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本小姐的无敌护法 > 第八章 八方来会
    李管家和张炳见到这几顶轿子,心中俱是一惊。“看来是有不一般的事要发生在这鹤云山了。”张炳叹道。李管家抚了抚胡须,笑道:“老哥哥我可是已经猜到了八九分,不知贤弟想到没有?”张炳略微思忖,答道:“祭天祈福!”李管家点点头,将目光移向那些从轿子走出的人。

    人群中也不乏见多识广者,便低声与认不得这些玉冠华袍的贵戚的人说道。“紫衣蟒袍者乃定北王世子李禛”,“玉带执扇者是福康王世子李艻”,“腰悬阴阳佩的是安南王世子李闵,旁边的红衣按剑者是抚远大将军王世子李焐”。

    听着隐隐传来的议论声,福康王世子李艻皱了皱眉头,心里笑叹:“这些人少不得又要蜚短流长了”。素来淡薄的他本不愿如此招摇的,无奈在中途遇到其他几个世子,非要一起上山来,便惹起这一番闲话。

    恪格世子李继忠见到这几顶轿子,目光经过安南王世子李闵时,神色微微变了变,但很快堆起笑容,起身对乐瑄说道:“他们也到了,我们过去吧。”

    乐瑄皱了皱眉头,道:“我不想去见他。”恪格世子闻言,轻轻拉起乐瑄的手,目光中充满了疼爱与柔情,道:今时不同往日,你我之婚乃皇上所赐,他若再对你无礼,我定要参他个罔顾人伦、逾礼践纲之罪。而且有我在你身边,他也不敢胡来,除非他想再掉一颗门牙。”

    乐瑄听到恪格世子说“除非他想再掉一颗门牙”时,不禁莞尔一笑,有些娇羞的点点头,便跟着恪格世子一起向其他几个世子方向走去。

    定北王世子李禛下轿后,见李闵与李焐相谈甚欢,便偷眼去瞧静立在李焐身旁的一个黄衫女子。这黄衫女子虽非绝色,也没有乐瑄那种大家闺秀般温柔恬静,却也十分俊俏,眉目中又带了几分英气,别样动人。

    “这小妮子长的不错啊,做我第九个小妾也不错,不知她是什么味道。”李禛这样想着,目光中也带了几分淫邪。那黄衫女子显然也察觉到了,却只是看了李禛一眼,便低了头去。李禛见她这副模样,也愈加放肆,直恨不得将她搂在怀里,尽情蹂躏一番。

    “这姑娘长的好俊啊,李将军不把她看紧了,小心被偷腥的猫给叼了去,那可就后悔莫及了。”李焐在军中累功至偏将,因此也有人称他为“李将军”,也极喜欢别人如此称呼,民间也因此流传“抚远世子武艺高,不爱蟒袍爱战袍”。

    李焐只听得一个爽朗的男声,又见一男一女在几个王府卫从的围拱下走来,便已猜知这是当今深得圣眷的恪格世子李继忠和当年因军功被封怀化郡王的老将乐以秉的孙女乐瑄。

    李焐整整衣冠,先行个礼,笑道:“世子殿下说笑了,要担心也不该是我担心才对,乐瑄县主美貌无双,不知有多少少年英杰羡慕世子得很呢。”李继忠听了,先还个礼,也只一笑。乐瑄也知李焐不喜诗书,听他说自己“美貌无双”,能憋出这个词也属不易,不过被人夸赞多少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双颊不禁泛起一抹酡红,见个福,道:“乐瑄见过几位世子。”

    李闵、李艻、李焐忙还个礼,又向李继忠行礼,李继忠也还了个礼。虽然几人都是世子,但因为皇帝龙体抱恙,现在是恪格代行太子监国事,地位要比其他几个世子更高,也握有极大的权力,因此李闵他们要先向恪格世子行礼。唯有李禛斜着眼看着继忠却不行礼,乐瑄也对李禛视而不见。

