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十斛金 > 正文 第46章 第 46 章
    卫尧臣吃惊不小, 马上与章明衡道别“我得赶紧回去看看,东家还不定急成什么样了”

    章明衡挥挥手,又笑“别急, 我看告状之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卫尧臣听他话里有话, 立时站住脚,“三少爷, 别给我打哑谜,有什么内幕消息赶紧告诉我。”

    “光告你家铺子我自然不明白,但还攀扯上薛峰,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章明衡拉着卫尧臣躲进里头屋子,“薛峰一直在查国库亏空案。你还记得黄河决堤吗, 那次他和老刘两个差点没淹死,当时他们查出来山东库银有问题, 结果还没查清楚,人就差点没了。”

    卫尧臣脑子极快,立刻猜到里面的弯弯绕, 恍然大悟般说道“怪不得赵华被人硬保下来, 原来用处在这里, 肯定是他告的状。”

    “人人都知道他和东家结了怨, 肯定憋着法儿找东家的不是, 借由织坊,顺道查出薛大人。”

    卫尧臣冷笑道, “官司打赢了, 幕后人去掉薛大人这个心腹大患, 打输了,也是赵家和姜家的私人恩怨,半点火也引不到他们身上”

    章明衡叹了声, “我看也是如此,唉,朝堂上的勾心斗角比后宅狠十倍,稍有不慎,就是血光之灾,偏一个个都削尖了脑袋往官场钻。”

    卫尧臣勾勾嘴角,眼睛里全是不屑,“我看他们是白费功夫,那些罪名一条也立不住,切,老子就陪他们玩玩。”

    章明衡一拍巴掌笑道“我就爱看戏,这回你对上的人物可不是赵华那般浅显的小人,小心喽”

    深秋的夜色寒凉如水,寒风吹拂过庭院,枯萎的残叶在风中悄然落下,游廊下悬着的红灯笼在风中无声跳跃着。

    昏黄的灯光下,窗户纸上透出女子纤细的半身剪影。

    她身子斜斜靠着桌子,双手支颐,一动不动。

    虽看不到她的面容,也能猜到,此刻她肯定是眉头不展,心事重重。

    卫尧臣心霍地揪紧了。

    金绣提着灯笼在前引路,见他不走了,探究似地说“卫小九”

    卫尧臣一激灵,掩饰地笑笑“东家体弱,我等身上的寒气散散再进屋。”

    “你倒有心。”金绣抿嘴一笑,揶揄道,“可你在屋外站着,只怕身上的寒气越来越重,还是进来在堂屋里坐着散吧”

    卫尧臣脸皮发烫,笑骂一句“促狭的丫头”,使劲搓搓脸,跟着她进了屋。

    “卫掌柜来了。”姜蝉忙招呼他坐下,“吃饭了没有厨房炖了雪梨银耳汤,是去秋燥的好东西,还有山药红豆糕,你先垫垫肚子。”

    金绣笑道“银耳汤不是厨房做的,小姐亲自下厨,忙活了好一阵子,我还纳闷夫人不在,她做那么多给谁吃,原来”

    “快去”姜蝉轻轻呵斥,“少在这里多嘴多舌讨人厌。”

    “知道啦,这就去。”金绣吐吐舌头,须臾片刻,提着食盒回来,却是往桌上一放,冲卫尧臣笑道,“诶,必须吃光啊。”

    不等姜蝉发话,她又一溜烟跑了。

    “这丫头越大越没规矩了,连称呼人都不会,一会儿要好好教训她一顿。”姜蝉背对着卫尧臣,把食盒里的吃食一样样放到桌子上。

    卫尧臣端起碗慢慢喝一口,赞了声“好喝”,又端起茶杯喝了满满一杯茶,才慢慢道“东家叫我卫小九就成,总喊掌柜的没的生分了。”

    姜蝉连连摇头“那怎么成你是最最重要的大掌柜,又比我大,叫你小名未免太不尊重你了。”

    “那就叫”卫尧臣忽地脸一红,胡乱塞了块点心,也尝不出什么滋味来。

    姜蝉静静等了会儿,不见他说下文,也不好意思问,便强行转了话题,“那个诉状”

    结果卫尧臣开了口“叫哥”

    话音重叠在一起,两人同时住了嘴。

    夜风吹来,窗子轻叩了一下,外面,秋雨急落。

    姜蝉微蹙下眉头,实在没听清,忍不住问道“叫个什么讼师吗”

    卫尧臣突然觉得嘴里苦苦的,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长吁口气,“不是,这案子普通的讼师接不了。”

    他把听来的消息,还有心中的猜测一五一十说了,末了道“我的意思是,从通州染坊叫几个灾民来,没什么比他们的话更有说服力的了。”

    “和我想一块了”姜蝉上身稍稍前倾,眼睛闪着微光,“我还想请苏俊清帮忙,他去过织坊,那里什么情形他最清楚不过。”

    卫尧臣低下头,微微撇了下嘴。

    姜蝉没注意他的小动作,继续道“他本身是御史,监察官员是他的职责,本身就有立场插手这桩案子,请他来也不算突兀。”

    卫尧臣眼睛盯着手里的细棉布巾子,手指一点点抠着巾子边缘的线头,“咱们和他又没交情,这桩案子背后是国库亏空的大案,说不定牵扯到哪位朝廷重臣,旁人躲还来不及呢,他会帮咱们”

    姜蝉斩钉截铁道“他会的”

    卫尧臣手顿住,抬头认真地看着对面的人“你那么笃定”

