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万历尖商 > 第0288章 赶赴到辽阳
    着工部发军械、鸟铳、火药于辽东镇江堡备用——朱翊钧点名兵部工部尚书亲自督造鸟铳。

    若前线传回鸟铳不可用、炸膛的消息,首先问责尚书!另有五军三营参将刘綎上书以四川兵五千请战。

    皇帝赞许之,有山西总兵李如松以辽东骑兵五千请战,皇帝以为不可,令辽东所部兵马严守驻地,以防蒙古各部趁辽东空虚偷袭辽东,另下令征召建州卫女真部首领佟奴儿哈赤以辽东副总兵之职集结女真骑兵五千备战待命,大胜之后许其龙虎将军职衔。李如松闻讯大惊,再三上书泣血请战,请为平壤一千忠魂复仇雪恨。

    帝许其忠勇,遂允李如松以总兵之职领佟奴儿哈赤所部骑兵五千入朝配合作战。诏书下达朝鲜,朝鲜大惊,忙遣使者请求大明不可使女真骑兵入境作战,为帝所拒。

    帝深责之,朝鲜王臣惴惴不敢言,大明天军再次入朝,遂不可逆转,那天去兵部问话以后,石星又召见了梅国员两次。

    与他就朝鲜战况展开了深入交流,然后对大明出兵方略进行交流,经过商量,他提出以建州女真所部骑兵代替辽东骑兵出战朝鲜的建议,认为建奴毕竟不是汉人,非我族类,再怎么说也不能相信。

    不管他们有什么打算,消耗女真人的兵力总对我大明有利。石星深以为然,然后又问如果女真人暗藏诡计又当如何?梅国贞说,可以李如松为女真骑兵主将,以李如松和努尔哈赤的关系,努尔哈赤就算有什么鬼主意,也会被李如松给压制住,乖乖为大明流血牺牲。

    利用日本人的军力狠狠的削弱他们的实力,女真人近来有些崛起的势头,朝廷不可不防。这句话让石星下定主意,日后朝鲜请求不让女真人入境作战的消息传来之后,石星严辞拒绝。

    上书皇帝讲明利害,朱翊钧便下旨斥责了朝鲜王臣。出兵朝鲜已成定局,无论朝臣里还有多少认为此次战事兴起导致国本之争继续延续,都无法阻挡大明的脚步。

    这尊庞大的战争机器轰隆隆的转动起来,一时间传令兵四出,征兵之地一片忙碌之景,大量士卒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开赴战争之地。朱翊钧下令东征主将梅国贞尽快赶赴朝鲜与经略宋应昌还有朝鲜王臣会面,商讨战机,不要耽误了时辰作战。

    主将梅国员俨然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人物,因为这一次,皇帝给他的头衔里加上了“提督”二字。

    他的官名全称是“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而大明从洪武永乐以后就是不给武官加提督衔的。他是武将衰落以后头一个得享这种殊荣的。

    这位平定宁夏之乱的首功之臣,现在又要奔赴朝鲜去和嚣张不可一世的恶邻日本作战,人们对这位主将充满了好奇之心,不过再好奇也来不及观摩偶像了。

    他接到皇帝的命令之后,匆匆准备了一天,就启程上路了。促使他如此干脆的离开京师的原因固然有初次担任主将的激动,然而其中更有自己即将有后代,而且希望可以赶上孩子出生之前结束战争归来的想法。

    梅国贞的造人计划大成功,当时他高兴的连话都说不出来,老爹跑到去世的母亲坟前哭了好久,然后还写信给三个哥哥,严厉斥责他们居然生孩子比弟弟还要晚,简直是不孝云云。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接到召令之后二话不说就打包走人。

    临走前许诺,一定要在孩子出生之前赶回来,按照常规推算,这个孩子是在七月初怀上的,那么最迟到万历二十一年的四月就要诞生了,这一仗虽说不是很难打,但是他想要做的事情还真不是一般的多。他已经得到了消息,李如松在得到出战资格之后几乎是立刻就奔赴了辽东。

    据他分析应该是去自己的发小努尔哈赤那里调兵遣将去了,梅国贞也决定尽快奔赴辽东辽阳,和经略宋应昌打个照面。这场战争名义上宋应昌是主帅。

    但是因为自己是个有爵位在身的武将,所以只要强硬一点,相当程度上会有战争的指挥权和自主权。

    就好象原先的李如松一般。据他了解,宋应昌不是个软弱的主和派,而是个同样强硬的主战派。

    梅国贞不介意对他客气一点,只要他别抱着鄙视武将的传统眼光,如果当真是那样,他也不会害怕和他对着干,拥有爵位的他现在并不害怕和文官捉对厮杀。他的战略意图,是要把这批大约二十万的日本士兵和青壮完全留在朝鲜。

    因为从现在的状态看,他要是提出渡海彻底消灭日本是不现实的,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消灭日本的有生力量,让它自己乱起来,最差也要让它二十年之内喘不过气。

    这样,才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明缅战场上开疆拓土。一路奔赴辽东的路上,梅国贞就不断的和沿途的驿站人员打交道,询问当地的气候状况。

    这些久居当地的本地人就纷纷表示说,最近几年感觉是越来越冷了,往心开春早得很,入冬也挺晚,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冬天来得早,春天来得晚。

    而且还格外冷,就像现在这个九月天,记得往年都还有点热,今年却已经有丝丝凉意了。不过他们都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辽东之地一向苦寒,人口也少,种地都是一年一熟,只要六七个月不是冬天,辽东都能活人。辽东是不怕啊,肥沃的黑土地自然能养活这少数的人口。

    可是中原之地人口稠密,大部分作物还是一年一熟,少有一年两熟,全靠这些维持生死线的粮食产量支撑。

    小冰河期正在急速逼近,若是放任不管,再过最多二十年,恐怖的严寒就要降临在这片土地上。

    中原之地粮食产量锐减,甚至绝收,那大明依然逃不出那注定的劫数。到那时,大明劫,在劫难逃不知道现在中华大地上是否有土豆的存在呢?他加快了奔赴辽阳的速度。九月初十,他日夜兼程赶赴到了辽阳。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