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上狂神 > 第411章 各方局势 上
    叶知秋、孟苍、黎昶三人闻言也都皱起了眉头,以林明宣闯荡江湖的经验能够看出来的事情,他们身为九大学宫中最优秀的一批学子,自然也能够看的出来。如果兽潮并不打算移动的话,那只紫纹豹突然在这寂夜之中发出咆哮,就只可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它知道他们隐藏在附近的某个地方修整,而它就是想用声音,让他们不能好好休息。

    叶知秋看了一眼身周皆被惊醒的士卒和战兽说道“让将士们都歇下,只要金鼓未鸣,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都可以放心休息,再将疾风兽和螺纹角马的耳朵也用布帛堵上,免得它们也被这兽吼惊得不得休息。”

    “诺~”孟苍和黎昶支撑着站起身体,对着叶知秋拱了拱手,又对着林明宣行了一礼,转身开了。

    看到二人离开,叶知秋又将目光看向林明宣,有些担心的问了一句“林国公,用不用我加派一些人手作为流动巡哨?”

    林明宣自然明白叶知秋说这句话的用意,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你们放心休息,剩下的交给我们暗凰就好,只要兽潮有动静,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说完林明宣身形一动再一次消失在叶知秋的视线之中。

    “多谢。”叶知秋对着林明宣消失的地方喃喃说道,他知道林明宣这么做就是为了尽可能的给他们争取时间休息,也知道这原本并不是属于暗凰部众的责任,林明宣这么做也担了很大的干系。

    而与此同时,在湟雁江南岸的军营中依旧灯火通明,在天星征战了大半年的凤翔军被顾怀仁留在了曾经的天星王都众星城,而魏醺的羽林军和惜缘泽军团与邱煦军团整合之后的新的军团,都被顾怀仁拉到了湟雁江南岸,抵御那些从惜缘泽出来之后,就与兽潮主力离散的兽群。

    “顾兄,对于天星之事,陆督帅的传书怎么说?”在湟雁江南岸连营的中军大帐之中,此时只有顾怀仁和魏醺两个人,魏醺看着顾怀仁手中拿着的绢帛开口问道。

    “和我们之前猜想的一样,陆缺已经不想动天星的世家豪族了。”顾怀仁叹口气将绢帛交到魏醺手里。

    魏醺接过一看,只见绢帛上面的字数并不多,上面写着“迁其王室勋族,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怀柔以行王道。”

    “这~”魏醺看着绢帛上的内容,如果不是他之前见过陆缺的字迹,这绢帛所用的材质又确实是为外阁行文所用,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出自陆缺之手。他可是知道陆缺对于世家的态度的,而且他更知道陆缺对天星的世家豪族尤其没有好感,实在是没想到陆缺的传书居然是这样的内容。

    “难道此时镇南关战事不顺,让陆帅不得已做出这样的选择?”魏醺将绢帛上的字反复看了几遍开口说道“可是这样一来,以后再想对付这些在地方根深蒂固的家族就更难了。”

    “新收之地,怀之以柔,与民生息,本就是大道,陆缺并没有做错什么。”顾怀仁摇了摇头说道“他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考量,或许他想留到战后也说不定。”

    “可是我们大乾作为世间最大之国,又岂能朝令夕改,很多事情一旦形成惯例,以后再想板正过来就难了。”魏醺依旧皱着眉头说道。

    “你说的也没错,但事分轻重缓急,现在对大乾最重要的就是镇南关那里的战事,一旦败了整个大乾都不再有未来,这个时候一个稳定的天星是必要的,适当的做出一些妥协也是必然的。”作为军相,顾怀仁的目光自然更加长远些,如果他现在和陆缺异位而处,他也会做出和陆缺同样的选择。

    “唉~”魏醺知道顾怀仁说的有道理,也知道陆缺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像他们现在屯兵在湟雁江南岸,又何尝不是陆缺为镇南关兵败之中,给大乾预留的一丝退路,至少有他们这支军队在,大乾在南方就多了一个战略支撑点。可是魏醺就是过不去自己这一关,对于天星世家勋族的做派,他可是早有耳闻,在他看来这样的家族,根本没有资格成为大乾的一员,不如就此抹杀,也可省去许多麻烦。

