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秀才 > 第四百三十一章 奉国夫人
    靳胜武的将令是一道一道陆续发出的,在给王应熊的一道军令中他明确下令有总兵官曾英担任南路军前锋将,王应熊坐镇中营指挥协调。

    此战一切以军事胜利为目标,不过靳胜武对王应熊的领军作战能力有些疑虑,因此一纸军令把南路军一半的兵权交给了身经百战的曾英,由他在前方指挥大军与张献忠部拼杀。

    四路大军,其中南路军与西路军以防守为主,坚决堵住张献忠部南下或西逃的通道,逼迫他不得不北上。

    北路军只有八千人马,他们的任务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不必与张献忠死磕,只要在对方北逃途中抓住机会窜出来狠狠咬他一两口,打击目标以敌军后营和辎重为主。

    这个安排靳胜武是有特殊目的的,他就是要让张献忠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率领精锐的能战之兵入陕与鞑子去拼杀抢占活命的地盘,等双方杀得精疲力尽自己跳出来坐收渔翁之利。

    对于张献忠来说打不下地盘麾下营头迟早会崩溃,结果不外乎死路一条;对于鞑子来说陕西万万不容有失,一旦陕西起了乱局,山西的局面必将异常严峻,谁也不知道朝三暮四的姜瓖什么时候再起异心。

    而山陕不稳,河南、山东以及南直隶的降兵降将必将会有异动,到了那个局面,不用江淮、南阳的明军大军北上,多尔衮也将不得不自动退回关外,主动把大好江山还给朱明。

    问题在于,收复了关内河山军事鼎盛的朱慈炯和刘亘肯就此罢休吗!

    这是大势下的阳谋,到时候不管张献忠与多尔衮心里明白不明白,他们都将不得不在陕西死磕拼个高下。

    四川明军有东路军充任主攻部队,东路大军分为左右两路,南路军有靳胜武亲自指挥,还有前期入川的李闯余部为主的北路军。

    李闯余部的战斗力较之张献忠部只高不低,而跟随靳胜武入川的两万广西狼兵,总旗以上军将全部有当初南下的赣南嫡系兵将充任,是五万广西北上精锐中特训的山地作战部队,仅仅以山地战而论,该部在明军中除了秦良玉的白杆兵之外可以说无敌手。

    秦良玉的白杆兵虽然精锐但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只有两三千人马的规模,靳胜武麾下的战兵较之稍有逊色不过有整整两万战兵,加之他下令此战有进无退、畏缩溃逃者从本级军将开始一律斩首,因此整体战斗里不是两三千白杆兵能比拼的。

    靳胜武的南路军一片磨刀霍霍、杀气腾腾的架势,北路的刘芳亮、李来亨和刘忠自然坐不住了,主动到堵胤锡的帅帐求计。

    当初堵胤锡率部入川攻占重庆稳定战局之后考虑到各种因素把唐保生部派遣回湖广,让他率虎狼之师参与东征助朱慈炯一臂之力,同时请刘亘重新派遣赣南嫡系部队入川监军,此刻在北路军带兵的是付培明,率领的是两千江西团练兵。

    付培明兵不多但职权很大,因为他是光复朝任命的四川监军,这是为了让堵胤锡能够协调全川兵马而特别任命的,要是降将唐保生担任这个职位的话只会引来各种不服引起不必要的扯皮。

    如今朝廷威势日重又有大兵压境可不是领兵军将保存实力的时候,五人商议的结果是从三万余战兵中精选万余敢战兵,分发赏银配以充足的粮秣与张献忠决一死战。

    此刻的张献忠如同箱笼中的老鼠,脑袋不是一般的大。

    明军在进攻之前早就利用军中的张献忠部降将张广才、王自奇、冯自用等人向昔日的同袍广撒劝降贴,表示朝廷如旭日初升蒸蒸日上希望诸友尽早认清形势为自己以及麾下儿郎找一条正确的活路。

    此时不管是最初跟随张献忠举反旗的老辈军将王尚礼、王定国、马元利、冯双礼、等将,还是以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等领军义子,皆感到前有虎后有狼张部前途渺茫。

    就是张献忠自己也在帅帐举着酒杯对孙可望等义子和部将绝望地表示大明朝有三百年正统不会就此灭亡,大西军的所有罪过由他一人承担,等哪一天自己战死,孙可望等人要立刻归顺朝廷继续与毫无人性的鞑子战斗到底,绝不共天。

    张献忠其实心里也明白,南明若是有其他藩王继承皇位,自己或许还有归顺的机会,但如今崇祯皇帝的儿子朱慈炯监国,这天下之大鞑子的顺治小皇帝、执政多尔衮以及他张献忠是不可能有活路的。

    双方早就摸清了对手的实力可谓知根知底,四路明军统帅指挥得当、调度有方,战兵们气势如人人争先杀敌立功,张献忠这军将皆无斗志未战先怯,结果可想而知。

    任谁也想不到,率先取得重大进展的竟然是兵力最少的西路军。

    秦老太太不愧是征战沙场二十年经验异常丰富的老将,她趁张献忠把所部精锐调到东线

    之际令侄子秦翼明率领一千白杆兵走小路偷袭蒲江,自己亲自率大军从正面攻击雅州。

    蒲江被秦翼明一鼓而下轻易夺取,随即换上张献忠部的战袄挥兵雅州,再次从敌军意想不到的身后偷袭,雅州守军一部溃散大部投降了明军。

    雅州、蒲江一失,成都西面门户大开完全暴露在明军的兵锋之下。

    先前堵胤锡率刘芳亮等李闯余部入川的时候,明军已经夺取了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张献忠部在内江到遂宁一线据险抵抗明军、护卫成都,如此情形之下雅州、蒲江一失,成都顿时成了腹背受敌的局面。

    张献忠乃是流寇出身作战没有拆东墙补西墙的习惯,他并没有把身边最后的护卫部队派出去封堵西路明军,而是令马元利坚守新津、冯双礼坚守简阳,其余兵马依次往绵阳、南充撤退,准备退往川北、汉中。

    靳胜武哪肯轻易放过他,不过秦良玉虽然偷袭成功但胜利的消息传到南路军也有几天功夫,张献忠不愧为乱世枭雄当机立断、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防止被明军彻底缠住。

    因此当东路军、南路军发动全面追击战的时候,他们遭遇的大都是守军留下的后卫阻击、警戒部队,大军早在三四天天前就已经脱离了一线。

    四川的地势利于防守、利于撤退,尽管靳胜武一再发出帅令催促各部迅疾行动,但事实上各将的收获都不大。

    驻守新津的马元利成为第一位向明军投降的张献忠部大将,两天后简阳的冯双礼也向王应熊投降,秦良玉成为第一个进入成都的明军统帅。

    张献忠急匆匆撤兵不得不把历年的搜刮大部份留在成都,这厮在临走前把他的王宫付之一炬,多少珍宝随之消散。

    但是,金银不怕火炼。

    仓库里的金银被烈火炙烤渐渐融化,一部份最后融合到一起流到地面,变成了一层厚厚的令人瞠目结舌的金银地板,看得秦良玉等人目瞪口呆。

    得了一品奉国夫人封号的秦良玉如同被惯了迷魂汤,不顾侄子秦翼明等人的苦苦哀求下令亲卫队日夜警戒谁也不许接近库房,违者就地格杀。

    尽管这些年老太太和石柱军民日子过得很苦,但她竟是一两银子也没有拿全部交给了朝廷。喜欢明末小秀才请大家收藏:(bxwx66.com)明末小秀才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