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转世汉王 > 第二卷 皇汉 第九章 图谋 上
    周皇后的病,一日日地不见好,拖了一个月,人就已经消瘦得散了形。刘平虽然日日侍奉榻前,心中焦虑忧苦,可也觉无计可施,他于医道不通半分。眼看着那群太医们也是整日里愁眉苦脸,到处翻找古医书,间或开出些奇怪的方子来,喝下去却总不见效。

    拖了一个月,眼见周皇后的身子日渐沉重,一日里有大半的时间沉睡不醒,便是醒了也说不上几句话就气喘吁吁。因此,众人的心里也都慢慢开始有了些准备。刘发隔三差五地到皇后殿来看看,要是周皇后昏睡着,就在边上坐坐,要是周皇后碰巧醒了,就与她说说话。

    这一日,太医从帘帐内走出来,犹豫了再三,脸色不安地跪在地上对守候在外面的刘平道:“殿下。”刘平心里打了个咯噔,强自镇定道:“什么事。”

    太医拜伏在地,颤声道:“殿下,皇后娘娘的病,臣会同其他几个太医,日夜查找医书,开了几个古方子,都没能见效。臣等,臣等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了。还请。。还请殿下恕罪。”

    刘平闻言,心一沉,良久不语。太医仍是道:“皇后娘娘若是能等到天气转暖,或许便能好起来。”刘平点点头,道:“一切都仰仗各位太医了。”太医忙叩首道:“臣自当尽力,只是,只是先给殿下提个醒。”

    周皇后病倒的这一个月,后宫的人流水一般都来看望。其中有与周皇后历来相熟的,过来掉眼泪叹气,也有过来敷衍的,坐了一会就走,还有一些是来看热闹的,脸上虽见哀容,心里却不知道正怎么想。千人千面,不一而足。

    梅姬自被梅苞点醒之后,半是心虚,半是害怕,便再也未到皇后殿来。

    这一日,刘平刚刚从皇后殿回到太子宫内歇息了一会。未央宫那边就有人跑了过来传信,正是皇后殿的一个小内侍。内侍满脸欣喜,跑到太子宫来,躬了一躬身,就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坐起来了。”

    小内侍年轻不通事故,老内侍让他跑着来通报太子说周皇后坐起来了,他便以为是天大的喜事,心想皇后娘娘这病总算是好起来了。

    可刘平听了,却是惊得失手将手中的茶盏给摔在了地下,眼眶泛泪,催着窦珺一块乘了车驾急奔未央宫而去。

    到了皇后殿,刘发已经在殿内,刘平携着窦珺迈过帘帐,便见已经一月未能起身的周皇后此时正歪坐在榻上,脸色泛红,眼睛也有了些神采。刘平强忍心中悲戚,拜见过刘发和母亲之后,就跪坐在了榻下。

    刘发虽然心里清楚,却仍是笑道:“你母亲今日好些了,刚刚就让人扶着坐了起来。还说要出去晒晒太阳,内侍们都劝说外面春寒风大,容易受凉,好说歹说,你母亲才肯在这殿内待着了。”

    周皇后微微一笑,道:“陛下朝务繁重,还老是管贱妾这些小事,真是让贱妾过意不去。”转眼又看见了窦珺,招招手,道:“你上前来。”窦珺赶忙跪步上前,拜道:“臣妾拜见皇后娘娘。”

    周皇后又是一笑,道:“哎呀,多好的人儿呀。我枉做了这婆婆,碍着规矩,都没能见上你多少面。你要是和平儿生下个孩子,得多标致。”窦珺脸微一红。周皇后又叹了口气道:“我恐怕是看不见了。”

    刘平赶忙道:“母后福寿绵延,定然子孙满堂,膝下承欢之日还长着呢。”周皇后摇摇头道:“我不是小孩子,也见过些事,你们就不必瞒着我了。”刘发闻言,脸色微紧,握住周皇后手道:“皇后,你好生将养,不要胡思乱想。”

    周皇后叹了口气道:“陛下,妾自十四岁上嫁到王府,这些年,给你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如今也快四十岁的人了,几十年来,享尽了旁人没法享的荣华富贵,临了,还做了皇后。全天下女人的福,到我这也就算到头了。”

    “平儿小时候闹腾,不让人省心,大了却越发地出息。儿子孝顺,陛下恩宠,还有什么可求的?”说着,眼睛里滴出泪来。

    说了这半刻,周皇后的眼神也渐渐有些黯淡下来,神色转为疲惫。刘发招了招手,刘平和窦珺即拜了一拜,退了出去。三人端坐在殿内,默然不语,太医们都守在皇后的榻边。

    临到黄昏的时候,里面的太医突然乱了起来,一迭声地道:“快,快,进参汤。”一个宫女急忙跑着把一碗参汤给端了进去。刘发三人闻言,脸色大变,赶忙起身,都跑到皇后榻前。这参汤是用来给临死之人提调最后一口气的,因此,三人才会如此惊慌。

