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倚剑执江山 > 勤杂兵 7
    杨会答应,连忙来到中营,跪拜道:“元帅在上,不知传末将前来,有何指示?”

    陈无双正襟危坐,道:“本帅奉旨,要你做一章《平丹论》,我要你赶紧写给我。”

    杨会心中虽然不爽,但只得委屈应道:“是。末将这就去写。”

    说完慌忙退回自己营中,叫来传令兵,命令道:“快传双兵营武龙听令。”

    传令兵奉令行事,传来武龙。

    武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疑惑的问道:“将军在上,末将武龙参见将军。”

    杨会道:“起来说话,本将军以后传你的时候多,以后见了我,不必参拜了。”

    武龙心中一喜,答道:“是。小人遵令。”

    杨会直入正题,道:“武龙,方才元帅要我写一篇《平丹论》,你可会写?若是写了,我又记你一次大功。”

    武龙信誓旦旦的答道:“禀将军,写一篇战事分析报告,我是能写出来的。”

    杨会大喜道:“好,如此的话,你抓紧时间,去给我写一篇。”

    武龙奉令进营,便叫兄弟们回避,周亭、钱、李四人退出。

    武龙忙摆香桌,取过笔墨纸砚,低头沉思。

    忽地犹如狂性大发,龙飞凤舞,手持毛笔在天青色的纸上奋笔疾书,约莫半个时辰,一张密密麻麻的《平丹论》一气呵成。

    武龙拿来揭开一看,上面字字碧清,写得明白。

    契丹自耶律洪独掌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当时任长书与耶律洪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任长书最终之所以能控制契丹军权,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任长书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各路要地及关口,此时不能与他争强。

    而大夏皇上虽然贪财好色,但他占据江东,已经历十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如今的大夏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而夔州一带北靠明海、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契丹相连,西边和西渝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此刻却还没人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拿它用来资助慕容氏的,夔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西渝祖师凭借它建立了帝业。此时夔州知府薛富贵,执政有方,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暮云凯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西渝既是千年古国,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夔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南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大夏,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西渝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在由皇上亲自率领夔州的军队从阳关道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皇上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西渝定然能够称霸中原,一统天下。

    武龙将这篇强国方略交给杨会,道:“将军,末将《平丹论》写在这里了。”

    杨会道:“好,本将将这个功劳,给你记在功劳簿上。”

    说完,就拿到中营,递给陈无双观阅:“元帅,《平丹论》乃是我的女婿何生亮所作。”

    陈无双可不管到底是何人所写,只是接了《平丹论》,把功劳簿又竖了一条杠子又给何生亮记了一功。

    即到御营汇报道:“陛下在上,《平丹论》在此,请陛下过目。”

    慕容泓兴奋道:“取上来。”

    侍臣接上,铺在龙案,陈无双同皇上一看,大悦,道:“军师,想不到此去平定契丹,却是西渝一统天下的契机?”

    徐成功道:“已救世主的判断,平定天下,只须十二年”

    慕容泓哈哈大笑道:“有了这样能人,自然平服得快。”

    随即徐成功算定后日是黄道吉日,即可起兵下船过海。

    ......

    第二日清晨,杨会传令十万人马,先下战船,开了二百余号。多把链条绞拢一排,扯起御驾亲征旗号,往海中而去。这一千三百号战船,只只绞定,海上风波最险,犹恐吹翻,故把链条绞定。

    百万雄兵都乘在两边船内。皇上同军师于吉日上了龙船,扯起平丹大元帅旗号。陈无双好不威风,三声炮响,一齐开出。

    在海上行了三日,只见天连水,水连天。忽一时,大风刮起,海上波浪泼起数丈,惊得慕容泓面如土色,龙案都颠翻倒了。这些船在海内颠来簸去,人马跌倒船中,刚爬起来,又跌倒了,慕容泓也翻倒数次。

    陈无双在船内滚来滚去,徐成功也难起身,余者无有不跌,无有不吐。

    皇上骇怕,吓得发抖,说道:“军师,不去征东。情愿安享长安,让任长青杀过来,让他也见见这海上颠簸。”

    陈无双也道:“陛下,快降旨,咱们掉头回去,性命要紧。”

    徐成功却道:“不妨。只消陛下降旨,要元帅平风浪静。”

    陈无双虽然也跌得昏了,但听得真切,一听此言,心内大惊道:“军师大人,此言差矣。风浪乃玉皇御旨,天上之事,叫本帅哪里平得来?”

    徐成功道:“我算定陰陽,风浪该是你平的,有本事去平就罢了。如没有本事平这风浪,降旨将你绑缚,扔在海里,祭了海神,也平得风浪了。”

    陈无双大感憋屈,道:“徐老头,你有意害我是不是?什么时候海上的风浪,也要让本元帅去平定?”

    但皇上在侧,他也无可奈何,走到前船,传来先锋杨会。左右一声答应,道:“元帅有令,传先锋杨会上船听令。”

    此时杨会也在船内跌吐得昏花胀脑,好不难过。

    只听传令兵道:“禀将军,元帅军令,传你过去。”

    杨会道:“这样大的风,又来传我去做什么?”无可奈何,挨到船头。水手挽住一只船,爬上龙船道:“元帅传末将有何将令?”

    陈无双道:“如此大风浪,今已危急,快去与本帅平静风浪,是你大功。”

    杨会道:“元帅又来了,海内风浪,年年惯常,叫末将怎生平法?”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