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上狂神 > 第197章 百鸟初鸣
    说到这里,邱煦长长的叹了口气又说道“侄儿,我们邱家是天星名门,生来钟鸣鼎食,世禄富贵,这也导致我们邱家子弟无法成为一个一心为国的纯臣,在我们的生命中不仅仅有个人的得失,还有家族的荣誉,有着太多太多的事情牵绊着我们,虽然很无奈,但我们必须要去面对,要去接受。”

    “叔父。”听着邱煦语气中的怅惘和无奈,邱越不禁心中一酸。天星虽然疆域、人口、岁赋、国力皆比不上大乾,但天星朝中的争斗却比大乾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种朝争在四位王子夺嫡其间达到了顶峰,无论出身如何,官位如何,都不得不选主择路,就连邱家也不例外。

    为了家族的延续,邱家不得不参与到这场夺嫡漩涡中来,而家主邱烈和族中素有威望的邱煦同时选择了生性贤仁的四王子闫文晟。而年前邱烈、邱岙父子亡故,邱家不仅仅失去了一位出色的家主和一个优秀的继承人,也失去了军中支柱和家族最大的依靠,这也是他和弟弟邱逵被贬谪到明珠县的原因。

    在天星为官,真的不是想为民办事且能为百姓办事就可以,左右一个官员前途命运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在天星想要做一个不党不私的纯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他献城归降的另外一个原因。

    而且就连出身邱家旁支的他都这样,那些才华横溢的寒门学子,就更看不到出路,对于天星这乌烟瘴气的朝局,邱越早已心灰意冷。这样的一个朝堂承载不了千万百姓的希望,这样的王族也无法重现天星立国初期的荣光。

    邱煦拍了拍邱越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邱越,虽然你出身邱家旁支,看似受了不少冷落,但兄长曾经亲口跟我说过,在邱家的下一代中,邱岙是守成之帅,邱逵是冲阵之将,而你邱越,则是治国能臣,只可惜天星没有这个条件任你施展,但你现在既为大乾之臣,相信在大乾,你一定能实现你平生之志。你要记住,无论跟随的主君是谁,都不要堕了我邱家的名声。”

    “是,侄儿一定谨记叔父今日之言,在数十年后的青史之上,必有我邱家之名。”邱越语调铿锵,不过他的眼神却极为失落。他知道叔父邱越已经做出了决定,是不可能投降的。除非有奇迹发生,不然在凤翔军突破广济河防御之日,就是邱煦殉国之时。

    “顾侯,可否借此印一用。”邱煦看向顾倾城希冀的问道。

    “邱统领请便。”顾倾城犹豫了一下,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多谢。”邱煦将那狂狮帅印拿在手中细细的抚摸了一遍,随即从身上取下一个贴身丝绸布囊,一起放在邱越面前说道“这大哥的狂狮帅印和我邱家的家主令牌,有这两物在,邱家上下都会听从你的调派,今日就交到你的手里,从今日起,你为邱家家主,日后邱家的命运也由你来掌握。”

    “叔父,我不能要,我只是旁支子弟,并非主枝嫡脉,没有资格继承家主之位。”邱越眼眶通红,一脸悲伤,不断地摇头。

    其实可能连邱煦自己都不记得,当年正是因为他遇到了被邱氏嫡脉子弟欺负的邱煦、邱逵兄弟,一时不忿教训了那些嫡脉中的纨绔,又将邱越兄弟安排进了族学之中,才有了邱越的今天。所以在整个邱家之中,邱越最感激的人就是这位族叔,他实在不想看到邱煦和天星这艘破船一起沉入历史的死水中去。

    “事到如今,哪还有什么正旁之别,嫡庶之分,给你你就拿着。并且你不要认为这个族长是个什么好差事,你肩负着邱家数百年的荣光,列位先祖在天上看着你,大哥也在天上看着你,而叔父我~”说道这里邱煦摇头笑了笑。

    “长者赐,不敢辞,邱越你还是收下吧。”顾倾城叹了口气指着那副地图对着面带微笑的邱煦说道“这张图是邱帅亲手交给陆缺的,此战之后邱家会得到我大乾侯爵之位,至于是乡侯还是县侯,亦或是文武列侯,我并不能保证。不过陆缺曾经说过,青木名帅名将之中,威国公是第一等,其下是长公主、武安侯和邱帅,然后才是其余诸帅,有陆缺在,大乾必有邱家一席之地。”

    “我其实早就想见见那传闻中的陆缺了,不过他既然没有来,见到顾侯也是一样,大哥败于你二人之手,我虽然军略不如兄长,但也想和顾侯过过招。”邱煦脸上笑容收敛,郑重的说道。

    “天星三大军团,狂狮军团已灭,王都血战之后,惜缘泽军团和王都军团皆是元气大伤,据我所知,王都军团不足五万人,惜缘泽军团也只剩十万人,如此交手,倾城会觉得胜之不武。”顾倾城轻抿了一口茶水笑着说道。

