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超神元草根逆天记 > 第二十五章 跑啥跑,谁能吃了你
    “跑啥跑,能吃了你!”老胡眯着眼说。

    “你要是能吃了我,倒好了。”

    “这话怎么说?”

    “你要是能吃了我,不就等于吃了饭了吗?你饱了不就等于吃了于老板的饭了吗?”

    “哦,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还要为于老板省饭钱?”

    “那当然,我们是为于老板办事,当然得想着于老板。”

    “你们这么精明啊,像是都跟了于老板了。”

    “其实,每个人都精明着呢。”

    “我想不到你这么向着主家。”

    “吃谁家的饭,当然就得向着谁家。这是人之常情。狗还是这样的呢。”

    “你这话可一点都没错。难道你是说人还不如一条狗?”

    “我可没那么说,”

    “我是说,有的人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

    “不是,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锅里的饭多,自然要看着点儿。”

    “我们可不能做那种人,那算什么东西,”

    “可是,我们只能保证自己,可不能保证他人。”

    “各保证各的,谁还能保证别人呢。”

    两个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听见有人已经站起来,看着山外的风景。

    “有什么好看的呢?”

    “也没什么好看的,但就是想看看。”

    “没什么好看的,还想看看,那是什么道理?”

    “也没什么道理,但就是想听听你讲道理。”

    “没道理还讲什么道理?”

    “正因为没道理,才想着讲道理。”

    “讲道理,讲不着道理,那还有什么意思。”

    “本来也没意思,但就是想找点意思。”

    “从没意思处找意思,那才有意思呢。”

    “有意思总是从没意思里产生出来的。”

    “那没意思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

    “没意思就是从有意思中产生出来的。”

    “照你这样说,就是有生于无,无生于有嘛。”

    “你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

    “真的?”

    “那当然是真的。”

    “真的就不是假的。”

    “假的就不是真的。”

    “真的就假不了。”

    “假的也真不了。”

    老胡一个劲跟杨玲斗嘴,杨玲感到很有意思,她扑哧一声就笑了。她知道没有能发现她是个穿越过来的小姑娘,但是她对这里的风俗习惯,一点都不熟悉,少不得边看边学,边学边记,一边还要看着人们的各种表情,看着人们的各种面相,所谓千万人千奇百怪,就是这个道理。

    老胡还想跟杨玲斗下嘴,但眼看其他人都看着他,老胡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在老胡看来,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反正也没谁就是标准。在这里,他还感觉自己就是标准呢。

    “要不,咱们再聊会儿?”

    “可是不能了,要不,于老板会炒掉我的。”

    “于老板会炒掉你?我再把你给端回来。”

    “胡叔叔,您真有这么大本事?”

    “有没大本事,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得看咱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你老板能不能看我的本事大小,那就要看我能给他露几手。”

    “那你能给他露几手啊?”

    “那就要看你能陪我说多少话。”

    “你能露几手,我就能陪你说几回话。”

    “不是,你能陪我说几回话,我就能露几手。是这么个逻辑。”

    “您反了,咱们的逻辑反了。”

    “哟,你还知道逻辑反了?”

    “那当然,我怎么能不知道反了呢!您可说到哪去了。”

    “老胡叔叔,您先喝着茶,我得给于老板干活儿了。”

    “干什么活儿呀,活儿是给那些姑娘们干的,你就不要干活了。”

    “我怎么能不给人家干活儿呢!不干活儿,他们会骂我的。”

    “我看他们谁敢。要是谁骂你,你就告诉我,我就收拾他们。”

    “您真有这么大的本事?”

    “你要不相信,那就有机会让你好好看看。”

    “好吧,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采薇本来是想着要回家的,却不想又来到于家庄。从后周山到于家庄,好像经历了很多很多,至于经历了多少,她又说不清楚。有些东西真不是能说得很清楚的。

    “说不清楚,就别说了。既然说不清楚,那还说什么呀。那不就是瞎耽误功夫吗!”采薇自己安慰自己。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容颜,只好又走出来,扮成杨玲的样子,好好干活儿去了。

    其他的人,有的用小指上长长的指甲剔牙,有的还在喝汤,他们看看老胡,看看杨玲,笑。

    早有好事者请来了于二。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让老兄们见笑!这些姑娘们虽说早集训了一些时日,可毕竟是山里姑娘,没见过世面,头发长见识短。老哥们,见笑,见笑!”于二一进门就抱拳,圆场子的话说了一箩筐又一笸箩,转头训斥杨玲:“咋侍候的?还不向老胡道歉?我看你今天的工钱是不想要了!”

