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逍遥痣 > 第一章 小公子
    盛元八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一整天都是晴空万里,端的是个好日子。

    萧国靖州有一家名唤回春堂的医馆,门脸不算大,但胜在药材地道廉价、坐堂大夫医术高明,倒也算得上这城里数的上的医馆。平日里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大家都知道,这回春堂的大夫伙计是出了名的和善,见人不笑不说话,今日一个个更是笑开了花,瞧瞧,负责导引的伙计小巷子那嘴张的,都看见后槽牙了。

    一个平日里经常来往的男人捂着上火的腮帮子问:“哎我说小巷子,你们店里今天有什么喜事吗?看这一个个高兴的,你们东家赏了什么好吃的月团了?”

    “瞧瞧您那眼皮子浅的,好吃的算啥?知道不?今儿我们家少爷过来,少爷可是个菩萨心肠。这不,刚过来就给店里所有人涨了三个月的薪水连带着发了不少过节的粮米肉食,就连俺哥都得了不少钱粮呢。”小巷子姓肖,他哥哥肖文早年曾在回春堂做伙计,后来断了一条腿,本以为这辈子就算完了,谁知道回春堂但凡是逢年过节发放钱粮,从来没拉下他哥,全家人对回春堂自是感恩戴德,小巷子虽没他哥的本事,却也是干的勤勤恳恳,没有丝毫懈怠。

    男人听了酸溜溜地道:“你那瘸腿哥哥倒是好运气,回春堂还真是有钱啊,连个没用的的伙计也养着。”

    小巷子闻言心中满是不乐意,刚要反驳,旁边一道温和的嗓音传来:“这位大叔说的差了,肖文做伙计时兢兢业业,从无半点过错,断了腿也是为了护着店里的药材,回春堂养着他自是应当应份。”

    男人回头望去,不远处站着三个人,说话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公子,生的眉清目秀,左眉上一点红色小痣添了一丝俏皮,一双笑眯眯的桃花眼,披了一件绣暗纹的烟灰色斗篷,穿了一件天青色直缀,头上扎着一条蓝色发带,额前有几缕碎发随风飘扬,整个人就像是三月天里刚发芽的杨柳枝子,看得人心里痒痒的只想上手摸一把。男人暗叹,十一二岁的男娃子哪个不是泼猴一般,竟有这么乖乖巧巧的孩子,这谁家的?

    男人还在发愣,小巷子已经迎了上去:“少爷,您来啦!”

    那小公子笑眯眯的先是冲愣神的男人行了个礼,接着转头对小巷子道:“来啦,最近大伙儿还好么?”

    “劳您挂念,大家伙儿都好。少爷快点屋里请。”

    那小公子依旧笑眯眯的,跟在小巷子后边走进了回春堂,两个随从模样的人也紧跟在后。男人抬头望去,只见回春堂众人见了他一叠声唤着“少爷”,个个欢喜的紧;又见回春堂的管事汪嬷嬷着急忙慌的从后边跑出来,一边给他拍打身上的土,一边数落两个随从,说什么“不知道少爷身子骨弱吗,这么着急赶路”,接着又对小公子道“我的儿,可是见瘦了”,转头又呵斥两个随从“我就知道你们照顾不好少爷”,直教训的三人想找条地缝钻进去。好容易等汪嬷嬷絮叨的差不多了,那小公子便喊着要吃点心,汪嬷嬷一拍脑门道马上端来,便一溜烟跑去端点心。眼瞅着汪嬷嬷离开,三人才算是松了口气,小公子道了声:“阿弥陀佛,嬷嬷的嘴功着实又上了一层楼。”又招呼大伙儿该干嘛干嘛,自己则坐在一边捧起了小巷子奉给他的茶。店堂里又恢复了热闹景象。

    店里的热闹丝毫没有打扰坐堂大夫汪佩夏,他刚刚给一位老婆婆诊了脉,面前又来了位蒙面女子,听声音十分年轻。女子在汪佩夏面前坐下,羞答答的抬起手腕,汪佩夏先是被她那娇小姐做派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接着就被女子的脉象弄的一愣,好么,这位已经怀胎三个月了,看身形倒是丝毫不显,汪佩夏眉毛一挑:“这位,小姐?”他行医已久,三个月身孕的腰身就算在细,也断不会像这位一般,恐怕这位是用了束腰,不打算要孩子了。

    女子小声道:“有劳大夫,这孩子,我……我不能留。”

    汪佩夏叹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小姐这……月份不小,若是此时……对大人的伤害也不小啊。”

    女子急道:“大夫求您了,这真不能留,若留下我必是死路一条,求大夫救我!”