    “女侯想来也熟读兵书,岂不知哀兵必胜?”邱煦在说女字时略微顿了一下,以此告诉顾倾城,在大陆名帅之中,能以女子之身位列名帅的凤毛麟角,而这其中并不包括她顾倾城。

    “国势已衰,军势以尽,圣品硬凑之兵,又岂能为军?并且如果倾城没有记错的话,当年大乾太祖横扫六合,建立大乾,削却世间皇帝尊号,天星也是在那时自降为王的吧,而且倾城幼时曾听说,威国公和长公主覆灭青羊帝国之后,天星使者连续半月拜见长公主都不得其门而入,每日在驿馆中都是惶惶不可终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哈哈。”邱煦起身大笑“我就在北岸等着凤翔军到来,这广济河就是凤翔折翅之地,告辞。”

    “凤凰翱翔与九天之上,非是凡人可以窥测。”顾倾城摇了摇头,对着邱煦微微拱手“这河水沉浮,江面雾重,杀机已起,兵戈渐兴,邱统领还请好自珍重,倾城就不送了。”

    “侯爷,叔父他~”邱煦离开之后,邱越一脸焦急的说道。

    “他说的没错,人活着世间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牵绊,他此时心意已坚,多说无益,只能等此战之后了。”顾倾城摇了摇头。

    “邱氏名门啊。”顾倾城看着河面上向北岸驶去的小舟,长叹了一声。

    邱家之中邱烈、邱煦兄弟,果然不愧是天星柱石之臣,这二人都有济世之才,且都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一个如烈火办光芒璀璨,一个如流水般柔中带刚。相让这样的人投诚实在是太难太难。邱烈在惜缘泽中放弃了陆缺拿出来的青木树叶,坦然选择了死亡,邱煦也在明知不敌之时,选择了坦然面对,这种心性,这种品行实在是太过难得。

    虽然相比邱烈,邱煦的私心要显得多一些,他将邱家家主之位交给邱越,就是给邱家留了一条后路,即便天星灭亡,有邱越和邱逵兄弟在,邱家也不至于随着天星王国一起被埋葬。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邱烈死前知道邱家还有邱煦在,他相信即便邱家没有他,邱煦也能将邱家支撑起来,但是邱煦却不一样,在他之后邱家没有能将门楣支撑起来的人才,所以他只能将邱家交到邱越手中,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必然。

    出身定国顾家的顾倾城能够理解邱煦的心情,相对于家族传承,个人忠义只是个人的选择,不能拉着偌大的一个家族和宗祠列为先祖一起陪葬。

    “侯爷,广济河虽然不是一等一的大河,但河面也有五六百丈,现在又值汛期,凤翔军想要过河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邱越看着宽阔的河面说道,他知道邱煦心中已经存了死志,只有出其不意击破北岸大军,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其擒获,才能保住一条活路。

    “凤翔军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要看北线的羽林、奔雷两军的战果,军帅已经传信帝都,想来外阁很快就有回信,我们现在只要在南岸布防,就地修整就好。”顾倾城看了邱越一眼又说道“你和邱逵,明日就返回南海郡安定地方,天星国内除了你叔父邱煦以为,现在都不知道你们兄弟还活着,这里是交战前沿,一旦被人发现,王都的邱氏族人和邱煦,可能都会受到牵连。”

    “多谢侯爷。”邱越有些感动的行了一礼,他是一个降将,没想到顾倾城居然如此相信他,不但在昨天的凤翔军高层会议中,力挺他成为南海郡守,还考虑到了整个邱氏一族。

    “侯爷,叔父乃是国之干才,我实在不希望他在此陨落。”不过邱越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他知道自己叔父邱煦是一个外柔内刚之人,只要他下定主意,几乎没有人可以劝动,可是他却不希望邱煦死在此战之中,无论是战死,还是自尽殉国。

    “见到邱煦之前,我已经预感到他会为天星死节,但我没有办法不代表其他人也没有,此事我已经传讯陆缺,想来他会有办法的。”

    “陆缺吗?”邱越虽然没有见过陆缺,但对他的名字却如雷贯耳,这是一个在人才济济的大乾之中被誉为年轻一代第一人的英杰,是能够击败邱家家主邱烈的军略天才,并且邱越在几天前无意中听到,就连大乾此次南征的战略,都是出自只有十六岁的陆缺之手,可以说天星被逼入如此绝地,几乎都在陆缺的预料之中。

    如果这个世间有一个人既能不损害大乾的利益,又能保住心存死志的叔父之人,除了那位绝世名帅陆淳之外,也就只有陆缺了。

    而与此同时,在外阁的一座阁楼之中,陆缺正坐在主位之上,在他的左右两次分别坐着所有被他用兵部行文调入外阁的学宫英杰,在他的左手边首位上坐着小郡主虞清霖,其下则是诸葛琰、白溯光、智行难、申力行、乐妙儿、舞云裳、曲欣然、端木野和林青羽,而在他右手边首位坐着顾浅雪,其下则是云弦思、苏铎、言正、木国让、石文先、孟苍、黎昶和叶知秋,大乾九大学宫中最优秀的学子几乎都坐在了这里。

