气。”

    盆友田把绑好的绵扫帚靠在墙上说:“你懂什么,棺材不同于别的东西,不是说涨就涨,想涨就涨的,必须要有说道,你去在所有棺材上的福字外围刻一个圈,涂成金色的。”

    盆小亮纳闷道:“这是什么意思?”

    盆友田说:“这叫全福,逝者安息,生者富贵,学着点吧。”

    二人正说着盆友田看见不远处走开一个中年妇女。这人他认得,是邻村的兰英,平日里也时常碰面,免不了互相招呼一声。

    盆友田说:“去,泡茶去,来生意了。”

    盆小亮一头雾水,但看见父亲一本正经便也没说什么转身进屋去了。

    兰英没精打采的来到福寿祥的门口,用眼睛瞟了一眼陈列的大小棺材,眼泪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了下来。盆友田接过盆小亮递来的茶缸走了过去,然后将茶缸递给兰英。兰英只是哭,眼睛像两个西红柿。盆友田把茶缸放在一旁,悄悄往后退了一步,一句话始终不说话。

    这一幕盆小亮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上赶的不是买卖,特别是这种事情一定要等苦主先开口,总不能问你来买棺材啊,你家谁死了,要不然极容易出事情。盆小亮听父亲说以前就有买棺材的人因为说错了一句话惨遭灭门,尸体全部放进了棺材,用洋钉封棺。另外,生意人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察言观色,一些经验丰富的人不用苦主说一句话就能猜出十之八九。

    兰英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哽咽道:“我的命好苦啊。”

    盆友田安慰道:“节哀顺变,都是命中注定,给娃挑一副好棺材吧。”

    闻言,盆小亮长大了嘴巴,心中暗想:爹这是老糊涂了,怎么信口开河,惹出了事端改如何是好?不过,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兰英说瞟了一眼那口松木的棺材,目光却落在桐木棺材上:“就这个吧。”

    盆友田说:“平日里见了,娃还叫我一声大爷哩,你就拿这副松木的吧,我按桐木的价格给你就是了。”

    兰英连连摇头,泪珠洒了一地。

    盆友田又说:“唉,这都是命,这娃懂事,他不会怪你的,你也不要自责了。”

    听了这话,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兰英的眼前,她哭的更厉害了,整个人瘫坐在地上呼哧带喘,一把鼻涕一把泪,其状甚是可怜。

    许久,兰英说:“还是拿松木的吧,这是当妈的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按照当地习俗,成人去世一般停尸五天。第一天报丧,选定地址,第二天制孝并分发给子孙,同时着手打墓,第三天起灶,亲戚朋友瞻仰遗容,入殓,洋钉封棺,第四天准备花饭花圈,吹手就位,第五天迎饭,起灵入土(成人去世十分复杂繁琐,再次先做简单介绍,后文自有详细解说)。

    相比成人,孩童夭折则简单很多,只停尸三天,仅通知姑舅姨等重要亲戚,然后入殓封棺,入土为安,也不起丘,所以往往都葬于自家地里以免日后难以找见。但不管如何都要请几个打墓的把式才行,因为在入土之前一切都已顺利为要,若出现墓室塌方等情况则视为大凶之兆,更何况打墓这活一般人一来不会干,二来不愿干。

    兰英走了以后盆小亮不解的问:“爹,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就跟亲眼看见了一样。”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