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玉成好事
    丁魁楚翘首以盼的援军终于来了。

    来的不是郑芝龙的大军。

    原海盗、广东水师参将石壁带着徐贵相、马应生、郑廷球三部、大小船只一

    百多艘从珠江过来了,其中大船有三十多艘,小船一百多艘,还带来了广东总兵林察的三千援军。

    他们敢过来,也是从潮州郑芝龙处得知了安国军水师在潮州海面大败的消息,

    认为其剩余的船只胆战心惊之下没准会不战而退。

    陈文盛冷冷地看着蜂拥而来的海盗船只,带着除了那艘西夷船以外的全部四十艘大船出动了,就在肇庆对面宽阔的江面齐头并进向海盗船迎去。

    离敌船还有约莫半里路时,陈文盛突然下令船队朝后撤去。

    看着敌军慌慌张张朝后奔逃的模样,站在一艘大船上观察敌情的石壁不禁乐开了花,他一声令下,全体加速朝敌船追去。

    站在城头观战的丁魁楚等人见了却有些莫名其妙,贼军的大船比明军还多,为何不战而逃?

    很快,两支船队快速通过了肇庆南面的江面,都朝北面,也就是城池西面的江面驶去,后面追赶的原海盗们一个个大呼小叫着,好像前面正在行驶的不是敌军的战船,而是一艘艘满载金银财宝的宝船。

    接近西江北面另一处拐弯处时,陈文盛突然又下令船队开始顺流行驶,还命令船上吹响了悠长的牛角号。

    城头上的人听了不禁一凛,这牛角号不像是冲锋的号角,倒像是在召唤援军。

    很快他们的感觉应验了,只见从西江南面的支流新兴江处又驶来一支船队,只见大船约莫二十艘,小船三十多艘,船上的旗号与前面的安国军水师相同,不过将旗上却写着一个“阮”字!

    这支船队自然是前两日便已抵达肇庆,俘获了了沿着西江逆流而上的肇庆水师大船十余艘的阮发船队了,彼等抵近肇庆时,趁着夜色进入了新兴江。

    阮发的船队驶入西江后,明军水师拖在后面的徐贵相这才发觉自家的船队被夹在安国军的水师船队之间!

    陈文盛的四十艘大船一字摆开,每船间隔三丈左右,将整个西江江面几乎塞得满满的,船头的千斤红夷炮都装上了散弹,待两支船队接近十丈左右时,有二十艘大船上的红夷炮轰响了!

    这时海盗船有几十艘小船冲在前面,后面紧紧跟着两广总督衙门配给他们的三十艘大船,一阵惊天动地的火炮轰响之后,大船甲板上的海盗几乎没有站着的人,仅剩的几个人还傻乎乎、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小船上的海盗被散弹波及到的不多,不过听到这阵巨大的轰鸣声后也有些胆战心惊,也不敢继续朝前猛划了,纷纷调转船头往后跑。

    这时安国军水师船只剩余的二十艘大船已经将船头的红夷炮的炮口调低了,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轰响后,只见咆哮的散弹像激越的冰雹一般砸在近前的江面上,砸过之后,除了十余艘接近安国军水师船只的小船受到的波及不大,剩余的几十艘小船上无论人、还是船帆、桅杆都是支离破碎,不少桅杆还被散弹击倒了。

    “轰!!!”,这时敌船的后面也传来一阵巨响,陈文盛一听脸上不禁浮起了笑容——阮发到了!

    这时大船上的火铳也开始发射了,一阵“噼噼啪啪”过后,侥幸没有被散弹波及的小船上的海盗纷纷跳入水中逃生。

    站在陈文盛旁边用千里镜观战的李安国见了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质量上乘的散弹真是内河上的穿越大杀器啊,今日这场战斗前后还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让对方大半丧失了战斗力,剩余的海盗船战战兢兢之下不是跳河逃生,便是举起白旗投降。

    站在城头观战的朱由榔、丁魁楚、马吉翔、苏聘等人也是目瞪口呆——这就完了?

    肇庆城池的城头倒是有几门小炮,不过自安国军围城之后彼等一直没有使用,生怕用过之后遭到安国军战船上的大炮的报复。

    林察的援军还有一千余人躲在大船的甲板下侥幸逃过一劫,不过海盗兵败如山倒,彼等也不能苟全,最终全部做了俘虏。

    在西江上俘获明军水师的大船十余艘后,阮发的大船就有了三十余艘,如今又俘获了三十艘,阮发赶紧跑到陈文盛的大船,见了李安国单膝跪下道:“大都督,这大船?”

    李安国笑道:“你小子不赶紧去安排后面的事情,巴巴地跑到我这里干嘛?”

    他也听吴候禀告过阮发利用小船击溃梧州水师船队的“壮举”,对他很是欣赏,也大致明白他的心思,便将他扶起来。

    “大船给你二十艘,凑够五十艘吧,剩余还是交给陈都督”

    阮发一听大喜过望,赶紧又行礼谢过。

    陈文盛笑着凑上来说道:“大都督,您看这俘虏?”