    顾怀仁看了面前这位从学宫就结识的老兄弟一眼,自然明白他心中忧虑,在顾怀仁和魏醺,还有包括陆淳、虞初晴之内的很多人看来,即便镇南关失守,以武力见长的兽潮也灭亡不了大乾,无非是造成的损失的多寡罢了。

    大乾现在处在萌芽状态的内忧,才是未来江山板荡,社稷动摇的根源。自古以来无数圣贤著书立说,其根本无非就是五个字“民者,图存也。”作为一国人数最多的底层百姓而言,他们所求的不过是一日三餐,温饱自足而已。这样的要求看似很简单,但想要真正做的这一点,并且持续的做到,却并不容易。

    就像那些在地方拥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世家,无论是承平年月,还是大战之时,依旧不断的在用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囤积财富,不断扩充家族实力。他们才是未来最不稳定的因素。

    而相比大乾世家因为大乾律法的制约,和相对清明的朝局,做的收敛而含蓄,天星的豪族勋门无疑做的更明火执仗,甚至说是强取豪夺也不为过。天星没有灭亡之前,天星底层百姓的日子,比之古之分封制时期,在那些封君土地上的奴隶和黔首也好不了多少,几乎可以说的朝不保夕。

    甚至连南海郡、临海郡这样物产丰茂,又靠着大海的富庶郡县,百姓家里都没有足口的米粮。这也是为了凤翔军在短时间席卷河南七郡,并开始施行大乾律法之后,百姓并没有异议,反而感恩戴德的原因。

    由此就可以看出,天星的世家豪族在之前做的有多么毫无顾忌,多么明目张胆。按照原本的打算,这些家族是都要被陆续清理掉的,但因为现在情势,作为南疆督帅,统领南疆一切军政事物的陆缺,显然是为了稳定而选择了妥协。无论这个妥协是否是暂时的,都将会未来大乾在这新得的天星土地上推行国政留下隐患。

    “陆缺他肯定有他自己的考量,而且他现在所做的选择也不能说就是错了,你们都是外阁军方之人,不理政务,这些事情还是让内阁和陆缺这个南疆督帅去费心吧。”顾倾城拍了拍魏醺的肩膀说道。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过了这个时间,以后恐怕就难了。”对大乾世家都没有好感的魏醺,自然对天星的豪族更加没有好感,在他看来这些人活着都是对百姓的一种亵渎,如果不是没有军令,他都想调兵直接将这些家族拔出。

    “贤弟,其实陆缺这么做未必不是在顾忌着我们。”顾怀仁深深的看了魏醺一眼,若有所指的说道。

    “顾忌我们?”魏醺有些不明白顾怀仁的意思,抬头说道“二哥,你指的是什么?”

    顾怀仁叹了口气说道“亡国之前的天星,未必就不是大乾未来的写照。你看天星以世卿三族为首的卿族,像不像我们大乾的勋贵,而那些在地方盘根错节的豪族,又和我大乾的世家有多少区别。而你,还有我,甚至包括陆缺自己,也都是大乾的勋贵啊。”

    “你是说~”魏醺闻言一怔,有些明白了顾怀仁的意思。

    就拿定国顾家来说,大乾立国时期顾家只有开国四豪之一的顾青宵和一族投身军旅的族中子弟而已,但经过两百多年的开枝散叶,顾氏一族早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定国公府的主脉,有军相顾怀仁、鸑鷟卫统领顾怀义和凤翔军帅顾洁云,下一代有凤翔军副帅顾倾城、五品东宫侍读顾浅雪,还有凤翔云骑营将顾浅霄。

    而且地方上,也有不少顾家子弟为一地的父母官,而且顾氏一族发祥的祖地宁乡郡,顾家的势力更是庞大,而这些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积累出来的,先不说在京城帝都的定国顾府,就说地方上的顾家分支,其实本质上和那些世家也没有多大区别。