    他不高兴了

    姜蝉愣住。

    上辈子,苏俊清看不惯内廷帮助顾一元由黑转白,甚至出入朝堂,结果一气之辞官不做。潜意识她就认为,苏俊清是有血性的读书人,不会不把家国大义放心上。

    国库亏空如此严重的问题,他肯定会多加注意,所以她才想到了他。

    却忽视了卫尧臣似乎和他不大对盘。

    “我想苏俊清和薛大人交好,薛大人的人品毋庸置疑,能得他赏识的人,自不会差到哪里去,旁的没多想。”

    姜蝉温声解释着,言语中加了几分她不曾觉察的小心。

    但卫尧臣马上听出来了,当即心头一颤,又是心疼,又是悔恨,先前的酸意还没从心头散去,苦涩热辣又席卷而来。

    “听你的,都听你的。”卫尧臣深吸口气,笑吟吟地说,“还是东家思虑周全,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明天,我明天就去找他。”

    姜蝉本想自己去的,但他既然说了,自己也不好反驳,便顺着他的话道“见了人家要客客气气的,把姿态放低些。你方才说的也不无道理,若他不愿意,咱们也不勉强。”

    他,咱们

    亲疏远近立时分明。

    卫尧臣心里头那个痛快,翘起嘴角笑得那个得意

    姜蝉不知道他为什么又突然心情好了,但他一笑,姜蝉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烛台的火苗在跳动,朦胧的光笼罩着她,皙白的肌肤泛着淡淡的红,好似上好的羊脂白玉生出美妙的光晕。

    卫尧臣的心砰砰跳起来,急忙端起碗喝了口银耳汤。

    真甜,也不知这姑娘放了多少糖,齁得他嗓子疼。

    却比他以往喝过的都好喝。

    夜雨更急了,满院子沙沙的响,枝头那片残叶终于扛不住风雨的敲打,忽悠悠落入雨地里,转瞬烂在泥里,彻底不见。

    因通州织坊涉及圈地蓄奴重罪,顺天府不敢等闲视之,接到案子立刻上报内阁,内阁也没敢耽误,票拟后转到司礼监。

    司友亮看了半天,没批红,直接碰到御前去了

    “改农为工,圈地蓄奴,动摇国之根本,违背农本商末的治世通则,内阁的意思是严查重办,暂停薛峰一切职务差事。”

    司友亮低着头,缓缓说着内阁票拟的意见。

    说完了,可等了半天,也没听皇上有何示下。

    他忍不住抬头,飞快觑了眼皇上。

    景元帝没看龙案上的折子,仰头看着屋顶的大梁,双目放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好半晌,他才把目光移到司友亮身上“你觉得呢”

    司友亮思量片刻,小声道“内阁说的有道理,如果案情属实,那必须严加惩办,决不能开这个口子但薛大人老奴私心以为,不是贪赃枉法的人,可以让三法司一同审理此案,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景元帝笑了笑“照准,再加一条,镇抚司监察听审。”

    司友亮忙应下,又听景元帝道“这姜家,一个小姑娘硬是把三品大员给扳倒了,有点意思,她背后就没有靠山”

    前后涉及几次案子,司友亮早把姜家查了个底儿掉,不慌不忙答道“姜家娘子没有与谁家走得特别近,不过她的大掌柜卫尧臣,最近与章明衡见了几次面。应是随十三皇子去山东的备选人员之一。”

    “谁”景元帝的声音提高了些,“卫什么”

    司友亮不敢露出半分诧异,“卫尧臣,真定人事,出身佃户,后主动卖身到姜家,喂了三年马。此前一直默默无闻,姜娘子上京前给他放了籍。”

    景元帝声音绷得紧紧的,“他家里都有什么人”

    司友亮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惊讶,忙把头低得更深,“只有一个疯娘,与他的姨母姨丈住在一起。”

    “疯子”景元帝怔楞了下,面孔渐渐松弛下来。

    闭上眼,她似乎又站在眼前,明艳华贵,风姿绰约,就像阳光下的牡丹花一样。那样骄傲的一个人,那样心志坚定的一个人,怎么会疯呢

    或许就是重名罢了。

    景元帝深深叹了口气,道“既然是跟老十三走的人,你留点心,多看着点。”

    司友亮心头大震,留心皇子身边的人本没什么,皇上以前也吩咐过,但说的都是“察看”

    用这个“看着点”,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是多多监察着点,还是多看顾着点

    司友亮决定,稳妥起见,他还是多看顾着吧

    于是,当三司会审通州织坊一案时,司友亮一身蟒袍,在一众锦衣卫、內监的簇拥下,突然出现在大堂上

    堂上三位主审官互相看看,他们以为就是镇抚司的人旁听,没想到等来的是掌管批红的大太监,李首辅见了他都必须礼让三分,那他们是不是要让让座

    司友亮一进来,视线先就扫了一圈,见堂下站个十五六的小姑娘,模样俊俏,料想是姜家小娘子。

    另一侧是赵华,再就是薛峰和几个相关官员,没见到类似卫尧臣的人物。

    却也不动声色,手往下一压,示意堂上的人坐下,温和笑道“你们问你们的,我就是来听听,皇上对这桩案子很感兴趣,我听明白了好回禀皇上。”

    众人一听,有喜有忧,三位主审有点犯愁,摸不清这位大太监的真正来意,如果审问不合他心意故意发难,光凭他们三个可压不住他。

    高兴的是赵华,他恨不得让皇上重新注意到自己,当即拱手作揖,含泪到“皇上圣明,灾民们有救了”

    “各位大人,我已暗中查明,姜家威逼利诱灾民签卖身契,不允许他们回乡中地,致使数千亩良田无人耕中,荒废至今,他们又用低价买下这些人的田地,将灾民关在织坊不得外出,大人们,请为这些人做主,放他们归家”

    他义愤填膺,涕泪俱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忧国忧民的青天大老爷。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