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火焰 > 第十章 “司空见惯的初兆”
    事情总是那样在不经意之间就发生了,所以新兵连的生活才需要我们一直提着个心,吊着个胆,生怕做错了一点儿。

    营门正对着的是第四食堂,也是我们二三连吃饭的地方,我们吃饭的左手边是蒸馒头、米饭的隔间,不过门却是开在了我们吃饭的正门的相反的方向。吃饭的右手边是个小小的隔间,两张六人座的长条桌前后接着,正对着隔间的一扇窗户,窗外是一览无遗的我们平时训练、生活的路,也是每次开饭必经的路,而窗子的里面是营长,连长们吃饭的地方,开饭时就会看到营长、连长们从正门进去,直接右转,没个三两步,便进入了小隔间,吃着已经打好的饭菜。

    每次快开饭的时候我们都会在宿舍门口排好队,站的好好的,不敢说话,倘一说话便又会遭到班长的教育,所以也就静静地等待着开饭哨声的吹响,哨声一响,稍靠外的班级的排头就会喊着口号,带出去,我们一班是在最里面的,当然也是最后带出来的,出来后的我们在营门口的右边集结,三连在左边,而一连是去第三食堂吃饭的,所以便会直接带到第三食堂去整队。

    当天的值日班长便会在部队集结完毕的时候调整队伍,清点人数,询问连长指导员是否开饭,倘若他们没有什么事情要说的话,便可以直接唱歌开饭了,唱歌开饭是部队的传统之一,新兵连的我们更是要吼着嗓子,不仅要在这开饭的时刻吼着,还要在平时训练口号中吼着,吼着吼着,吼倒了嗓子,吼着吼着吼好了嗓子,再接着吼,如此反复个三四次,大概新兵连也就结束了。

    三连和我们在营门两侧集结,开饭前唱歌必然少不了两个连队之间的比拼,他连吼出一首军歌,我连要在同一首军歌上吼的更高,两个连队互相比拼,一阵高过一阵,赢方连队便会先行带走,输方还会留在原地在唱上一首,找找士气,训个几句之后再将部队带走。

    营门口正对着第四食堂的那条路当然不是我们大部队走的,我们每次开饭要走的路大致是营门口的那条路作为直径的右半圆。班长们会在连队唱歌完了带走开饭的时候站到排头带队,多余的便会补在部队的后面,沿着那条大致半圆的路,在值班班长的带队中,喊上几声响亮的口号,停在食堂的门口,这时候班长们会脱离队伍,相继着走进食堂,此时的营长、连长们早就从正门相对的那条路进了食堂里面的小隔间坐好了,停下来的我们会在值班班长的口令下,由排头带队,喊上几句口号,跑步进入食堂,在安排好的座位下站好。

    座位上的饭是早已由每个班级在上午提前出的两名新兵打好了,水果当然也分配好了,洗碗、打扫食堂这等帮厨的事情是二连、三连轮着来的,轮到二连这一周时,帮厨是一个班一天这样轮着来的,只是在打饭菜的时候,三连、二连的班长都会提前派出些新兵帮自己的连队和隔间里面的营长他们打好,所以提前打饭菜,分水果自然就像是偶尔的甜点一样,饭菜和水果的分配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轮到的新兵自然开心不已,不由地会将肉食挑拣出来,多往自己班级打些,水果则挑些大的好的,多在自己班级放些。二连和三连都想将好的往自己连队打,偶尔争的厉害的时候隔间里面饭菜水果的质量也会下降不少。

    饭菜打好后,那些帮厨和打饭菜的新兵也不用回去,直接在座位上站好,不敢有丝毫乱,等着连队的带入,整个连队都在座位前站好之后,全连的官兵更是只能目视着对面的战友,一点多余的动作都不敢有,哪怕面前的餐盘是歪的,看的很不舒服也不敢有一点小心思,扫视一圈,值班班长便会下口令:“坐!”,听到口令的我们就会立刻坐下,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屁股直直落下,“嘭”的一声整齐的声音,才是日常的状态,偶尔有的慢了,值班班长也会立刻说:“有人慢了啊,都有,起立!”,“唰”地一声,立马站起,耳边又会听到班长口令的下达:“坐!”,这次终于没有人再敢有丝毫的顾忌,直直坐下,班长很满意:“开饭!”,随着这声口令的下达,我们才拿起筷子,一言不发,不敢有任何交流,只是快速的吃着面前的饭菜,稍一不留声,发出了半点声音或者吃饭速度慢了,便会听到班长的口令:“一班都有,停”!我们班所有人立马扔掉筷子,一动不动,嘴里包着的饭也不敢咽下,“起立——带出!”班长后续口令一下,我们班只得相继带出,在门口列队,由排头喊着口号带到指定的地点,军姿站好,等着屋子里面其他班战友们吃完饭相继的带出。

