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侯府娇宠日常 > 第五十一章 斗诗大会
    苏绾摸着脑袋反问道:“就没人跟大哥一样,是为了一盏琉璃灯,为了博二姐一笑么?”

    苏墨看了看拥挤的人潮和沾满墨迹的红榜道:“女子中大约是寻不到这么个人了,男子里应该有一人跟大哥一样,只为博人一笑。”

    苏绾忙问:“是谁是谁?”

    苏墨一笑:“宣平侯府世子,叶天凌。听闻往年的斗诗会,只要叶世子往台上一站,红榜上敢落名字的人,屈指可数。”

    苏绾对这个话题倒很有兴趣,催着苏墨又问:“是怕宣平侯府的权势么?”

    苏墨摇了摇头:“据说叶世子在斗诗会上赋过一首诗,那时他还不足十岁,便已技压群雄,众人难以望其项背。从那之后,一连四年,只要叶世子登台,几乎都是直接提着琉璃灯就走。今年围猎改至夏末,叶侯爷又不在府上,这次斗诗会叶世子就分身乏术了,否则这盏琉璃灯就是叶世子拿走的第六盏灯。”

    苏绾的眼睛里生起了晶亮的崇拜,同时又有些疑惑:“哥,你说叶世子取灯也跟大哥一样是为了博人一笑,可我记得他既无家世,又无姊妹……”

    “是给他母亲——侯夫人秦氏。”

    “我知道了!听闻侯夫人原有头疾,见不得风、受不得凉,肯定没法像咱们一样出门看热闹,可侯夫人又是名满京城的才女,肯定想来斗诗会瞧瞧,所以叶世子就赢了琉璃灯回去换母亲一笑。”苏绾得意地挑了挑下巴,“哥,我猜的没错吧?”

    “不离十。”

    苏绾若有所思地朝苏鸾道:“那日在宣平侯府,我见叶世子那般气势凌厉,还以为他是个难相处的,想不到,却是个心地善良、至纯至孝之人。”

    苏鸾眼角一抽,这八个字里,也就一个“孝”字跟他沾亲带故。

    千辛万苦把名字写上了红榜的苏茹和苏芸总算是挤回来了,双手叉腰地喘着粗气,插满金钗的发髻也有些松散,飘飘荡荡地垂着几缕碎发。

    相比之下,苏阮和苏玥就显得从容淡定得多,同样是在人堆里走了个来回,衣摆不乱、神情不变。

    苏茹和苏芸瞧着那两人的姿态,赶忙整理了自己的衣摆,也像模像样地站得笔直。

    因为报名人数过多,这次斗诗会的分组以十人为限,名单整理出来之后,被叫到名字的女子依次上了台子。

    前两组抽到的题目是常见的牡丹和明月,读过诗集的人张口就能诵上几句,是以这两组赛了好几轮才留下了背诗最多的一名女子。

    而第三组的运气稍欠,抽的题目是孤鸟,三轮都没走完便已淘汰近半。

    苏茹和苏芸的名字紧紧挨在一起,自然是分在了一组,两人看着台上战况激烈、你来我往战得不亦乐乎,再想想自己翻来覆去就只会那么几首简单的陈词滥调,心里不禁有些打鼓。

    就在苏鸾看得有些乏味时,苏绾推了推她的胳膊,指着红榜上贴出的名字小声道:“二姐,马上就是她们了!”

    苏绾说完不多久,刚刚上去的十名女子已经只剩一人,而台上的老者已经念到了苏茹和苏芸的名字。

    两人站在灯火通明的台上,满头金钗被照得褶褶生辉,晃花了台下众人的眼睛,非要不畏强光睁大了眼睛才能瞧清这两位姑娘到底长得什么模样。

    之前上去的女子有才情欠缺的、有相貌欠缺的,也有穿着欠缺的,可是像这两位一般,挂了一身富贵的倒还是第一次瞧见,众人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自诩风流的读书人自是不会对人品头论足,官家小姐们纵使平日里再喜欢说长道短也不至于当着全京城男子的面发作,是以苏芸和苏茹穿得再夸张,众人除了眼里的厌弃和不屑之外,也没有表露出过多的情绪。

    可是站在外层一些、纯粹是来找乐子、看热闹的平头百姓可就没这么有涵养了,一脸嘲笑地对着台上的两人指指点点,嘴里时不时还讽刺几句。

    有人笑话她们是土地主家的傻女儿,有人讥笑她们就差把房契挂在脖子上,还有人直接叫她们下台回去搬金砖,一时之间,奚落声、调侃声此起彼伏,嘘声也是一声高过一声。

    两人脸色很是难堪,涨红着脸伸手抽了一张纸条。

    老者面朝众人展开了字条,上头写着一个龙飞凤舞的“寻”字。

    死记硬背了几首花鸟风月的两姐妹,闻言僵在了原地,两人面面相觑,模样又笨又傻,惹得台下的看客又是一阵嘻嘻哈哈的调笑。

    前面几人依次说了句诗,转眼便落到了名字在前的苏芸,她双手揪着裙摆,朝着同样急得打转的苏茹挤眉弄眼,希望她能给个提示。

    那老者见她黑中带红的脸上满是为难,嘴唇咬得又狠又紧,出声问道:“苏小姐可是答不上来?要是说不出诗句,就接着往下一个轮了。”

    “等等,再等等,我记得的!”苏芸焦急地摆了摆手,另一只手更是用力地敲了敲自己的脑袋,看着台下的众人笑得前俯后仰,嘴里吞吞吐吐道,“平……平日寻……白毛,没在……石柱中!”

