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无敌武将升级系统 > 第四十九章:上殿
    吴迪有些疑惑的问道:“二公子,今日之事确实有些奇怪,三衙的两个虞侯将我等带到这里,二话不说便径直走了,难道京师禁军都是这般傲气?”

    蔡绦呵呵笑道:“吴迪你也莫要叫我什么公子了,叫我表字约之即可。这事情不足为怪,这些禁军个个眼高于顶,见到外地厢军都是如此,何况你们还只是民军。”

    吴迪哦了一声,却是不大相信,心中疑惑未解,可又不好再问。

    蔡绦指着外面车辆说道:“吴迪你看,我可是将你所需的物事一点折扣都没打,都给你送来了,只是战马归三衙与兵部统管,没有陛下点头确实难办,还请莫怪。”

    吴迪见到这些东西,已是喜出望外,战马他本就不指望,大宋历来缺马,连京师的禁军都没有多少,他不过是漫天要价罢了,也不放在心上。

    吴迪坦然说道:“谢过约之兄,这些已是麻烦约之兄许多,吴迪哪里敢怪罪?待明日觐见过天颜,吴迪即刻上路,不用半月必扫平水匪,不负约之兄和太师厚望。”

    蔡绦脸上却带了些忧色:“吴迪,现在这事情却是起了一些变化,我家父亲一时措手不及,没能阻止住,吴迪可要多加小心。”

    吴迪疑问的看着蔡绦,蔡绦有些失落的说道:“童贯和高俅不肯让你顺顺利利的去淮南,便想出一个阴毒之法,他们要在五月初五那几日,和你义勇比试三场,赢者方去剿匪。官家已是准了。”

    吴迪问道:“如何个比试法?约之兄不妨直言。”

    蔡绦叹道:“一比马军,二比步军,三比水军。”

    吴迪笑道:“约之兄请说详细些,既然要来躲是躲不过的,谁赢谁输比过才能见分晓,何必叹气?”

    蔡绦见吴迪镇定,自己心里也多存了些侥幸:“吴迪有所不知,童贯那厮甚是狡猾,若是京师禁军出战我倒一些也不担心,那厮伙同高俅,调来了西军百战的精骑,折家的步军连同禁军中每年在金明池中争标的水军和你比试,我怎能不担心?”

    吴迪惊讶:“那不是三军战我一军?官家怎会答应?”

    蔡绦摇头道:“官家受此二贼蒙蔽,或是未想到此处,这二贼还将此事全城渲染,现在汴京城里人人皆知,就是要改也是改不了,除非你避而不战。”

    吴迪眉头深锁,缓缓说道:“西军,纪家军,这两位可是真看得起我济州民军。战!为什么不战?不为别的只为这口气,就算必败我也要去。”

    蔡绦拍拍他的肩膀:“吴迪,真是难为你了。”

    吴迪勉强一笑:“这本就是吴迪的本分,约之兄放心,还请禀明老公相,这三场我必有胜一场把握,到时还请公相帮衬一二。”

    蔡绦听吴迪说必赢一场,心里大定,只要能赢上一场,自家父亲便能再官家面前说得上话,要是一场都赢不了,那便无话可说了。

    蔡绦答应道:“吴迪放心,只有你能胜过一场,我父亲必能让你得偿所愿,若是能赢一两场你立时可得官家另眼相看!”

    吴迪答道:“吴迪必当努力争取。”

    蔡绦微笑:“对了吴迪,你营中似乎无有粮草,我刚已是命人去办理了,你倒不必自己派人采买,你此时是响应朝廷征召,怎还要自己花费。本想今日请你去我府中少叙,可惜陛下要明日召见于你,我倒是要避些嫌疑。”

    吴迪连连称谢,蔡绦也无心再说下去,便领着随从先行回家了。

    蔡绦走后至多一两个时辰,大批的粮草便运到吴迪营中。

    吴迪下令埋锅造饭,义勇军吃罢饭食,休息半个时辰,趁着天色微黑,便开始拣选装备,分发下去。这几日也是走得辛苦,今天夜里不再训练,除了日常值哨,其余众军都早早的歇息了。

    第二日,也便是五月初一,晨刚破晓,众军已是开始晨操。

    吴迪也正随着军士一起操练,忽得岗哨来报:“大营之外,有宫中天使到来,未得首领命令,不敢放入营中,还请首领请去。”

    吴迪急急忙赶到大营门口,只见几个着绯绿色袍子的宦官,牵着几匹马站在门口,脸色均是不善。

    吴迪反正也是得罪了童贯,不会再去想巴结这些宦官,只是抱拳施礼说道:“不知几位天使驾临,还请到营中少歇。”

    那几个宦官对他更是没有好脸色,为首的轻哼了一声,尖声说道:“不必了,吴迪,官家要见你,你随我走吧。”

    吴迪不以为意,也不客套,叫人牵来自己的踏雪,飞身上马:“那便请几位前面带路吧!”