    李禛在几个世子中最是放浪无形、声名狼藉,几年前曾看上了一个民间女子,那女子却已许有人家,便将那男方活活打死,又派人去强抢,而当地官员畏惧定北王势力,对此不闻不问,反将告状之人毒打一顿,一时激起民愤。

    民怨沸腾之下,尽管定北王府全力封锁消息,但还是被监察御史得知,将此事禀报给当今天子昀德皇帝。可笑的是,诺大个朝堂,竟没有一个大臣敢挺身而出来查察此案。昀德帝又是愤怒又是失望,便派恪格世子去全权处理此事。恪格当时也是年少冲动,当了解案件整个经过后,当堂一拳打在李禛脸上,打落了他两颗牙齿,又重责四十大板,把他打入死牢。

    定北王爱子心切,命人上下打点关系,又送了后宫嫔妃与皇帝近侍许多礼物,让他们为李禛求情。昀德见满堂朝臣与后宫皆为他求情,才免了李禛一死。李禛出狱后收敛过一段时日,但很快又原形毕露。那日在大街上遇到出门游玩的乐瑄,色心大起的他不知眼前俏佳人的身份,便上前调戏,不料又被恰巧因在此地巡视的恪格给“教育”了一下,因此对恪格世子是又恨又怕。

    乐瑄见李禛本就长的贼眉鼠眼,又兼举止猥琐,心里对他是十分厌恶,虽然他的身份比自己尊贵,却也不愿对他行礼。

    李闵见这三人脸上神色,怕李禛在此做出有失皇家颜面的事来,便向乐瑄问道:“乐老将军身体近来可好?”乐瑄答道:“多谢世子挂怀,爷爷身体康健,每日依旧要练一个时辰的刀法和射术。”

    李焐虽不喜文章却极好武艺兵法,一路上硬扯着李闵聊排兵布阵、弓马刀枪,可这个以文章著名的雅士哪懂这些,如今听到乐瑄提起她爷爷英雄不减当年,不由抢话道:“老将军年近七十还耍得动刀?听说那柄长刀重六十斤,如此看来,老将军是老当益壮啊。”

    李闵道:“廉颇七十,食肉十斤;黄忠白发,弓开穿杨。老将军为国征战一生,可敬可佩。”乐瑄抿嘴一笑,道:“爷爷常说大将军王世子是少年英雄,武艺十分了得,很想与世子切磋一番呢。”

    李艻虽见几人聊的热切,却对几人所聊之事毫无兴趣,心下叹道:“他们不是说文章治国,就是谈弯弓射雕安天下,实在是无聊的紧,我这闲人还是不要自讨没趣。”

    心里这样想着,李艻展眼四望,见左手偏殿一角处停着两顶轿子,脑海便浮现出那日在听潮阁上独自抚琴的少女那静雅闲适的身影。李艻嘴角微微上扬,向其他几个世子拱拱手,从腰间抽出一只碧玉箫,一边缓步走去,一边吹着那支不知被吹了多少次的曲子。

    如卷如舒的箫声带着蒹葭白露的忧伤与婉转悠悠传出,飘进众人耳里、心中,与不时带过一丝凉意的秋风相和,说着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的心事。

    坐在轿中黯然神伤的沈菡涵听到这支熟悉的曲子,不由想起那日在柳树下教一个年纪比她大,脸上却带着一抹青涩小公子吹奏此曲。欲把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两人不问姓氏,不问出身,只谈乐理,只聊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

    沈菡涵掏出手绢擦了擦眼泪,平复一下情绪,便挑起帘子走下轿来。还是那张只见过一面却熟悉无比的脸,不过已经没了那点青涩,也以前更加丰神俊逸,因风而起的衣袂衬得眼前之人像是不属于这个世界。

    人还是那个人,但距离似乎变得遥远了。沈菡涵看着他身后穿着王府侍卫肤色的两人,心中已猜着他的身份,五个世子中,只有福康王世子李艻醉心音律。沈菡涵在他面前十步左右处停下,踟躇片刻,终于还是行了个礼:“民女拜见世子。”

    李艻不由一怔,心里苦笑:“难道身份这么重要么?”捏着那碧玉箫,手指有些慌乱的在几个箫洞上按着,轻声问道:“小姐今天是来上香的么?”那日一别之后,他便命人去查了她的身世,知道了她是江南第一富商的千金。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

    “不是,民女是来拜师的。”沈菡涵不卑不亢的答道,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便也不能像以前那么自在的说话了。

    “拜师?”李艻吃了一惊,“你要学道?”