    说完便重重吐了口气,脸上又有了一抹得意。

    老者哭笑不得:“苏小姐,你这十个字就错了三个,实在算不得过关。”

    台下有好事之徒大声道:“就连我这个没读过一天书的农夫都知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位苏家小姐能错出这么远,那也是不世出的天才呀!”

    台下笑成一团,老者提醒了好几次要安静,众人才辛苦地憋住了笑。

    随之,轮到了苏茹。

    她磕磕巴巴答道:“落叶满……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老者点点头:“虽然没读出诗的韵律,但好歹没有错漏,便算你过了吧。”

    丢了面子的苏芸直勾勾地盯着苏茹,咬牙切齿地恨声道:“好你个苏茹!明明知道答案却不告诉我,眼睁睁看我出丑!”

    台下有人搭腔道:“她也就会这么一句,告诉你了,她了怎么办?”

    于是众人又咧着嘴笑开了。

    而那人猜得也确实不错,到第二轮时,苏茹便是连蒙都不知道该往哪蒙了,支支吾吾了老半天也挤出一个字,在一片不怀好意的笑声中匆匆忙忙地下了台子。

    两人里子面子丢了个精光,也没好意思继续留在斗诗会,以帕掩面直接往停了马车的巷子去了。

    人群里还有不少人在她们身后高声叫着地主婆。

    笑得眼泪汪汪的苏绾一个劲念着:“白毛……石柱……可真是博学多才!”

    苏鸾却注意到与苏茹她们分在一组的女子中,有个身着淡蓝色长裙、模样清秀的女子,一连四轮都是吟的较为生僻的诗句。看她的穿着打扮,若不是不受家里器重就还是家境一般,衣裳的款式和用料都有些老旧,鬓间的簪子也是早已经不时兴的款式。按着红榜的顺序依次数来,苏鸾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花锦月。

    苏鸾侧头,见苏阙也在瞧着那名女子:“哥,你也觉得这位姑娘不错?”

    苏阙干脆地点了点头:“选的几首诗都有些风骨,不拘泥于通俗。”

    苏鸾点了点苏阙的胸口:“倒是不常听你夸人。”

    有风掠过,苏阙伸手压住了苏鸾被风掀起一角的面纱:“你大可放心,在我眼里,可没人及得上你。”

    苏绾凑过来轻道:“在我眼里也无人可与二姐相比。”

    苏鸾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与她说的,压根不是同一件事。

    又上了几组之后,终于轮到了苏阮和苏玥,两人特意将名字岔开了一些,最终如愿以偿,一前一后地双双晋级。

    而后,已经胜过一局的入围者又划分成五人一组,开始了新的角逐。

    由于赛制与之前一般无二,众人看得有些兴致缺缺,苏鸾看得不甚认真,时不时与苏阙几人闲聊两句。

    直至苏玥出了局,苏绾才兴高采烈道:“看看看,又下来了一个!”

    随着战况逐渐激烈,留在台上的女子也一个接一个地下了台子,直到最后只剩下那个叫花近月的姑娘和胸有成竹的苏阮时,两人已经零零总总背过近白首古诗,也担得起一句博闻强记的夸赞。

    正中间的长桌上放着三张纸条,两位姑娘同时指向了中间那张。

    以“灯火阑珊”四字为题,作一首藏头七言。

    两人皆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只是一人望着台上的光影浮动,另一人望着街头巷尾的万千灯火。

    花锦月首先提笔落墨,苏阮也毫不逊色地紧跟其后。

    一阵屏息凝神的静谧之后,二人近乎同时举起了桌上的宣纸。

    花锦月写道:

    灯前便是观心处,

    火井窥来焰始浮。

    阑干十二忆登临,

    珊瑚宝匣镂双心。

    苏阮所写是:

    灯火万家城四畔,

    火光霞焰递相燃。

    阑边不见蘘蘘叶,

    珊瑚玉佩彻青霄。

    苏鸾望向苏阙,能从他眼里看到与自己一般的赞赏,她拍了拍苏阙的手臂,弯着眼睛笑说:“倒是个玲珑剔透的姑娘。”

    ,精彩!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侯府娇宠日常》,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