    而在陆缺的身边,还坐着一个十岁的少年,正是被皇帝派到外阁的太子虞明昊。

    “南疆的战报各位都已经看过了,现在天星内乱已平,三大王子身死,四王子闫文晟登上王位,广济河北十五万大军挡在了凤翔军前面,而在湟雁江以南同样有十五大军,只是不同的是这里还有一万五千天星水师,元帅府的陆相想听听我们的意见,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看法。”陆缺一本正经的说道,这里是外阁的小议事堂,即便陆淳是他的父亲,他在称呼之时也要称之位陆相。

    “根据情报,广济河北的天星军队以近五万王都军团为核心,剩下的都是被主动撤回的郡兵,而湟雁江以南则是武城公闫拓海的十万惜缘泽军团,加上五万郡兵,也就是说除了现在驻守天星王都的两万人,这已经是天星能拿出的全部兵力了,只要我们在北线或者南线再胜上一仗,天星必将崩溃,到时可一鼓而定。”顾浅雪率先说道。

    “顾兄说的不错,天星在南北两线看起来有三十万兵马,但这些人中有一半是疏于训练的郡兵,据说有些士兵连军械都不齐整,现在天星的作坊中正日夜打造兵器,我认为只要等到汛期一过,南北两线同时发起强攻,天星首尾不能兼顾,我大乾至少有七成胜算。”云弦思也开口说道。

    “我不这么认为。”云弦思话音刚落,诸葛琰摇头说道“现在的情势是,我大乾占据天时,天星占据地利,而人和双方各半,我大乾军队气势如虹,天星军队又何尝不是同仇敌忾,如果贸然开战胜了还好,一旦遭遇挫折,凤翔军刚刚攻下的七郡之地很有可能会有变化。前面我们大乾奇兵突出,才有如此战果,但到了现在应该求稳,以堂堂之阵,正正之军,消耗天星。”

    “诸葛兄说的有道理,我之前曾经查阅过天星风土民情,天星的菁华之地除了南海郡以外,皆在湟雁江和广济河之间的九郡之地中,也就是说天星并不像我们看起来的那么衰弱,只要他们想在短时间就能再组建十到二十万大军,强攻胜败难料,我认为不可取。”言正看了云弦思一眼,开口说道。

    “言兄的意思是拖?”陆缺问道。

    “不错,天星有继续征集兵马的能力,但丢掉一半国土之后,却没有供养一支大军的财力,以九郡的民力供养三十万大军,只能供养一时,想要长期下去,绝不可能,只要北线的羽林军团和奔雷军团和南线的凤翔军团不断的做出攻击的姿态,逼天星不得不扩大军队数量,用不了两年的时间必定民力枯竭,到时民怨爆发,我们大乾可不用一兵一卒,就全取天星之地。”言正点头说道。

    “我觉得言贤弟的看法有失偏颇。”苏铎说道“天星的制度和我们大乾不同,天星的百姓也不像我们大乾过的这么滋润,在去年南疆之战爆发前,天星一共有十八郡之地,其中还有像雁陵郡这样的荒芜之地,但天星却有狂狮、惜缘泽、王都三大军团,总人数超过六十万人,这还不算各郡的守军。之前天星有十八个郡可以供养六十万大军,为何现在有九郡之地,并且还都是菁华之地,就供养不起三十万大军了呢,这根本说不通。”

    言正闻言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苏兄,你别忘了,天星丢失的河南七郡,虽然总体上不如现在他们所剩的九郡,但在其中可有着南海郡和临海郡两个大郡,这两个郡也是天星海事贸易最为发达的地带,如今两郡丢失,天星只剩下湟雁江和广济河的入海口可以出海,但从这两处往北有我大乾瀚海军,往南有靖海军,也就是说天星的海外贸易已经被断绝,想要以九郡之地供养三十万大军,绝对比之前十八郡之地供养六十万大军要难的多。”

    “我不这么认为。”苏铎又说道“供养大军,无非钱粮二字,如今我大乾三大军团攻打天星,对于天星来说这是国难,况且我们趁着天星老王薨逝,四子夺嫡,国家内乱之际出兵,虽然大家都这么干,但按照古礼来说这是趁人之危,是不义之师,国家危亡之际,天星将士必定同仇敌忾,他们甚至可以不要军饷,而天星哪怕只剩九郡之地,以他们往年的收成来看,绝对能够养得起现在数量的军队,甚至再多一些也没有问题。”

    苏铎话音刚落,阁楼之内雅雀无声,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主位之上的陆缺和旁边的太子虞明昊。

    此次南征的战略是陆缺所出,由外阁补充细节,最后由皇帝拍板确定的,苏铎刚刚居然说这是不义之师,虽然这句话本身说的是事实,但确是第一次有人将之宣之于口。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