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倚剑执江山 > 勤杂兵 8
    陈无双道:“你若不设法平定风浪,叫两旁将士把你杨会绑了,丢在海中祭了海神,或者平得风浪亦未可知。”

    杨会道:“元帅,这个使不得,末将先去问问女婿何生亮,看能不能想出平定之法。”

    杨会走至前船,进入内舱,叫人传来武龙。

    哪晓得武龙在船内翻了两跤,也着了忙,正值杨会来传。

    武龙大概已经知道杨会为何传他,跌跌撞撞来到杨会船上,问道:“将军传传末将有何将令?”

    杨会道:“你可有平浪之计么?”

    武龙笑道:“将军,有五湖四海龙王到此朝参,故此这等大风。只要万岁御笔亲书‘免朝’二字,扔在海内,风浪就平了。”

    杨会大悦,道:“果有此事?应验了,你之大功。依你行事,平了风浪,你这大罪一定就赦去。”

    杨会来到龙船,照武龙这番言语,对元帅说了。

    陈无双大悦道:“妙,妙,如果应其言,就记你功劳。”说罢,来到御营,进入舱内,高喊道:“陛下,海内五湖四海龙王前来朝参,故起风浪。只消陛下亲书‘免朝’二字,扔入海中,风浪就息了。”

    皇上道:“果有此事?那朕就亲笔一封。”元帅摆好龙案,皇上亲书“免朝”二字,递与陈无双接在手中。

    陈无双走出船头,两边有水军扶定。他朗声喊道:“圣上有旨,今去征东,诸位龙王免朝,各回龙驾。”把“免朝”二字丢入海中,犹如有人在底下接了去。

    不一刻,风浪顿息。

    皇上余惊未消,道:“军师,传朕旨意,把战船开回登州,不去平西了,咱们待任长青起兵杀过来再处。”

    徐成功道:“陛下,您怎么又说这些丧气话?如今风浪平息,正好行船,怎么反要回登州?倘契丹起兵杀至西渝,怎生抵敌?”

    陈无双记恨徐成功让自己平息风浪,道:“陛下不要听这牛鼻子道人瞎说。此去大海,风浪还大,乃是险路,可谓九死一生,咱们性命要紧,趁此风息浪静,回到登州,安享京城。若是契丹兴兵过海侵犯疆界,我们以逸待劳,不是我夸口,我老陈年纪虽老,却不将这些后身小辈放在眼里。他若敢犯,,杀退番人,包在臣身上,决不惊驾。眼前避祸要紧,我们赶紧回吧。”

    徐成功道:“老呆子,什么说话,自古道:‘食君之禄,当报君之德。’趁此风平浪息,仗陛下洪恩,此去征东,有甚险处?你敢驾前乱道!”

    皇上道:“军师,不必埋怨他。寡人愿老死长安,也不愿征东入海。”

    徐茂功心下一想,道:“既然陛下不去平西,臣也难以逆旨,那我们就掉头回登州吧。”

    徐成功见军师说了,慌忙传令,吩咐三军,回转登州,待风浪平息之后在过海平西。

    陈无双一声令下,众军士齐声答应:“遵命!”这一千五百战船尽皆回转。行了三日三夜,到了登州海滩,把船泊住。

    慕容泓与徐成功下船进城,城内扎营。

    慕容泓道:“军师,我们明日回长安去罢。”

    徐成功道:“陛下有了救世主保驾平西,此乃国家的大事,怎么陛下反要回京城去?”

    慕容泓道:“军师,海上风浪极大,不如先回京城,来日再议。。”

    徐成功不忍放弃此次机会,劝道:“陛下放心。有几日风大,自然有几日风小的。就在这里等几天,待风息浪静,就可以过得海,平得西了。”

    慕容泓犹豫道:“既如此说,就等几天吧。”

    大军在沙滩扎下营来,徐成功恐平西有变,半夜时分来到帅营,陈无双连忙起身接待,道:“军师连夜到此,有何指教?”

    徐成功担忧道:“元帅,海内风浪太大,圣上不肯征东,怎么处?”

    陈无双叫声:“大人又来了,我们不能去打契丹,难道契丹还敢来打西渝不成?真若圣上驾回长安,待本帅守在登州,也是无妨。”

    徐成功道:“不是这样讲的,那契丹人马邪法多端,必要皇上御驾亲征。若元帅统兵驻守,料想很难抵御。”

    陈无双虽然糊涂,但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无奈说道:“如今陛下不肯去,也没法奈何他。”

    徐成功道:“我想也容易的,设一个瞒天过海之计,瞒了天子过海,如果皇上到了契丹国土,就只能开战了。”

    陈无双疑惑道:“军师,何谓瞒天过海之计呢?”

    徐成功道:“元帅不要慌,只消去传令杨会,要他献这瞒天过海之计,如有就罢,若没有,就掘下三个泥潭,对他说辰时没计,就埋一尺;午时没计,就埋二尺;戌时没计,将他埋三尺。这一天总不使计,将他连头都埋在泥里。他自然着忙,就有瞒天过海之计献出来了。”

    陈无双大喜道:“军师,当真么?那就待本帅明日要他献计。”

    徐成功道,“是。”于是回转御营,才安心的睡下。

    到了第二日,陈无双传令,一面掘坑,一面传杨会进中营听令。

    杨会道:“元帅传末将有何将令?”

    陈无双不善的笑道:“皇上惧怕海内风浪,不肯下船过海,故此本帅传你进营,要献个瞒天过海之计,使圣上眼不见水,稳稳的到达契丹,若献出了瞒天过海之计,便是你的功劳。若是设计不出来,本帅掘下泥坑三个,你辰刻没有,埋你一尺;午时没有,埋你二尺;晚来没有,埋你三尺。如若再无妙计,将你活埋在泥里。”

    杨会听了大惊,道:“元帅,待末将去与狗婿何生亮商议此计,有了计即前来缴令。”

    陈无双道:“事情的严重性你也看到了,快去吧。”

    杨会答应,回营中,摔破的几个茶杯,臭骂了陈无双几句。待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下之后,开口道:“传令兵,传武龙前来进见。”

    传令兵奉令来传,武龙忙到营中,问道:“将军传末将有何命令?”

    杨会道:“皇上惧怕风浪,不去平西。元帅着我要献个瞒天过海之计,使皇上不见风浪泼天,就不致圣驾惊恐,这样就可以直接到达契丹境内。如你能献出一个瞒天过海之计,将是莫大的功劳,到时我在记你首功”。

    武龙道:“一时之间,我也没有什么注意,待小人下去考虑考虑。”

    杨会道:“好,如此就有劳你了。”

    武龙奉令出来,回到前营,他翻看神书,见《三十六计》中明明白白的记载着瞒天过海之计: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