    周皇后此时正大口喘气,揪着胸口,从榻上微屈起身子来,刘平看着赶忙抓住母亲的手,急声唤到:“母后,母后,你怎么了。”太医把一碗参汤赶忙灌了下去。

    周皇后颓然倒在榻上,脸色陡现一片潮红,呼吸渐转平缓,睁开眼来,费力抓着刘发的手道:“陛下,陛下,你,你要照顾平儿,你要。”刘发眼中含泪,连连点头,道:“你放心,你放心。”刘平和窦珺在边上已是失声而哭。

    周皇后说完这一句话,便昏睡了过去,过不到半刻,突然又挣扎起身子来,怒道:“你!你!”众人一骇,再看周皇后,却已经咽了气。

    顿时,殿内宫女内侍全都跪了下来,大哭道:“娘娘!”一时之间,满殿哀声。刘发泪水直下,握住周皇后的手,良久说不出话来。

    长乐宫长秋殿的后殿,一个内侍慌忙着跑了进来,大声道:“太皇太后,皇后娘娘薨了!”窦太后此时正沉沉睡于榻上,旁边坐着刘嫖。刘嫖低声喝道:“喊什么!没看见太皇太后正在睡觉吗。”内侍吓得一哆嗦。

    窦太后轻声道:“你说什么?”刘嫖凑上前道:“娘,皇后薨了。”窦太后闻言,惊了一惊,转而又回复安静,叹了口气,道:“可惜啊。”便不再说话。

    绮兰殿内,梅姬脸色惨然,坐在榻上。半晌,自言自语道:“作孽,作孽啊。”说着,眼圈也是有些泛红。再坐了半刻,即起身对侍女道:“去皇后殿,致哀。”

    建元四年,春二月戌子,周皇后薨,天下哀,禁声乐喜庆。

    刘平自周皇后过世那日起,即闭门在太子宫内,甚少出门。不思饮食,不思眠寝,窦珺在旁边看着也是甚为着急。

    周姬之疼爱儿子,与天下母亲无异。早年刘平顽劣,周姬也不忍斥责,有些娇纵,遇到刘发为刘平之事动怒,她就跪在地上请罪。后来刘平转了心性,周姬仍是挂念不已。建元元年,在临湘独自待的一年,周姬没少垂泪。一方面盼望着刘平在长安能够有出息,一方面又担心朝廷政争残酷,刘平要被歹人构陷。

    年少时,刘平不管如何顽劣,对周姬却都是亲近非常,母亲说什么,他即便不听,也甚少顶嘴。而刘平自忆起前世之事后,更是把两辈子该尽的孝道都加在了周姬身上。不管外面如何,在周姬面前也从来不提朝廷之事,变着法子地说着趣闻笑话,可谓是孝顺非常。

    如今周姬终于算是得福报,却不料还没享得几日,便殒命归西。刘平本还打算给母亲奉老,此时却是再无可能。忆起往事,想起将来的亏憾,刘平怎能不伤心。

    宣室内,刘发也是呆坐当地,默然出神。自周皇后薨逝之后,刘发连日罢朝,也不召幸后宫,独坐宣室。

    周姬与梅姬都与刘发是少年夫妻,二人也是目前唯一有子之人。所以刘发一贯都是将周姬和梅姬当作真正的妻室。刘发为帝之后,别的后宫不论如何受宠,地位也都不可和此二姬相提并论。为妻室的虽然不见得能够受丈夫的宠,却能为丈夫所重。

    周姬相较梅姬而言,实际上更为亲近些。因为周姬为人生性散淡宽和,甚少欲求。早年间就想让刘平做个列侯,然后她老了就随着儿子过,搬出长沙王宫;后来进了长安,刘发不立后,她也从来未曾提过此事;及至做了皇后,也不过就是希望能早得金孙,以享天伦之乐。

    这些都让刘发颇为敬重。不贪欲不妄求,这是多数人都做不到的。周姬能做到,这让刘发甚觉可贵。因此失了这个皇后,刘发也如失一宝,心下难过,思念。独坐宣室也就是为了表示对周皇后的追念之意。

    可是天下之事,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悲痛,难以自抑,有人却已经盘点起了今后的棋局,希望能够填补空白,下赢这一大局。

    皇后之位本来已定,后宫不论满意还是愤怒,都无法可想。可周皇后骤然薨逝,不禁让众人心中又是死灰复燃,重新抖擞精神,披挂上阵。(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