    “嗯。”

    “那顺利么,天心门收你了么?”李艻有些急切的问道。沈菡涵摇了摇头,尽力装作没事地说道:“他们说我没有慧根,不适合修仙问道。”

    李艻闻言心头一喜,却见她神色有些不太自然,心想:“莫非她是铁了心要进这天心门?听说她的母亲得了重病,寻遍名医也不见好转,虽然不至危及生命,却也被病痛折磨得形销骨立,不生不死的。天心门药王殿执殿真人应非台医术精湛,被人称为‘无常仇’,难道她是想拜他为师?可应真人的医术是那么容易学成的么?因为她是庶女,父王本就不愿接纳她进门,要是她再成为道姑,那……”

    李艻此时觉得心乱如麻,他既担心沈菡涵因为被拒而难过,又怕她真的做了道姑,从此与他无缘,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两人就这么静静对视着,许多复杂缱绻的感觉涌进他们心里。

    ……

    却说李焐见李闵与李继忠就前日郑洞达一事争论不休,自己又不太明白二人争论缘由,在他看来,不就是一个大臣错用了诸侯仪仗么,按律该抓的抓,该斩就斩,有什么可争的。但他久在军中,对政事不熟,也不好胡乱开口,而且他也知道皇位之争就在这二人之中,更加不愿趟这浑水。

    想起父王的嘱托,李焐打断两人的争论,笑道:“实在抱歉,打断二位世子的雅兴,不过在下对庙堂之事实在毫无见解,不过对升仙之道颇有兴趣,所以先失陪一会儿,待相过缘,再与两位畅聊。”说完又抱了一拳。李闵闻言,淡然一笑道:“修仙之道渺渺茫茫,不过世子既然有心于此,李闵也不敢妄言,世子请便。”恪格也略微颔首,不发一言,在腹内打着应对的草稿。

    李焐虽不喜李禛,但也向他抱了抱拳,向静立身后的黄衫女子使了个眼色,便向祖师殿前的人群走去。那黄衫女子向三个世子行了个礼,便紧步跟上。

    看着李焐的背影,李继忠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喜好仙道?真的是么?”李继忠心里想着,脸上却依旧是不动声色,因为在他看来李焐不过是一个毫无城府的赳赳武夫,而眼前这个安南王世子才是他真正的对手。

    当今朝廷有五个亲王,分别是河西王、定北王、安南王、福康王、抚远大将军王。五个王爷分居四方,与朝廷设立的四大将军相互制衡,相互钳制,因此开国以来从未发生过大的内乱。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抚远王。

    昀德皇帝无子,而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世子只有两个:一个是恪格世子李继忠,另一个便是安南王世子李闵。李继忠从小便生活在皇宫禁内,倍受皇帝喜爱,而多年的磨练也使恪格熟谙政事,深得百官之心与百姓支持。李闵自幼学文,饱读诗书,也是唯一一个有探花功名在身的世子,如果不是怕引起百姓非议,那年殿试中得状元的应该是李闵。

    李闵与李继忠声名最隆,而且许多读书人都支持李闵继位。在这些读书人心里,李闵登基后必然会是尧舜一般的帝王。而朝臣也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支持李闵,一派支持李继忠,当然,沈菡涵的舅舅、镇南大将军伍贵才也支持李闵,而沈家自然也是支持李闵的,因此,李闵和他背后的势力便是李继忠最大的阻碍。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