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火焰 > 第十八章 “双十一”前波涛起
    我从来没有想过“双十一”有这样特别的意味在里面,就像现在的人更多的是将国庆节当做放假比较多的日子,而完全忘了先辈们当年的热血一样,我没有想到,甚至之前都没有关注过,“双十一”除了电商狂欢的购物节之外,还是人民kj的建军节。

    一脸错愕是我听到班长说“双十一”是kj建军节时候的表情,也是从这里开始,“双十一”在我的眼里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电商狂欢的购物节了,是值得我记住、绝不能忘记的日子了。

    内心惊喜异常是我听到班长说“双十一”时,旅里面会请来lz地区的女兵到我们旅参加文艺汇演的消息时候的内心动态,在班长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刻,我相信,班里的十四名新兵没有一个不是惊喜万分的。

    女兵的到来就像是动物园里看大熊猫一样稀奇,不单单是异性的吸引力,更多的是对于女兵这个“职业”全方位的好奇。

    消息就像春风,吹皱了战士们内心湖水的波澜,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十一月十日开始,严厉的平时训练生活仿佛也变得有声有色。

    十一月十日的早上,星期四,惯例是全旅红砖场的大会。原以为还是会像往常一样,领导在上面读些写好的稿子,回到宿舍再将稿子发到每个营的手里,由营里专门组织稿子要点的誊写,誊写在专门的政治教育笔记本里面。

    却不曾想到,早上的大会,领导们的发言,一斧子,斧斧正中要害;一鞭子,鞭鞭鞭辟入里,所有的矛头都指向现阶段所有人的问题,毫不隐晦,不留余地,哪怕是连排长之类的领导级人物,也是毫不留情。

    副旅长当时是我们旅的副参谋长,调到lz新训旅做了副旅长,因为和我们二三连的关系比较近,毕竟是一个旅的兵,所以常常被请到我们四营来讲话,偶尔进行政治教育之类的。

    副旅长给我的感觉十分的温和,每次讲话都不是照本宣科似得生搬硬套,一直给我有点平易近人的感觉,正好我们一排长是副旅长的文书,近距离的接触机会比较多,算是我们最经常见到的旅领导了。

    但那一天早上的副旅长确实和平时大相径庭,红砖场平台上面的领导当中就属他骂得最狠,从一营一连,到四营三连,指出了每个连出的毛病,具体到了个人,该批评批评,该表扬表扬。

    相比之下,坐在最中心的旅长的讲话虽然也是很严厉,但却没有具体到个人的紧张感,只是旅长说的那一句:“以后我来亲自吹紧急集合的哨,我吹到哪个营,甭管是战士还是连长、营长,所有的人全部都要给我打背包出来……”给了我们持之不断的紧张感。

    旅长的这句话成为了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剑,当晚就有班长作了准备;他们提前把背包打好,平时放在二楼的储物间,到了晚上就把背包拿回宿舍,防止晚上突然的紧急集合的哨声吹响。

    在后来的夜岗中,偶尔还能看到某个营被旅长拉了紧急结合,正沿着全旅跑步呢。

    说起旅长,不得不说其中的巧合,当时我们连长姓马,营长也姓马,就连旅长也姓马,最巧的是当时的kj司令也姓马!这件事也成为了我们一时的谈资。

    旅长一米八左右,虽然我不知道旅长是什么地方的人,但有一种大西北汉子的魁梧,壮硕的身躯使得上身显得有点“驼背”,特别是旅长的脖子一直都是缩着的,脑袋也因此向前突出半截,这使得旅长的“驼背”的感觉更强烈了许多。

    旅长敬礼时总是很快的举起,在慢慢地,悄无声息地落下,配上旅长的身躯,显得有点滑稽,在后来,我们到了gy,有一次在排练小品的时候,还有人根据旅长的特点排练了一个小品。

    许是进入了作风整顿月,自从讲话之后的日子里,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起来,我在日记里面这样说:“最后的日子应当是惨绝人寰的地狱,不知道几人爬出来”。

    下午,照例少不了平时的体能训练,十一月大西北荒凉、寒冷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赶在入伍近两个月的最后的日子里,我突然明悟了双杠的用力技巧,使得我在以后下午的体能训练里,渐渐地如鱼得水起来。

    今天是副连长带着我们慢跑了七点二公里,每当由副连长带领着我们连的人开始下午体能训练跑步科目训练的时候,他的要求总是比平时的值班班长要求高点,跑的圈数多点,但是速度并不是太快,今天下午的这十几圈跑下来,反而让人有点畅快的感觉。

    副连长是部队考学当得军官,他跟我们大家说当时考了三年,因而年纪可能比普通军校毕业的军官稍微大点,可能是因为通过部队士兵考学的途径当上了军官,副连长更容易和我们大家打成一片,也多次为我们大家的利益出头。

    印象中副连长是从来没有生过气的人,从来也没有看到他发火的样子,只是后来的一次为维护我们利益和其他人冲突的风波中,首次让我见到了有血性的副连长。

    再后来,副连长与我们一起到了gy,继续作为我们专业训练的带兵干部,作为我们gy时候的指导员继续带了我们两个半月。

    相对于浓墨重彩“双十一”来说,“双十一”前的日子是快速的,是没留下什么痕迹的,仅仅存在于我的日记本当中,夹杂在我反思自己正步训练的字里行间;流露在我感叹日记显得越来越像日记,没有丁点儿“思想随笔”的唏嘘不已里;终结于我末尾“愿自己依旧吧”的希望和室友说的:“来时眼睛都很有神采,现在都变得死气沉沉了”的抱怨中。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