    杨玲不敢瞅于二,只看一眼老胡,眼神里全是艾怨,那意思是说,“都怨你,都怨你!”可又说不出口,低下头,不敢走,也站着没动。

    “咋地,直折不弯,是吧?想饿着回去,工钱也不想要了,是吧?”于二直起嗓子,冲杨玲吼。

    “不要怪杨玲,她侍候得很好!于老板,你不仅不能扣她的工钱,还得好好奖励她!我看呀,她是棵好苗子。你要好好培养她。”老胡摇摇晃晃站起,走过来,看看于二,拍杨玲的肩头。

    杨玲一扭身,气噘噘向走出屋子,与走来的刁美芬打个对面。

    刁美芬杨柳似的将身子摆到老胡面前,无师自通地说:“树弯裁自直。小姑娘嘛,得调教。让我来教教她。”她扳着杨玲肩头,拿拿捏捏走到老胡跟前,贴着杨玲的耳朵,说:“听我的,笑一个,你就说,胡大爷,别生气,生气不好。以后打交道的日子长了,少不了要你担待我们的。”顺势又捅又推杨玲。

    杨玲被推到老胡面前,但依然绷着嘴,思谋着,脸憋得通红,就是吐不出一个字。

    “平时那个泼辣劲儿哪去了?”刁美芬伸出食指,戳戳杨玲额头,说,“真是狗头上不了正席。扶不上墙的小癞狗!”

    杨玲到底受不了这份窘,眼泪“哗”一下出来。她抹一把,又堵气走到院子里。

    “你看这,老胡,我还想好好调教调教,到窑上当个出纳什么的,你看这,哪是块料?!”于二指着杨玲的后背,满脸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刁美芬也说:“给好脸不识!”

    “这性子,还真叫人喜欢!”老胡咧嘴一笑,瞅瞅站在院子里掰弄指头的杨玲,手里的假辫子推给刁美芬,说,“得调教,得好生调教。玉不琢不成器嘛。”

    “看我咋收拾你!”刁美芬咬牙切齿,冲着窗外的杨玲说。杨玲正好回过头来看屋里,见老板娘说她的不是,就又低下头。

    一番推卸假意训斥终于平稳了局面。

    “大家吃好喝好。”刁美芬应酬着,冲老胡他们说。一脸的笑。

    “大家喝好吃好。”于二也应酬着,冲老胡他们说。满脸的笑。

    “唉,看我这记性,该让老爷子过这桌来,大家乐呵乐呵。”老胡一拍脑门子,跌足叹息。

    “家父从不上席,一碗面足矣。失敬!失敬!”于二歉歉说。

    就在刚才,刁美芬亲自给于德寿端来一碗面条。

    原来,这于德寿从小天资聪颖,后来读了不少书,博闻强记,满腹经纶,“读书误尽一生春”,正因为于德寿一肚子的学问,文革期间遭狠批狠斗,险些丧命。此次天难之后,有人请饭,他从不上席,喜欢默不吭声坐在无人处吃碗热乎乎的西红柿炸酱面。今天,自家办事,为给总管腾出地方,他在院子墙角背人处,坐个小凳子,碗里的面条吃得有条不紊若有所思。

    一只母鸡被吵吵嚷嚷的人们逼得走投无路,看见于德寿独自享受清静,就揣了一腔心事,低着头寻寻觅觅踱了过来。正好一根面条不慎掉在于德寿脚面上,鸡嘴快,一下抢着啄在嘴里。于德寿早有准备,他把筷子含在嘴里,腾出右手来,猛一下捉住鸡脖子,两指一夹,鸡嘴被迫张开,于德寿硬是从鸡喉咙里抠出那根面条,嘴里还说:“给你的就是给你的,不给你的不能你瞎吃。”有人看见了这一幕,都笑着说,这老爷子太小气了,跟母鸡抢一根面条,至于吗?于德寿也不在乎,依然吃得有滋有味。吃完后,打个饱嗝,碗往地上一搁,自有人送至厨房,依然坐在小凳子上,两手夹在两腿间,垂着头,不知是想心事,还是眯盹儿,跟刚才开窑抖肩朗声祭念的于德寿判若两人。

    老胡那一桌子是最后撤的。客人们陆陆续续走了。帮忙的伙计搬桌椅板凳的,洗碗涮锅的,拆棚的,挑桶担泔水的,活儿做完做好,也都走了。于二夫妇送走了老胡他们,杨玲自知理亏,既没吃饭,也没要工钱,气噘噘走了。

    只剩下于二一家人。

    于德寿起身回屋,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听到于二“哗啦啦”摆弄礼单,便问:“都走了?”

    “都走了。”于二看了父亲一眼。

    “老二家的,关上街门。”于德寿挺着身子坐起来。

    “对,先把街门关上。”

    “我去关。”刁美芬噔噔跑出去,“吱呀”一声,关了街门,紧着步子赶回屋。

    “老二啊,先不要看礼单,你先把那族谱神则,给我恭恭敬敬挂好了。每天早上行晨礼,净手,上四炷香,晚上回来,叩四个头,净手,上四炷香,那是你的祖宗爷!记下了?”于德寿两手扶着太师椅,双目紧视着于二说。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