    李安国正色道:“听闻这帮海盗自被丁魁楚招抚后无恶不作,广州左近已经被彼等祸害得不成样子,这样吧,你等就辛苦一下,分开审问,凡是积年老匪全部杀掉,为害尚轻的暂时留下来吧,我等正好缺乏水兵”

    船只驶过肇庆南城门时,李安国看到城头上正在观战的众人,不禁哈哈大笑,随即取下自己的黑云弓,弯弓搭箭,将一份书信射向了城头。

    信上只有一行字——“明日太阳落山之前还不投降,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城上诸人见过这封信后神色各异。

    桂王一脸忧愤昭然若揭,丁魁楚隐隐有些后怕,而马吉翔与苏聘却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神里看到了相同的意思。

    次日。

    上午巳时时分,只见城池南城门大开,走出来四人,为首的是一个文官,身后跟着两个武官,两人一左一右夹着一一人。

    被夹着的那人一边走着一边破口大骂。

    那文官自然是两广总督丁魁楚了,身后的两人一人是马吉翔,一人是苏聘,昨晚回去后,马吉翔与苏聘两人一商议,便决定不守城了,准备献出丁魁楚和桂王向安国军邀功,没想到苏聘刚一去总督衙门,丁魁楚便向他说了准备投降安国军的事情。

    苏聘毕竟多年跟着丁魁楚,虽然被马吉翔撺掇着要挟持桂王、丁魁楚两人,对自家多年的主人终究有些内疚,一听丁魁楚如此说正好卸下了自己心头的大包袱,马吉翔得知后也无可奈何,毕竟城里精锐的营头还是苏聘的中军,自己那三千余人不过是壮壮场面而已。

    肇庆一战而下,气势汹汹前来支援的石壁等人反而“玉成”了好事,这倒是李安国没想到的。

    当日,李安国让徐勇在苏聘的五千人中挑选三千人,全部划到他的麾下,让苏聘做了总管,同时在剩下的中军两千人,加上马吉翔下面的三千人、以及林察的一千多人中,又挑选了精通水性的当地人两千人加入安国军水师,剩下的每人发了一两银子让他们回家了。

    当晚,李安国就住在以前丁魁楚的院子,听说丁魁楚只献出了十万两银子,便冷哼一声。

    “丁大人,你这是在蒙骗本督吧,人人都说两广总督丁大人腰缠万贯,怎地才区区十万两?”

    丁魁楚满头大汗,“大都督,这……,下官老家还有一些,大都督若是同意的话,我这就去拿来”

    这时苏聘走到李安国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李安国听后面露笑容,“不用了,本督自会取之!”

    接着他又见了朱由榔、朱佩嬛以及两人的母亲马氏,他对朱由榔说道:“桂王,你如果愿意的话,我会派人将你等送到南京”

    朱由榔听了一怔,他现在完全心灰意冷了,不是因为眼前的安国军大都督,而是丁魁楚等人,听说性命得保,他犹豫半晌还是向李安国施了一礼,“多谢大都督”

    而那朱佩嬛却秀眉倒竖,指着李安国骂道:“看你一表人才的模样,为何不效忠朝廷,非要做贼?!”

    朱由榔、马氏、庞天寿等人一听大惊,要是恼了眼前这人,他们一家人必定身首异处!

    李安国这才注意到那女子,见她眉目间与朱由榔有些相像,便知晓是何人了,他微笑道:“这位便是广德郡主吧,这些国家大事,你一个深藏闺房的女子如何知晓,好了,你不用说了,我等为何如此,你日后自然知晓”

    说着也没理她,直接走向庞天寿,在他心目中,这位太监可比朱由榔兄妹重要得多,历史上就是他以基督教广东教士的身份去澳门请来了三百葡萄牙火枪兵,可见此人在澳门主教心中的地位。

    “庞公公”,李安国微笑着对他说道。

    庞天寿见李安国没理会朱由榔等人,反而对自己这样一个阉人青眼有加,不禁有些诧异,他赶紧也施了一礼,“大都督”

    李安国说道:“听说你加入了基督教,与澳门诸人也有些往来?”

    庞天寿一听也有些惊喜,难道此人也是同道中人?

    “大都督,小的确实加入了基督教,不过却与澳门的主教不太熟,小的师傅还在城里,他与澳门诸人熟识,要不……”

    “哦?是何人?”

    “大都督,是来自罗马的一位得道高人,汉名叫毕方济!”

    “毕方济?”,李安国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

    “那好,你赶紧去请吧”

    “李安国!”

    庞天寿刚走开,那朱佩嬛又嚷开了,她现在恨得牙痒痒的,以往的人见到她,不是称赞她貌若天仙,便是称赞她知书识礼,如今眼前这异常俊秀的人见到她后却几乎没有拿正眼瞧她,如何不使她伤心?

    “广德郡主又有何事?”,李安国笑道,若是没有他的出现,历史上的广德郡主下场异常凄惨,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位人物,长得自然有些标致,不过在李安国看来也就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无论如何也无法动心。

    “.…..”,朱佩嬛一时不知道要说什么,李安国便道:“别闹了,你要是再闹下去,我就将你赏给我的手下做老婆”

    “你……”,朱佩嬛一时语塞了,身边的朱由榔、马氏赶紧喝住她。

    等朱佩嬛等人进房了,李安国看着马吉翔说道:“不知马大人今后有何打算?”

    马吉翔媚笑道:“大都督,一切全凭大都督做主,末将无有不从”

    李安国见到他那样子,心想,“史书上说的果然不错,都说马吉翔善媚,果然如此”

    心里便想着如何安排此人,按说像他这样的人最好一杀了之,不过他已经杀了一个张继勋了,眼下两广初定,尚有一些地方还在明军手里,如果杀了这献城有功之人,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对自己经略两广也不太好。

    此人能在史书上留名,还能将朱由榔哄得团团转,也不是一般人,想到这里便说道:“听说你是锦衣卫世家出身,不如还是干这一行吧,明日你跟随桂王、丁大人等去南京,路过九江时找一个叫燕厥中的人,今后你就在他手下做事吧,暂时任总管”

    “多谢大都督!”,马吉翔一听赶紧施礼谢道,他心里暗忖,以他的手段,今后升上副都督,抑或都督也不是难事。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