    而魏醺本人虽然是寒门出身,但凭借军功被封为三十六文武列侯中的武靖侯之位,虽然三十六文武侯位不能世袭,但在他之后,其子孙至少也能保得一个郡侯,或者是县侯爵位,如果再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未必不能成就此时顾家的光景。

    而一个家族想要发展,就必定需要资源,这个资源包括了土地、财富、学问功法传承,以及在朝堂的人脉和话语权。也就是说,如果不懂得克制,他们的后辈们,说不定也会成为他如今所痛恨的国之毒瘤。想到这里魏醺突然觉得有些心慌,因为他发现这好像就是一个怪圈,让一代人又一代人重复的上演着。

    此时魏醺不由想到了开国时期的林晟和任无悔,还有文帝朝的步生莲,武帝朝的百里承平,以及此时已经不知音讯的老友计之恒,这些人都曾名噪一时,都曾为大乾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但到最后他们都选择挂印封金,放弃了世爵的荣光,也放弃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官位,辞官消失在这茫茫人海之中,除了载入史册的辉煌功绩之外,什么都没有给自己留下,也没有给他们的后人留下。

    或许这些超越时代的人杰,早就看破了这一点,与其让不肖子孙败坏自己名声,最后落得家族尽灭,不如在繁华锦绣之时抽身离去。

    “二哥。”想到这里魏醺不由感觉全身冰冷,嗫喏着嘴唇发出一个低哑的声音。他们在学宫时期就是同窗同舍的挚友,魏醺知道自己的智慧无法和大哥陆淳相比,也比不了出身国公府邸的顾怀仁,此时他的心有些乱了,却是想听听顾怀仁的看法。

    “走一步看一步的是普通人,走一步看三步的是人才,走一步看五步的是天才,不讳言你和我都在此列,而走一步看十步的才是可以领秀一个时代的英杰,陆大哥、计兄,百里贤弟,以及现在的陆缺都是这种人。”顾怀仁有些怅惘的说道。

    “二哥,你想说什么?”魏醺闻言皱了皱眉。

    顾怀仁伸出自己的手掌,盯着掌中细纹看了一会,似乎在考虑着什么,过了良久方才说道“现在站在陆缺身后支持着他的,有陛下和整个皇族,有作为顶级勋贵的各大国公府,有十大世家,也有像你和大荣,还有外相闵文升这样出身寒门的军政高官。可以预见只要此战得胜,陆缺的声名将达到顶峰,其势甚至还要超过当年的寒门三杰。那你说,陛下如此不遗余力的支持陆缺,难道只是希望他成为可以威压周边诸国的不世名帅吗?以陆缺之才,他所能达到的成就,可不仅如此。”

    魏醺闻言沉默了一会,摇头说道“当然不是,时移世易,到时候南疆隐患已去,我们大乾就可以集中兵力与北疆,国内将迎来很长时间的承平年月,而那时正是发起变革,改革律制,澄清朝堂的最好时机。”

    “那既然是澄清朝堂,改革律制国政,防微杜渐之下,陆缺会只针对世家吗?”顾怀仁又说道。

    “这~”魏醺闻言一愣,先不说那些郡侯、县侯之族,就是几大国公府,除了只有两三人的威国陆家和宁国林家,其他的几大国公府的旁系支脉,这些年在地方上出了不少污糟之事,虽然各大国公都亲自出面将这些子弟交到了刑部以国法论处,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几大国公府仍在,这样的事情是很难杜绝的。

    在一点上,勋贵和世家其实并没有多少区别,既然要澄清朝堂,清明律制,陆缺又岂能只拿世家开刀。如果陆缺这么做了,又岂能让天下人心服,而之后发起的变革,又岂能疏无遗漏?

    想到这里魏醺心中一动。“二哥,你是说,陆缺有意拿放过天星豪族这件事,来试探大乾勋贵和世家的反应?”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