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是永远这样该多好啊!
陈惕抬头望着床上的浮雕,静静的就想这样过一生。不用去算计别人;不用戒备别人;不用把自己装扮的很坚硬;只是低头看了看周娇,陈惕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不论前生或是今世,这种想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许可以试试把人带到坎巴拉,或许只有那里才是世上唯一的桃源。
听到有敲门声,陈惕知道有大事发生了。要不然这个时候乔庸根本不会来的,说不定他还等着自己想起来再去刺史府呢。陈惕吻了周娇的额头,收拾好便离开了房间。
果不其然,敲门的就是乔庸。这整个西沪除了他,也没人敢来打扰自己了。
“我的长史大人,这么早干嘛呢?”陈惕看着巳时的太阳,睁眼说瞎话。
“是挺早的,主公,刺史府来客人了。”乔庸板着脸,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客人?你还打发不了吗?”陈惕将身上披的衣服撩开,向外面走去。
“两都来的使者,都拿来了国书。我本来想的是让周楠跟他们见面呢,但是……”乔庸停了下来,等着陈惕决定。
“这种事情就不劳烦他了。北山城的新学不是已经开始了吗,让他去学习去。除了那两个小太监,其他的按照普通人家的规矩。”
“主公,是不是太优……”乔庸刚想说优渥二字,就看到惠清公主已经出来了。
“就这样吧。娇儿,刺史府还有些事,我先走了。”陈惕克制住想要亲近的举动,笑了笑先走了。
“郎君小心一点!”周娇虽然看出陈惕刚才动作的不自然,不过也不生气。
“公主,臣先走了。”乔庸似乎不敢看周娇,连忙想走。
“长史大人请留步!”
“不知公主有何赐教?”
“乔长史,我有个问题想问你。”惠清公主看着肃立弯腰的乔庸,知道这个人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乔长史,我和楠儿都是周姓皇室之人,为何你这态度有这么大的不同呢?之前对我的态度更多是胁迫,但是对于我那侄子却是步步紧逼,难道是为我好吗?”
听着惠清公主嘲讽的疑问,乔庸装作啥也么听到,如实回答:“我是为了主公好,也是为了公主好。公主要把眼光放长一点,十年也不过是短短一瞬。”
乔庸拍了拍自己官袍上的刺绣,便和惠清公主告别了。周娇看着健步如飞的乔庸,皱着眉头思考着。
“十年?”周娇一边说着,一边学着乔庸的样子拍着。
顿时周娇脸色先是羞红无比,随即停下手来站定不动。考虑半天,周娇微微说了声:“确实太优渥了。”
闭目养神的陈惕坐在马车上,听到有了动静,幽幽的说道:“我的长史大人倒是下了一步好棋。”
“臣下不敢,还望主公恕罪。”
“算了,你们的选择就由你们去吧。”陈惕当然知道这个主意不是乔庸一个人的,而是那帮随着陈惕转战哈拉巴的一票官员。
他们本来就是起于毫末之间,自然对名义这种事情视之为头等大事。要不是陈惕早就定下了卢文君,怕是这些人就不是想出这种鬼主意了。
“洛阳和长安都来得什么人?”陈惕品着茶,将这件事先放起来了。
“吴王派来的是个马倌的,叫武珝,负责……”
“咳咳。”未等乔庸说完,陈惕就呛了起来。
乔庸连忙给陈惕拍打着后背,有些奇怪的问道:“主公,这马倌是有点不对,但是……”
“你继续说吧。”
“喏。”乔庸也没放在心上,继续汇报。
“武珝此次是被吴王给派出来,据说献上的千里马差点要了吴王的命。本来吴王是准备杀掉他的,不过有大臣劝到,所以才派此人前来做使者。”
“还真是废物利用,看来吴王这次所求甚大。”陈惕念着武珝的名字,搜索着脑海中模糊的信息。
“长安王家派来的倒是中规中矩,是个叫祁隆的人。此人善于游说,多年间曾帮助王家将陇西的一众豪族游说到王家麾下。”
“如此厉害?”陈惕听出了乔庸的夸奖之意,感到这次还真是有点棘手了。
“咱们西沪有的他们都有吧,也没什么他们迫切需要的?这次两方不约而同的派来使者,不会是要动手吧。”陈惕嘴上念着,有点觉得四面楚歌的意味。
“应当不会。依我看来,王家多是结盟为主,洛阳那边倒是想要将咱们直接纳入治下。而且经过去年一年整理,西沪虽然人口少了,但是今年的秋粮却是大丰收,我想他们还有收粮食的任务在身。”
陈惕一听,顿时活泛起来。他正愁不知道怎么把金银铜三种货币打入其他两家的地盘,这次还真是送枕头来了。两人相互算计着将要碰面的两名使者,等着一会的见面。
看着驶向刺史府的马车,三司坐在茶摊上嚼着嘴里的槟榔。
“司空明,这玩意确实不错,就是上瘾。”司马达一边嚼着,一边看着渐渐消失在人群里的马车。
“嘿,不是给你说,这玩意就是顺带的。我上次去南边的群岛看,你知道刺史大人在那里种了什么?”
“什么?”司徒济安难得来了兴致,漱了漱口问到。
“橡胶树,是橡胶不是香蕉。”
“是那种能割出白色胶水的树?”司徒济安虽然不出门游历,但是见识不会比司徒明少。
“对对,你知道他们用这玩意干嘛?”
“别卖关子,快说。咱们等会还要去刺史府拜见刺史大人呢。”
“好好,蒸汽机知道吧。西沪的蒸汽机就是用这玩意做密封的,我上次在群岛偷偷潜入刺史大人的工厂。不是骗你们,里面的机械多种多样。”
“这么说,刺史大人是要在西沪制造机械?”司马达头脑灵活,瞬间想到陈惕要了全州府的土地干嘛。相比着刚刚造出来的蒸汽机,西沪的蒸汽机车已经开始运行起来。
由于西沪是大平原,所以几个大城已经有了专门的铁路线连接着,而且还不时有骑兵巡逻,以防民众盗窃铁轨。三人来时要不是为了顾及三司的面子,早就想试一下蒸汽机车的感觉。
虽然没有坐过,但是三人都很清楚,有了这玩意,西沪完全就在刺史府的掌控之下。而最令人感到可怕的事,刺史府不惜花费巨资,雇佣百姓建筑水泥路。
短短几条,三人就体会出陈惕的野心了。加上司空明说的西沪南边不远处的群岛,几人很快就判断出西沪要大规模的普及蒸汽机械,这样做的结果便是西沪有一抗二的实力。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