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偏殿。
玄智,玄清,玄宇师兄弟三人端坐殿中,一旁随侍的是各自的亲传弟子。
静真、静缘(玄智弟子),静安、静虚(玄清弟子),静林、静义(玄宇弟子)。
此刻殿中寂静无声,玄智师兄弟三人沉吟不语,几个徒弟亦是面面相觑。
此事的起因,是早课后,守山门小道送来的信函和一张名帖。
信函是何人所写?信中所提何事?
因先前他们师兄弟几人都不在近前,所以并不清楚。
倒是名贴上,“妙回春”三个字看得分明。
只是六人都有些不确定,这个“妙回春”是不是就是那个“妙前辈”。
若是,那位前辈与自己师门有何关系?
毕竟,他们拜师之时,妙前辈早已退出江湖,这些年也从未听自家师傅(师伯、师叔)提起过。
与静真等人的困惑不同,玄智师兄弟三人却是头痛不已。
妙回春,而今人称“圣手”。
可三人却清楚,他刚出道时,却是武林有名的“笑阎罗”。
行事随性,救人随心,杀人的手段却是狠辣异常。
与现今江湖盛传的妙手仁心,仁心仁术相去甚远。
三人之所以如此清楚,是因为他们的恩师,武当前掌门通明道长。
恩师与妙回春是忘年之交,二人相差三十六岁。
此因三人虽都只小其十来岁,却都得尊其一声世叔。
师父在世时,他们这位世叔总会来此小住些时日。
期间,除了与师傅谈医论道外,最喜欢的,还是捉弄他们。
时不时的给他们下药,为此他们曾向师父诉过苦。
不想,却惹来来师傅一番训斥:“你们世叔明着下药你们都躲不开。
日后下山,如何应对江湖上的鬼鬼魅魅!
还好意与为师抱屈。”叹了声,摇了摇头接着道:
“为师原以为,你们已是不错了。
可今儿看看来,一个两个心浮气躁,遇事毫无章法。
依为师看来,与其说你们世叔捉弄你们,倒不如说他在历练你们。
毕竟他下的药,虽难受些倒不会致命,日后若躲不开就好生受着吧。”
虽说那些年的历练,让三人下山后少走了不少弯路,但而今提起他来,三人人不免头皮阵阵发麻。
至于那信函,虽未署名但写信之人,玄智三人多少能猜出一二。
当今江湖,能拿到那名帖的,绝不会超过一巴掌。
而红叶山庄庄主邱弘宇,则是最先被排除的。
邱弘宇跟他父亲一般醉心医术,不喜纷争,对江湖诸事一向极少插手。
再下来,便是邢云天和叶少华二少侠。
二人出道不久,江湖风评都不错,品行方端,断做不出写信不署名的事。
所以写信的,只可能是哪位欧阳姑娘。
据说,此女是华清风和妙回春一手带大的。
唔,如果说妙回春,是他们少年时代的噩梦,那么华清风对他们,则是实力碾压。
自相识的那日起,三人合力,都从未在他手下走过一百招,最初时连三十招都不到便败了。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三人都怀疑自己,是否适合习武。
师傅对他倒是赞赏有加,称其为习武奇才。
时至今日,武林众人对华清风的推崇,已达极致,尊其为“剑仙”。
却似乎都忘了,他的另一个混号“邪剑客”。
若说妙回春行事随性,那么华清风绝对可以称之为肆意。
二人一手带的欧阳祺,更是集二人之“大成”,江湖风评褒贬不一。
褒的,无非是她出众的武学修为,贬的,自然就她那种随性肆意,散漫无拘束的做派。
只是她的行事作风,与她那两位爷爷,倒是有些不同。
她虽性肆意,却甚是低调。
据说此女出道多时,但真正为人所知不过这一二年的事。
只是,自从其代替隐逸庄庄主,司马行空出战兴义庄。
随后灭了风月楼,除去刀如兰师徒二人后,便再无了动静,且行踪诡秘。