    汪佩夏无奈,只得提笔写下药方,对女子道:“我朝有条例,不得随意落胎,小姐可以几家药铺分开抓药,掩人耳目。”

    女子又惊又喜,将一包银子放到汪佩夏面前:“这是诊金。”又看了看药方道:“这里有一味通草、一味桂心,这两样药材就在您这里抓吧。还有,小女子身边的嬷嬷一直在喝金银花泡水,也请大夫开上五两。”

    汪佩夏点点头,转身对负责抓药的伙计道:“通草、桂心各三两,金银花五两。”

    抓药伙计利落的抓好药,打包递给女子,女子接了药,千恩万谢的去了。汪佩夏看着女子背影暗暗叹息,却没发现坐在一旁喝茶吃点心的小公子微微挑了下眉。

    医馆里人来人往,时间过得飞快,不过一个时辰天已擦黑,汪佩夏伸了个懒腰,一边捶着背一边“哎呦”着站起来,转头却发现自家少爷还坐在那边,一边吃点心一边看书,比自己这个老学究还老学究。

    汪佩夏十分过意不去,中秋节的大日子,居然把自家少爷晾在一边干啃点心,这太不应该了,他赶忙对少爷道:“少爷,时候不早了,后边……”

    一句话还没说完,刚进门的汪嬷嬷大嗓门就响了:“汪佩夏,你个天杀的,就让少爷在这干坐了半下午?”

    汪佩夏连连作揖,整个回春堂就没人敢惹汪嬷嬷。

    “嬷嬷,我哪是干坐,我看了好一阵子书呢。”这倒是实话,他进门就说要看看店里的生意景象,吩咐人不要打扰,店里的人便也只能由着他了。

    听自家少爷这么说,汪佩夏心中赞叹,虽然这少爷是螟蛉子,却是个极上进争气的,怪不得老主子自收养了他,其他的人再不入眼。

    汪嬷嬷见少爷打圆场,也没再多说,只说后边中秋晚宴已备好,就等少爷过去开席。

    那小少爷与汪佩夏就跟着汪嬷嬷到了后院。只见院中整整齐齐摆着五张圆桌,每张圆桌旁都坐满了人,只是正中一张圆桌空了三个最尊贵的位子。汪佩夏和汪嬷嬷请少爷上座,随后在两边的次位上坐下。

    小少爷端起酒杯道:“诸位叔伯婶子,今日是中秋佳节,客套话不多说,这第一杯酒,先谢诸位这大半年的辛劳。”他说完边一饮而尽,众人口称“不敢言辛苦”,也跟着喝了一杯。

    他接着斟满酒杯道:“景源年少德薄,虽然这次是奉母亲之命前来接管回春堂,但以后也少不了辛苦诸位叔伯婶子,以后诸位可得帮衬着点,景源先在这里谢过了。”又是一饮而尽。众人也跟着饮尽。

    小少爷接着倒了第三杯酒:“我虽年少无知,却也知道医道一途,无半点侥幸可言,都得要实打实的真本事。咱们回春堂靠的就是真材实料,希望以后咱把这个真保持下去,一同努力把回春堂做大。”说完,又是一饮而尽。

    只是这次,在座的有人撇了撇嘴。小少爷把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笑笑道:“酒呢,我也就是这么个量,今天在座的都是自家人,能喝的呢,就敞开了喝;不能喝的就甩开腮帮子吃,就一个标准:痛快!今晚上啥时候痛快了,咱们啥时候散。”说完就吩咐早安排好的戏班子开场。

    众人轰然叫好,这位小少爷人虽小,却是极为上道,回春堂从大夫到伙计都是汪家人,整日忙着看病救人,难得有这么一天可以松快松快,自然是希望没什么约束,好好乐乐。

    小少爷正是汪景源,他端着个酒杯坐在那里,一会儿与汪佩夏谈谈下午看到的病历,一会儿跟汪嬷嬷唠叨唠叨本家的八卦消息,一会儿又跟同桌的长辈讨论一下戏台上的表演,只教众人心中极为舒坦,真可谓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

    这一顿饭直吃到三更时分才算完。汪景源安排人送喝醉的回去,他自己倒是眼神清亮的回了房,刚一进门,就有随从将一叠文书递给他,汪景源随便翻看了一下道:“可确定了?”

    “是。前后贪了几百两银子。”

    “证据确凿,那就按规矩处理吧。”

    “只是,他可是老人,这些年立下不少功劳。”

    “老人?老人更该懂规矩。再说,功是功,过是过,他立了功,家里没赏他吗。这还用我教?”

    “是,属下这就去办。”

    </br>

    </br>