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惕站在自己的二层书房,看着不远处的别院玩着一个木制的魔方,这般小玩意也是下面的人献给自己的。陈惕只是视察钢厂的时候,提过用弹簧可以制作魔方这种小玩意。
谁知道没过几个月,这帮人还真是会办事情。托人偷偷的将这个魔方送了过来,虽然有些地方不尽人意,而且陈惕也不喜欢用字来分辨是哪一面的,但是他们的心意陈惕还是收下了。
一只手转着魔方,陈惕看着来来往往的官员,有点奇怪这些善于趋利避祸的家伙既然有如此胆气。那些武官们都没有这种舍生忘死开天辟地的勇气,他们倒是厉害的紧。
陈惕关掉窗户,不再去看别院热闹的场景。他丝毫不怕有人能够霍乱自己的西沪,大不了多处理一些人。有些人不经历切肤之痛,永远不知道低头二字怎么写。
不出陈惕和乔庸一帮官员的所料,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送来了请愿书。不过送来的人倒是挺讲究,不是鸿儒和官员,反而是白丁一枚。
陈惕玩味的看着厚厚的折子,里面除了前几页的人名后面全是红彤彤的指纹。陈惕一页一页的看到最后,这些人竟然将请愿的内容放到了最后。
看着肥润的字体,陈惕知道这玩意八成是西沪城周边某个幸存下来的乡老写的。看着乡土气息的文章,陈惕很好的给他总结了几句话:拥立周楠登基,官府应当不与民争利,还土地于民间。
还真是一辈子剥削同族的乡老,就连到了该入土的年龄还是忘不了土地。陈惕将请愿书交给乔庸他们一一过目,陈惕屋中的官员相互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乔庸先开了口。
“大人,此人直接赶出去吧。”
“不,喊进来,我倒看看这些人还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陈惕按住请愿书,不急不缓的让侍卫将刺史府门口的送书之人带进来。
“葛村葛渠见过各位大人。”葛渠行了一礼,站了起来。
陈惕看着他理得一丝不乱的白须,有点知道为什么历代朝廷会安置三老管理乡土。毕竟在一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时代,这些乡村里年长的人就是帮助朝廷稳定的基石。
不过在西沪生产力开始逐步机械化的时代,这些人就是绊脚石。陈惕并没有按照朝廷的规定起身向葛渠行礼,毕竟这般乡老之流还入不了陈惕的眼睛。
“葛村?西沪不都已经是镇子了吗?乔庸,尔等安置百姓的工作是如何做的,难道我治下的西沪还有黎民过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日子吗?”陈惕一声冷喝,倒是吓住了站在堂中的葛渠。
“大人,卑职以项上人头保证,西沪全境已无村落。黎民都有砖房居住,每家按照人数分了足够的土地。多余的土地也划到了镇子里,交由各镇自己处理。
境内大小河流二百五十三条不阻车马,三山及一千四百七十五座岭无一只毛贼。经过划分之后的七十六座镇子全部派遣了官员管理,政令通畅、物价平稳、治安良好。”乔庸毫不相让,一口气报出了自己掌握的所有的初步改革的数据。
陈惕听罢点了点头,屋中一众官员自然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葛渠。葛渠何曾经受过如此压力,一下子吓瘫了。
“是草民说错了,草民来自西沪城北十里处的甘德镇。”葛渠连忙改口,讲到自己所在的镇子。不过这样一来,他身上那层乡老的荣光就没了,他和那些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
“这份请愿书你写的?”
“草民,草民……”
“别支支吾吾的,本刺史恕你无罪。”
“请愿书的内容是草民写的,不过东西是人家给我的,包括要写什么。草民连上面的字都认不全。”
“看出来了。”陈惕将请愿书扔了出去,甩在葛渠面前的地上。
“本官的刺史府可不管这些东西,这请愿书上也不是给我请愿的。尔等就带回去吧,给你们要请愿的人看去。”陈惕言语中带着几分冷厉,一挥手让侍卫将此人带着请愿书赶了出去。
……
“乔长史,刚才让你受委屈了,我向你赔礼。”尽管刚才的事情出于演戏,但是陈惕还是一丝不苟的向着乔庸行了一礼。
乔庸也没有避开,立马还了一个臣子之礼。屋中一众官员看了,心中都清楚了什么,跟着站了起来向着陈惕行礼。西沪的政治核心终于形成了,在那份可笑的请愿书的催化下必然的形成了。
“哈哈,有诸位助我,普天之下又有何处去不得。我等暂作壁上观,看沐猴而冠。”
“谨遵主公之令!”
陈惕初听还有点不习惯,但是看着屋中一众官员的眼神,陈惕豪气的笑了起来。伴着爽朗的笑声,西沪城上的天空都晴朗了几分。
“伏大人,我都说了陈惕小儿绝对不会愿意按照请愿书上的做的。现在人都被赶了出来。”司马镜拿着请愿书,带着早有所料的表情。
伏完反而不气,笑嘻嘻的拿过请愿书。
“司马兄,此言差矣。陈惕不是说了吗,让我们去找周楠。他还真是自大,以为我们没办法拥立新皇?”伏完眉头都翘的如同屋檐一般,眼神中透出几分聪慧。
“伏大人有办法?”
“陈惕不是说了吗,请愿请下来就算我们赢。论到操纵民意,蒙蔽视听,这天下能出官字其右?”
司马镜一听知道怎么办了,只要发动之前损失了土地的士绅乡老,靠着他们掌握的乡土力量足够卷起滔天的声势。准备不需要多长时间,西沪城周边的几个县镇就好。
有了这般想法,司马镜的动作很快。不到五天的功夫,西沪城和周边的县镇都知道周楠到了西沪的消息。大街上、茶馆里就连田间地头劳作的百姓都讨论起来,颇有士大夫与百姓同治天下的味道。不过这些县镇的官员们倒是冷静的吓人,每天处理完公务,就去研读刺史府发下的书籍了。
眼看着夏末要收麦子了,伏完拿捏着这个时间点,准备要去逼宫。毕竟已经喧嚣了几个月的场面完全蒙蔽了伏完他们的视线,他们认为时机成熟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