自从她在江湖露头,众人随后又得知她是“剑仙”唯一的传人,武林各派对她就极为关注。
可欧阳祺却如鱼入海鸟入林般,再无踪迹。
更奇的是,此女出道至今,与武林各派皆无往来。
便是她那位不喜江湖俗事的兄长,邱弘宇都不似她那般。
凡年结寿庆,纵人不能亲往,也会命庄内总管登门送礼。
若说是性情孤傲所致,偏她在兴义庄内却是一副谦恭的当,进退有度,处事圆滑又不失老辣的做派。
与那二字无半点干系,倒是通透得很。
只是这般通透的人,对江湖俗礼疏忽至此,实在令人不解。
就算是她那两位不喜规矩束缚的爷爷,出道之初,也是拜访过通好世家的前辈的。
师傅就曾说过,若无人护着,依那两位的脾性和做派,怕是不消半载,就会被武林众人围攻。
纵然武艺再好,毒术再精,总归是人单势薄。
这般想来,那位欧阳姑娘,比起她那两位爷爷来倒是安分了许多。
三人这头正捋着思绪,众弟子们却都有些等不及了,大伙你看我我看你,都指着对方开口。
挑眉目语:
“你去!”
“你去。”
“你去。”……
推来推去,最终还是老六静义探头问道:“师傅,两位师伯那信是谁写的呀?”
玄宇道:“欧阳祺。”三人倒没想瞒着弟子。
“欧阳祺!?这名字怎么听着有些耳熟啊。”静林喃喃道。
外出历练过的静真、静缘、静安倒是想到了一人。
“是红叶山庄那位大小姐?”静缘道。
“恩。”三人应声点头。
“她怎么会给师傅您来信呀?!”静真不解,众弟子也疑惑。
玄智将信递过去:“都(过来)看看吧。”
静真接过信,几位师弟呼啦啦凑上前来。
可看完信后的六人,全都蒙了了。
这杜家与闲月庄的事,他们倒是知道,起因是去年那场刺杀。
可信中说的“隐匿大案”,是打哪冒出来的?
将信归还,玄智道:“说说,关于此信你们有什么看法。”
静真、静缘、静安垂眸沉吟。
静义猜测:“师伯,会不会,是为了让您过去才那么写的呢?”
“不无肯能。”
“那您会去吗?”静林好奇。
“她既递妙前辈的名帖,我便不得不过去。”
“师傅,我派与妙前辈有什么关系吗?”静缘不解。
“恩,你们师祖与妙前辈、华前辈皆是故友,为师与你们两位师叔少时,都曾受过他们的点拨。”
静虚:“师伯,那信未曾署名,您从何知晓信是那位欧阳姑娘写的?”
玄智笑道:“因为当今武林,能拿到妙前辈亲笔手书名帖的不多,拿到名帖敢这般写信更少。
最主要的,信中的字体,与那两位前辈笔迹颇为相似。
而那位欧阳姑娘,据说便是二人一手带大的。”顿了顿,接着道:
“静真、静缘、静安,你们也说说看。”
静真抬眼:“回师傅,徒儿觉得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静缘:“徒儿所想与大师兄一致。”
静安道:“弟子也觉得此事内有乾坤。”
“哦!”玄智师兄弟三人捋须相视一笑,玄清道:“既如此,你们就说说看因在何处。
静真啊,你是大师兄你先说。”
“是,师叔。”静真起手应声,略一想了想回道:
“杜家的‘红情绿意’在武林颇有名望,身后又有‘仁德’、‘青城’两大山庄。
而闲月庄,若非此番,江湖众人根本无人知晓。
谁强谁弱,一眼便知。
如那夜刺杀,当真是闲月庄所为,那么他们如此行事的原因,就值得深究了。”
“师兄说的不错,明知对手比自己强,还要以卵击石,内情怕是不简单。”静缘斟酌一二又道:
“只是,只是那位欧阳姑娘,似乎不是那般热心之人”。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