    十月末那天,我们班被提前带出了,这件事记在在我的日记本上,绝对不是第一次的提前带出,想来想去应该是比较有教训,有收获的一次。

    二十九日,星期六,一如平常的原地修整的日子,那一天,我在日记上记在着“是一贯休息的周六,却显得十分地不正常。”现在的我早已忘了当初为什么这么写下这句话,或许是周一到周五气氛压抑的延续吧。

    之前就说过新兵连的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打报告,添加饭菜当然也是如此。那天,一个战友没有打报告直接站了起来准备打饭菜,不巧被班长看到了,日记上面我并没有记下这位战友的名字,现在的我有些想不起来是哪位战友了,只是日记本中还记得当初他说的那句话:“我虽然站起来了,却没有走出座位……”,听到这句话,我心底一凉,不由得多扒了几口饭,正像我之前的教训一样,部队不需要理由,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为此,我又特意在日记上面提醒自己以后没事少说话,提醒自己要记住在这些教训。

    “停”!值班班长下令,所有人停下了,带出。

    食堂距离旅部唯一的旱厕大约百多米,宽阔的水泥路,挺拔的树木,往常的我们都是在吃完饭后带队走过去,大解的大解,小解的小解,之后的一上午便不能上厕所了,直到中午。

    这天早上,一百来米的道路显得格外漫长,食堂在道路这头,旱厕在道路那头,中间的当然不是乡愁,是来回的蛙跳、鸭子步,这事之前就有,以后也会更多。

    部队停在旱厕外面站好,和往常一样的是班长们依旧会想方设法的逗笑站在部队中间的我们,忍不住笑了,便会被班长他们赶到旱厕里面,找个坑蹲着,头埋在下面,深呼吸着旱厕的“香味”,看着大堆大堆的排泄物,有时候班长还会描述着排泄物和早上吃的鸡蛋蛋黄的相似,偶尔玩的兴起还会恶心的搅拌那些排泄物,“特意”照顾照顾我们,等到觉得自己不会被班长们逗笑,便可以自己跑步进入队里,倘若跑步进入队伍的过程中四步立定或四面转法、调整看齐的过程中任何一步骤错了,还没到队伍便会被班长继续赶到厕所里面,倘若做的没错,入队之后还需要忍住班长下一轮的逗笑,倘若还是仍不住,便又会被班长们赶到里面。

    一个连队总会有些人天生容易笑,也会有些人天生长得喜庆逗别人笑很容易,容易笑的便会经常的进出旱厕,容易逗别人笑的就会被班长们拎出来,逗着更多地人笑,让更多地人进到厕所里面去。我记得我就进去过一次,后来,每次我都会咬住舌头,忍着笑意,就再也没有进去过了。

    等到所有人都出来,一排长总喜欢连续快速的下着四面转法的口令,口令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丝毫的间隙,所有人都听着口令,不停地转着各种方向,连续的口令并不是每个人从头到尾都会转对,那些没转对的都会被一排长笑着开玩笑的调侃:“是不是错了?是不是错了?我说的对不对?出去,到你们班长那边!”那些到了转错了的人,都会被班长重新提点的教一下,事实上,总会有在那种四面转法时,怎么都分不清左右的人,不巧的是,二班就有一个,更不巧的是,到了新兵连结束他也没有分清左右,每当这个时候二班班长很是头疼,到后来,他还挺有办法,每次都比我们后转,看着我们转的方向,然后快速转过去,竟然和我们时间上差不了多少,险些被蒙混过关。有时候一排长明明看到了有人转错,但是不知道哪个人,便会问道:“有人转错了啊,有人转错了啊。”而后向着分不清左右的新兵“是不是你?是不是你?”

    “不是,不是!”那个新兵便会极力否认。

    “真不是你?”

    “不是,不是!”他一直否认几乎快要蒙混过关,直到惹得我们所有人:“就是他!”这时候,他便会又被拎出去,二班长便会又一次的教他,只是脸上哭笑不得。

    往常的时候这些都会是我们连特有的“节目”,在苦闷的新兵连增添了不少的颜色,也是班长们沟通官兵关系的手段,只是在这时和往常不一样的是,又是一个战友转错,班排长们便以此事,继续让着所有人来回的鸭子步、蛙跳。

    晚上,一般都是没有室外训练的,都是各班自行安排。和往常一样,我们一回到寝室里面就两列站好,等待着班长的解散和后面工作的下达。回来的班长不知怎么就挑中了班里板凳没有放整齐的事情,大大地教育了我们一番,排长也像是很生气一般,将我们比作烂泥扶不上墙。那天我在记下这件事情的同时却也添了一句“却不知多少高楼烂泥起”。

    10月29日的这一天和往常没什么两样,但是却发生了不少的事情,虽然之前也有,相信之后也会更多,就像题目所起的那样,以后会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我为什么要记下这件事情呢?或许从我当初日记的最后两段可以看出来些许吧。

    那篇日记的最后,我写道:

    不知原因,也不想知道原因,只是少说话,少动作,隔离自己与班排长的距离,也许就好很多了吧。

    只把当作刷存在感好了,随他们去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