    几个宦官脸色发青,他们还从未见过如此不将他们放在眼中的人物,连话也不愿和吴迪多说了,自己搬鞍上了马,头前疾驰,竟是想将他甩开一般。

    吴迪暗笑,就这点马技,也在我面前卖弄。吴迪催马赶上,紧跟在后面,前面快他便快,前面慢他便慢。

    马是好马,骑术又是苦练过的。几个宫里的宦官从前经常用这法子为难些文官,可又怎么难为的了他?

    这一路无话,穿过陈州门,进了外城。再直走过了云骑桥、龙津桥进保康门便入了内城,直走左转便是宫城了,这一路上直把个吴迪看得是眼花缭乱,这盛世的东京汴梁比起后世的大都市绝不会差上半分。

    更不消说那七十二户勾栏,五十间瓦子,正当时春光荡漾之时。吴迪心里只有一句诗:“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吴迪年轻俊俏,更兼坐骑神骏,骑着马上左顾右盼,更惹得路边的红楼之上娇唤连连,红袖飘飘。

    正意乱情迷间,已是进了东华门,这里面便是宫城了。东华门往里,一条肃静宽广直道,道路左边,是大臣办公之所。

    左右银台、中书省、枢密院、天章宝文两阁、尚书秘书二省,俱在此处,这便是整个大宋的中枢之地。道路右边,乃是太子寝宫,再往前走,一排高大的宫殿,分别是:紫宸殿、文德殿、垂拱殿、皇仪殿、集英殿。真真是建筑宏伟,气势磅礴!诸殿之后,有宣佑门会通门,这二门之内便是传说中的一皇后、三夫人、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三千粉黛、八百烟娇,所住之处!

    几个宫使与吴迪,在东华门边已是下了马,这宫城之中非陛下亲允,只有徒步而行。

    这从东华门直走,足足走了有近半个时辰,方才到达一处宫殿前广场之上。

    几个宫使叫住吴迪,让他在这里等候,两个人站在他的身边,怕他四处乱走,为首的宦官远远跑向宫殿,去向陛下交旨。

    今天并非朝日,不过集英殿内也是高官群立,蔡太师,童枢密,高太尉,几位副相,几部尚书,更还有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将,中间高坐的白胖男子便是当今天子徽宗皇帝,他身旁站着一位面貌忠厚的宫人,那位是大大有名,人称“隐相”的梁师成,右侧有一个面目削瘦的年轻人,身穿诸黄袍,上绣六条真龙,乃是当今太子殿下,赵恒是也。

    在他的下首,有一男一女,男的丰神俊秀,女的国色天香,这两位是郓王赵楷,茂德帝姬福金。

    徽宗今日心情不错,那几位白发老将乃是大宋名将二种兄弟,西军马军副都指挥刘延庆,纪家当代家主云中府知州纪项清。徽宗得童贯启发,今年伐辽在际,趁着端午普天同庆与万民同乐之际,开三场大赛并将西军纪家军主将召集过来共商伐辽之事。

    殿内众人也是刚到不久,相互寒暄一会官家便带着太子郓王福金来到。这后两位跟来却不是为了商议什么军国大事的,只为见一见这吴迪吴元先。

    徽宗早便是答应过他们,今日也就带着来了。

    众大臣方才参拜过皇帝陛下万岁,太子王爷帝姬千岁。

    一宫人殿门外禀报:“启禀陛下,吴迪在殿外等候觐见!”

    徽宗微笑点头,梁师成大声宣道:“宣吴迪上殿觐见!”殿中人各个神情不同,蔡太师面露微笑,童枢密阴沉面孔,高太尉咬牙切齿,几位相公,六部尚书面带好奇,想见见这惹得三位巨头反目人物是何等模样。

    几位殿下期盼已极,特别是福金帝姬,满面通红不住翘首张望。几位刚刚回京的老将军却是莫名其妙,不是商议伐辽之事么,这吴迪又是谁?

    一声声宣谕自上而下传达:“陛下有旨,吴迪上殿觐见!”一声声尖声呼叫在大宋朝的禁宫内震荡,所有人都不会知道,从此,这个江山社稷便要脱了它从前的轨迹,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当上谕传到的时候,吴迪正左右看得目眩神迷,巍峨宫殿,红墙绿瓦,这便是一千年前煌煌大宋的最中央,而我,今日亲身的站在了这里!

    身边的宫使一推尚在发呆的吴迪:“陛下传召,快些速速上殿!”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